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泠印社,创建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由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吴隐、叶为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吴昌硕为第一任社长。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国际性的研究印学、书画的民间艺术团体,有“天下第一名社”之誉。
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占地面积7090平方米,建筑面积1750平方米。印社建筑虽然没有传统的纵横格局,但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 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六千余件。
1961年,印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9年,西泠印社被国家批准为正式出版单位。
1999年,由西泠印社筹建的中国印学博物馆正式对外开放。
2001年,被国务院命名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
2019年11月,《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保护单位名单》公布,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获得“西泠印社”项目保护单位资格。
2021年被命名为“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
社团概况
- 西泠印社创立于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是我国现存历史最悠久的文人社团,也是海内外成立最早的金石篆刻专业学术团体。
- 西泠印社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西麓,南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占地面积5950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090.29平方米,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胜”之誉。
- 西泠印社由浙派篆刻家丁仁、王禔、吴隐、叶铭等召集同人发起创建。1913年,近代艺坛巨擘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盛名之下,天下印人翕然向风,东瀛名家河井荃庐、长尾雨山渡海来归,一时精英云集,入社者均为精擅篆刻、书画、鉴藏、考古、文史等之卓然大家。历任社长为:吴昌硕、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启功、饶宗颐。截至2021年12月,西泠印社现有社员510人(含名誉社员43人),分布于中国境内近30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以及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美国、法国、瑞典、加拿大等国家。
- 创立以来,西泠印社始终以一种现代意义的社团组织形式从事古典的艺术探索,以宽松的运作理念主张艺术的多元性,延续着创社以来每年春秋两季雅集、逢五、逢十周年庆典和社员不定期聚会的社团运行模式。每年以孤山社址为中心,公祭印学先贤、举办社员作品和藏品展览、开展学术研讨和交流等活动,诗词吟咏、笔墨酬唱、赏鉴珍藏、品茗清谈均无不可,在传统文化土壤日渐衰微的当代文化环境下,依然生动完好地保存着具有传统文人气质的文化形态。
- 除金石篆刻与书画艺术的创作研习之外,西泠印社在文物收藏与研究、编辑出版、对外文化交流等领域均有重要建树,藉海内外社员与各界贤达之力,对各类文物遗存博采旁搜,藉资考古,位于孤山西泠桥畔的中国印学博物馆为我国惟一的印学专业博物馆,西泠印社印学图书馆则专收一切考论金石、古器、书画等之书籍,供同人鉴赏研究之用。西泠印社搜辑、考订、出版了大量印谱、碑帖与印学研究著作,刊行海内外。西泠印社还着力于篆刻艺术的传承、普及与推扬,自上世纪80年代以来,连续举办篆刻作品评展、国际篆刻书法作品展等大型专业赛事,近年来还举办了西泠印社国际艺术节、“百年西泠·中国印”大型海选、“孤山证印”西泠印社国际印学峰会等大型国际性艺术选拔和创作、展览、研讨活动,在海内外印学界产生广泛影响。
- 西泠印社于2004年经国家民政部批准注册登记。 2006年,“金石篆刻(西泠印社)”成为首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一步确立了西泠印社作为篆刻传承代表组织和国际印学中心的地位。时至今日,西泠印社秉承“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之宗旨,融诗书画印于一体,已成为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艺术团体,在国际印学界享有崇高地位,有“天下第一名社”之盛誉。
社团年史
- 西泠印社是中国成立最早的著名全国性印学社团,以“保存金石、研究印学,兼及书画”为宗旨,是海内外研究金石篆刻历史最悠久、成就最高、影响最广的学术团体,以篆刻书画创作的卓越成就和丰富的艺术收藏享誉海内外,被誉为“印学研究中心”、“天下第一名社”。
- 清光绪三十年(1904年),浙派篆刻家丁辅之、王福庵、叶为铭、吴隐等四人在孤山数峰阁旁买地筑室,创立印社。时值清末,金石研究和发展正处于鼎盛时期。众多的金石名家,有志于弘扬和发展国粹,在杭州的篆刻家王福庵、丁辅之、叶为铭、吴隐等人相聚西湖,研讨印学。于是结社于孤山南麓西泠桥畔,“人以印集、社以地名”,取名“西泠印社”。当时清朝杭州府与钱塘县均以官府批文登记备案。在印社初创的十年,四位创始人团结同仁,集资、规划,“买山立社”,先后建造了“仰贤亭”等九处园林建筑,印社初具规模。
