定边荞麦,陕西省定边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荞麦,营养成分丰富,含有荞麦碱、芦丁、烟酸、亚油酸以及多种维生素和微量元素,号称“百谷之王”。定边县荞麦种植历史悠久,土地肥沃,土壤富含钾素,日照充足,天气凉爽,雨热同季,非常适宜荞麦生长。以其粒大饱满、色泽茶褐、棱细皮薄、出粉率高、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大等优势闻名遐迩。该县荞麦产品畅销日本、韩国、美国及香港、东南亚地区。
2011年9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定边荞麦”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定边荞麦粒大饱满、色泽茶褐、棱细皮薄、出粉率高、营养丰富、药用价值大等优势而闻名遐迩。
荞麦富含钙、磷、铁、锰、锌及赖氨酸。荞麦具有良好的适口性,是定边人民食品。荞麦面粉既能压馄饨、剁荞麦面、做凉粉、削修片、打烙饼、搅搅团、灌肥肠等,又能加工各种糕点、挂面及酿酒制醋等。荞麦被誉为“醋保健饮料”。故荞麦素有“黑色食品之王”的美誉。
产地环境
陕西省定边县独特的自然条件,适合荞麦生长发育。境内全系黄土高原,平均海拔1605米,最高海拔1907米,最低1303米;气候凉爽,年平均气温7.5℃,7月份平均气温22.3℃,适合荞麦幼苗生长发育;8~9月份,平均气温分别为20.5℃和14.7℃,是荞麦开花和果实形成的最佳温度。这种前期温暖、后期凉爽的气温,有利于荞麦的生长发育。昼夜温差大,有利于荞麦制造养分,提高结实率,增加单产量。
定边光能资源丰富,年平均日照时数2743.3小时,年平均总辐射量137.37千卡/平方厘米,而大自然赋予荞麦生长期的光能总辐射量在35千卡/平方厘米左右,生理辐射16.40千卡/平方厘米左右,这一光能完全可满足荞麦生长的需要。水资源虽然较少,但时间分布比较集中、合理,有利于荞麦充分利用。降水量多集中于7、8、9月份,而且均在45毫米以上,年平均3个月降水量约172毫米,是全年总降水量的53.15%,恰好在荞麦生长期的生理需要范围之内。农谚说:“有收无收在于土”。定边土地广袤,土层深厚,一般在10米以上,结构疏松,土壤类型多达10个,共有18个亚类,所以宜农面积大,适合荞麦长期“安家落户。
历史溯源
荞麦种植历史悠久,历代诸多农书、医书多有记载。据考古学家在陕西省咸阳市马泉西汉墓和甘肃省武威县磨嘴子汉墓中发掘的荞麦种子证明。
产品荣誉
1996年,定边县被评为“全国优质荞麦生产基地县”。
2007年,陕西省农业厅颁发了《无公害农产品产地认定》证书。
2011年9月19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定边荞麦”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 地理标志保护
定边荞麦产地范围为陕西省定边县贺圈镇、砖井镇、安边镇、白湾子镇、姬塬镇、堆子梁镇、杨井镇、红柳沟镇、新安边镇、纪畔乡、石洞沟乡、郝滩乡、黄湾乡、学庄乡、张崾先乡、樊学乡、武峁子乡、王盘山乡、油房庄乡、冯地坑乡、白马崾先乡、白泥井镇、周台子乡、盐场堡乡、定边镇25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红花系列品种。
二、立地条件。
土壤类型为黄绵土、黑垆土,土壤质地为沙壤土,有机质含量≥0.6%,土壤pH值6.5至8.8。
三、栽培管理。
⒈轮作倒茬,轮作年限三年以上。
⒉播种:六月中、下旬播种,播量≤45千克/公顷,基本苗数≤63万株/公顷。播种深度4厘米至6厘米。
⒊施肥:以有机肥为主,每公顷每年施优质农家腐熟肥≥1000千克。荞麦收获前30天禁止追施氮肥。
⒋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的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收获储存。
⒈收获:9月上、中旬,当田间2/3以上籽粒变黑时收获。
⒉储存:含水量≤13.5%,库存不超过两年。
五、质量特色。
⒈感官特色:籽粒黑色,表皮光滑,棱小明显,粒大,皮薄、面白、出粉率高。
⒉理化指标:
项目 | 指标 |
---|---|
千粒重克 | ≥35 |
黄酮克/100克 | ≥0.73 |
氨基酸克/100克 | ≥8.90 |
⒊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专用标志使用
定边荞麦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陕西省定边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定边荞麦的法定检测机构由陕西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1 自动引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