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榜单|中国旅游指南|旅游百科|中国5A级景区|特产大全|特产百科|地区特产|中国之最|旅游图谱

旅游常识, 旅游百科

罨画池|四川

罨画池,是中国四川成都市下辖的崇州市市中心的一处园林,是四川园林川西园林的代表作之一,为第五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罨画池园林始建于唐朝,初名“东亭”,是一座衙署园林
唐代,从蜀州城西北向东南穿行的河流是州圃后园与民居的界河,高适诗中可见沿河植柳。
五代时采土筑城,城内形成西湖与东湖。
北宋赵抃受邀来游时,东湖已名为罨画池。加之后来苏轼的孙子苏符任职蜀州时的增建以及陆游等文人的经营,罨画池的园林格局大体奠定,并成为蜀中名胜。明代,官方在罨画池内增建以纪念陆游、赵抃两人为主题的赵陆公祠,罨画池因而逐渐演变成为公共性纪念园林。
罨画池,存建筑群多为清朝重建,全园由罨画池、陆游祠和州文庙三部分组成,总占地34541平方米,其中水面14600平方米,建筑面积5946平方米,全园格局及建筑保存完好,是中国少数几处保存的唐宋衙署园林之一。
罨画池,具有浓厚的地域色和很高的艺术价值,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

历史起源

罨画,意为彩色的画。杨升庵丹铅总录解释为杂彩色画也。
此园始建于唐代,成胜景于宋代,南宋爱国诗人陆游在蜀州任官时,留下不少吟咏罨画池美景的诗篇。
公园占地近60亩,池面10.6亩。池周楼桥亭阁古朴典雅,山石墙曲径通幽,名贵花木千姿百态,盆景艺术享誉川西。
罨画池与另两座国保单位陆游祠、崇州文庙毗邻,三位一体,相得益彰。崇州市古称蜀州,距成都25公里。
北宋末年为蜀国公赵构潜藩,赵构即位宋高宗后,按惯例升蜀州为崇庆军,又升为崇庆府。
元至元二十年撤府为州,沿用至清末,民国时期撤为崇庆县,1994年撤县建市,易名崇州。

闻名于世

罨画池因南宋著名爱国诗人陆游在此为官而闻名。陆游祠为川西四合院书院式祠堂,祠内有梅园、梅阁、花径、放翁堂、风月轩等建筑。放翁堂内有陆游像,气宇轩昂。
祠内陈列有陆游的诗、画及《怀成都十韵》、《游近村》等草书手迹石刻。
罨画池水面呈椭圆形,面积约10亩,被誉为蜀州胜景,以广植梅花著称。
唐代裴迪与流寓成都的杜甫曾来此赏梅,相互和诗,杜甫在此留下了被誉为“古今咏梅第一”的《和裴迪登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一诗。
州文庙建于明代,明末毁于战乱,清顺治十六年开始重建。
殿宇巍峨,雄冠西川,中轴线上有万世师表牌坊、外泮池、万仞宫墙、棂星门、内泮池、戟门、大成殿、启圣殿、尊经阁、敬一亭,两侧有道冠古今、德配天地坊,圣域、贤关门,金声、振亭,乡贤祠、名宦祠,衣冠所、礼器所,东庑、西庑,钟楼、鼓楼等建筑。

兴盛时期

  • 唐朝

唐时,罨画池及其东南一带最初是蜀州(今崇州)州署的郡圃;,同时兼有驿站功能,被称为“东亭”,当时此处并没有湖池存在。
唐时蜀州风气“尚侈好文,俗好歌舞”,东亭也逐渐演变为蜀州地方官待客、游赏的衙署园林。
唐上元元年(760年)冬,时任蜀州刺史王缙幕僚的诗人裴迪东亭送客,寄诗杜甫,杜甫写下的《和裴迪登临蜀州东亭送客逢早梅相忆见寄》一诗,这是证明东亭具有园林性质的最早记载。
诗中有“东阁官梅动诗兴”一句,不仅说明了东亭作为官家衙署园林的事实,也使得园中的梅阁和梅园因杜诗而存留。

  • 宋朝

北宋庆历年间(1041年-1048年),赵抃(字阅道)入蜀任蜀州江原知县,州中官员杨瑜邀请其入园游览,赵抃作《蜀杨瑜邀游罨画池》,诗中有“占胜芳菲地,标名罨画池”两句,可知此时罨画池已成规模并已定名。
从该诗可见,罨画池园林中花木缤纷,已成胜景。
北宋政和年间(1111年-1118年),苏轼孙苏符在蜀州知州,任职期间对罨画池继续进行营建,罨画池拥有了溪、泉、湖、瀑等元素,同时园林建筑也初具规模,亭、台、楼、阁等一应俱全,成为一处带有浓郁人文气息的衙署园林。
南宋乾道九年(1173年)春,陆游出任蜀州通判,居住在罨画池南岸的怡斋。
在蜀州期间,陆游写下了120余首描写当地风物的诗作,其中30余首都与罨画池相关,对罨画池的描写非常详致。
陆游在诗中提到了罨画池中小楼、朱阁、恰斋、萱房、放杯亭、重阁、画船、小桥等园林建筑,以及“三千官柳”、“百亩湖竹”等植物景观,同时还记录了在罨画池中发生的捉蝶、垂钓、观燕,戏鱼,瓶插、弹鸦护雀、饮赋诗等游园活动。
陆游在离蜀后仍然对罨画池十分留恋,写下了“小阁东头罨画池,秋来长是忆幽期”等忆怀罨画池的诗句。