- 1913年,举行了建社十周年纪念大会,正式定名西泠印社,修启(西泠印社成立启)立约(西泠印社社约),发展社员,公推近代艺术大师吴昌硕出任首任社长。印社经过十年的建设,初具规模,并开展了集会、展览、收藏、出版等一系列活动。盛名之下,精英云集,李叔同、黄宾虹、马一浮、丰子恺、吴湖帆、商承祚等均为西泠印社社员,杨守敬、盛宣怀、康有为等为赞助社员。此后二十余年,西泠印社迅速发展,声望日隆,逐步确立了海内金石书画重镇的地位。受西泠印社影响,日本篆刻家河井仙郎、长尾甲也来中国进行交流并加入印社。河井荃庐、长尾甲等海外社员把源自中华的金石篆刻艺术带回国内,在日本、韩国创立了全国性的篆刻创作与研究团体。西泠印社促成、推动了周边汉字文化圈内篆刻创作与研究的产生、发展和繁荣。
- 1921年,印社同仁募赎“汉三老讳字忌日碑”,演义了一出爱国主义的壮举。1923年,西泠印社举行了建社二十周年纪念活动,“罗列金石家书画千余幅于社,张挂四壁,一时文采风流,声闻远布”。此时,印社的园林建设全部完毕。社内环境幽雅,风景秀丽,楼台亭阁建筑精美,摩崖石刻星罗棋布,成为西湖园林的精华之处。
- 1927年,首任社长吴昌硕逝世,著名金石考古学家、故宫博物院院长、著名金石鉴赏家马衡继任社长。
- 1933年,西泠印社成员在孤山举行了印社成立三十年的纪念活动。经历年展拓,社址范围已具相当规模,占地5.678亩。编印《西泠印社三十周年纪念刊》。
- 1937年,抗日战争爆发,印社活动处于停顿。
- 1946年,因抗战而停止的印社活动逐渐恢复。1947年,继去岁重修印社后,补行印社四十周年纪念活动。从1904年到1949年的四十五年,印社经历了一个纯民间社团的辉煌和艰辛。这一时期,西泠印社共有正式社员61人,赞助社友10人,除王、丁、叶、吴四位创始人和吴昌硕、马衡两任社长外,还有李叔同、胡菊邻、经亨颐、黄宾虹、方介堪、来楚生、沙孟海等大家、学者以及两位日本篆刻家。
-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百废待兴,西泠印社活动基本停止,西泠印社所属社址、设置、文物等,由人民政府接管。
- 1951年,经沪、杭两地社员协商,将印社房产、土地等捐献政府,其园林由园管部门接收,文物等由省文管会保管。
- 1955年,第二任社长马衡逝世,享年75岁。
- 1957年,在浙江省委关心下,成立西泠印社筹备委员会,着手印社的恢复工作。张宗祥为主任,潘天寿、陈伯衡为副社长,诸乐三、沙孟海等4人为委员。在社址开辟金石书画门市部,在观乐楼设立《吴昌硕纪念室》。接待日本著名书道家青山杉雨一行来印社访问。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来印社访问的第一批日本客人。
- 从1957年以来,浙江省委、省政府、杭州市委、市政府以及省市文化部门对西泠印社的发展倾注了异乎寻常的关心和支持:时刻关注印社的发展,经常出席印社的活动,热心解决印社的困难。从林乎加、李丰平、霍士廉、王平夷、陈礼节到张德江、柴松岳、李金明、王国平,历任省、市领导对西泠印社的发展都给予了精心的指导,提出了明确的要求。
- 1959年,为贯彻中央关于体制下放的指示,浙江省文化局将西泠印社下放到杭州市,归杭州市文化局领导。同年9月,杭州市文化局成立杭州书画社,郭沫若为之题名。专营古今书画名家的真迹和复制品展览、收购和供应,并作为自收自支事业单位,为西泠印社的恢复和活动提供基本经费保障。
- 1961年,西泠印社被浙江省人民政府认定为浙江省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62年12月中旬,西泠印社在杭州召开了建国后的第一次社员座谈会。到会的有张宗祥、浙江美术学院院长潘天寿、上海书法篆刻学会主任沈尹默、江苏国画院院长傅抱石、上海国画院院长王个簃、湖北省文史馆副馆长唐醉石等全国金石书画名家及健在的印社社员三十多人。会上成立了以张宗祥为主任,潘天寿、傅抱石、王个簃为副主任的庆祝西泠印社创建六十周年筹委会,拟定了“庆祝西泠印社创建六十周年活动计划”和“西泠印社章程”(草案),举行了“赵之谦金石书画艺术”专题讨论和两次书画活动。浙江省和杭州市的有关领导都出席并讲了话。
- 1963年,印社召开六十周年纪念大会,海内外名家和散居在全国各地的印社社员云集杭州。除王个簃、沙孟海、马公愚、方介堪、韩登安等老社员外,新入社的都是当时全国最著名的书画篆刻大家,如傅抱石、马一浮、沈尹默、潘天寿、程十发、谢稚柳、唐云等。大会通过了新的《西泠印社章程》,选举产生了近20人组成的首届理事会,选举张宗祥先生为第三任社长,潘天寿、傅抱石、王个簃等五人为副社长。举办了规模盛大的第二届历代金石书画作品展等。大会还收到了国家及文化部、全国文联领导人董必武、郭沫若、齐燕铭、沈雁冰等人的题词和贺辞。自此,西泠印社恢复了雅集活动,定期邀集理事和社员来杭,研究印学、商量社务、观赏藏品,并经常组织社员进行篆刻书画创作,举办展览,还编辑出版了有关的金石书画出版物。
- 1965年,第三任社长张宗祥逝世,享年84岁。
- 1966年,“文革”开始,社址中部分造像及后山石坊遭毁,其他社藏文物及刻石因积极采取保护措施而未损。印社社团活动停滞。
- 1978年,国家批准西泠印社为出版单位。《革命胜迹印谱》出版,叶剑英副主席为印谱题名。
- 1979年,社刊《西泠艺丛》创刊。召开印社七十五周年纪念大会,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周建人、国务院副总理王震发来贺词;李丰平、王芳、薛驹等领导出席大会。会议期间,沙孟海被推选为西泠印社社长,赵朴初为名誉社长,王个簃、方介堪、启功、诸乐三、钱君陶、程十发等为副社长,选举产生第二届理事会。自此,社团活动全面恢复,王个簃向印社捐献吴昌硕及明清大家书画三十件。1979年后,社团活动步入正轨,学术研究、对外交流、组织建设、人才培养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文化影响扩大,规模空前繁荣。
- 1983年,印社八十周年纪念。与会社员和来宾及日本友人共二百余人参加。选举产生了第三届理事会,沙孟海和赵朴初继续担任社长和名誉社长。
- 1984年,举行吴昌硕诞生一百四十周年纪念活动,规模为全国之最,并出版大型画册《吴昌硕作品集》。
- 1985年,社报《西泠艺报》创刊,沙孟海社长题写报名。
- 1988年,印社应邀赴日举办“西泠印社展”,展出轰动日本,盛况空前。举行建社八十五周年庆祝活动,选举第四届理事会,沙孟海继续担任社长,赵朴初继续担任名誉社长。
