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坛公园在北京市南部,东城区永定门内大街东侧。占地约273万平方米。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清乾隆、光绪时曾重修改建。现为世界文化遗产,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全国文明风景旅游区示范点。
天坛公园在明、清两代是帝王祭祀皇天、祈五谷丰登之场所。天坛是圜丘、祈谷两坛的总称,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主要建筑在内坛,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历史沿革
明清时期
据史料记载,有正式祭祀天地的活动,可追溯到公元前两千年,尚处于奴隶制社会的夏朝。中国古代帝王自称“天子”,他们对天地非常崇敬。
天坛是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仿南京形制建天地坛,合祭皇天后土,当时是在大祀殿行祭典。嘉靖九年(1530年)嘉靖皇帝听大臣言:“古者祀天于圜丘,祀地于方丘。圜丘者,南郊地上之丘,丘圜而高,以象天也。方丘者,北郊泽中之丘,丘方而下,以象地也。”于是决定天地分祭,在大祀殿南建圜丘祭天,在北城安定门外另建方泽坛祭地。嘉靖十三年(1534年)圜丘改名天坛,方泽改名地坛。大祀殿废弃后,改为祈谷坛。嘉靖十七年(1538年)祈谷坛被废,于十九年在坛上另建大享殿,二十四年建成。
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改名祈年殿。以后多次修缮、扩建。
近代破坏
1900年八国联军曾在天坛斋宫内设立司令部,在圜丘上架炮。文物、祭器被席卷而去,建筑、树木惨遭破坏。
现代保护
1949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政府对天坛的文物古迹投入大量的资金,进行保护和维修。进行过多次修缮和大规模绿化,使古老的天坛更加壮丽,公园占地200公顷,四面各有一门。园内有二百年以上的古柏二千五百多棵。还有百花园种植了大量的花卉。
1961年,国务院公布天坛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1998年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确认为“世界文化遗产”。2007年5月8日,天坛公园经国家旅游局正式批准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8年7月12日,天坛公园园长李高介绍,天坛公园将增加绿地面积近2万平方米,扩大对游人开放面积2.24公顷。
主要景点
祈年殿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初名“大祀殿”,为一矩形大殿,用于合祀天、地。嘉靖二十四年(1545)改为三重檐圆 殿,殿顶覆盖上青、中黄、下绿三色琉璃,寓意天、地、万物,并更名为“大享殿”。清·乾隆十六年(1751),改三色瓦为统一的蓝瓦金顶,定名“祈年殿”,是孟春(正月)祈谷的专用建筑。祈年殿殿高38.2米,直径24.2米,内部开间还分别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例。
由28根金丝楠木大柱支撑,柱子环转排列,中间4根“龙井柱”,高19.2米,直径1.2米,支撑上层屋檐;中间12根金柱支撑第二层屋檐,在朱红色底漆上以沥粉贴金的方法绘有精致的图案;外围12根檐柱支撑第三层屋檐;相应设置三层天花,中间设置龙凤藻井;殿内梁枋施龙凤和玺彩画。祈年殿中间4根“龙井柱”,象征着一年的春夏秋冬四季;中层十二根大柱比龙井柱略细,名为金柱,象征一年的12个月;外层12根柱子叫檐柱,象征一天的12个时辰。中外两层柱子共24根,象征24节气。
天坛是世界上最大的祭天建筑群。天坛有垣墙两重,分为内坛、外坛两部分。主要建筑集中于内坛。天坛主要建筑在内坛的南北中轴线上,圜丘坛在南,祭天,有圜丘、皇穹宇等;祈谷坛在北,祈谷,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中间有墙相隔。两坛由一座长360米、宽近30米、南低北高的丹陛桥(也称海墁大道或神道)相连。丹陛桥两侧为大面积古柏林。内坛西墙内有斋宫,是祀前皇帝斋戒的居所。外坛西墙内有神乐署、牺牲所等。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圜丘、皇穹宇、斋宫、无梁殿、长廊、双环万寿亭等,还有回音壁、三音石、七星石等名胜古迹。
天坛整体体现出“天圆地方”的哲学观,其屋顶颜色基本采用了蓝色琉璃瓦,是受到“天蓝地黄”传统观念的影响 。
圜丘坛
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每年冬至在台上举行“祀天大典”,俗称祭天台。初为一蓝琉璃圆台,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同时变蓝琉璃为汉白玉石栏板,艾叶青石台面。圜丘的蹬坛石阶、各层台面石和石栏板的数量,均采用“九”和“九”的倍数,以应“九重天”。通过对“九”的反复运用,以强调天的至高无上的地位。