  • 明清

始建于明洪武年间的崇庆州文庙一景明洪武元年(1368年),蜀地人士为了纪念曾在此地为官的陆游和赵抃,在罨画池畔修建了赵陆二贤祠,祠门悬“琴鹤梅花”四宇匾额,其中“梅花”代表陆游的风骨气节,“琴鹤”代表赵抃的清正廉洁(相传赵抃入蜀为官时,随身仅带一琴一鹤)。
从此之后罨画池园林便以陆游、赵抃两人为立意,建筑与景点多用陆赵两人的典故或诗文命名,逐步演变成为公共性纪念园林。同时,洪武四年,罨画池南又修建了崇庆州文庙建筑群。
在明末清初的战乱中,罨画池损毁严重,只有罨画池、环湖道路和少量建筑存留。
清顺治十六年开始重建崇庆州文庙建筑群,并在罨画池南岸土台之上重建尊经阁。
自乾隆五十五年(1790年)起,罨画池园林开始进行大规模的修葺与拓建,后继营建工作一直持续到光绪年间,罨画亭、琴鹤堂等建筑都建于此时。
别是1882年至1888年园林建筑重建时的崇庆州知州是浙江绍兴人孙开嘉,在修葺过程中按照江南园林的造园手法,使罨画池既有川西园林疏朗的风格,又有江南园林精致的趣味。

  • 近现代

民国五年(1916年),罨画池向公众开放,1929年被命名为中城公园。1955年,罨画池更名为人民公园,同时新建大门并废除了原有的东门。新门位于西北角,面向较为繁华的大东街。
1960年代,罨画池东北角新增建了一组兼有船埠功能的亭、廊、榭。1974年,罨画池增建西北角听诗观画亭与池北半亭,并在尊经阁西南增建了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为立意的比邻廊。
1981年,人民公园复名为罨画池。1982年,对二贤祠进行修复,并将其改建为陆游祠。2008年起,崇州市开始对罨画池及其周边进行整体打造,计划对罨画池水环境进行整治,同时保护周边特色民居,并对周边临街建筑进行风貌整治。

造园艺术

罨画池全园由罨画池、陆游祠和州文庙三部分组成,以罨画池水面为中心进行布局,总占地34541平方米,其中水面14600平方米,占42%;建筑面积5946平方米,仅占17%。
全园水面宽广、假山众多、花木繁茂,而建筑则多集中于罨画池东南两侧,且较为疏朗,具有四川园林崇尚自然,造园注重营造山水的普遍特点。
罨画池中陆游祠和州文庙是两组相对独立的建筑群,陆游祠轴线由罨画池向东延伸而成,州文庙轴线由罨画池向南延伸而成,使罨画池全园总平面呈“T”型。 罨画池内池是罨画池全园的精华之处。
现存罨画池建筑群大都重建于清中后期,为典型的清代川西建筑风格,由环罨画池建筑群、州文庙建筑群和陆游祠建筑群三部分组成,其中州文庙和陆游建筑群相对独立,但又与园林其它部分巧妙连接。

环罨画池

环罨画池建筑群是园林建筑群的主体又可以分为三部分:一是尊经阁与罨画亭,二是琴鹤堂庭院建筑群,三是近代以来增建的亭、廊、水榭等建筑。尊经阁与罨画亭位于州文庙建筑群轴线上,是州文庙建筑群的延续,将州文庙建筑群与罨画池紧密联系起来。尊经阁建于罨画池南土台之上,是全园的制高点,同时州文庙建筑群轴线与陆游祠建筑群在其前的花园相交,让尊经阁也成为了罨画池全园的景观中心。
尊经阁上视野极佳,可将罨画池、州文庙、陆游祠景色尽收眼底。
琴鹤堂庭院建筑群北临外池、东纳内池、西以云墙同尊经阁相接,南面为陆游祠入口甬道,其所在之处为陆游任蜀州通判时所居住的“怡斋”旧址。琴鹤堂之名源于曾任江原县令的赵抃“一琴一鹤”入蜀的典故。琴鹤堂庭院建筑群由琴鹤堂、琴鹤堂庭院、问槑山馆、瞑琴待鹤之轩、半潭秋水一房山、风送花香入卮、水面风来菡茗香(望月楼)、野趣亭、飞虹桥、云墙曲巷、荟萃园等组成。琴鹤堂庭院建筑群是罨画池全园的精华之处,在造园艺术上成就最高,此处景致虚实有秩、疏密得当、步移景易,游玩其中十分具有趣味性。
近代以来增建的建筑主要包括比邻廊、听诗观画亭、池北半亭和池东北兼作船埠的亭、廊、榭等,其中比邻廊以王勃《送杜少府之任蜀州》一诗为立意。这些建筑一定程度上改善了罨画池外池西岸、北岸的空旷之感,也使全园的建筑格局更加的平衡。