- 1990年,由西泠印社主办,全国122家印社参加的“全国印社篆刻联展”在杭州开幕,并到北京等十一个大城市巡回展出。
- 1992年,第四任社长沙孟海逝世,享年93岁。
- 1993年,国家文物局批复同意印社筹建“中国印学博物馆”。印社召开建社九十周年纪念大会,选举第五届理事会,著名学者、书法家、佛教活动家、全国政协副主席赵朴初当选为第五任社长,启功、方去疾、程十发、郭仲选等九人为副社长。
- 1997年,为迎接香港回归,西泠印社百名社员创作“迎香港回归百印图”。《西泠印社藏品展》在深圳、珠海、杭州、温州等地展出。印社举行“抒西泠情怀、迎香港回归”大型雅集活动。
- 1998年,印社九十五周年纪念,选举产生第六届理事会,赵朴初连任社长。
- 1999年,中国印学博物馆建成,正式对外开放。印社出版社立足改革,走出困境,喜获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双丰收。印社举办“第四届全国篆刻评展”。“西泠印社”商标和服务商标,被认定为“浙江省著名商标”。
- 2000年,第五任社长赵朴初逝世,享年93岁。
- 2001年,印社社址作为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建筑物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经过近百年的发展,西泠印社已成为以社团为基础,兼具学术研究、艺术创作、图书出版、生产销售、展览交流、文物收藏和保护,集社团、事业、企业、出版为一体的综合性文化单位。党和国家领导人朱德、李瑞环、李岚清、乔石、李铁映等曾亲临西泠印社视察和指导。
- 2002年,西泠印社进行了组织机构调整:撤消了市文化局所属的西泠印社办公室,组建了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作为西泠印社日常事务的管理机构,为市委直属的局级事业单位。
- 2002年10月,西泠印社六届五次理事会在杭州召开。会议选举启功先生为西泠印社第六任社长,增补王玉明、陈振濂为副社长。
- 2003年,西泠印社创社百年华诞,109个海内外印学社团汇聚孤山,共襄盛典。
- 2005年6月,第六任社长启功逝世,享年93岁。
- 2005年底,西泠印社拥有社员313人,分布于中国26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台湾地区和日本、韩国、新加坡、马来西亚、法国、捷克、加拿大等国家。
- 2006年5月20日,西泠印社的金石篆刻艺术经国务院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 2008年,国家工商总局认定“西泠印社”为中国驰名商标。
- 2009年,由西泠印社领衔申报的“中国篆刻艺术”成功入选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人类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作”,进一步确立了西泠印社作为篆刻传承代表组织和国际印学中心的地位。
- 2011年12月13日,西泠印社第八届理事会第六次会议推选饶宗颐为西泠印社第七任社长,刘江当选为西泠印社执行社长。
- 2013年10月22日,西泠印社召开成立一百一十年社员大会,饶宗颐再次被选为社长,刘江继续担任执行社长。
- 2014年6月,经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批准同意,新编期刊《西泠艺丛》获得正式出版。
- 2015年1月,由西泠印社社务委员会主办、主管的《西泠艺丛》以月刊形式正式创刊并发行。
- 2018年2月6日,第七任社长饶宗颐逝世,享年101岁。
- 2018年11月13日,西泠印社第十四次社员大会产生了新一届理事和社团领导班子:刘江继续任执行社长,副社长为朱关田、韩天衡、陈振濂、李刚田、童衍方和龚志南。此外,新一届理事会新增张炜羽、陈中浙、铸公等3名理事。社长之位空缺。
- 2020年5月,入选首批“浙江文化印记”。
- 2021年,西泠印社被命名为”浙江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
文物保护
社址坐落于浙江省杭州市西湖景区孤山南麓,东至白堤,西近西泠桥,北邻里西湖,南接外西湖。占地面积7088.86平方米,建筑总面积1749.77平方米。社址内包括多处明清古建筑遗址,居山而建,由上、中、下三部分组成,各具特色,与周围环境融为一体,人文景观与自然景致互相映衬,构思布局极为精巧,园林精雅,景致幽绝,人文景观荟萃,摩崖题刻随处可见,有“湖山最佳处”之誉。
西泠印社还建有一座华严经塔,这座玲珑精巧的石塔是杭州唯一一座密檐式塔,是西泠社友中的一位和尚于1924年筹建的。塔高20余米,是西泠印社标志性建筑,塔平面为八角形,共十一级。第一级刻有《华严经》,二、三级刻有《金刚经》,上面八级和塔顶部分雕有佛像,底座周围也有刻像,精美生动。
印社建筑虽然没有传统的纵横格局,但亭台楼阁皆因山势高低而错落有致,一层叠一层,井然有序,堪称江南园林之佳作。主要建筑有柏堂、竹阁、仰贤亭、还朴精庐等,均挂匾披联,室外摩崖凿石林立,名人墨迹触目可见。内建中国印学博物馆,收藏历代字画、印章多达六千余件。
虽然西泠印社五十年来是以事业单位自收自支、以文养文的形式维持社团的活动和发展,但政府在财力上一直给予积极的支持:如拨款5000元作为恢复印社筹备资金;拿出10000元作为张鲁庵先生文物捐献印社的奖金;拨出楼房一幢作为印社文物仓库;多次下拨文物专项经费保护社址建筑和文物;投资900万元建造中国印学博物馆等等。
孤山社址
- 宝印山房
宝印山房始建于1912年,为印社初创时期建筑之一,抗日战争期间失火焚毁,于1974年原地重建,集中邀请了当时建筑设计界精英,恢复它原来的风貌。同时以小曲廊与仰贤亭相接。
门楣上悬西泠八家之一赵之琛所书“宝印山房”匾额。两旁又挂有清道人李瑞清所书金文五言联:“天地有正气,山水函清晖。”(此联曾挂遁庵)联语集南宋民族英雄文天祥和南北朝诗人谢灵运诗句而成,显人杰地灵之意。
宝印山房门后匾额“东壁图书府”,为唐云1983年所书。(原福连精舍在宝印山房左,置书五橱,分标东壁图书府五字。)
1977年整修后辟为外宾门市部。多年来,曾接待了数以万计的国际友人和包括中央领导在内的各类来宾。现在是印社产业经营场所。
