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榜单|中国旅游指南|旅游百科|中国5A级景区|特产大全|特产百科|地区特产|中国之最|旅游图谱

旅游百科

云冈石窟(山西)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州(周)山南麓、武州川的北岸,地理位置为东经113º20’,北纬40º04’。石窟依山开凿,规模恢弘、气势雄浑,东西绵延约1公里,窟区自东而西依自然山势分为东、中、西三区。现存主要洞窟45个,附属洞窟209个,雕刻面积达18000余平方米。造像最高为17米,最小为2厘米,佛龛约计1100多个,大小造像59000余尊。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

云冈石窟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1961年3月被国务院公布为首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2007年5月成为国家首批5A级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1

历史沿革

北魏,云冈石窟的开凿从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2

唐代,据金皇统七年(1147年)曹衍撰《大金西京武州山重修大石窟寺碑记》载:”贞观十五年(641年),守臣重建”;唐慧祥撰《古清凉传》卷上(古今胜迹三)记载,当时有一位俨禅师”每在恒安修理孝文石窟故像……以咸亨四年(673年)终于石室”。初唐以后,平城呈现萧条景象,云冈石窟的建设因受多方面因素的影响未有大项工程。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3

辽金,辽兴宗、道宗时期,辽皇室曾对武州山石窟寺进行过延续十年之久的大规模修整。修建了石窟前接木构窟檐的通乐、灵岩、鲸崇、镇国、护国、天宫、崇福、童子、华严、兜率十座大寺,并对一千余尊佛像进行了整修。辽保大二年(1122年)金兵攻占大同,”寺遭焚劫,灵岩栋宇,扫地无遗”(《大金西京重修华严寺碑》)。金皇统三年至六年(1143-1146年),住持法师禀慧重修”灵岩大阁”(今第三窟外的阁楼),”自是,山门气象,翕然复完矣。”(《金碑》)。
元代,武州山石窟寺庙院尚存。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4

明代,大同云冈再度荒废。云冈之称始于明嘉靖年间,明末崇祯十七年(1644年)李自成起义军路经大同,留部将张天琳驻守后清军入关攻占大同,云冈寺院再遭兵燹,沦为灰烬。

清代,清顺治八年(1651年)云冈寺院得以重修。现存第5、6窟的木构窟檐和寺院即为此时重建。1696年,康熙皇帝于冬日回銮巡幸云冈寺并御书匾额”庄严法相”。清乾隆年间云冈石窟亦曾有修葺。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5

近代,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云冈石窟的主要洞窟和窟前木结构建筑(第5、6、7窟)均保存完好。1952年设置专门保护机构,石窟文物得以妥善保护,并对公众开放。

三期石窟

云冈石窟佛教艺术按石窟形制、造像内容和样式的发展,可分为早期、中期、晚期三个阶段。

早期石窟
即今第16~20窟,亦称为昙曜五窟。根据《魏书·释老志》(卷114)记载:“和平初,师贤卒。昙曜代之,更名沙门统。初,昙曜于复法之明年,自中山被命赴京,值帝出,见于路,御马前衔曜衣,时人以为马识善人,帝后奉以师礼。昙曜白帝,於京城西武州塞,凿山石壁,开窟五所,镌建佛像各一,高者七十尺,次六十尺,雕饰奇伟,冠于一世。”文中记述的开窟五所,就是当时著名的高僧昙曜就选择了钟灵毓秀的武州山,开凿了雄伟壮观的昙曜五窟,揭开了云冈石窟开凿的序幕。第16~20窟即帝王象征的昙曜五窟。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6

平面为马蹄形,穹隆顶,外壁满雕千佛。主要造像为三世佛,佛像高大,面相丰圆,高鼻深目,双肩齐挺,显示出一种劲健、浑厚、质朴的造像作风。其雕刻技艺继承并发展了汉代的优秀传统,吸收并融合了古印度犍陀罗、秣菟罗艺术的精华,创造出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7