圜丘坛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的场所,主要建筑有圜丘、皇穹宇及配殿、神厨、三库及宰牲亭,附属建筑有具服台、望灯等。圜丘明朝时为三层蓝色琉璃圆坛,清乾隆十四年(1749)扩建,并改蓝色琉璃为艾叶青石台面,汉白玉柱、栏。圜丘形圆象天,三层坛制,高5.17米,下层直径54.92米,上层直径23.65米,每层四面出台阶各九级。上层中心为一块圆石,外铺扇面形石块九圈,内圈九块,以九的倍数依次向外延展,栏板、望柱也都用九或九的倍数,象征“天”数。
圜丘台面石板、拦板及各层台阶的数目均为奇数九或九的倍数。如台面石板以上层中心圆石为起点,第一圈为九块,第二圈为18块,依次周围各圈直至底层,均以九的倍数递增。各层汉白玉石栏板的数目也是如此。燔柴炉位于圜丘坛外壝内东南,坐南朝北,圆筒形,绿琉璃砖砌成,其东西南三面各出台阶九级。燔柴炉是举行冬至祭天大典望燎仪时焚烧祭祀正位(皇天上帝)供奉物用的。
在1530年天坛初建时,圜丘是一座蓝得清澈透亮的琉璃圆台。2002年在天坛柏树林挖出大量明代砖瓦石料,从外表覆有蓝琉璃釉,这是一种特有的皇家蓝,只在天坛存在,因为这种蓝象征着“天” 。
祈谷坛
是举行孟春祈谷大典的场所,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东西配殿、祈年门、神厨、宰牲亭、长廊,附属建筑有内外壝墙、具服台、丹陛桥,内坛墙上东南西北各设天门,西外坛墙设祈谷坛门,内坛东部有七星石。祈谷坛的祭坛为坛殿结合的圆形建筑,是根据古代“屋下祭帝”的说法建立的。坛为三层,高5.6米,下层直径91米,中层直径80米,上层68米;殿为圆形,高38米,直径32.7米,三重蓝琉璃瓦,圆形屋檐,攒尖顶,宝顶鎏金。
祈年门
祈年门是祈谷坛仪门,坐落于祈年殿南,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称大祀门,后改为大享门。清乾隆十六年(1751年),经乾隆皇帝钦定为祈年门。祈年门为庑殿顶建筑。殿宇五楹,中三间为门,崇基石栏,是中国古代最高等级门制。祈年门中门供皇天上帝专用,皇帝进出左(东)门,百官进出右(西)门。
皇穹宇
建于明·嘉靖九年(1530)。初为重檐圆形建筑,名“泰神殿”,是圜丘坛天库的正殿。用于平日供奉祀天大典所供神版的殿宇。嘉靖十七年(1538)改名为“皇穹宇”。清·乾隆十七年(1752)改建为今式。皇穹宇殿高19.5米,直径15.6米,木拱结构,严谨、精致,上覆蓝瓦金顶,精巧而庄重。殿内天花藻井为青绿基调的金龙藻井,中心为大金团龙图案,是古代建筑杰作。
皇穹宇院落位于圜丘坛外壝北侧,坐北朝南,圆形围墙,南面设三座琉璃门,主要建筑有皇穹宇和东西配殿,是供奉圜丘坛祭祀神位的场所。皇穹宇由环转16根柱子支撑,外层八根檐柱,中间八根金柱,两层柱子上设共同的溜金斗拱,以支撑拱上的天花和藻井,殿内满是龙凤和玺彩画,天花图案为贴金二龙戏珠,藻井为金龙藻井。
皇穹宇殿内的斗拱和藻井跨度在中国古建中是独一无二的。皇穹宇配殿,歇山殿顶,蓝琉璃瓦屋面,正面出台阶六级,饰旋子彩画,造型精巧。东殿殿内供奉大明之神(太阳)、北斗七星、金木水火土五星、周天星辰等神版,西殿则是夜明之神(月)、云雨风雷诸神神牌供奉处。
皇穹宇殿前甬路从北面数,前三块石板即为“三音石”。当站在第一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只能听见一声回音;当站在第二块石板上击一下掌就可以听见两声回音;当站在第三块石板上击一下掌便听到连续不断的三声回音。这就是为什么把这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的原因,也有人专门把第三块石板称为“三音石”。
回音壁
皇穹宇院落周围的圆形围墙,墙高约3.72米,厚0.9米,墙身用山东临清砖磨砖对缝,蓝琉璃筒瓦顶,这就是著名的“回音壁”。皇穹宇圆形院落的墙壁自然形成音波折射体,磨砖对缝的砌墙方式使墙体结构十分紧密,墙的表面直径651米,围墙高3.27米。当人们分别站在东西配殿的后面靠近墙壁轻声讲话,虽然双方距离相距很远,但是可以非常清楚地听见对方讲话的声音。这是因为圆形十分光滑,对音波的折射。
皇乾殿
皇乾殿,坐落在祈年殿以北,祈年墙环绕的矩形院落里,由三座琉璃门与祭坛相通。这是一座庑殿式大殿,覆盖蓝色的琉璃瓦,下面有汉白玉石栏杆的台基座。它是专为平时供奉“皇天上帝”和皇帝列祖列宗神版的殿宇。神版均供奉在形状像屋宇的神龛里,每逢农历初一、十五,管理祀祭的衙署定时派官员扫尘、上香。
祭祀前一天,皇帝到此上香行礼后,由礼部尚书上香,行三跪九叩礼再由太常寺卿率官员将神牌恭请至龙亭内安放,由銮仪卫的样铒抬至祈年殿内各相应神位安放,受祭,是平时供奉祈谷坛祭祀正位和配位神版的大殿。
皇乾殿是平时供奉祈谷坛祭祀正位和配位神版的大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位于祈谷坛内壝外北侧,由三座琉璃门与祭坛相通,蓝琉璃瓦庑殿顶,崇基石栏,殿前设月台,月台前方和左右出陛各八级。院内西侧有古稀门。檐下悬挂“皇乾殿”匾额为明朝嘉靖皇帝亲书。