- 鸿雪径
鸿雪径筑于1913年,石阶上覆棚,种紫藤。1983年改木结构为混凝土机构,右设栏杆,南面棚顶有“鸿雪径”三字,楷书,无书人名。“鸿雪径”出自苏东坡诗:“人生到处知何似,应似飞鸿踏雪泥;泥上偶然留指爪,鸿飞那复计东西?”“雪泥鸿爪”意为往事留下的印迹,像鸿燕在雪上留下的爪印一样。
- 潜泉
社址内,沿山径一路曲折盘旋,于绿阴丛中穿行,能不时遇见一泓泓清泉,冷冽清幽,既为“西泠四泉”,由下而上,依次为印泉、潜泉、文泉、闲泉。
潜泉 :潜泉位于遁庵后,峭壁下方。潜泉,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号。1915年,吴隐于此因山泉铲石土导为一渠潴而为池,命为“潜泉”。1925年7月9日,慈溪一游客及浙江省立女子中学学生在此游览,发现泉中淡水母;《西泠印社志稿》记载:“泉水清冽,内生淡水母,为世界稀见之生物。”泉西题有篆字“水国长春”。泉水之清澈由此可见一斑。可惜的是现在的泉水已经不复当年之韵,水中再也难觅桃花水母的踪影了。(图片十五)潜泉东侧崖壁上分别刻有隶书“潜泉”二字,无书人名。以西崖壁,勒吴昌硕篆书《潜泉铭》,十行40字。下勒吴隐隶书《潜泉题记》,48行,行13字。潜泉北坡上,立吴隐石刻坐像。
- 石交亭
石交亭位于山川雨露图书室之前,1912年由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铭倡议构建,为印社初创时期建筑之一。石交亭取名寓意“结交金石”之意。亭额为印社社员赖少其所题。杭人王毓岱《石交亭记》曰:“宇宙间万物惟石最古,自有天地以来便有此石。……惟石不能言而好古者咸愿与之交。……所谓印人者皆石交也。琢之、磨之,攻之、错之……” 1982年西泠印社建社八十周年和2003年西泠印社百年社庆前夕曾作两次大修。现为毛杉木六角亭,亭内正中放置一张石圆桌和四条石鼓凳,供游客休憩之用。
石交亭右上岩壁刻有篆书“静观” 二字,横列,1983年由社员李伏雨所书。
- 柏堂
柏堂是西泠印社第一建筑群中的主要建筑,位于竹阁东、莲池北。据《咸淳临安志》载:“陈文帝天嘉二年建广化寺,寺有当时所植二柏,其一已枯。东坡作孤山二咏序云:柏二株,其一为人所薪,山下老人自为儿时见其枯矣,然坚悍如金石,愈于未枯者,僧志诠作堂于其侧名曰柏堂。”此为柏堂最早源起。苏东坡有诗咏之, “道人手种几生前,鹤骨龙姿尚宛然。双干一先神物化,九朝三见太平年。忽惊华构依岩出,乞与嘉名到处传。此柏未枯君记取,灰心聊伴小乘禅。”高度赞誉了堂前古柏坚悍如金石的风骨。
《西泠印社志稿》载:“原迹久圯,清光绪二年重建,俞樾题额。”堂前柏树为1983年西泠印社八十周年纪念会时补种。柏堂大门门楣上挂有首任社长吴昌硕所题隶书匾额“西泠印社”。旁有对联“旧雨新雨西泠桥畔各题襟溯两汉渊源籍征鸿雪,文泉印泉四照阁边同剔藓挹孤山苍翠合仰名贤”,对联由沙孟海原撰,后由社员胡宗成所撰。室内陈设按江南厅堂布置,家具多为仿明式,配以木刻对联、各式绘画。厅堂坎窗间嵌有大型人物画屏风,画中人物为印社四创始人和前后五任社长,以西泠印社孤山社址为背景,人称“西泠先贤图”,为印社社员吴永良所画。屏风上方悬有 “柏堂”匾额,为清代文学家俞曲园手书,旁边有一对联“大好河山归管领,无边风月任平章”。大厅中间的两排柱子上又分别悬有两副对联,近门一侧在大门背后的为“易雨易晴静观自得,尽善尽美为乐至斯”,再后的对联为“访三老碑亭东汉文留遗迹在,问八家金石西泠社近断桥边”。此外,在柏堂四周墙上还悬挂有印社四位创始人和前后六任社长的人物喷墨画,同时还配有文字介绍。
- 竹阁
现存竹阁为清光绪二年(1876)重建。位置在莲池左侧,柏堂右前方。寻其历史上溯唐代。其兴衰变迁,文献多有记载。据《咸淳临安志》载:“旧在广化寺,柏堂后有小阁,多植竹,白公每其间,遂以名。”《西湖志》载竹阁原为唐代古迹,相传为唐代著名诗人白居易命人所筑。“小阁多植竹,白公(居易)每偃息其间,遂以名。”白居易还著有《宿竹阁诗》,诗曰:“晚坐松檐下,宵眠竹阁间。清虚当服药,幽独抵归山。巧未能胜拙,忙应不及闲。无劳别修道,只此是玄关。”苏东坡也曾题诗曰:“柏堂南畔竹如云,此阁何人是主人。但遣先生披鹤氅,不须更画乐天真。” 《钱塘县志》亦有记载:“旧在孤山,杭人因祀白公于此,宋徒置北山方化院,而阁已废。明嘉靖二十四年,太守陈一贯又建,仍祠白公。”
竹阁的建筑不甚规则,是一座坐北朝南面阔三间、时宜深三间的清式建筑。正门额枋上“竹阁”二字匾额,是浙江著名书画家诸乐三先生篆书。两旁楹联“以文会友,与古为徒”由丁上左撰写,是已故副社长王个簃先生的行书。竹阁现为印社展览场所之一。
- 印人印廊
印人印廊(西庑廊):印廊位于柏堂之西,最初它并不是专门的名家印蜕展示场所,而是西面的一堵围墙。1998年印社95周年庆时改墙为廊,沿围墙铺架了单坡屋面,并用柱子支撑。其中在印廊的中段还开了一扇小圆门,现门已被封。廊内共展示自明清至现代的名家印蜕47方(含边款),有文彭、何震、高凤翰、汪士慎、丁敬、蒋仁、黄易、邓石如、巴慰祖、陈鸿寿、赵之琛、吴让之、赵之谦、吴昌硕、齐白石、乔大壮、李叔同、沙孟海、傅抱石、方介堪、来楚生等40余人的篆刻作品。为方便游客参观,现刻石上覆盖有拓片,并用黑、朱两色区分印面和边款。同时在刻石上罩了玻璃镜框,保护拓片和刻石。
印廊在建筑构造上东与竹阁相连,北又和数峰阁相连,是一面阔五间的建筑。印人印廊的南墙有一块《重浚西湖并复柏堂竹阁记》的石碑,为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四月抚浙使者长白三宝撰并书。
- 印人书廊
印人书廊(东庑廊):书廊位于柏堂之东,和印廊一样建于何时不详。书廊在构造上和印廊稍有区别,是为双凹字形的六开间建筑,廊间有美人靠可供游人休息之用。廊前有细流流向莲池,廊的入口端有太湖石小桥与入园小道相通。
1983年印社80周年庆时廊子大修,大修后重置书法刻石,1993年正式辟为“印人书廊”。廊内南入口为有启功先生1993年题“印人书廊”四字。廊内的主要展示书法刻石,计有丁敬、蒋仁、奚冈、黄易、邓石如、陈豫钟、陈鸿寿、吴让之、赵之琛、钱松、徐三庚、赵之谦、吴昌硕、黄牧甫、马衡、张宗祥、沙孟海等著名印人的书法作品17件。在保护手段上与印廊内的刻石一致,罩有镜框。书廊北端置有沙孟海先生撰并书的《印社八十五周年碑记》,日本籍社员河井仙郎1906年撰、古村熹斋书《西泠印社记》。
《印社八十五周年碑记》碑高160厘米,宽60厘米,全文714字,记述了西泠印社自1904年成立到1988年之间的历史。两碑皆立于书廊北端。
- 前山石坊