中期石窟
是云冈石窟雕凿的鼎盛阶段,主要有第1、2窟,第5、6窟,第7、8窟,第9、10窟,第11、12、13窟以及未完工的第3窟。这一时期(471-494年),是北魏迁洛以前的孝文时期,是北魏最稳定、最兴盛的时期,云冈石窟是集中了全国的优秀人才,以其国力为保证,进而雕凿出更为繁华精美的云冈石窟大窟大像。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8

到孝文帝迁都前,皇家经营的所有大窟大像均已完成,历时40余年。中期洞窟平面多呈方形或长方形,有的洞窟雕中心塔柱,或具前后室,壁面布局上下重层,左右分段,窟顶多有平棊藻井。造像题材内容多样化,突出了释迦、弥勒佛的地位,流行释迦、多宝二佛并坐像,出现了护法天神、伎乐天、供养人行列以及佛本行、本生、因缘和维摩诘故事等。

佛像面相丰圆适中,特别是褒衣博带式的佛像盛行,出现了许多新的题材和造像组合,侧重于护法形象和各种装饰。中期石窟也是积极于改革创新的时期,掀起了佛教石窟艺术中国化的过程。这多种因素的综合,也就产生了所谓富丽堂皇的太和风格,主要特点是汉化趋势发展迅速,石窟艺术中国化在这一时期起步并完成,这个时期即云冈中期石窟,它所呈现的内容繁复、雕饰精美的雕刻艺术特点大异于早期石窟,雕刻造型追求工整华丽,从洞窟形制到雕刻内容和风格均有明显的汉化特征。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9

晚期石窟
北魏迁都洛阳后(494年),云冈石窟大规模的开凿活动虽然停止了,但凿窟造像之风在中下层阶层蔓延起来,亲贵、中下层官吏以及邑人信众充分利用平城旧有的技艺在云冈开凿了大量的中小型洞窟,这种小窟小龛的镌建一直延续到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平城作为北都仍是北魏佛教要地。这时大窟减少,中、小型窟龛从东往西布满崖面。主要分布在第20窟以西,还包括第4窟、14窟、15窟和11窟以西崖面上的小龛,约有200余座中小型洞窟。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10

洞窟大多以单窟形式出现,不再成组。造像题材多为释迦多宝或上为弥勒,下为释迦。佛像和菩萨面形消瘦、长颈、肩窄且下削,这种造像为北魏晚期推行“汉化”改革,出现的一种清新典雅“秀骨清像”的艺术形象,成为北魏后期佛教造像显著特点。这一特征和风格在龙门石窟北魏窟亦有表现,对中国石窟寺艺术的发展产生了深刻的影响。

分窟介绍

第一窟、第二窟两窟为双窟,位于云冈石窟东端。一窟中央雕出两层方形塔柱,后壁立像为弥勒,四壁佛像大多风化剥蚀,南壁窟门两侧雕维摩、文殊,东壁后下部的佛本生故事浮雕保存较完整;二窟中央为一方形三层塔柱,每层四面刻出三间楼阁式佛龛,窟内壁面还雕出五层小塔,是研究北魏建筑的形象资料。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11

第三窟,是云冈最大的石窟,前面断壁高约25米,传为昙曜译经楼,窟分前后室,前室上部中间凿出一个弥勒窟室,左右凿出一对三层方塔。后室南面西侧雕刻有面貌圆润、肌肉丰满、花冠精细、衣纹流畅的三尊造像,本尊坐佛高约10米,两菩萨立像各高6.2米。从这三像的风格和雕刻手法看,可能是初唐(公元七世纪)时雕刻的。
第四窟,窟的中央雕一长方形立柱,南北两面各雕六佛像,东西各雕三佛像。南壁窟门上方有北魏正光纪年(公元520~525年)铭记,这是云冈石窟现存最晚的铭记。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12

第五窟,位于云冈石窟中部,与六窟为一组双窟。窟分前后室,后室北壁主像为三世佛,中央坐像高17米,是云冈石窟最大的佛像。窟的四壁满雕佛龛、佛像。拱门两侧,刻有二佛对坐在菩提树已顶部浮雕飞天,线条优美。两窟窟前有五间四层楼阁,现存建筑为清初顺治八年(公元1651年)重建。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13

