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州绣园,坐落在苏州古城区马医科巷东段,属于私人园林,与俞樾的曲园共守东西两端;苏州绣园南边的鹤园、听枫园;离怡园也仅一箭之地,群园丛列。而与这些相邻之园的占地面积相比,绣园可谓弹丸之地。但是,苏州绣园主人颇通以水池为构图中心的造园要领。布局时地势起伏得体,亭、台、堂、轩、廊、一池三山、湖石、小桥、四季花木各造园要素相得益彰。

历史沿革

  • 建于清光绪元年(1875)。沈寿丈夫余觉在马医科购得一园第,创办同立绣校,兼作福寿绣品公司。
  • 翌年5月,余觉、沈寿夫妇进京,此园屋出租与人。
  • 民国2年(1913)后,余觉由张謇委派赴沪负责经营福寿绣品公司,后因经营不善,公司亏损,余觉以4000元将马医科园宅作价给张謇,以此抵偿公司债务。
  • 后二年,张謇以4500元售与庞国钧。庞氏后将此改为庞氏义庄,取名“居安”。1966年由苏州市房管局整修,取名“绣园”。1995年,苏州市房管局对该园东部加以整修,西部为新建。现为苏州市控制保护建筑。
  • 苏州绣园建于清代,当时的苏州刺绣大师沈寿曾在这里与她的丈夫一起创办“同立绣校”,培养了不少刺绣能手,新中国成立后转为直管公房,在本世纪初该房产转让给私人。
  • 2016年8月29日上午10时49分,经过309轮竞价,起拍价2900万元的绣园被一位来自外地的神秘买家以6525万元竞得,溢价达到惊人的3625万元。

园林情况

  • 园林类别:宅第园林
  • 管理单位:私人
  • 使用单位:私人
  • 目前用途:私人使用
  • 面积:约为840平方米
  • 假山:1座
  • 水体:水池1处
  • 植物:生长良好
  • 建筑:有厅、榭、亭、廊等建筑数座

园区规模

苏州绣园房产面积为628.43平方米,土地使用权面积为812.30平方米。

园区布局

  • 布局

绣园庭院南北窄东西长,是长方形园地。
园中的平面布局形式是以堂、轩、步廊等功能建筑围合,并在堂下挖池,以池为园的构图中心的规划形式,其布局是较典型的清乾隆中期的造园风格,具明显的时代特征。堂、轩虽并列,却不同位,还表现在立面上,其建筑形式均有变化,即先是前后位置叉开,厅前轩落后,以体现主次关系。再在形体上,厅、高大飞檐,轩、稍低作卷棚,使建筑在小园中既起到主体赏景的功能作用,又减弱生硬线条对自然气息的撞击。堂、轩、廊在注意统一木构的前提下,并注意了色彩的搭配,取棕灰、黑、白等中性色彩,品味淡雅,宁静,安详。建筑整体结构造型空透、轻盈流畅,造就动感,园林建筑与周围的自然景致就更亲近、协调、融合,这是处身于建筑中和欣赏园林建筑,静观之下的感慨。绣园的步廊有起伏高低变化,曲折变化,加之步廊四周空透,在行步动观之中,左右逢景,步移景换,目不暇接,慢步细赏,游憩空间序列漫不经心中延长了,给人有小园变大的感觉,又添步园中园,更觉是庭深幽远。环池的小径,忽通小桥,忽见涩浪,或引池滩,尽曲径妙趣。

  • 地形

挖池堆高创造起伏地形——事半而功倍
堂下挖池,取其土堆于西南方向,步廊筑于其上,造成成建筑与水池的更大视平差,创造了俯仰效果,山石、植物、小品环池而组景,突出了水池为构图中心,取得了均衡的美感。
地形处理上,低处能积水成池,满足了排水的功能要求。在取土堆高处筑一座扇形半亭,俯视池水,位置上与堂轩互成对景相互呼应,而能使扇亭成为全园的制高点,成为镇园的主景点。扇形半亭功能上为静观休息场所,但自身的造型美也是被欣赏的一个主景,因此,升高的位置突兀了主景的显著地位,其手法很是明确。
周游小园,俯仰得体,层次交叠,有山有水,始终给人有身处大自然中的感觉。这得益在对地形的合理处理。

