嘉儒蛤,福建省福清市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嘉儒蛤,蛤苗种健壮、色泽透明、活力好,蛤粒大而饱满、大小均匀,蛤壳略厚、壳表光洁、花纹清晰,贝体肥满,其肉质脆嫩,肉味鲜美。
2015年04月0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嘉儒蛤”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嘉儒蛤,蛤苗种健壮、色泽透明、活力好,蛤粒大而饱满、大小均匀,蛤壳略厚、壳表光洁、花纹清晰,贝体肥满,其肉质脆嫩,肉味鲜美。
产地环境
嘉儒蛤产自福建省福清市,福清市地处近北回归线,大部分属南亚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夏长暖湿,冬短温凉,自然环境条件优越。
福清湾及海坛海峡海区,大部份为细沙或中沙组成的砂泥质底,含砂量为60%~75%。潮流流速为0.23米/秒~0.32米/秒。沿岸海水表层水温6.5~33.6℃,月均水温10.6~28.5℃。海水透明度0.4~2.5米,PH值7.91~8.4,化学需氧量0.214~0.85毫克/升,环境监测氧参数7.67~8.51毫克/升,海域水质较好,适合花蛤生长。
历史渊源
明代,福清沿海就有渔民采捕花蛤苗养殖;
民国,福清开始在自然海区(三山鳌头村百亩沙滩)培苗养殖;
1976年,福清水产技术站曾焕贵等人在海口前村、三山大扁进行垦区花蛤育苗试验,并获得成功;
1980年9月~1981年6月,福清三山公社首次生产性大批量培育出蛤苗。
产品荣誉
2015年04月0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嘉儒蛤”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地理标志
- 地域保护范围
嘉儒蛤产地范围为福建省福清市,北纬25°41′43.89″至25°29′33.58″,东经119°27′42.73″至119°38′32.76″,海域滩涂面积105平方千米,围垦区土池面积33.6平方千米。
- 质量技术要求
种源
菲律宾帘蛤(Ruditapesphilippinarum)。
产地条件
水质符合国家渔业水质标准和国家一类(或二类)、海水水质标准。底质符合国家水产品产地环境要求。底质以砂为主的砂泥底(含砂量60%至80%)的滩涂。水体透明度60厘米至80厘米,pH值7.6至8.6,溶解氧≥4毫克/升。盐度20‰至26‰,潮间流速0.23米/秒至0.33米/秒。
养殖管理
种苗来源:选自产地范围内菲律宾帘蛤良种场。
养殖方式:滩涂养殖。
种苗播放时间和规格:12月至翌年3月播放小苗,规格为20万粒/千克至60万粒/千克,5至6月播放中苗,规格为1000粒/千克至2000粒/千克,8至9月播放大苗,规格为400粒/千克至800粒/千克。
放苗密度:小苗4000至5000万粒/667平方米(亩),中苗200至600千克/667平方米(亩),大苗1000至2000千克/667平方米(亩)。
饵喂:摄食自然水体中的浮游植物。
环境、安全要求:饲养环境、疫情疫病的防治与控制必须执行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采收
从5月开始直至8月结束,采收规格壳长≥3厘米。
质量特色
感官特色:壳艳体肥,肉质鲜嫩。
理化指标:粗蛋白含量≥10%,粗脂肪≤2%
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 专用标志使用
嘉儒蛤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福建省福清市市场监督管理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嘉儒蛤的检测机构由福建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在符合资质要求的检测机构中选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