第六窟,窟平面近方形,中央是一个连接窟顶的两层方形塔柱,高约15米。塔柱下面叫层大龛,南面雕坐佛像,西面雕倚坐佛像,北面雕释迎多宝对坐像,东面雕交脚弥勒像。塔柱四面大龛两侧和窟东、南、西三壁以及明窗两侧,雕出33幅描写释迦牟尼从诞生到成道的佛传故事浮雕。此窟规模宏伟,雕饰富丽,技法精炼,是云冈石窟中最有代表性的一个。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14

第七窟,窟前建有三层木构窟檐,窟内分前后两室。后室正壁上层刻有菩萨坐于狮子座上。东、西、南三面壁上,布满雕刻的佛龛造像,南壁门拱上的六个供养菩萨,形象优美逼真。窟顶浮雕飞天,生动活泼,各以莲花为中心, 盘旋飞舞,舞姿动人。
第八窟,窟内两侧有五头六臂乘孔雀的鸠摩罗天,东侧刻有三头八臂骑牛的摩醯首罗天,这种雕像在云冈极为罕见。
第九窟,分前后两室,前室门拱两柱为八角形,室壁上刻有佛龛、乐伎、舞伎,造像生动,动感强。
第十窟,与九窟同期开凿,分前后两室。前室有飞天,体态优美,比例协调。明窗上部,石雕群佛构图繁杂,玲珑精巧,引人注目。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15

第十一窟,窟中共有直达窟顶的方形塔柱,四面雕有佛像。正面,菩萨像保存完好。窟周壁上佛龛上满刻造像和小佛。
第十二窟,正壁上端刻有伎乐天人,手执弦管、打击乐器,神情迥异,形象生动。他们手中的排箫,箜篌等古典乐器十分珍贵,是研究中国音乐的重要资料。
第十三窟,正中端座一尊交脚弥勒佛像,高12米多,左臂与腿之间雕有一托臂力士像,这是云冈石窟仅有的一例。南壁门拱上部的七佛雕像,雕饰精美,姿态飘逸。
第十四窟,雕像多分化,西壁上部,尚存部分造像东侧存有方形佛柱。
第十五窟,雕有一万余尊小佛坐像,人称万佛洞。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16

第十六窟,第十六至二十窟,是云冈石窟最早开业凿的五个洞窟,通称“昙曜五窟。”十六窟为平面呈椭圆形。正中主像释迦像,高13.5米,立于莲花座上,周壁雕有千佛和佛龛。

第十七窟,主像是三世佛,正中为交弥勒坐像,高15.6米。东、西两壁各雕龛,东为坐像,西为立像。明窗东侧的北魏太和十三年(公元489年)佛龛,是以后补刻的。
第十八窟,正中立像高达15米多,右臂袒露,身披千佛袈裟,刻画细腻,生动感人。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17

第十九窟,主像是三世像,窟中的释迦坐像,高16.8米,是云冈石窟中的第二大像。窟外东西凿出两个耳洞,各雕一身8米的坐像。

第二十窟,窟前带大约在辽代以前已崩塌,造像完全露天。立像是三大佛,正中的释迦坐像,高13.7米,这尊佛像面部丰满,两肩宽厚,造型雄伟,气魄浑厚,为云冈石窟雕刻艺术的代表作。

遗产保护

云冈石窟历经1500年的沧桑,由于石窟区所处的地质及环境条件的变化,不同程度地经历了自然风化和人为破坏,致使洞窟及雕像有不同程度的损毁。历史上云冈石窟也经历过不同方式的保护与修复,特别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以来,云冈石窟进行过多次大规模的维修保护,使得石窟得到了妥善的保护。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18