丹陛桥
丹陛桥长360米,是连通圜丘坛和祈谷坛的一条高出地面4米的大道。大道中部下有东西向券洞通道,故名桥,是古都北京最古老的立交桥。桥面宽30米,中间石板大路为“神路”,供天帝专用;东侧砖砌路面称“御路”供皇帝专用,陪祀王公大臣只能在西侧的“王路”上行走,上下进退等级分明。丹陛桥北高南低,北行令人步步登高,如临天庭。
三音石
皇穹宇殿前御路的第三块石板,人称“三音石”。站在石上击掌一次,却能听到三个回音,十分奇妙。因这块石板恰于圆形回音壁的圆心位置,从这里发出的声波经由东、西配殿和回音壁墙面的反射,均能回到圆心;又因两个反射体到圆心的距离差别较大,所以能听到三声回音。
花甲门
皇帝祈谷均需自正道(即丹陛桥)步行至祭坛。清·乾隆三十四年(1769),弘历(乾隆皇帝)已达花甲之年(六十岁),感到力不从心,特辟此门,以减少皇帝行走之劳,称“花甲门”。
古稀门
清·乾隆四十四年(1779),弘历(乾隆皇帝)时年七十,太常寺官员建议在皇乾殿西侧辟一小型角门,供皇帝祭祀行礼出入以减少步行路程,乾隆欣然采纳。但又恐子孙均走此门形成懈怠不恭,便下诏明确“今后子孙寿达七十者方可出入此门”,故称此门为“古稀门”。以后,清代各帝均无高寿,事实上出入此门者仅乾隆皇帝一人而已。
神乐署
是天坛建筑之一,位于天坛西外坛,为明清时期演习祭祀礼乐的场所,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
神乐署始见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称神乐观,观中殿宇众多,环境优美,开有茶肆、药铺,又称天坛道观。清乾隆八年(1743年)改神乐观名为神乐所。乾隆十九年(1754年)定名为神乐署。被誉为明清两朝最高的礼乐学府。署内有凝禧殿、显佑殿、昭佾所、穆佾所、伶伦堂及袍服库等建筑。
天坛神乐署的正殿,原为明清两朝演习祭祀礼乐的殿宇,为歇山顶单檐古建筑,坐西向东,六楹五开间,东西向设穿堂门,殿内面积达600平方米。现开辟为“中和韶乐”展演区,举办古代祭祀乐舞展演,同时作为中和韶乐乐器钟、磬的主要展馆。
原天坛公园内有一土山位于祈谷坛内坛西南,丹陛桥西侧,对天坛的总体景观造成了极大破坏。1990年市政府组织搬走土山,恢复了斋宫与丹陛桥之间的景观联系。
植物配置是天坛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天坛坛域宽广,气势宏大,建筑集中,在主体建筑周围密植松柏,使中心祭坛苍翠环绕,形成一种庄重、肃穆、宁静、纯洁的祭坛氛围。
祈年殿西柏树林西侧,是北京城最大的一片丁香林,占地6300平方米,种有丁香240丛,树龄近50年,在北京城已十分少见。天坛菊花以品种多、养护水平高闻名遐迩,著名的有“瑞雪祈年”、“丹陛金狮”等。
南神厨院
位于圜丘东,坐北朝南,院门南开,主要建筑有神库、神厨、井亭,是圜丘冬至祭天大典之前制作圜丘坛各种祭品的场所。院门外有走牲道与圜丘东棂星门相连,祭时临时搭设走牲棚以运送祭品。建筑规整庄重,是中国祭祀建筑中仅存的几座神厨之一。
七十二连房
祈年殿东边在内墙东门外,有72间走廊,是祈谷寺的附属建筑。长廊在祈谷坛之东,呈曲尺形,连缀着祈谷坛东砖门与神厨院及宰牲亭。明清时期,长廊是运送祭祀供品的通道。古代仪礼规定,宰牲房应距祭坛二百步以外,为了使供品不被雨雪风沙所污,因而建有曲折长廊。长廊宽5米,长350米,共72间,又称“七十二连房”,前窗后墙,连檐通脊。长廊中部偏北,有五间“神库”,是收藏祭祀用品的库房。“神库”西面是“神厨”,祭天时,在这里制作供馔和糕点。祈谷坛的神厨、神库和宰牲亭与祈谷坛之间由长廊相连,长廊由东砖门至东北方的宰牲亭呈曲尺形,共72间,与祈年殿大小36根柱子相对应,象征七十二地煞。
斋宫
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面积近4万平方米,是皇帝斋戒专用宫室。宫内建有无梁殿、寝殿、铜人石亭、钟楼、值守房和巡守步廊等礼仪、居住、服务、警卫专用建筑。斋宫布局严谨,环境典雅以宫墙两重、御沟两道环护。祀前皇帝需提前三天到斋宫斋戒,要求不茹荤、不饮酒、不听音乐、不入内寝、不理刑名、不问疾吊丧,清正洁身,以示敬诚。
是皇帝举行祭天大典前进行斋戒的场所,位于祈谷坛内坛西南隅。宫内建有无梁殿、寝殿、钟楼、值守房和巡守步廊等礼仪、居住、服务、警卫专用建筑,均采用绿色琉璃瓦,以两重宫墙、两道御沟围护。斋宫布局严谨,环境典雅,是中国古代祭祀斋戒建筑的代表作。
无梁殿即斋宫正殿,绿琉璃瓦庑殿顶,殿内为砖券拱顶,殿前月台崇基石栏,三出陛,正阶13级,左右各15级。无梁殿是皇帝白天斋戒场所,殿内陈设朴素,明间所悬“钦若昊天”匾为乾隆皇帝御笔,表达了天子对皇天上帝的虔诚之心。
天心石
圜丘的上层台面四周环砌九圈台面石,中心圆形石板称“天心石”。其外环砌石板九块,再外一圈为十八块石板,以后依次递增九块,直至“九九”八十一块,寓意“九重天”。人站在天心石上说话,声音特别浑厚、洪亮。
望灯
圜丘西南设望灯,系高2.15米,径1.4米圆柱形竹编灯笼。望灯杆高古尺九丈(28.8米),顶端有如意杆和滑轮,以控制望灯升降。下以石砌望灯台和夹杆石固定,旁以三根巨大木质戗杆支撑,十分稳固。大典于黎明前开始,届时望灯高悬杆头,以警示全坛庄重严肃。望灯明·清时为三座,1914年袁世凯祭天时伐倒两根,现仅存其一。
