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物质文化遗产(Intangible Cultural Heritage),是指各族人民世代相传,并视为其文化遗产组成部分的各种传统文化表现形式,以及与传统文化表现形式相关的实物和场所。 非物质文化遗产是一个国家和民族历史文化成就的重要标志,是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非物质文化遗产”与“物质文化遗产”相对,合称“文化遗产”。
2020年12月,随着“太极拳”和“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的申遗成功,中国已有42个项目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名册),位居世界第一。
名录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中国34项)
年份 | 项目 |
2001年注 | 昆曲 |
2003年注 | 中国古琴艺术 |
2005年注 | 蒙古族长调民歌(与蒙古国联合申报) |
新疆维吾尔木卡姆艺术 |
2009年 | 中国传统桑蚕丝织技艺 |
中国朝鲜族农乐舞 |
南音 |
南京云锦织造技艺 |
宣纸传统制作技艺 |
侗族大歌 |
粤剧 |
《格萨(斯)尔》 |
龙泉青瓷传统烧制技艺 |
热贡艺术 |
藏戏 |
《玛纳斯》 |
蒙古族呼麦歌唱艺术 |
花儿 |
西安鼓乐 |
中国书法 |
中国篆刻 |
中国剪纸 |
中国雕版印刷技艺 |
中国传统木结构建筑营造技艺 |
端午节 |
妈祖信俗 |
2010年 | 京剧 |
中医针灸 |
2011年 | 中国皮影戏 |
2013年 | 中国珠算——运用算盘进行数学计算的知识与实践 |
2016年 | 二十四节气——中国人通过观察太阳周年运动而形成的时间知识体系及其实践 |
2018年 | 藏医药浴法——中国藏族有关生命健康和疾病防治的知识与实践 |
2020年 | 太极拳 |
送王船——有关人与海洋可持续联系的仪式及相关实践 (与马来西亚联合申报) |
注:属于《人类口头和非物质遗产代表作》,2008年被统一纳入《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名录》。[31][38] |
参考资料:[6][33-34] |
年份 | 项目 |
2009年 | 羌年 |
黎族传统纺染织绣技艺 |
中国木拱桥传统营造技艺 |
2010年 | 麦西热甫 |
中国活字印刷术 |
中国水密隔舱福船制造技艺 |
2011年 | 赫哲族伊玛堪 |
3 自动引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