整理环境保护修缮时期(1955年~1959年)
自1955年云冈石窟成立专门管理机构以来,老一代文物保护工作者先后翻修了第5、6、7窟木结构窟檐,增设了别墅院围墙护栏,整修了窟前道路。维修了山门前清代戏台;扩展了山门前广场。修整了东、西厢房,改建了第5窟前正南的5间办公接待室和第7窟前正南的3间办公室。补墁了山门院、5窟院、6窟院的地面砖。平整了五华洞即第9~13窟窟前地面,同时在其南侧垒砌约80厘米高的挡土墙,再往南垒砌了高约2米的护壁石墙。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19

1958年,经过两年的筹建,专项投资架设的电路正式开通。同年,在第9、10、12、13窟窟内铺墁了砖地;在第20窟窟前台地东侧铺建了台阶;绘制了参观游览路线图;规划制定了云冈石窟保护范围。

石窟保护试验研究时期(1960年~1965年)
20世纪60年代,国家科委将石窟保护项目列入十年科研规划之中。

1960年文博研究所(中国文物研究所前身)与北京地质学院(中国地质大学前身)联合组成了调查组,对云冈石窟展开了大规模的地质勘察、病害调查及保护材料和方法的研究,建议采取修建护壁、排水防渗、大佛的保护、对已风化的造像、雕刻进行加固的综合性保护措施。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20

1961年成立“云冈石窟保护委员会”。在第一次全体会议上,决定以“云冈石窟第1、2窟为试点”进行修整试验。这项试验工程的设计方案经国家文物局批准实施。

1964年和1965年,完成了为期两年的第二期试验工程。该期工程采用土建隐蔽结构的钢筋混凝土框架将第21~51窟绝大多数洞窟的前立壁危岩支顶加固,并对其中第26、30、34、42窟前壁面上部进行了锚杆牵拉加固,应用聚甲基丙烯酸酯类材料和环氧树脂材料灌浆粘结归安了第22、23窟坍塌的间墙和顶板,第32窟顶板和第1窟门拱悬石。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21

1965年2月,大同市人民政府公布了由文化部、山西省政府批准的“云冈石窟保护范围与安全规则”,包括重点保护区、安全保护区、地下保护安全线三个部分,使云冈石窟形成地上、地下网状立体式的保护体系,确保了石窟的安全。

防止石窟崩塌抢险加固时期(1973年~1976年)
从1974年开始至1976年结束,对云冈石窟展开了大规模的维修保护。称为“三年保护工程”,保护原则为“抢险加固、排除险情、保持现状、保护文物”。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22

全面维修时期(1977年~1989年)
自“三年保护工程”之后,又先后完成了第5窟及东部无名窟,第6窟,第7窟和第8窟间墙前壁落石(1979年7月18日)后的残存崖面,第1、2窟窟外佛龛,第3窟,第3窟前室及顶板(1980年7月7日、7月8日、8月3日三次坍塌),第3窟外上方立壁面,第4窟,第4、5窟之间过桥,第12、13窟前立壁上方悬石,第25~29窟,第33、35窟,第48窟悬石和第51窟的维修加固。完成了第1~3窟护坡工程,第1窟东围墙工程,第5、6窟木结构及附属建筑物抿,第5窟东无名窟清理,第20~51窟铺石工程,第50窟路基工程,第13、14窟冲沟蚀空带加固工程,第5~53窟崖顶排水渠修整工程,龙王庙沟考古发掘及修整、垂花门修整工程等。同时,建立了气象站、文物保护实验室,完成了供暖设施和接待院修建等工程。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23

石窟风化治理规划实施阶段(1990年~2005年)
从1992年起,拉开了“云冈石窟风化治理工程”(“八五”维修工程)的序幕。5年中先后完成的项目有:
降低窟前地面,考古发掘,修建排水渠道,增设安全监控、输电线路,硬化地面,
修建保护性窟檐,包括恢复第8窟窟檐、设计第9、10、19窟窟檐;
保护性围墙:崖顶修建保护性围墙、旧围墙翻修扩建;
洞窟保护维修加固工程;
窟顶防渗排水试验研究工程;
制定《云冈石窟规划》,编制《云冈石窟保护管理条例》。
其后,1998年109国道云冈段得以改线;2001年,云冈石窟申报列入《世界遗产名录》成功;2002年,云冈石窟防水保护工程全面启动。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24