柏堂后石径口有石坊一座,石坊高3.30米,宽2.19米,为印社的标志性建筑之一,有“藉导游人登山之兴”之功能。额枋上隶书“西泠印社” 为安徽桐城张祖翼手书,两旁石柱上刻丁仁撰句、叶铭书写的篆字楹联:“石藏东汉名三老,社结西泠纪廿年。”
石坊是1923年印社成立二十周年时所立。石坊旁山坡有两刻石石章,同为纪念印社建社八十五周年而立,一为仿龟钮刻石石章,为青石石刻,上书刻“金石寿,西泠印社八十五周年纪念, 一九八八年十月五”字样;一为仿桥钮刻石石章,为花岗岩,上书刻“戊辰秋日,印人雅集,同庆建社八十五周年”。
石坊右下方崖壁上有一楷书摩崖石刻“渐入佳境”。
- 仰贤亭
仰贤亭为明代故迹,但年久为墟。现有建筑为1905年印社初创时期所建。1905年春(光绪三十一年),印社诸君筑亭于此。创始人叶铭博考志承,追踪往哲,题额曰“仰贤”,承袭了明天顺间胡郡守所题旧名。仰贤亭是封闭式建筑小品,粉墙黛瓦,古朴雅致。
亭内陈列有介绍丁敬、郑板桥、赵之谦等印人的石刻画像和题赞,亭的三面都悬有匾额,其中正面园洞门门楣“仰贤亭”匾额为赵朴初题写,东门“仰贤亭”匾额由王个移书,南墙外“仰贤亭”匾额是1979年9月沙孟海书。
仰贤亭正中安放有一张石圆桌、一条石凳。石桌周围长约八尺五寸,边缘厚约三寸,上面刻篆书铭文一篇:“龙泓印学开南宗,一灯相续传无穷,二篆八分校异同,和神如坐春风中。”在铭文的右边镌有“宣统二年七月,西泠印社丁仁铭,王寿祺篆,叶铭监造,吴隐刻石”款识。
1914年,印社集刻二十八印人画像碑(丁敬、高风翰、金农、郑板桥、汪启淑、桂馥、张燕昌、邓石如、蒋仁、黄钺、巴慰祖、黄易、奚冈、伊秉绶、陈豫钟、文鼎、陈鸿寿、张廷济、包世臣、屠倬、赵之琛、杨澥、吴让之、吴咨、钱松、徐三庚、赵之谦、释达受),“述其事迹,系以传替,按年次而编摹。求形容于仿佛,一堂济济”,画像按年次而编,嵌左右亭壁。分刻十六石,第一石篆书为吴昌硕题 “印人画像”四字,二、三石为吴隐撰序。以下每石二、三人不等,末附跋。
后来亭内又增加了浙派创始人丁敬身大像碑,嵌于壁间以供后人瞻仰,这块碑由清代画家扬州八怪之一的罗聘所画,吴隐摹刻。碑高五尺,画中丁敬持杖立石上。上刻丁敬手稿诗两篇,行书,十四行。左题“丁敬身先生像”六篆字,一行。还有袁枚楷书题诗两行。下角一印:“扬州罗聘”,旁镌刻“西泠印社摹”五字。
东门两旁行书十四言联由金鉴书:“先生扇莲社清风刻画六书负鸿博,胜地是桃溪深处渊源一派溯龙泓。”
亭内南墙有对联一副,丁立中撰,楼卓立书。内容为:“诵印人传记,如龙泓之雄浑、鹤田之渊懿、完白之清奇自子行铁笔后,各具丰裁固不囿两派专家,集同好讨论一堂,洵能绍秦汉先型斯冰遗法;考西湖志乘,若居复作水亭、嗣臬作书楼、东坡作石室于乐天竹阁侧。别开幽胜,更卜筑数椽精舍,继往哲重联八社,尤足助林泉逸兴唐宋风流。”
仰贤亭西面外壁有张景星撰、王寿祺篆书《西泠印社记》一篇,此篇为《西泠印社记》第四篇。石高二米,宽43厘米,共15行,每行45字,额为隶书,一行。
仰贤亭北墙边有一石碑《重建数峰阁碑记》。
- 山川雨露图书室
山川雨露图书室建于1912年,是印社初创时期建筑之一。“此屋阅沧桑,幸比邻竹阁柏堂,劫火犹留一净土;同人寿金石,愿追溯秦符周钵,瓣香岂仅八先生。”印社创始人之一王福庵先生对此作有诠解。“山川雨露图书室”匾额系清代文人翁方纲手书。会稽陶在宽手书楹联一副:“湖胜潇湘,楼若烟雨,把酒高吟集游客;峰有南北,月无故今,登山远览属骚人。”这里原为印社诸子论印处,1956年辟为西泠印社金石书画供应部。现作为印社产业经营用房。
- 印泉
社址内,沿山径一路曲折盘旋,于绿阴丛中穿行,能不时遇见一泓泓清泉,冷冽清幽,既为“西泠四泉”,由下而上,依次为印泉、潜泉、文泉、闲泉。
印泉:仰贤亭后,鸿雪径侧,修竹绿阴下掩着一泓清泉,是为四泉之一的印泉。这里旧为印社界墙, 1911年久雨墙圮,掘地得泉。1913年经过疏浚挖深,以印命名。泉北有一摩崖石刻,上书“印泉”二字,结体宽博,取势横扁,颇为古朴浑厚,有汉碑神韵。“印泉”二字是印社早期社员、日本长尾甲先生题写。杭人王毓岱作《印泉记》曰:“予谓扶桑名士,远历重洋,渡东瀛而客西泠,既题字而留纪念,又以此泉归美于印人。……诸社友即可鉴泉,以订白水之盟。同人于摩挲金石之余,因得以沦茗品泉,共涤烦襟,心心相印。……今社中人均高尚其志,不以纷华物欲扰其思虑,则印泉可作廉泉观点。湖上有三潭映月,旧名月光映潭。社以印泉环之,漱涤万物,牢笼百态。每当圆轮皎洁,倒浸波心一颗明珠,印泉又可作印月观点。”。
- 遁庵
遁庵与还朴精庐位于小盘谷以西平坡上,造型优美,相互连接。两座建筑均和创始人吴隐及其后人有关。
遁庵:起名于1915年,是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别号。
吴隐“于印社迤西隙地得虚堂数楹,祀吴之光世泰伯仲雍季札于其中,名曰遁庵”。匾额“遁庵”,朱祖谋书。
庵堂柱上有一隶书六言联,为张祖翼所写:“既遁世而无闷,发潜德之幽光。”正是承吴隐之意,言有才德的君子擅甘心退隐,就没有烦闷之虞,并且能继续发扬大德。门旁两侧有联,丁上左撰:“趣洽情自超信知翰墨有真乐,造极境忽辟漫从诗画记因缘。”
现遁庵绿竹成林,四时花卉成阴,环境十分雅致。
- 还朴精庐
遁庵与还朴精庐位于小盘谷以西平坡上,造型优美,相互连接。两座建筑均和创始人吴隐及其后人有关。
还朴精庐: 还朴精庐建于1919年,为吴隐从孙吴善庆捐资修建,首任社长吴昌硕为其篆额题记“以还朴名之”。还朴归真,正切合了大师心意。
其前篆书四言联曰:“君子好遁,弥勒同龛。”(此联曾挂于遁,为吴昌硕先生七十二岁时题写。
精庐地处印社西端,西湖苏堤眺于眼前,其下为鉴亭,现为印学博物馆组成部分。每年春天,桃花盛开,精庐里春意盎然,自然之风扑面而来,正是最佳赏景之所。
- 鹤庐
鹤庐:题襟馆北墙右侧有一圆形小门,从此进入经连廊便可到另一建筑鹤庐。鹤庐1923年由丁仁捐资在题襟馆后建造,与题襟馆相连,以其号名。门楣隶书匾额“鹤庐”,吴让之书。门两旁楹联,观津老人撰、清道人书联,上联“梅鹤为邻小坐依然图画”,下联“莼鲈下酒故乡无此湖山”,上下联第二字藏有“鹤庐(鲈)”。鹤庐现在主要作为印社接待社员和重要来宾聚会、交流、雅集的场所。(图片二十四)鹤庐下为印社北门-石窟门,垒石而成,上有石梁,下有石门,沿阶而下通里西湖。石窟门门楣约长一米,上刻行书“湖山最胜”系康有为1919年手书,后勒于石。石门两旁对联:“高风振千古,印学话西泠。”佚名,石门外墙旁立“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标志。
- 题襟馆