棂星门
是古代祭坛壝墙专用门式,形似牌坊,以汉白玉石雕造。天坛圜丘内外墙各设门四组,每组三门,共设棂星门八组24座,称“云门玉立”。
燔柴炉
燔柴炉是以绿琉璃砌筑的巨大圆形砖炉。祀天大典开始时,先置一刳净牛犊于炉上,以松枝、苇把燔烧,以迎天神,称“燔柴迎帝神”。祀典礼成,皇天上帝神案上所列一应供品和祝版、祝帛均恭运炉内焚化,皇帝也需一旁恭立、目视,称“望燎”。
无梁殿
无梁殿即斋宫正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此殿因以砖拱承重,不用梁枋而得名。皇帝进出斋宫均在此举行有关礼仪。现殿内按乾隆时期原貌陈列,横额“钦若昊天”为乾隆御笔,屏风、宝座均为原物,十分珍贵。
燎炉
是用于焚化供品的铁炉,这里的八座燎炉分别焚化配位即清朝前八代皇帝神位前所陈放的供品。
时辰亭
时辰亭是一小型殿宇式石龛,下设一窄高石座。祭天大典开始前,由钦天监官员届时将时辰牌进于时辰亭。皇帝依所奏时辰,从容起驾出宫,临坛行礼。斋戒期间若有要事,也需将奏折先进放时辰亭内,故亦称“奏事亭”。
铜人亭
该亭四柱石制,上为砖砌,是一高5.5米方2米的窄高的精美小亭。每于祀前帝王斋戒期间,亭内几上置一铜人(高一尺五寸),手执一牌,上书“斋戒”二字,以随时警醒皇帝敬诚致斋。
钟楼
明初,斋宫设木架,悬铜钟。每于皇帝进出斋宫均鸣钟迎送。清·乾隆八年(1743)始建重檐歇山二层钟楼一座,内悬永乐年铸素面大钟一口,名“太和钟”。钟体巨大浑厚,钟声圆润洪亮。大典前,皇帝起驾出斋宫,开始鸣钟,到达祭坛则钟声止。
显佑殿
显佑殿位于凝禧殿西侧,原是供奉道教玄武大帝的地方。明朝时期中和韶乐的协律郎、乐舞生主要由道士掌管。清乾隆年间将道士们驱逐出去,将神乐观改为神乐所,乾隆十九年定名为神乐署,显佑殿被弃用。现开辟为中国古代音乐人物纪念厅,以弘扬祖先在音乐史上的光辉业绩。
凝禧殿
天坛神乐署的正殿,原为明清两朝演习祭祀礼乐的殿宇,为歇山顶单檐古建筑,坐西向东,六楹五开间,东西向设穿堂门,殿内面积达600平方米。现开辟为”中和韶乐”展演区,举办古代祭祀乐舞展演,同时作为中和韶乐乐器钟、磬的主要展馆。
七星石
明嘉靖年间,于大享殿东南放置巨形镇石七块,上刻山形纹,讹传系陨石,实为寓意泰山七峰。满族入主中原后为表明满族亦华夏一员,乾隆皇帝诏令于东北方向增设一石,有华夏一家、江山一统之意。
双环万寿亭
双环万寿亭是由一对重檐圆亭套合而成,结构奇特严谨,造型端庄匀称,屋面覆孔雀兰琉璃瓦,色彩明快,国内古建仅存一例。传为清·乾隆六年(公元1741),乾隆皇帝弘历为其母祝贺五十大寿所建。平面形状寓意一对寿桃,亭前台阶形若两个桃尖,取意“和合、吉祥、长寿”之意。该亭于1975年迁建于此。
百花亭
原建于北京东城李鸿章家庙内,是“慈禧皇太后御碑亭”,1978年迁建于天坛百花园,该亭重檐六角黄琉璃瓦兰剪边,梁、枋彩绘均为花草,定名“百花亭”。
天坛植物
人字柏
位于长廊南侧古柏林内。二级古树,侧柏,树号11010302836,树高8 m,胸径61cm,东北冠幅5 m,南北冠幅6 m。因树干下半分开上半部长在一起,形似“人”字而得名。
卧龙柏
位于祈年殿花甲门西南侧古柏林内。一级古树,侧柏,树号11010300744,树高7m,胸径41cm,冠幅7m。1990.7.7因暴风雨刮倒,为保护进行支撑。形似卧龙,因而得名。游人路经此树,脸上无不露出惊讶的神情。人们在感受天坛庄严肃穆氛围的同时,也感叹树木的坚韧不拔、宁折不弯的顽强生命力。
莲花柏
位于北神厨东墙外长廊北。 一级古树,桧柏,树号11010302626,树高7.6m,胸径200cm,东西冠幅4m,南北冠幅5m。树势苍老,树干基部庞大,纵裂分杈,呈多干环壮丛生,向四方开张,形似巨大的木莲花,誉为“莲花柏”。莲花柏干径与其余柏树迥异,疑为金代遗物,是历史的见证。
问天柏
位于皇穹宇西侧。 一级古柏,桧柏。树号11010302044,树高11m,胸径91cm,东西冠幅13m,南北冠幅9m。树近垣而生,直立挺拔,树顶有枯干,两枯枝一前一后,一扬一垂,状似一位古人峨冠宽袖,衣带飘动,高昂着头颅,手臂有力地指向天空,好象满怀悲愤的屈原在质问苍穹:“天啊,你享有了人间无限敬仰,可曾为人间扫除不平!”这是大自然的造化与人世间的契合。1986年,一扬州游客发现这一景观,故以“屈原问天”题其景,遂有嘉名。
迎客柏
位于成贞门西100 m处坛墙下。一级古柏,桧柏。树号11010301974,树高9.5m,胸径138cm,冠幅11m。树上有枝横出,探出5m有余,朝向西南方向大路, 20世纪70年代公园于坛墙间辟月洞门,游人出入恰经横枝之下,古柏如一老翁面向游客长臂轻舒迎接游客,遂有人谓其为“迎客柏”。迎客柏树基隆起膨大,呈直径3m的球状,浑圆如腹,故又戏称其为“佛肚柏”。
神乐槐
位于神乐署显佑殿西北角。一级古槐,国槐。树号11010301912,树高24m,胸径150cm,东西冠幅8m,南北冠幅19m,树干粗壮,需要三人合抱,枝叶浓密,荫盖半庭,树形端严庄重,朴实平和,象一位深谙中和神髓的老夫子凝立殿前。2005年神乐署修复开放之际,这株神乐署内仅剩的古槐,得到专业人员的精心修复和养护,重新抖擞了精神,其挺拔的身姿引得无数游客驻足观赏。这株古槐,经历过时代的沧桑变换,无数次聆听过中和韶乐的“玉振金声”,目睹了神乐署的兴盛、衰败与重生。神乐署辟为中国古代皇家音乐展馆后,谱奏出失传百年的中和韶乐,“老夫子”再次感受到优雅古朴的钟声磬韵,越发显得身姿庄重儒雅,精神矍铄。