石窟防水试验工程及第11窟维修等(2005年~2018年)
2005年以来云冈石窟主要进行了三项本体保护工程,分别为西部窟区防水试验工程、11窟维修加固工程及洞窟除尘。
西部窟区防水试验工程:2007年初,研究院详细调查了云冈西部窟区的地理环境和石窟现状,经过缜密的设计,做出最终的试验方案,并于4月份全面启动。该工程分两部分:一是进行顶部护坡的防渗处理;二是进行前立壁的加固。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25

11窟维修加固工程:2007年,首先着手于对第11窟进行抢救性保护维修。针对11窟北壁岩石成片状大面积脱落和泥塑壁画残块、剥离、空鼓、起甲、昆虫动物污染等病害,进行全面加固与修复。

洞窟除尘:云冈石窟研究院于2009年对第5-13窟进行了除尘。具体方法是用软羊毛刷除掉石雕身上的沉积物,同时用A4纸收集承接这些沉积物,这样做既可以避免除尘过程中对文物本体的损害,又可以防止二次扬尘。此次工程历时一个月。
2018年8月1日起,《云冈石窟保护条例》正式施行。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26

数字化保护(2016年至今)
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云冈石窟的保护从文物本体逐渐走向数字化,云冈石窟迈开了“漫游”世界的步伐。云冈石窟研究院在文物保护方面大胆尝试、勇于探索,取得了一些成果,包括岩体加固、保护性窟檐建设工程、防渗水、防风化治理等。

在保护好石窟本体文物的同时,他们还成立了数字中心,与北京大学、浙江大学、武汉大学等高校合作,利用三维激光扫描技术,保存石窟测绘与形象数据,开展洞窟复制试验,成功完成第3窟、第12窟、第18窟等比例复制,实现了“可拆装、可运输”的云冈石窟,迈出了云冈石窟“漫游”世界的第一步。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27

“云冈石窟全景漫游网站作为云冈数字化的重要展示平台,自2016年上线以来,累计点击量已达到156万次。”张焯说,今年“五一”假期期间,云冈石窟推出了全景漫游服务,借助精准数据,云冈石窟得以复原还原,皇家石窟的宏伟气势得到了跨时空、跨地域展示。

通过数字化,云冈石窟正加速走向世界。“我们更感责任重大、使命光荣。”张焯说,“云冈石窟是世界文化遗产,保护好云冈石窟不仅具有中国意义,而且具有世界意义。我们一定要保护好、研究好”。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28

为切实保护好云冈石窟,根据国家文物局批复,云冈研究院拟对云冈石窟第1窟至第4窟、第19窟实施文物保护工程。为确保工程质量、保障游客的人身安全,上述窟区将实施临时封闭措施。第1窟至第4窟封闭时间为7月10日至9月30日,第19窟封闭时间为7月10日至8月20日。

影像资料

云冈石窟是佛教自两汉之际传入中国后,第一次大规模兴造的皇家石窟寺,在历史上掀起了各地石窟寺的营建运动,影响远及中原、河北、河西及西域地区。其造像制式被佛教考古界称为“云冈模式”,代表了公元5世纪世界雕刻艺术的最高水平。2001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在世界上享有盛誉。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29

20世纪上半叶,云冈石窟的研究以日本学者为主。新中国成立后,著名考古学家、北京大学教授宿白从历史学与考古学角度,对云冈历史和艺术进行了全方位的探讨,取得了突破性进展,基本厘清了云冈石窟开凿分期脉络和历史沿革。然而,一千五百年来风蚀水泐,石窟部分造像残损严重,这一人类文明的瑰宝正面临着逐渐消逝的危险。

为了给这些造像留下一份完备的视觉档案,并对濒危艺术杰作进行一次抢救性的系统记录,将历史上、国内外对云冈石窟所有的研究成果予以梳理、总结,及时公布最新考古成果,2013年,以云冈石窟研究院院长张焯为主编的编纂团队秉承图像学理念,启动了《云冈石窟全集》编辑工作。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30