陆游祠堂

陆游祠中的梅馨千代陆游祠建筑群位于罨画池东南部,是一组有明确中轴线的左右对称的纪念性建筑。陆游祠所在处原为纪念赵抃、陆游两人的赵陆公祠,1982年进行修复后改为纪念陆游一人的陆游祠。
陆游祠纪念性流线起于尊经阁东南,建筑自西向东沿轴线进行布局,依次为大门、入口甬道、梅馨千代(过厅)、香如故堂(序馆)、两庑、放翁堂(正殿)。
放翁堂后的花园为梅园,园内建有吊梅阁(信有亭)、同心亭、驿楼等建筑。陆游祠形制与其它四川祠堂建筑差异不大,其入口甬道狭长,北为较矮的半透的花墙,南为较高的白墙,林木森森,较为特殊,但有助于建筑纪念性的营造。
崇庆州文庙建筑群位于罨画池南部,是四川地区保存最完好的文庙建筑群之一,始建于明洪武年间,后毁于战火,现存建筑大都为清康熙年间重建,总建筑面积2400平方米。
州文庙南起文庙街,北至罨画池南岸,建筑沿长约500m的南北轴线布置,由南到北依次为三牌坊、月儿池、照壁、仪门、棂星门、鼓乐亭、泮池、戟门、大成殿、钟鼓楼、启圣殿、尊经阁,另外罨画亭与池北半亭也位于此轴线上。

布局结构

罨画池内水面面积14600平方米,占总面积的42%,是园内景观的主体。罨画池整体呈“L”型,分为较小的内池与较大的外池,外池呈东西方向为长边的长方形,从外池东南角向南延伸出内池,中间以三折廊桥作为分隔。
另外园内还有一条水道联通罨画池与陆游祠、州文庙内水系。
罨画池原仅有外池,光绪年间,对罨画池原有水系进行了梳理,开通了罨画池西北角五云溪入水口,又在外池东南角开凿内池,并导内池水进入琴鹤堂建筑群,并既而引出至陆游祠和州文庙建筑群,最终与州文庙的泮池、月儿池相通。
罨画池外池景色开阔疏朗,内池景色精致宜人,使用了水池尺度与建筑疏密进行双重对比的理水手法,丰富了空间层次, 园内其它水系则与建筑、假山等巧妙结合,形态丰富、设计精巧。

堆山砌石

罨画池外池部分保留了较多唐宋时期四川园林的风格,多以土堆山,风格素朴,视野开阔,池中有一用土堆积而成的岛屿,上建有罨画亭。
罨画池内池池岸均使用钟乳石砌筑而成,同时沿池岸分布有较多由钟乳石砌筑而成的假山,环池步道隐于假山之间,同时池畔的水面风来菡萏香(望月楼)、野趣亭等建筑均建于假山之上。
内池以西的琴鹤堂庭院以假山为特色,该假山亦为钟乳石砌筑而成,是四川地区现存规模最大的园林假山之一,形式优美,游玩其中趣味十足。
其山顶建有草亭,可俯瞰全园景色。

人文楹联

  • 罨画池作为衙署园林,从唐代兴建之初便一直由文人仕官经营,拥有深厚的人文底蕴,是蜀中名胜之一。
  • 裴迪、赵抃、苏元老、陆游等人由于在崇州为官而长期在罨画池居住,并亲自参与了罨画池的营建工作,从而留下了大量关于罨画池的文学作品。
  • 除主政崇州的仕官外,杜甫、范成大、张爱萍、流沙河等名人亦与罨画池结缘。
  • 以下节选例举部分与罨画池紧密关联的文学作品。
  • 怀壮志统一国土;含悲愤宿愿末酬。——张爱萍(陆游祠大门)
  • 斜日掩蓬塘,几回香扑征衫,疑是湖山留过客;薰风来草阁,此际凉招团扇,安排笔墨画先生。——胡兰轩(香如故堂)
  • 一代萃循良,曾来主江原风月;千秋犹景仰,何处接工部祠堂。——辛楷(放翁堂)
  • 铁马嘶风,伴雨千回追晓梦;寒枝拣雪,随香几度觅诗魂。——张天健(陆游祠北厢房)
  • 醉酒瞑琴卧;焚香待鹤归。——佚名(瞑琴待鹤之轩)
  • 罨画访遗踪,问亭旁秋水,原是花开二度;诗翁留胜迹,聆槛外琴声,岂才雪弄三翻。——刘荫棠(池北迥廊)
  • 天府度重关?迢递音书,从来海内存知己;名园邻圣域,参差祠庙,每到池边仰古贤。——罗永嵩(罨画池大门)

旅游指南

用时参考:1-3小时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09:00-17:3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
四川省成都市崇州市大东街54号
交通概况:
乘坐1路、6路可至。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