柏抱槐
位于祈年殿东侧。一级古树,又称槐柏合抱,因国槐槐生于侧柏上而得名,是天坛的一株奇树,树号11010302591,树高10.5m,树胸径183cm,东西及南北冠幅同为8 m。其柏植于明永乐年间,是天坛的原始柏。树干从1m处即分杈,形成多干,分枝甚多,昂然高耸。而槐树寄生于主干分杈处,槐树树龄亦逾百年,径逾70cm,冠如伞盖,密枝浓荫,形成槐柏合抱,十分奇特,是天坛的一处著名景观。国槐、侧柏恰好双双是北京的市树,这槐柏合抱正是共存共荣兄弟树。
九龙柏
位于回音壁外西北角。又名“九龙迎圣”,一级古树,桧柏,树号11010301950,树高8.5m,胸径114cm,东西冠幅及南北冠幅都为7m。九龙柏青针翠叶,古朴苍润,其树干间有纵向沟壑,将树身分为若干股,扭曲向上,宛如九条蟠龙缠绕升腾,森然欲动。传说有二。
传说有一年乾隆皇帝来天坛祭祀前视察皇穹宇,朦胧中听到皇穹宇西殿后有声音,寻声查找,发现有九蛇朝圣,乾隆帝眼见九蛇游至坛墙外消失,抬头间赫然发现“九龙柏”昂然伫立,顿悟这九龙柏乃神蛇变化,是上天派下凡尘守护祭天神版的护卫。
另一传说明代建坛初期尚未建圜丘坛,这里是天地坛南天门外路旁。皇帝临坛行礼,每于九龙柏西侧不远处降辇。九龙柏恰立于门前恭迎于路旁,故又称为“九龙迎圣”。
传统花卉
天坛养菊最早可追溯至明清时期,天坛现代养菊始于20世纪50年代,1954年天坛组建花卉班,调入专业技术人员,艺菊栽培从此扎根于天坛这片沃土。1959年,为迎接新中国成立十周年,北京市园林局在中山公园举办第一届短日照菊展,天坛以盛开的独本菊和大立菊向国庆十周年献礼,自此开启了天坛举办菊展,服务民生的序幕。天坛连续多年举办菊展,促进了菊花栽培技艺的提升。20世纪80年代初期,菊花被确定为天坛的特色花卉进行繁育。20世纪90年代以后,天坛通过引进新品种,创新栽培形式,举办菊花展览,使天坛菊花事业再度达到繁荣。
天坛菊花育种随栽培事业发展而逐步兴旺。据记载20世纪60年代,,天坛共培育出200多个菊花新品种,包括“瑞雪祈年”、“金马玉堂”、“檀香勾环”、“独立寒秋”、“白云堆髻”等诸多单色系品种和“太真含笑”、“龙盘蛇舞”、“陶然醉”等复色系品种。随着文化大革命后天坛花卉事业的逐渐恢复,1973年,培育出“广寒宫”、“丹陛金狮”2个菊花新品种。1986年培育出宽瓣、属白色花系的“荷乐缤纷”,因其花色前期为浅粉色,之后逐渐泛白,最终变为白色,所以颇具情趣。天坛菊花经过半个多世纪的辛勤培育,至今很多品种已广泛流传于社会,有些甚至成为名品。目前,天坛保存下来的自育品种有60余种。
天坛文物
明鎏金铜编钟
明朝(1368~1644)
铜质鎏金。体腔椭圆,钟口平齐,鼓腹收口。三山组成海水云气纹山形钮,中间大跨度山梁饰云气纹,钮上浮雕海水江崖,悬钟钮孔设在正中。舞部以钟钮为界,两边各饰一对浮雕飞凤、仙鹤,凤、鹤相对间饰浮雕如意朵云(也称庆云)。正背两面钲部浮雕“如意万代”(如意卷云纹)须弥座无字牌额,牌额顶部分别浮雕飞凤(朱雀)、行龟(玄武)。牌额左右各铸乳钉9枚,两面共36枚。钟身一侧铸浮雕海水云气升龙吐珠;一侧浮雕海水云气降龙化鱼(龙尾鱼尾状,为鱼化龙造型)。龙纹头部双角似鹿,眉骨突起,眼似虾目,口方扁平,两个鼻孔向上似河马,龙发后披,鳞甲细密,四肢健壮,肘毛飘逸,后肢足端五爪,四爪并列,一爪外伸折成直角,似人之手掌,整体造型为明龙特征。前后隧部各有一突起圆脐,金已磨损(击打痕迹)。在隧部两侧、乳丁行间,雕玄武之面均浮雕卷浪纹,雕朱雀之面均浮雕火云纹。钟体制作精美,鎏金匀厚,除鎏金略有磨损外,整体保存完好。
钟体纹饰寓意深刻,文化内涵丰富。《说文》中龙“能幽能明,能细能巨,能短能长。春分而登天,秋分而潜渊”,说的是古人观察到二十八宿中东方苍龙星的变化,苍龙星宿春天自东方夜空升起,秋天自西方落下,其出没周期和方位正与一年之中的农时周期相一致,苍龙五行属木。该钟以吐珠(生发)的升龙表示春分升天,代表春天;《说苑》中有“昔日白龙下清冷之渊化为鱼”的传说,鱼化龙造型的降龙表示秋分潜渊,代表秋天。二十八宿的南方七宿总称“朱雀”,位于南方,五行属火,因此飞凤及火云纹象征朱雀,代表夏季。二十八宿的北方七宿总称“玄武”,位于北方,五行属水,因此行龟及卷浪纹象征玄武,代表冬季。钟本身范铜鎏金,为金属性。钟钮三山代表中原江山,属土。钟体春、夏、秋、冬四季轮转,金、木、水、火、土五行循环,鹤舞祥云,凤翔九天,满载长治久安、天下太平等无限吉愿。
中和韶乐主奏乐器。作乐时,当镈钟击响后,敲击编钟一下,以宣其声,歌生唱歌词一字。此钟一套应为16枚,大小相同,以厚薄调音,厚者音高,薄者音低。这种钟余振时间短,不会前音未尽,后音已出,混响一片,便于演奏旋律和谐发声。
1994年7月22日,印度陆军参谋长乔希上将访华时,将这枚珍贵的编钟赠送给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张万年总参谋长。乔希上将介绍,这件编钟是1901年(庚子事变)一名叫道格拉斯(J.A.Douglas)的英军少校从北京天坛劫走的。这名少校将编钟带到印度(当时印度是英国殖民地),作为战利品存放在印度军队地面军团之第二枪骑兵团(园丁之马)军官俱乐部里。乔希将军入伍时就在该团当兵,曾梦想将来有一天把此物归还中国。随着乔希将军这一宏愿实现,这件珍贵的文物结束了耻辱的历史,回到祖国,为中印友好留下一段佳话。该编钟经国家文物鉴定委员会专家组鉴定,1995年4月21日国防部经国家文物局、北京市政府,将其移交天坛公园。