历时7年,终于编纂完成,经由青岛出版社出版发行。该书用图12710张,收录造像59265身,编号洞窟45个,前19卷全景式展现了石窟群的所有雕刻内容,第20卷则总结概述了历次考古发掘成果。

特别值得一提的是,《云冈石窟全集》首次全面披露窟前考古成果,并首次通过电脑模拟呈现了第20窟早已坍毁的西立佛等,极大带动了云冈石窟的学术研究,是迄今为止最为完整和权威的云冈石窟影像谱系资料。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31

遗产价值

云冈石窟的造像气势宏伟,内容丰富多彩,堪称公元5世纪中国石刻艺术之冠,被誉为中国古代雕刻艺术的宝库。按照开凿的时间可分为早、中、晚三期,不同时期的石窟造像风格也各有特色。早期的“昙曜五窟”气势磅礴,具有浑厚、纯朴的西域情调。中期石窟则以精雕细琢,装饰华丽著称于世,显示出复杂多变、富丽堂皇的北魏时期艺术风格。

晚期窟室规模虽小,但人物形象清瘦俊美,比例适中,是中国北方石窟艺术的榜样和“瘦骨清像”的源起。此外,石窟中留下的乐舞和百戏杂技雕刻,也是当时佛教思想流行的体现和北魏社会生活的反映。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32

云冈石窟形象地记录了印度及中亚佛教艺术向中国佛教艺术发展的历史轨迹,反映出佛教造像在中国逐渐世俗化、民族化的过程。多种佛教艺术造像风格在云冈石窟实现了前所未有的融汇贯通。

云冈石窟是石窟艺术“中国化”的开始。云冈中期石窟出现的中国宫殿建筑式样雕刻,以及在此基础上发展出的中国式佛像龛,在后世的石窟寺建造中得到广泛应用。云冈晚期石窟的窟室布局和装饰,更加突出地展现了浓郁的中国式建筑、装饰风格,反映出佛教艺术“中国化”的不断深入。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33

所获荣誉

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4A级旅游区(点);
2001年12月,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委员会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
2002年1月,被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指导委员会评为山西省“十佳文明景区”;
2002年9月,被中央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中华人民共和国建设部、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2002年12月,被中华人民共和国人事部、国家文物局评为“全国文物系统先进集体”;
2004年2月,被山西省精神文明建设委员会评为2002~2003年度山西省文明景区;
2005年被大同市政府授予安全生产先进工作单位;
2006年3月,云冈石窟研究院被山西省人事局、山西省档案局评为“十五”期间全省档案工作先进集体;
2006年5月,被中国新闻社评价中心评为“中国最具人气十大风景名胜区”;
2006年6月,被山西省人民政府授予“山西省文物保护模范单位”;
2006年8月,被中共大同市委、大同市人民政府评为“市级文明单位标兵”;
2006年9月,被首届中国旅游胜地品牌推广峰会评为“中国最具吸引力的地方”;
2006年10月,被中国旅游电视协会评为“2006年中国最令人向往的地方”;
2006年,大同市劳动竞赛委员会为云冈石窟记消防安全“集体一等功”;
2007年1月,被亚太旅游协会等多家单位评为“中国魅力景区”;
2007年4月,被全国民族文化旅游十大品牌组委会评为“2006年度全国民族文化旅游十大品牌五十强”;
2007年5月8日,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等级评定委员会评为全国首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07年6月11日,被大同市委宣传部、大同报社等多家单位评为“大同市十大城市名片”首位;
2007年11月,被中国旅游论坛组委会授予“中国优秀旅游景区”。
2008年中国最佳旅游品牌景区、中国最具国际影响力休闲旅游景区。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34

文化遗产

遗产名称:云冈石窟
Yungang Grottoes
入选时间:2001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ii)(iv)
地理位置:N40 06 35 E113 07 20
遗产编号:1039

