近年来,随着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文化旅行已成为新的生活风尚。文旅产业的繁荣离不开对历史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拓展。倡导设计以文化遗址为主题的旅行路线,以鉴赏传统文化、追寻文化名人遗踪或参加当地举办的各种文化活动,并通过旅游实现感知、了解、体察人类文化的休闲游乐过程,提升人们对重要文化遗址参观与休闲的融合体验感,满足文化旅行带给人们的精神需求。建设基于历史遗迹的人文景观廊道是吸引游客、推动文旅产业发展的又一新方向。

建设人文景观廊道 凸显文旅特色

人文景观廊道的建设是一种综合发掘和保护,这不是简单的景观叠加,而是要将蕴含着无形的历史精神的文化要素和文化景观结合在一起,把散落在不同空间的文化遗产及自然景观由点串成线、组成面,形成深度文化“阅读”和体验的行程,使之具有丰富的历史文化价值、遗产保护价值、生态价值及旅游开发价值。通过适当的生态恢复措施和旅游开发手段,让历史遗迹沿途中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一楼一舍展现文化韵味,焕发新的活力,是宣传、保护、教育、休闲、生态等功能在内的多赢战略。

人文景观廊道的形成离不开对具有观赏价值的文物、遗址、古建筑等历史文化遗产或现代文化、艺术、节日庆典等方面的系统追溯。比如对“丝绸之路”文化遗产、自然遗产及游憩资源等遗产的梳理挖掘,对依附于人类文明印记的旅游开发的思路、模式的文化梳理,能够深深吸引现代人对于文化遗产的好奇,使旅游在深度“阅读”体验和时空对话中产生新的价值和意义。例如,西安是历史文化名城,当地的旅游产业着重从文化、历史、风景等方面,将地域性、标志性、可识别性的历史文化元素融合在建筑、园林、仿古文艺表演等地域文化中,系统开发厚重的历史文化遗迹,结合专业贴心的旅游服务,设计众多线性的、带状的、片区的特色旅游体验路线——形成众多特色人文景观廊道,极大地充实和丰富了旅游者对当地的文化阅读和旅游体验,彰显了独特的地域文化魅力。

丰富人文景观内涵 弘扬地域文化

通过充实和丰富历史文化景观的内涵,包括对景观建筑等物质形态以及故事传说等不可见的文化资源的发掘和整理,能够让人文景观融入更多文化艺术内涵,从而形成符合景观与历史文化元素的经典图式,对地域文化的弘扬和宣传也是大有裨益的。比如闻名世界的杭州西湖,就与其独特的地域文化息息相关。“西湖十景”之所以能够广泛流传,成为西湖的标识性景观,其中一个重要的原因就是每一景的背后都有着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歌谣、传说、典故等,是杭州西湖千百年来政治、经济、文化生活的缩影。自然山水景观叠加众多历史建筑以及历史文化元素,成为一种人文景观经典图式——内涵秀雅柔媚、温润、舒缓的江南文化气质,诠释了“西湖十景”文旅走廊的丰富内涵和强大吸引力,也极大地促进了西湖景区的文旅繁荣。又如“潇湘八景”,源自北宋山水画家宋迪画笔下湖南各地八处代表性景观:永州城东的“潇湘夜雨”、衡阳回雁峰“平沙落雁”、衡山县城北清凉寺“烟寺晚钟”、湘潭与长沙接壤处的昭山“山市晴岚”、长沙橘子洲的“江天暮雪”、湘阴县城江边的“远浦归帆”、洞庭湖的“洞庭秋月”、桃源桃花源对岸白鳞洲的“渔村夕照”。文人士大夫在游历潇湘山水美景之后,对潇湘风物景观元素进行诗画升华,形成一系列潇湘诗画图景,并借助绘画和诗歌这种人类最古老的公共文化传播载体远播东南亚等汉字文化圈。近千年来,许许多多的文人以及东亚各国的学者仅凭“潇湘八景”诗画,就可以神游潇湘、品阅潇湘文化、展开对潇湘的无限遐想。经过历代文人、画家基于不同文化背景、不同视点对潇湘地区的描摹、阐释和重构,形成一幅幅湖湘文化的经典图式——清幽、迷蒙、幽玄、离愁别绪等,汇集成古代文学、绘画作品中丰富的“潇湘意象”,使得潇湘文化渊远流传。