题襟馆: 题襟馆又名隐闲楼,建于1914年,由海上题襟馆书画会会友哈少孚、胡二梅、王一亭、毛子坚、吴昌硕、吴石潜等募集书画易资, 为上海题襟馆书画会在杭州的艺术活动场所。“良友重逢聚德门,相交如水淡无言。人来海上新诗笔,客满山中旧酒痕。格界乌丝文采艳,裙题白练墨华存。从今佳话留孤屿,异地如闻笑语温。”现在的“题襟馆”匾额由金尔珍1914年题书,馆门廊东侧墙壁上有山阴任伯年1886年画《吴昌硕饥看天图》刻石,上题“看天图”,旁曰:“仓硕先生吟坛行看子”,归安杨岘在画的左上角题有长句。《吴昌硕饥看天图》旁边为杨憩亭所画《赵撝叔(赵之谦)小像》刻石,石高73厘米,宽32厘米,右上有清光绪三十二年(1906)陈璚题记。题襟馆前空地是眺望西湖的上佳地方,站在平台前沿眺望西湖,只见西湖如一幅水墨山水长卷在眼前铺展开来,令人心旷神怡,故有“宜雨宜晴,静观自得;尽善尽美,为乐至斯”之美誉。 最值得一提的是馆内墙上所嵌的丁敬《砚林诗墨》真迹刻石,或龙飞凤舞,或清秀隽永,让人目不暇接,分31石刻于三面墙上。馆内墙上另嵌有吴昌硕撰并书的《隐闲楼记》行书刻石,1915年勒。分二石,石高29厘米,宽67厘米,每石25行,行字不等,后附捐资题名,又附一石,为捐助书画题名,楷书,48行。
题襟馆前空地是眺望西湖的上佳地方,站在平台前沿眺望西湖,只见西湖如一幅水墨山水长卷在眼前铺展开来,令人心旷神怡,故有“宜雨宜晴,静观自得;尽善尽美,为乐至斯”之美誉。最值得一提的是馆内墙上所嵌的丁敬《砚林诗墨》真迹刻石,或龙飞凤舞,或清秀隽永,让人目不暇接,分31石刻于三面墙上。馆内墙上另嵌有吴昌硕撰并书的《隐闲楼记》行书刻石,1915年勒。分二石,石高29厘米,宽67厘米,每石25行,行字不等,后附捐资题名,又附一石,为捐助书画题名,楷书,48行。题襟馆又名隐闲楼,建于1914年,由海上题襟馆书画会会友哈少孚、胡二梅、王一亭、毛子坚、吴昌硕、吴石潜等募集书画易资, 为上海题襟馆书画会在杭州的艺术活动场所。“良友重逢聚德门,相交如水淡无言。人来海上新诗笔,客满山中旧酒痕。格界乌丝文采艳,裙题白练墨华存。从今佳话留孤屿,异地如闻笑语温。”现在的“题襟馆”匾额由金尔珍1914年题书,馆门廊东侧墙壁上有山阴任伯年1886年画《吴昌硕饥看天图》刻石,上题“看天图”,旁曰:“仓硕先生吟坛行看子”,归安杨岘在画的左上角题有长句。
- 缶龛
缶亭位于锦带桥后、闲泉上方的石壁之上。缶亭是印社为陈放吴昌硕先生造像,而专门在崖壁上雕凿的一座石龛。因吴昌硕号“缶庐”,故称此为“缶亭”。缶亭的奇特在于它筑龛为亭。
《西泠印社志稿》记载铜像的来历和时间。其中卷三载: “日本朝仓文夫为吴昌硕造铜像,辇贻昌硕。印社从昌硕意,筑龛藏像,即名缶亭。”卷一则记载了建造的时间和具体的位置:“岁辛酉,就闲泉上峭壁中凿龛庋吴昌硕铜像。”关于造像的经过及始末,曾经被诸宗元先生详细记录在《缶庐造像记》中。此后,这尊铜像便在缶亭中安然端坐了45年,直至1966年“文革被毁。据悉,当时印社的职工为了保护这尊铜像,曾经将铜像从石龛中移出收藏,但是此后还”是被砸毁,之后缶亭被空置了十余年。
现龛内陈设吴昌硕像是1978年由中国雕塑家周广明先生创作,造型同原像稍有区别。龛外崖壁上方有额“缶亭”二字,为王一亭所题,龛两侧刻王一亭所题楹联“金仙阅世,石室遁形”,高度赞誉了吴昌硕甘于清贫、不贪图功名利禄、退隐潜修金石书画的精神。缶龛下石壁原有诸宗元撰,朱孝臧书的石刻《缶庐造像记》,旁有石刻《缶翁像赞》,沈寐叟撰并书。
- 小龙泓洞
小龙泓洞于1922年7月人工开凿,以“浙派”篆刻始祖丁敬的号命之。
洞的上部有摩崖刻石四字隶书“小龙泓洞”,无款识。下有西泠印社创始人之一叶为铭隶书所题《小龙泓洞记》。石刻高53厘米,宽120厘米,刻于1922年。
洞南口上岩壁有“壬子题名刻石”,为1912年秋题,隶书。题名者33人,20行,行字不等。
洞南口东有石制奕隐遗枰,为社友金鉴遗物。金鉴喜好奕棋,制此石枰,后送与印社。上有1951年高云麟题字。
西侧墙面上有王一亭画、吴昌硕题的“送子观音像”阴刻,高126厘米,宽64厘米,观音趺坐,怀抱小儿,为王一亭1
- 华严经塔
华严经塔位于山顶平面正中,是印社建筑制高点,为西泠印社的标志性建筑。此处原为古四照阁旧址,1924年西泠印社同人迁四照阁于凉堂之上,于原址建华严经塔,又名西林塔或西泠印社石塔。
经塔呈八角形,共十一层置于须弥座上每级中间雕有飞檐,檐角悬挂铃铛,微风过处,似有铃声泠泠成韵。石座边缘刻着十八罗汉像,底层刻有佛教《华严经》经文。《华严经》是佛教的主要经典,筑塔藏经,一般用于广结佛缘、弘传佛教,是佛教实现其以慈悲普度众生理想的重要方式。印社内的华严经塔,佛理与石刻、书法相契合,上八级塔身皆用深浮雕刻画佛理故事,其中第八级南面刻毗罗遮那佛(即大日如来),顶现毫光,左手结印,右手平伸,雕工精细有神。东南有文殊,西南则为普贤,合称“华严三圣”。佛光彩云,圣洁威严。九、十两级砌金农所书《金刚经》,下一级砌华严经石座,上有海宁周承德所书《华严经》和弘一法师李叔同所书《西泠华严塔写经题偈》,边缘刻十八应真像,下刻捐资者姓名。无论是文字或造像,都有圆润生动的线条。
- 四照阁
四照阁:原为宋代古迹,始建于宋初,为都官关氏之别业。明天顺年间,郡守胡湍建仰贤亭于此址。成化年间,布政使宁良仍以四照阁颜之,后又废。旧阁位置在现华严经塔处,年久阁废。1914年,印社同人重建此阁,杭州人汪承启为文记之,文中用“左眺平湖之秋月,右挹曲院之风荷。两峰夏云排闼送青,两湖春涨拍岸澄碧”的优美诗句描绘了四照阁的景致。1924年,印社建造华严经塔,便把四照阁迁建于凉堂之上。门楣上挂有西泠印社顾问、著名书画家谢稚柳所题“四照阁”匾额。两旁楹联:“尽收城郭归檐下,全贮湖山在目中。”由印社副社长刘江篆书。阁内临湖一面还挂有著名书画大师刘海粟八十八岁时所书“高阁山光仍四照,故人石壁亦三生”之楹联。四照阁四周皆为明窗,遥对外西湖三岛,为眺望湖山极佳处。
- 观乐楼(吴昌硕纪念馆)
观乐楼位于华严经塔西,文泉北有,1920年由印社创始人之一吴隐的重孙吴善庆捐资所建,用来纪念吴氏祖先季札,丁仁撰文,吴昌硕书丹,勒碑记之。季札是春秋时吴国的公子,曾访问鲁国,请求聆听观看周朝等的音乐舞蹈, 观乐就由此得名。
1927年夏,吴昌硕曾小住西泠印社观乐楼。1957年观乐楼辟为吴昌硕纪念馆,并将原吴昌硕为题襟馆所题之联移至观乐楼,上联“印讵无原读书坐风雨晦明数布衣曾开浙派”,下联“社何敢长识字仅鼎彝瓴甓一耕夫来自田间”。(此联原由吴昌硕书,现所挂之联为诸乐三1979年书)
一楼大门行书匾额“吴昌硕纪念室”由沙孟海书。二楼门楣匾额“观乐”,隶书,佚名。
观乐楼室内外悬有多对楹联。一楼大门两旁的对联为韩靖庵书:“□云起高阁,叠石疏浚泉。”联旁又有一联,许炳璈撰,程十发(1979年)书:“合内湖外湖风景奇观都归一览,萃浙东浙西人文秀气独有千秋。”