遗产描述:
云冈石窟位于中国山西省大同市城西约16公里的武周山南麓,距今已有1500年的历史,是佛教艺术东传中国后,第一次由一个民族用一个朝代雕作而成皇家风范的佛教艺术宝库,是公元5世纪中西文化融合的历史丰碑。云冈石窟于2001年被联合国列入世界文化遗产名录。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35

云冈石窟是我国三大石窟之一。石窟依山开凿,东西绵延一公里。现存主要洞窟45个,计1100多个小龛,大小造像51000余尊,它是我国规模最大的石窟群之一,也是世界闻名的艺术宝库。

云冈石窟主要建于北魏兴安二年(453年)到太和十九年(495年)间,是中国第一处由皇室显贵主持开凿的大型石窟。整个窟群分东、中、西三部分。东部的石窟多以佛塔为主,又称塔洞;中部“昙曜五窟”是云冈开凿最早,气魄最大的窟群;西部窟群时代略晚,大多是北魏迁都洛阳后的作品。该石窟依山开凿,在武州河北岸东西绵延1公里,主要洞窟达51个,整个窟群共有大小佛蹲1100多个,大小佛像51000多尊,最大佛像高达17米,最小佛像仅有2厘米高。最大石窟是第6窟(北魏孝文帝时开凿),由地面到窟顶高达20米。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36

云冈石窟的开凿从北魏文成帝和平初(460年)起,一直延续至孝明帝正光五年(524年)止,前后60多年。此后的东魏、北齐、隋及初唐,平城改为云中郡恒安镇治。

世界遗产委员会描述:
云岗石窟,位于山西省大同市,现存洞窟252座、石像51000尊,代表了5世纪至6世纪时期中国高超的佛教艺术成就。“昙曜五窟”整体布局严整,风格和谐统一,是中国佛教艺术发展史的第一个巅峰。

实用信息

购票须知
旺季:4月1日-10月31日
成年人:
全票价120元/人次
学 生:
半票价60元/人次
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成年人:
全票价100元/人次
学 生:
半票价50元/人次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37

购票注意
购票:景区现场凭本人身份证购票,网络购票需填写个人身份信息预定,扫码入园,门票当日有效。
1、购票:景区现场凭本人身份证购票,网络购票需填写个人身份信息预定,扫码入园,门票当日有效。
2、免票:
(1)满60周岁以上老人,凭本人身份证或老年证免票。
(2)6周岁以下或身高1.2米以下儿童免票。
(3)导游人员持本人导游证、派团单、行程计划单(不含导游资格证、经理资格证)免票。
(4)残疾人凭本人身份证和第二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残疾证》免票;伤残军人凭本人身份证及《伤残军人证》免票。
(5)现役军人(含军校师生)凭本人《军人保障卡》、《军官证》、《士兵证》免票。
(6)军队离退休干部、退休士官凭《荣誉证》、《退休证》、《士官退休证》免票。
(7)烈士遗属、因公牺牲军人遗属、病故军人遗属,凭退役军人事务部颁发的《优待证》免票。
(8)公安民警凭《警官证》免票。
3、半票:
(1)6周岁至18周岁的未成年人,凭本人身份证享受半价票。
(2)全日制大学本科及以下学历学生,凭本人《学生证》享受半价票。
(3)现役军人家属,凭《军属证》享受半价票。
4、享受免票和半价票的各类证件,涂改、过期、无证件号码的无效;学生证没有注册章的无效;相关信息不全的无效。
5、硕士及博士研究生、成教生、自考生、各种进修学员不在优惠对象之列。
6、持《大同旅游一卡通》者,按规定执行。
7、禁止携带宠物及香烛入园,景区内禁止吸烟,禁止无人机飞行。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38

开放时间
景区
全年:9:00-17:00
(16:30停止售票)
云冈博物馆
全年:9:30-16:30
当前《中国与世界:习近平总书记视察云冈石窟一周年系列特展》正在展出