移交时乔希上将为这枚编钟制作的保护展示箱一并移交。箱体分罩盖、底座、内保护罩三部分。内保护罩为透明有机玻璃五面立方体。外罩五面立方体,木质髹漆,深棕色,有花卉纹方框修饰。底座长方体,座面正方形,铺以红绒,座上中心按钟内径凸起圆形棉垫,钟扣其上用以稳固钟体,座下有四足。座四面皆有铜片刻字铭记钟的来历。
清苍璧
清(1644~1911)
和田玉,圆形,墨绿色,间深色斑纹。
祭天礼器。《周礼·春官·大宗伯》以苍璧礼天注:“礼神者必象其类,璧圆象天。疏:苍玄皆是天色,故用苍也。”苍璧颜色近于天,因而古代皆以苍璧祀天。明清两朝天坛大祀,皇帝皆亲奉苍璧行礼。
清光绪官窑祭兰釉瓷盏
清光绪(1875~1908)
瓷质。撇口,弧腹,深腹平底,圈足。器身外施祭蓝釉,内施白釉。纯素。底书青花“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祭天礼器。圜丘坛从祀神位陈设,祭祀时盛清酒。
清光绪官窑祭兰釉荷叶形盖尊
清光绪(1875~1908)
瓷质。直口,平唇,短颈,丰肩,收腹,隐圈足。荷叶形盖,子口,盖上刻荷叶茎脉纹,螺钮。器身外通施祭蓝釉,器内施白釉。纯素。底书青花“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祭天礼器。遇天坛大祀,圜丘坛正位、配位、从位及祈谷坛正位、配位陈设,用于盛放祭酒。
清光绪官窑祭兰釉刻花瓷豆
清光绪(1875~1908)
瓷质。圆口平唇,弧腹,喇叭形高足中空。腹依次为垂云纹、回纹,校(【xiáo】器物的脚。古人称“豆”中央直者手持部位为“校”)围波纹、金钣纹,足为波带黻纹。弧形盖,珠钮,子口。盖上饰星纹、垂云纹、回纹。器身外通施祭蓝釉,器内施白釉。足内白釉,近边缘阴刻“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
祭天礼器。祭天、祈谷、常雩等天坛(圜丘坛、祈谷坛总称)大祀,圜丘坛陈设于正位(皇天上帝神位)、配位(祖宗神位)及从位(大明、夜明、星辰、风云雷雨等神位)供案,祈谷坛仅陈于正位、配位。正位、配位陈设12只,清代分别盛韭菹、醓醢、菁菹、鹿醢、芹菹、兔醢、筍菹、鱼醢、脾析、豚拍、酏食、糁食12种祭品。从位陈设10只,祭品减酏食、糁食。
清光绪官窑祭兰釉刻花锦纹瓷铏
清光绪(1875~1908)
瓷质。圆口平唇,下腹内收,平底,下出三云状足,器身两侧饰牺形耳。口饰藻纹、回纹,腹为贝纹,足饰云纹。弧形盖,子口,面饰藻纹、回纹、雷纹。盖上出云状三峰,饰以云纹,盖顶三峰间饰藻纹。器身外通施祭蓝釉,器内施白釉。底祭蓝釉下书“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祭天礼器。圜丘坛从位东次坛、西次坛(即除大明、夜明之外使用)及天神坛祭祀时使用。每案2只,内盛和羹。
清光绪官窑祭兰釉重环纹瓷登
清光绪(1875~1908)
瓷质。圆口平唇,器身直壁折腹,喇叭形高足中空。腹依次为垂云纹、重环纹(乾隆仿古礼器改制时,将此重环纹称做“回纹”),校围波纹、金钣纹,足为波带黻纹。弧形盖,交叉绳纹纽,子口,面饰波纹、重环纹。器身外通施祭蓝釉,器内施白釉。足底白釉,近边缘阴刻“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单行楷书款。
祭天礼器。圜丘坛正位、配位、从位,祈谷坛正位、配位及天神坛祭祀时陈设,每案1只。用以盛太羹,即不和五味的肉汤。
清光绪官窑祭兰釉刻花瓷簠
清光绪(1875~1908)
瓷质。长方体,平唇,器身四框斜壁,收成斗形,平底,两侧附夔龙耳,四侈矩形足。器身饰夔龙纹,束为回纹,足为云纹。盖四框斜壁,向上收成覆斗形,平顶两侧附坛龙耳,子口,饰夔龙纹。盖顶四围斜出波状棱,顶面纯素。器身外通施祭蓝釉,器内施白釉。足底白釉,正中阴刻“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祭天礼器。圜丘坛正位、配位、从位,祈谷坛正位、配位及天神坛祭祀时陈设,每案2只,用以盛放稻、粱。
清光绪官窑祭兰釉刻花瓷簋
清光绪(1875~1908)瓷质。椭圆体,平唇,弧腹斜收,椭圆高圈足。口饰回纹,腹为云纹,束为波带黻纹,足为星云纹、重环纹。器身两侧附夔凤耳。盖弧形隆起,子口,饰回纹,面为云纹,顶为夔凤云纹。盖上有棱四出,饰凤纹。器身外通施祭蓝釉,器内施白釉。足内白釉,正中阴刻“大清光绪年制”六字双行楷书款。
祭天礼器。圜丘坛正位、配位、从位,祈谷坛正位、配位及天神坛祭祀时陈设。每案2只,内盛黍、禝。
清搏拊
清
中和韶乐乐器,木框革面,框旁饰六角镂金盘龙二,卧置趺上。趺三层,通髹以金,上有垣镂云纹。作乐时以左右手拊拍,每建鼓一击,则搏拊两击,以为应合。
清敔 [yǔ]
清
中和韶乐乐器,“八音”中木制乐器,用于止乐。伏虎状,背上列龃齬,趺三层,列崇牙,旁饰两耳,用以置籈。中和韶乐中设柷、敔各一,分别由一人演奏。作乐时,举麾则击柷三声,乐曲即开始。乐曲结束时,用籈逆刮虎背木齿三声,乐曲即结束。