一楼门后柱上还有楹联一副,为吴昌硕1921年书。上联“天帱地载”,下联“山高水长”。
二楼门旁一楹联为任堇1921年撰并书:“得无官失求夷日,尚有闻歌识雅人。”
一楼正中上挂沙孟海书匾额“一代宗师”,下面安放着吴昌硕先生半身铜像,有基座。像高85厘米,基座为石质,高110厘米。基座正面书有“吴昌硕先生像”。铜像由日本雕塑家西常雄于1980年创作,后赠送给西泠印社。日本雕塑家朝仓文夫曾经于1921年创作了吴昌硕先生铜像一尊并赠与吴昌硕,后转赠给印社。但在“文革”期间被毁,1979年日本友好人士小林与三次获悉后,与青山杉雨等组建“吴昌硕先生胸像复原委员会”,着手胸像的复原工作。此时,朝仓文夫已经作古,原铜像模型也在地震中散失,便请朝仓文夫的高足西常雄重新创作一尊吴昌硕半身铜像。并于1980年,组织“吴昌硕胸像赠呈友好访问团”将铜像带到杭州,赠与印社。
一楼铜像两侧陈列着吴昌硕先生的部分遗作和相关资料。二楼陈列着吴昌硕生前使用的书案、日用家具以及历代社长作品等,同时作为接待重要来宾的场所。
观乐楼东墙旁立“西泠印社新建观乐楼之碑”,碑长162厘米,宽84厘米。隶书,18行,行30字。1920年仲夏丁仁撰文,吴昌硕书写,王福庵篆额,叶铭刻石。
1974年观乐楼在著名古建筑、园林专家陈从周教授指导下进行了整修,1983年西泠印社建社八十周年前夕,2003年西泠印社百年华诞前夕对观乐楼两次进行了大修。
观乐楼东南,立有一青石碑――“吴昌硕、日下部鸣鹤结友百年铭志碑”。
- 闲泉
闲泉:闲泉位于文泉之东。1921年,由吴郡张均衡出资在文泉东山崖处凿得“闲泉”,经疏导后与“文泉”合流。考宋代《临安志》,玛瑙坡有闲泉,因名而记之。张钧衡在泉东小径旁崖壁题篆书“闲泉”,款为楷书三行,并著有《闲泉记》勒于泉北崖壁。在石刻《闲泉记》上方,有石刻“石渊”。1919年4月6日,印社清明雅集,祭已故社友,并铭“石渊”二字于壁,隶书,横列。旁有1919年丁仁所书款识,楷书,共12行,每行8字。闲泉北旁东侧峭壁称作“规印崖”,因其山形似印规而得名。杭州人高时显隶书题铭勒于壁,款识5行,每行6字。
泉北侧有一“锦带桥”,《西泠印社志稿》载,“丁仁得白堤锦带桥旧石栏,遂移架于闲泉、文泉之间”,它以最小最短之桥载入我国桥梁之最。桥长三尺,中立50厘米高黄石桥栏,上置宽50厘米,高70厘米,厚20厘米青石,呈桌面形,向泉面刻“锦带桥”楷书三字。
- 汉三老石室
汉三老石室位于观乐楼南,文泉西。室内藏有距今约1900多年的“三老讳字忌日碑”,是现存最古老的汉文石质碑刻。 “三老”是汉代官职,此碑碑文基本完好,记录了一位“三老”祖孙三代的名讳和祖、父辈逝世的日子,全碑217字,书体介于篆隶之间,经鉴定,刻于东汉建武年间。“三老碑”如何辗转来到西泠印社,其中还有一段佳话。清咸丰二年(1852年),“三老碑”在浙江余姚客星山出土,因其巨大的历史和文字研究价值,被誉为“浙江第一石”。此碑先为余姚周世熊所得,后归丹徒陈渭亭所有。1921年秋天,有外国人欲以重金购买并运往国外,陈氏意已应允。国宝面临外流的消息传来,吴昌硕等人焦急奔走,发起募赎石碑的活动。西泠印社发布募捐公启,呼吁社内外人士积极捐助,吴昌硕等人还捐献书画印谱举行义卖。最后集60余人之力,以8000银元重价赎回。为了保护文物,次年又修筑石室存放石碑,吴昌硕亲撰《汉三老石室记》记录前后事由。“竞传炎汉一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如石室楹联所书,这一珍贵石碑文物,连同保护国宝的爱国义举,都长久地在此留存。
汉三老石室整体外形仿吴越宝箧印经塔(阿育王舍利塔),重檐攒尖顶,顶部又是一个小型的石质宝箧印经塔,造型结构是仅有孤例,在建筑艺术上有很高价值。
三老石室上多有楹联匾额。石室门楣有匾额“汉三老石室”,楷书,冯煦1923年书。石墙上有楹联三副,其中门旁有楹联两幅,中间一副为丁上左撰,黄葆戊1925年书:“竞传炎汉一片石,永共明湖万斯年。”
此联外还有一联,1924年张钧衡集葩经。上联“我思古人有扁斯石”,下联“其究安宅莫高匪山”。
北面石柱上有一联,由朱景彝1924年题:“东汉文章留片石,西泠翰墨著千秋。”
- 丁敬像
丁敬坐像位于剔藓亭西,汉三老石室前。1921年,丁仁在杭州九曜山得一石,酷似人形,便命工造丁敬像,像高六尺,像下岩壁有袁枚楷书八行,行字不等,中有“古极龙泓像,描来影欲飞,看碑伸鹤颈,柱杖坐苔矶,世外隐君子,人间大布衣”句,这是罗聘画《丁敬身先生像》中的题诗。此像在“文革”期间被毁,1978年重造。
- 剔藓亭
鸿雪径尽头,四照阁西有“剔藓亭”。“剔藓”一词语出唐代文学家韩愈《石鼓歌》中“剜苔剔藓露节角”,大意是只有把蒙在石碑上的苔藓剜剔干净才能看清碑上的文字,此亭命名“剔藓”,形象地喻意了印社社员常在印社四照阁边研究古代文字,汲取天地灵秀的情景。该亭原在文泉西,1915年迁建于此。
现为杉木六角小亭,攒尖顶。亭顶覆以茅草(曾用冰铁)。五面有护栏,一面通平台。
- 阿弥陀经幢
阿弥陀经幢位置在岁青岩西南,遁庵东,小盘古北岩石上。经幢为六角形攒尖顶石柱状,高110厘米。1923年6月,由吴隐之子吴熊捐资建造,印社将弘一大师所书“阿弥陀佛经”勒于石柱上,每面八行,每行39字。幢下有石刻吴隐题行书“隐闲”,款识为楷书三行,12字。该经幢是我国佛教文化和书法艺术的一处重要史迹。
- 鉴亭
鉴亭位于遁庵西边墙下。1919年,由吴善庆捐资所建,以父字题之,并为文申其义。吴善庆撰《鉴亭记》以记之。
亭依墈而立,朝外一面有玲珑翘角。亭顶为木结构,上覆盖瓦片。立有四石柱,后两柱配有矮栏。亭内就墈垒石,嵌碑其上。碑上勒《鉴亭记》,亭内匾额“鉴亭”二字,朱祖谋书。石柱上有一隶书七言联,叶为铭1920年冬题书:“乐石吉金以为鉴,苍官青士伴斯亭。” 内石碑旁有鉴亭联,吴隐撰,吴昌硕题书:“揽景鉴湖同鸥鹭尽堪寻旧侣,成仁泰山重松筠犹自仰清风。”
- 邓石如像
小龙泓洞西南口立着清代皖派篆刻大师邓石如石像。此像在“文革”期间被毁,1978年重造。
- 莲池
入印社月洞门,在门左侧、柏堂前面,有一方形水池,现名“莲池”,原名“小莲池”或小方壶,开挖于何时不详。1953年时曾被填埋,1982年西泠印社建社八十周年前夕重又疏浚开挖,并新作布置,池中种睡莲并放养红鱼。在池左侧立假山,假山上刻有印社社员李伏雨篆书 “莲泉”二字。
组织结构