存包须知
1、所存物品请于当日取走,寄存时间为上午9:00——下午16:30。
2、禁止存放易燃、易爆、易碎及化学危险品;
3、请勿存放现金、首饰等贵重物品;
4、寄存物品需投人民币硬币一元。存包后,请妥善保管好存取凭证,因丢失存取凭证而造成经济损失的,后果自负;
5、需要存包的游客凭云冈石窟门票和本人有效证件寄存随身携带的箱、包等,请主动接受工作人员的检查,将自带的饮料和食物取出后方可存包;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39

安全保卫
景区内24小时安保人员巡逻,监控设施全方位布控,保障文物及游人安全。此外,根据石窟游览区域的布局,安排流动、定点执勤巡查人员,随时为游客提供相关咨询及服务,及时为游客排忧解难。 救援、投诉电话:0352-7992655。

广播服务
在游客服务中心内设置了广播室,负责播放景区音乐、广播天气预报、游览注意事项等;如果您在参观中遇到急难情况或您与亲友在参观中走失,抑或丢失物品,请不要惊慌,就近寻求我院工作人员的帮助。广播室为您可免费提供寻人、寻物广播等服务。 咨询电话:0352-7992655。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40

餐饮购物
1、食货街设有具有大同特色的名优餐饮店,有中餐、快餐和素餐,如香粉世家等,经营各类地方特色名吃,包括大同刀削面、浑源凉粉、油糕素糕、莜面窝窝、大同刀削面、素食、凉粉、茶饮等,店内卫生整洁,服务周到。
2、旅游商品:云冈景区旅游商品以特色、特制为主。云冈食货街(文化商业街)内设有云冈绢人、平城石刻等大同特色手工艺品专营店十余家,主要制作、销售云冈石雕、木雕、泥塑、蛋雕、皮影、烙画、邮票、纪念币、剪纸、银器、书籍、影像光盘、名人字画、古玩等。同时食货街内设有超市、土特产店以及邮政、银行等服务机构,为游客提供全方位服务。

云冈石窟(山西)插图41

交通信息

航运
中国国航CA3677 大同云冈机场——西安咸阳国际机场 11:45 13:40
昆明航空KY3022 大同云冈机场——太原武宿国际机场 20:00 20:50
东方航空MU5248 大同云冈机场——上海浦东国际机场 12:05 14:35
中国国航CA1657 大同云冈机场——沈阳桃仙国际机场 12:50 14:25
天津航空GS7838 大同云冈机场——天津滨海国际机场 11:00 12:15
东方航空MU2622 大同云冈机场——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12:35 17:30

自驾
呼和浩特出发
向东沿京新高速(G110)至集宁,沿二广高速(集丰高速段)南行至大同环城高速云冈口出高速,沿云冈路西行到达景区。
太原出发
从大东关入口进入二广高速大运段(G55)北行至大同绕城高速,在云冈口出高速公路,沿云冈路向西直达云冈景区。
北京出发
从清河收费站进入京藏高速(G6),沿京张高速(G110)—-宣大高速(G109)—-孙右高速—-大同绕城高速—-省道339直达云冈石窟景区。

火车
G2501高铁 清河-大同南 07:00 09:05
G2503高铁 北京北-大同南 08:10 09:56
K732/K729 赣州-大同 21:53 05:29
K892/K893 杭州-大同 20:31 21:05
K960/K961 沈阳-大同 16:58 09:08
K888/K885 天津-大同 21:38 05:48

公交
大同南站:
大同南站坐31路公交车到北馨花园小区站下车,步行到惠民里站坐20路公交车到云冈路同泉路口站下车,步行到五里店机电城站坐快速旅游603到云冈站下车
大同机场:
乘坐机场大巴至大同宾馆后换乘17路至新开里,再换乘3路公交直达云冈石窟景区。
新南长途客运站:
坐28路公交至公交大修厂站,再换乘3路公交由公交四公司站直达云冈石窟景区。
长途客运站:
在魏都大道儿童公园旁边向南步行至三医院坐17路公交至新开里,再换乘3路公交直达云冈石窟景区。
火车站:
坐快速旅游603直达景区或者4路公交至公交四公司站,再换乘3路公交由同泉路西环路口站直达云冈石窟景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