靖远枸杞,甘肃省靖远县特产,中国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靖远枸杞果粒饱满、籽小肉厚、味道甘甜、色泽红艳,具有药食两用的功效,富含蛋白质、胡萝卜素、有机酸、钾、钠、钙、镁、铁、锌等矿物质和22种氨基酸以及多种维生素,营养丰富,被誉为枸杞之佳品。
2012年12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靖远枸杞”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产品特点
- 品质特性
靖远枸杞果形扁纺锤形或长扁卵形,果皮呈橘红色或红色,基部具有明显的白色果梗痕,果皮薄而皱缩,籽小而少,味甘甜。其鲜果玲珑、干果深红、粒大色鲜、皮薄肉厚、口感纯正、甘甜爽口、营养丰富,是食用、药用滋补佳品。
- 药用价值
- 《本草纲目》中记载:“枸杞补肾养精,养肝名目,坚精骨,去疲劳,易颜色,变白,明目安神,令人长寿”。
- 枸杞是中国传统名贵中药材,其子、叶、茎、根均可入药,具有益精明目、滋阴补肾和抗衰老的独特功效,其药食同源的养生滋补功能,一直受到中外医学界和食疗专家的推崇。而除药效外,枸杞的子、叶亦可食用。
- 所含营养成分丰富据测定,每百克“枸杞子”中含粗蛋白4.49克,粗脂肪2.33克,碳水化合物9012克,类胡萝卜素96毫克,硫胺素0.053毫克,核黄素0.137毫克,抗坏血酸1908毫克,甜菜碱0.26毫克,同时还含有22种氨基酸和钾、钠、钙、镁等微量元素以及多种维生素。
产地环境
- 甘肃省靖远县地处甘肃省中东部,与宁夏中卫市沙坡头区接壤,黄河流经县境10个乡镇共154千米,为荒漠化草原过渡地带,属于温带大陆性半干旱气候,独特的地理位置和气候条件,造就了靖远品质优等的红枸杞。
- 地处甘肃白银市腹地,靖远县干旱少雨,风沙肆虐,不适宜种粮食。靖远县利用山川结合、因地制宜的方法,加大农作物结构调整,根据气候干燥、山地多、自然环境恶劣这一地域特点,大面积引进种植抗旱性强、经济效益高、成活率好的枸杞幼苗。在当地,枸杞的种植不仅成为生物治碱的有效措施,枸杞种植基地也构筑了当地和兰州北部的生态屏障。
- 靖远是中国枸杞原产地,当地沙质土壤是枸杞的最佳生长地,出产的枸杞果品个大、肉厚、籽少、干醇,补肾养精,养肝名目,坚精骨,去疲劳,具有药食两用的功效。
历史渊源
- 枸杞子原产于中国西北地区,20世纪80年代,靖远枸杞在靖远县五合乡为中心的北八乡开始大面积种植。
- 一直以来,靖远县都把枸杞种植作为富民强县的支柱产业来抓,立足区域资源优势,以基地兴产业,以产业带基地,着力培育枸杞优势农业。
- 1999年,靖远县枸杞栽培技术在北部乡村开始试种推广,由于经济效益明显,枸杞种植很快在北部的几个乡大面积推广。列入了全县“壮大三大产业,建设六大基地”的总体规划,并专门成立了科技服务小组,技术人员包乡蹲点,适时培训,深入田间地头实地指导,在选苗、施肥、栽植、修剪等方面提供了一系列优质服务,促进枸杞基地建设的规模化、规范化。
- 2008年,靖远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把农业标准化工作和地理标志保护工作作为工作中的重点,围绕加快农业产业化进程,与其他相关政府部门联合组成调研组,对靖远枸杞等产品的地域范围、种植面积、文化渊源进行了深度调研,为靖远枸杞通过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审查打下基础。
- 2013年7月,《地理标志产品·靖远枸杞》标准通过相关部门审定,为“靖远枸杞”地理标志产品标准化生产提供了技术规范,对规范靖远枸杞生产、提高枸杞产品质量、扩大品牌效益起到了推动作用。
产品荣誉
- 2007年,靖远枸杞在甘肃省第二届林果花卉展览交易会上,被评为“甘肃省十大名果”。
- 2008年,靖远枸杞栽培示范区获得“甘肃省无公害枸杞产地”认证。
- 2010年,靖远枸杞通过了“食品安全管理体系”认证,获得中华人民共和国“海关证”,取得出口权。
- 2012年,靖远枸杞荣获第十届中国国际农产品交易会金奖。
- 2012年12月27日,原国家质检总局批准对“靖远枸杞”实施地理标志产品保护。
- 2014年,靖远枸杞通过“全国绿色食品基地原料(枸杞)标准化生产基地”认证。
- 2015年,靖远枸杞品牌价值达到13.8亿元。
- 2018年,在上海举行的中国品牌价值评价信息发布暨第二届中国品牌发展论坛”上,“靖远枸杞”跻身区域品牌(地理标志产品)前100名。
地理标志
- 地域保护范围
靖远枸杞产地范围为甘肃省靖远县靖安乡、五合乡、东升乡、北滩乡、永新乡、双龙乡、石门乡、刘川乡、大芦乡9个乡镇现辖行政区域。
- 质量技术要求
一、品种
传统本地枸杞。
二、立地条件
产地范围内海拔1300至2300米,土壤为灌淤土或灰钙土,质地为沙壤土或中壤土,pH值7.5至8.5,有机质含量>1%,全盐含量<1%。
三、栽培管理
1.育苗:采用枸杞硬枝扦插和嫩枝扦插育苗。硬枝扦插育苗于3月中旬至4月上旬,树液开始流动,芽体未萌动,土壤解冻20厘米以上进行;嫩枝扦插育苗以6月下旬至8月下旬为宜。
2.栽植时间:分为春植和秋植两个时间。春栽在3月下旬到4月上旬;秋栽在10月下旬至11月上旬(冬灌前)。
3.栽植密度:密度为2668至3330株/公顷。
4.肥水管理:以有机肥为主≥55吨/公顷,适量追施氮肥≤1.5吨/公顷,干旱时及时进行灌水。
5.整形修剪:通过定干和短截修剪,以自然半圆形为主,确保树冠通风透光。
6.环境、安全要求:农药、化肥等使用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不得污染环境。
四、采摘与制干
1.采摘时间:采摘时间6月中旬至10月中旬。
2.制干:将采集的鲜果清选后,及时进行脱蜡处理,然后自然晾晒,晾晒至果皮皱缩后脱水,再进行热风烘干,去果梗,至干果。热风烘干温度控制在45℃至60℃之间,干果含水量控制在13.0%一下。工艺流程为:鲜果→清选→脱蜡→晾晒→水洗→热风烘干→去果梗→干果。
五、质量特色
1.感官特色:果形扁纺锤形或长扁卵形,果皮呈橘红色或红色,基部具有明显的白色果梗痕,果皮薄而皱缩,籽小而少,味甘甜。
2.理化指标:干果果重范围:250粒至600粒/50克。多糖含量≥3.1%,总糖含量≥39.8%。可食率100%,出干率≥20%。
3.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产品安全及其他质量技术要求必须符合国家相关规定。
- 专用标志使用
靖远枸杞产地范围内的生产者,可向甘肃省靖远县质量技术监督局提出使用“地理标志产品专用标志”的申请,经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审核,报国家质检总局核准后予以公告。靖远枸杞的法定检测机构由甘肃省质量技术监督局负责指定。
1 自动引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