  • 水池

水池的池体,堂基一段由整形的条石卧砌,意与水平面求一致协调;表达水的质软,石的质硬,水面的光滑,石面的粗糙,运用质的对比手法。其余岸线均以湖石块驳岸,曲折又上下错落的湖石驳岸与整形驳岸对比,同是石料,材料统一而形状诸多变化。堆叠做法上,继承了讲究矶、渚、台的通常做法,使驳岸有上下、左右错落,是花园子叠石的传统工艺。还讲究形状上的方向变化、大小变化,讲究压顶石的妙用,又十分注意选择色泽相贯和纹理一致的组合与搭配。由于驳岸的岸线伸缩、收放。水形随之也就大小多变,水域由收再放,放又收聚,水域有了在大小收放变化中,变大、变辽阔了的错觉。而岸际的绿草枝蔓倒影生动,层次变化丰富,创造了“弄花香满衣,掬水月在手”的艺术境界。
在东南方向的池岸,形似尾水状,表白了“水贵有源”,藏尾水于廊桥下。稍过几步,上卧一座一步即过、无栏拱背金山石的石板小桥,朴实无华。小桥贴水凌波,它分隔了水池水面。被分的一端水头藏于曲廊之下似水源头,周围多嶙峋湖石,爬遍藤萝、山草、示藏匿之意,桥下水质清洌,光怪陆离,倒影斜动,虚实对比效果极佳;另一面水流至堂下,是坦荡一泓了,水域开阔处设三处湖石,体量较小,意为蓬莱三岛,岛小显池大,对比之下,池域似辽阔,水池顿觉变大了。水绕石,石也活,有灵气;而水因有石,被分隔、被收聚、被散放而似流动不息,有声有形、山水之情追味无穷,这是理水的传统理念。

  • 植物

在绣园的庭院中,松、竹、梅、桃、李、杏、迎春、蜡梅、石榴等应时花卉应景而栽,常绿、落叶树种相配合宜,不失古庭院的面貌风韵,而且特别是在绣园中无一株高大乔木,这是因为园小必须要充分注意形体比例之间的协调和视觉均衡。

  • 壁山园

在苏州众多的古庭院中,以太湖石堆叠似云堆成朵的壁山当属不多见。绣园的太湖石横卧堆叠,充分显示出太湖石瘦、皱、漏、透、丑的群体美。
壁山园设在轩后,轩的后墙开圆洞门,侧面轩墙上设置漏窗,使两园虽隔而不绝,透过洞门漏窗互换信息,又起到相互因借的作用。
壁山园的构筑,增加了绣园景观的层次变化和韵律变奏,两个表达不同意境的园相互渗透,一个水园、一个山园,互诉衷肠使园中有园,空间延伸了,虽是小园但给人的感觉上有变化周折、内容丰富、形体变大了的错觉,意境也更深远了。

  • 商榷之处

① 厅堂内,西墙上已有开通的二便门,东墙因是界墙不能通门,但可设假门,以求东、西对称,可悬悬念,似堂东墙门开处,还有“庭院深深深几许”之感。
② 匾额、楹联是一座庭园文化底蕴的象征,因此厅堂内的匾额,楹联,圆洞门额,轩额、楹联,扇亭匾额、楹联,壁山山名,如能达到点景会意,加上书法篆刻精湛,让人拍案叫绝,才到妙处,而无字却失古韵风雅。
③ 扇亭内一屏墙位置太高,墙身又厚有比例失调之感,如更换木棂雕花隔扇或许效果会更佳。
④ 西半园各进住宅拟陈列苏绣发展史题为内容的展馆,这更能充实绣园的历史价值。

旅游指南

地址:苏州市马医科27、29号

作者 蜘蛛指南

在 “绣园|江苏” 有 1 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