作为学术社团,西泠印社有非常完整的组织结构。成立之初,西泠印社就订立了《西泠印社社约》即社团章程,并公推社长。自1963年起,西泠印社就有了经过社员大会通过的正式的《西泠印社章程》,并用选举的方法产生理事会和社长、副社长。1998年10月21日,西泠印社第十次社员大会通过了《西泠印社章程》,依据章程,西泠印社的组织结构依次为社员大会、理事会、社务会议、秘书处、专门委员会等。社团每年召开一次理事会,举行二次社员雅集,每五年召开一次社员大会和社庆活动,并按照《西泠印社章程》的规定,开展各种社团活动。
1904年印社创立之时,没有人会主观刻意地要把它烙上一个全国性的标志。但由于历史和文化的多重积淀,无论从社员的分布、举办活动的范围、还是它所具有的影响力,西泠印社在事实上已成为具有一定国际意义的全国性的印学社团。其举办的一系列学术研究和艺术创作活动,都是面向全国,甚至面向海外。但由于地域的属性和初创的民间性质,西泠印社的业务管辖一直具有地方性。成立时,只是向清朝地方官府登记备案;民国时,没有明确的官府记录;解放后,先是由浙江省文化厅主管,1959年后下放至杭州市文化局管理,现由中共杭州市委宣传部主管。
社史钩沉
汉三老石室,以置“汉三老碑”而名。
清咸丰二年(1852)6月,浙江余姚客星山下的严陵坞村一村民在山里取土,挖到一块较为平整的石料,运回村里,留作日后垒砌“甃基”(墓壁)用。村民清除该石上的泥土后,发现竟是块有字的石碑。当地诸生宋仁知道后,便通报余姚富绅、“金石癖”周世熊(字清泉)前来辨识。周世熊根据其文字记载内容与字体笔法,认定这块石碑非同一般,便与村商量运回自家庭院“卜日设祭,移置山馆,建竹亭覆之”。
咸丰十一年(1861)十月,太平军兵至余姚,周世熊居住的庭园被毁,竹亭被太平军充作厨房,石碑、汉晋砖石倒卧伏地,垒作灶台,埋锅造饭。太平军退后,周世熊见“石受熏灼,左侧黔黑,而文字无恙”,便认为“凡物隐显成毁,固有定数。此碑幸免劫灰,先贤遗迹,赖以不坠”,一定是天意所为,因而更加看重是碑,用心收藏,并以拓片相赠同道。后经考证,三老碑立于汉光武帝时代,对于研究我国碑刻制度及发展和墓志的起源,具有极其重要的价值。同时也是研究东汉时期官制与文字、书法沿革的重量级实物。学者、名家纷纷为三老碑题跋作记,始有“两浙第一碑”、“东汉第一碑”之说,三老碑声名鹊起。
据说,1919年,上海古董商、江苏镇江人陈渭泉访得此碑,恐周氏不能常保,遂以3000块大洋从周家购得运至上海,进入古董市场。1921年,有消息说,陈渭泉正遇日本古董商向其求购三老碑。上海古董商人毛经畴把这一消息告诉了在上海任知事的浙江绍兴人沈宝昌。沈宝昌认为此事不可小觑,古物不应外流,更何况是“两浙第一石”。当即告之浙江海宁人、两任上海海关监督官姚煜,“不忍古物之沦亡”,力阻此碑外流,共商“醵金赎之”。二人将此议通报西泠印社丁辅之等人,引发了一场护宝之争。
“一人守之,不若与众人共守之”,西泠印社遂布告同仁“醵金赎之”,广受浙人响应,社会名流慷慨解囊,印社同仁踊跃认捐,“大雅宏达,共成斯举”。“不旬月而事集”,共65人募集大洋11270元,浙江督军卢永祥及其部下陈乐山、潘国纲二位师长,绍兴籍上海知县沈宝昌,海宁籍前清遗老姚煜,湖州首富张均衡,嘉兴在沪实业家姚福同,嘉兴闻人徐钧,南浔“傻公子”刘承干,乌镇在沪大商人徐棠宇,文化名人俞寿璋、蒋汝藻等都伸手相助。捐款中的8000大洋向陈渭泉赎碑,余款筑室庋藏。1922年7月石室落成,由社长吴昌硕作记略述其事。至此,三老碑归藏西泠印社,呼应了印社宗旨,成为镇社之宝,为迎接西泠印社成立二十周年献了一份大礼。
历史影响
“人以印集,社以地名”,西泠印社因地邻西湖西泠桥而名。“涛声听东浙,印学话西泠”,西泠印社是中国研究金石篆刻最负盛名的民间学术团体。
篆刻艺术是中国独特的极其宝贵的文化遗产,它融书法与镌刻艺术于一炉。印的历史一直可以追溯到战国时期,但由实用走入艺术领域,则是在唐代以后了。
一代巨匠吴昌硕先生曾说:“浙派盛行于世,社之立盖有来由矣”。印社的产生得益于浙派的形成。清乾隆时,以一代宗师丁敬为首的浙派印人“西泠八家”崛起,风格古朴苍劲,力追秦汉,开一代新风,于乾、嘉、道时期,称雄印坛100余年,成为印学史上的一个高峰。
百年以来,印社在社员的苦心经营下,已形成规模。在孤山西端尽头营造出一个精巧雅致的园林景观,印社北枕孤山,南望湖中三岛,为湖山绝胜处。更融人文意趣山水园林于一体,“占湖山之胜,撷金石之华”可谓人杰地灵。
印社范围内各类建筑数量不少,但由于印社总体构思精巧,尺度合理,给人以一种亲切可人的感觉。竹阁、柏堂、山川雨露图书室、宝印山房、四照阁、观乐楼等俱依山辟建,掩映在绿树丛中,又以金莲池、印泉、闲泉、石坊、华严经塔、阿弥陀经幢、石交亭、剔藓亭、小龙泓洞等点缀其间,巧妙布置,如治印般,疏密有致,方寸之间,气象万千。众多的匾联、门额、碑刻、摩崖、造像、壁龛,让人目不暇接,于山水园林中又透出浓重的金石之气。
在印社之仰贤亭、凉堂、题襟馆、三老石室等处则收藏了印社社员历年收集的诸多碑刻精品,尤其是存放在苍劲古朴的三老石室中的“汉三老讳字忌日碑”,这是浙江迄今发现的历史上最早的一通碑,距今已近2000年,这在江南地区十分难得。
文人结社是中国传统的文化形态之一,如晚明的复社,近代则有柳亚子、陈三立等诗人的南社,梁思成等人的中国营造学社等。他们在继承发扬中国传统文化精神,传播先进思想方面都起过重要作用,也取得了很高的学术成就。
印社也继承了这一优良传统,开中国印人结社之先河,故有“天下第一社”之称。百年以来,西泠印社已由一个纯民间学术团体发展成一个国际性的学术机构,继吴昌硕后任社长的先后有马衡、张宗祥、沙孟海、赵朴初。期间历代名人辈出,如来楚生、黄宾虹、潘天寿、傅抱石、钱君陶等等。 [27]
作为一个学术社团,西泠印社已有近百年的历史,其学术地位和社会声誉不但在国内外印学界和书画界独树一帜,在日本、韩国和东南亚更是颇具影响,已为《辞海》、《新华词典》等多种权威辞书机构所记载和认定。其悠久的历史,厚重的文化内涵,重大的国际影响和社会声誉,全国只此一家。
作为一个民间的印学社团,西泠印社成立之始就具有独特的号召力,其原因是社员多为名家,且来自全国各地甚至海外,就连日本的篆刻家也慕名远涉重洋前来入社,这是历史所形成的全国性和国际性。近百年来,西泠印社共有社员近400人,现有社员250余人,分布全国二十多个省、市、自治区,香港、澳门特别行政区和台湾地区,多为全国和各地著名篆刻家、书画家、鉴定家及学者。社员中还包括小林斗庵、梅舒适、金膺显等日本、韩国、新加坡的20多位国际篆刻书画界知名人士。
旅游指南
用时参考:1小时以下
门票:免费
开放时间:09:00-17:00 (1月1日-12月31日 周一-周日)
景点位置:浙江省杭州市西湖区孤山路31号(中山公园西面)
交通:乘坐公交到西泠桥站下车,步行可到。
1 自动引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