文化会随着时代变迁而变化,人文景观也会随着时间推移而不断推陈出新,人们不会以凝固的、静止的、保守的方式看待千年前画家笔下的景观或者物理“胜迹”。更进一步发掘其中的历史文化旅游内涵和符号意义,或在还原历史文献元素的基础上的景观所在地复原(设计建造)相应景观的建筑、设计交通线路设施、配备旅游资源配套设施,对历史文献中的文字描述通过音乐、绘画、影像等方式进行创作或视觉再现,借助5G、VR、AR、AI旅游场景设计等新型数字化产业业态,打造可游览的景观遗产廊道,或增设丰富的艺术表演等,是提升地域文化感召力和影响力的有效手段。

增强人文景观廊道的吸引力 发掘产业发展潜力

第一,增强人文景观廊道“可读性”和可游性。文化元素往往依附于各地的实体旅游资源,如自然景观、历史遗迹、名人诗画碑刻等,而景观廊道资源也会因融入了地方的文化元素而更具特色和吸引力。有了景观廊道发掘的概念,还需要对廊道上的文化元素进行理论梳理和探索。这都离不开专家学者的探索调研、考察和整理。将史料、文献资料所体现的文化要素与现实情境进行比对分析,对于有迹可循的景观进行历史溯源、精确定位、影像记录、现状研究;对于已经消失了的景观要素进行重塑和刻画;从人类学、文化遗存、艺术表现等方面出发,文献与影像的视觉呈现双管齐下,最终以报告、论文和图像的影像的形式呈现,为旅游资源的对外宣传提供文化基础。例如永州这座历史文化名城,有着深厚的文化底蕴,张京华的《潇湘水路历史文化旅游精品路线》一文对潇湘水路沿岸的历史文化元素进行了细致梳理,总结出潇湘水路文化要素约有46项之多,大都坐落于潇水旁。其中,不乏以柳宗元为代表的历代文人笔下的历史性自然景观,充分展现了潇水流域人文景观的丰富瑰丽和历史的厚重悠久,构成了一条具有国学教育意义的潇湘水路历史文化脉络,是展示永州历史文化资源的重要渠道。

第二,有机整合文化与商业开发潜力。国内外旅游业发展的经验表明,旅游与文化融合程度越高的区域,旅游就越具有吸引力,旅游路线就越精粹,旅游经济也就越发达。要将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延展为可用的旅游经济资源和现实利益,还需要后续的复原性建设和适当的商业开发,将文化底蕴+景观塑造+吃住行玩购乐等设施和活动有机整合,相互渗透融促,形成链条较长的文化遗产景观廊道,发挥其丰富的文旅产业链的重要作用。为此,文旅部门需要将区域内的文化历史遗产与自然山水资源深度融合,并在深入调查基础上,鼓励产业间的融合互动,制定具有前瞻性、合理性、可行性的文旅廊道规划及开发政策措施,是促进文旅产业发展的坚实基础。

第三,提高人文景观廊道的品牌传播能力。要增强文旅廊道对游客的吸引力,不仅需要建设开发好廊道,增强其文化底蕴及可视性、可读性、娱乐性及连贯性和集群性,还应改善和推进宣传。地方文旅部门可以通过明信片、画册、App、旅游展览、推介会,以及电视广告、纪念品研发和推销等多种途径,扩大影响,烘托热点,打造品牌,拉长文旅产业链,促进地域经济繁荣和高质量发展。

总之,文化是旅游的灵魂,旅游则是文化的重要载体。随着旅游需求的逐渐升级,文化旅游发展模式已成为国民经济发展新增长点,人文景观廊道资源通过文化创新+旅游市场互动融合,实现要素优化配置,将极大地促进地域旅游产业繁荣、经济迈向高质量发展。

(本文系湖南省教育厅基金项目“潇湘水路人文景观的视觉呈现研究”(20C0858)阶段性成果)

(作者单位:湖南科技学院美术与艺术设计学院)

原标题:《人文景观廊道建设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来源:澎湃新闻

作者 蜘蛛指南

在 “人文景观廊道建设促进文旅产业发展” 有 1 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