清乾隆十年制黄钟款铜编钟
清乾隆十年(1745年)
铜质鎏金。体腔圆,钟口平齐,鼓腹收口。钟上有卐字形钮,钟体雕5层纹饰,3层三圆纹,2层等样纹,交替上下。两侧钲部浮雕“如意万代”(如意卷云纹)须弥座牌额,正面刻楷书“黄钟”音律名,背面刻楷书“大清乾隆十年制”,钟口铸尖角夔龙纹,前后隧部各有突起圆脐。
编钟悬挂于簨虡上,簨虡通高320厘米,宽365厘米。簨3根虡2根,左右两虡下端承以五彩伏狮,下为趺,趺上有垣,雕山水形纹。上簨左右刻龙首,龙口各衔5枚五彩流苏,下垂至趺,簨脊树金鸾5只,衔五彩流苏。中簨上有业,绘五彩云龙。下簨附悬钟的垂钩,簨业上绘水波状纹。中簨、下簨各悬钟8枚。击具卧鼓形,红色漆柄。
中和韶乐主奏乐器。此编钟一组共16枚,外形相同,薄厚不一,薄者声浊,厚者声清,以厚薄次序相排,八阳律在上,八阴律在下。上排右起:无射、夷则、蕤宾、姑洗、太簇、黄钟、倍无射、倍夷则。下排右起:应钟、南吕、林钟、仲吕、夹钟、大吕、倍应钟、倍南吕。
清斋戒铜人立像
清(1644~1911)
铜质。立像戴冠,左手向胸,右手平抬向上,作抱持“斋戒”牌状。脚下方形底座,以钎插接上方人像。
斋戒铜人像在清代有3种装束形象,一为唐朝宰相魏征像,一为明初乐官冷谦像(皇帝在天坛致斋时使用),另一为明朝刚炳像,三人在历史上均以刚直敢谏著称。明初铜人抱持斋戒牌上书“斋戒三日”,清代牌上改写满文“斋戒”,铜人也较明代所铸尺寸增大。
每逢皇帝亲诣行礼的祭祀,祀前进斋戒牌铜人。大祀,于前期四五日具奏,前期三日恭进。中祀于前期三四日具奏,前期二日恭进。大祀天、地,遇皇帝驾御斋宫斋宿,铜人于乾清门安设二日,坛内斋宫安设一日。如皇帝不御斋宫,于乾清门安设三日。均祭日撤回。清代皇帝每遇斋戒之日,不但殿廷安设铜人,而且坐卧之处还书斋戒牌,随时警示皇帝敬诚致斋。
清光绪款镀金银质云鹤纹八卦圆薰炉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镀金银质。体圆,直口平唇,短颈,鼓腹,两侧饰天官耳,腹下三足。炉口雷纹,通体刻八卦云鹤纹。炉盖圆形,叠二层,上层镂空乾、兑、震纹,后有香靠具缺刻。香靠具一付,从炉体内壁靠具槽处插入炉内。香靠具七出,鹤纹如意云头,中间香插有圆框,以插圆形柱香。炉底阴刻楷书款“恒利银号造京平足纹,重一百九十一两五钱,镀金十五两三钱”“光绪癸卯年制”。
天坛大祀时,陈设于神位前正中炉几之上,用以熏香。
清光绪款镀金银质云鹤纹八卦方薰炉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镀金银质。体长方,直口平唇,方腹平底,腹上部两侧饰方提耳,四高脚圆柱形足,足底有五孔,炉腹内有香灰槽。炉口、炉体边框镌雷纹,通体刻八卦云鹤纹。炉盖长方形,叠二层,下层镂空乾、震、艮纹,后有香靠具缺刻。炉体内后壁有香靠具槽,香靠具一付,从盖缺刻及炉体靠具槽插入炉内。香靠具7出,鹤纹如意云头,中间香插有方框,以插方形柱香。炉底阴刻楷书款“恒利银号造京平足纹,重二百二两,镀金十六两一钱六分”“光绪癸卯年制”。
方泽坛大祀时,陈设于神位前正中炉几之上,用以熏香。
清光绪款镀金银质圆灯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镀金银质。由灯罩、灯座两部分组成,整体圆柱笼形,罩、座可拆分。圆须弥座,浮雕卷草纹、莲瓣纹,座台栏杆上下镂刻如意云纹栏板、挂落。座台中心4柱灯提,贯穿于灯罩内,柱顶三叉火焰珠。灯罩用软金丝编织成镂空网状圆筒笼形,上下收口,敞檐镂刻缠枝莲宝相花纹。底部阴刻楷书款,右为打造银号和重量“恒利银号造京平足纹,重二百两一钱”,中为六字双行“光绪癸卯年制”,左为镀金重量“镀金十六两”。每灯重量和镀金重量不同,刻款不同,因此每件皆为孤品。
天坛大祀时,神位前成对陈设,用以照明。
清光绪款镀金银质方灯
清光绪二十九年(1903年)
镀金银质。由灯座、灯罩两部分组成,整体方柱形。方须弥座,浮雕卷草纹、莲瓣纹,座台栏杆上下镂刻如意云纹栏板、挂落。灯提4柱贯穿灯罩内,柱顶三叉火焰珠。灯罩长方筒形,上下收口部刻缠枝莲宝相花纹。罩身镂刻斜方格几何纹,边缘回纹。底部阴刻楷书款,右为打造银号和重量“恒利银号造京平足纹。重二百七十两五钱”,中为六字双行“光绪癸卯年制,左为镀金重量“镀金二十一两六钱四分”。
方泽坛大祀时,神位前成对陈设,用以照明。
座灯
座灯 : 通高 191 厘米 , 灯罩边长 34 厘米 , 托座边长 50 厘米 , 高 55 厘米 , 宽 42 厘米 , 攒颐 尖顶高 8.5 厘米 , 宽 34 厘米 , 六棱。底座长 79 厘米。座灯由灯罩、底座两部分组成 , 灯罩六 棱 , 上收 , 平顶 , 每面镶透明玻璃。底座上以圆 立柱支撑托座 , 以承灯罩。底座四歧呈十字形。 通身红色金缘。插灯与座灯同 , 只是底座插在石础内 , 置于殿内及路侧。
庙儿灯
庙儿灯 : 清末造。通高 36.5 厘米 , 檐方 28 厘米 , 足方 20.6 厘米。方形 , 四边铜框 , 凹面玻璃心 , 一面为门 , 铜框两侧、底云花装饰 , 挑形活页二 , 桃形吊环 , 底边有花纹 , 盖顶穹隆形 , 四脊间饰四缕空金钱眼纹 , 顶饰圆尖钮。 陈设于祭坛正位前和台阶上 , 用于祭祀时照明。
朝灯
朝灯 : 通高 346 厘米 , 檐径 210 厘米 , 灯身 上径 153 厘米 , 下径 158 厘米。圆形 , 伞形檐 , 上有宝顶。灯身上收下张。方柱形四足 , 灯通身 红色 , 四周有窗 , 黄缎围里。置于祈谷坛院内。
天心石
圜丘天心石以“圜丘清音”著名,游人很多,为防止践踏损坏,设置了一块与景观协调的保护石。
浮雕
丹陛浮雕是非常精美的工艺品,但也容易受损,为此,设置低栏进行保护,防止践踏。
建筑特点
天坛公园,是明清两代皇帝每年祭天和祈祷五谷丰收的地方。天坛以严谨的建筑布局、奇特的建筑构造和瑰丽的建筑装饰著称于世。总占地面积约270万平方米,分为内坛和外坛。
主要建筑物在内坛,南有圜丘坛、皇穹宇,北有祈年殿、皇乾殿,由一条贯通南北的甬道——丹陛桥,把这二组建筑连接起来。外坛古柏苍郁,环绕着内坛,使主要建筑群显得更加庄严宏伟。
坛内还有巧妙运用声学原理建造的回音壁、三音石、对话石等,充分显示出古代中国建筑工艺的发达水平。天坛公园,是中国保存下来的最大祭坛建筑群。
天坛有坛墙两重,形成内外坛,均为北圆南方。当初,为了把天地的形象表现在墙上,以象征“天圆地方”之说。外坛墙的东南北三面原制无门,只西面临永定门内大街有门两座:北门是明代旧有的,称“祈谷坛门”;南门是乾隆十七年(1752年)增建的,称“圜丘坛门”。
两门均为三间拱券式,绿琉璃简瓦歇山式顶。时下的外坛北门和东门,都是1975年以后增建的。内坛中间还有一道东西向的隔墙,它算作圜丘坛的北墙。这段隔墙在两轴线部位成弧形向北凸出,绕过皇穹宇外墙而与东西内坛墙相连接,将祈谷、圜丘两坛隔成两个区域。
内坛的圜丘位南,祈谷位北,均在南北中轴线上,中间由长360米、宽30米的神道(丹陛桥)连成一个整体。圜丘坛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台(祭天台)、皇穹宇(奉神殿、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门、大祀殿(祈年殿)、东西配殿、皇乾殿、长廊(附七星石)、神库与神厨、宰牲亭等。
天坛是祈谷、圜丘两坛的总称,有两重坛墙环绕,将坛域分为内、外坛两部分,均为南方北圆。坛内祭祀建筑集中于内坛,内坛四面设门。连接两坛的轴线,是一条长360米、宽28米、高2.5米的砖石台,称为“神道”又称“海墁大道”,也叫“丹陛桥”。它寓意着上天庭要经过漫长的道路。
圜丘坛建筑群位于中轴线的南端,是明清两代皇帝祭祀皇天上帝的祭坛。圜丘坛之北是皇穹宇。祈谷坛位于中轴线的北端,主体建筑即祈年殿,坛中还有祈年门、皇乾殿、东西配殿、燔柴炉、瘗坎、砖门等建筑,附属建筑有72连房、神厨、宰牲亭等。圜丘坛、祈谷坛的附属建筑多在其东,这种布局使天坛西部坛域开阔。内坛西天门内偏南位置建有一城濠环绕的宫城,名“斋宫”,是皇帝祭祀把前“斋戒”期间居住的宫室。
专题展览
祭天礼仪
祭天是古人对自然及人类自身认识的一种反映它源于生活,最初只是人们的一种崇拜行为,《礼记•礼运》曰:”夫祀之初,始诸饮食、孀豚、英梓而土鼓。”祭祀也是人类思维形成的结果,是随着人类社会意识形态的出现而产生的,它代表了人类最初的觉悟,是人类脱离蒙昧、走向文明的一个标志。中国古代祭天的历史可以追溯至远古时期传说,黄帝时期就已经有祭天的行为,尧帝时”乃命羲和,钦若昊天”,祭天的仪式已经很隆重了。早期,人们选择自然高地举行拜祭上天的活动后来才建造专门用于祭天活动的高台,称为祭坛,用以表达人们对上天的尊崇和企盼。人类社会分为统治者和被统治者。以后,祭天就成为统治者的专有权利。《礼记•曲礼》即有”天子祭天地”的说法,成书早于《礼记》的《大戴礼记》亦曰:”郊止天子,社止诸侯,道及士大夫。”并说祭祀”所以别尊卑,尊者事尊,卑者事卑”。在阶级社会里,统治者赋祭天以特有的含义,将其纳入封建礼制的范畴,使之成为国家政治生活的一项重要内容。宋朝著名史学家司马光也说:”夫礼,辨贵贱,序亲疏,裁群物,制庶事。”正是由于祭祀被赋予了特殊的含义,与国家的政治生活有着密切相关的关系,因而被中国历史上历朝历代的君主奉行不辍,一直延续了两千多年,而祭天更是被推崇到了无以复加的高度,成为”国之大祀”。
历史上,专门用于举办祭天典礼的祭坛被尊称为”圜丘”。西周以后,在中国逐渐形成以”礼莫大于敬天,仪莫大于郊祀”为核心的祭祀制度。《礼记》有云:”祀帝于郊,敬之至也。”故由周公所制定的”冬至日,祭天于地上之圜丘”的祭天制度为后来的中国历朝历代帝王所奉行,秦、汉以及唐、宋各个封建朝廷皆在国都营建祭坛祭祀皇天上帝,秦及汉朝初期将祭天的祭坛称为五峙,西汉中期以后及唐、宋诸朝皆将祭天的祭坛称为圜丘。
有”五朝古都”之称的北京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即有”沮泽”,”沮泽”是当时燕国国君举行郊祀及游猎的场所。金贞元元年(1153年),金海陵王迁都燕京,改燕京为金中都。金大定年间(1161-1189年),金世宗完颜雍于中都城丰宜门南五里建郊坛,作为祭祀昊天上帝的场所。《金史?礼志》记载金郊坛制度为:”南郊坛,在丰宜门外,当阙之巳地。圆坛三成,成十二陛,各按辰位。濆墙三匝,四面各三门。斋宫东北 ,厨库在南。坛、濆皆以赤土圬之。”
1279年,元世祖忽必烈建立了统一的元帝国,建都于北京,称大都。1306年,元成宗于大都丽正门东南七里建祭坛,用于祭祀天地。元郊坛为三重圆坛,”地在丽正门外丙位,凡三百八亩有奇。坛三成,每成高八尺一寸,上成纵横五丈,中成十丈,下成十五丈。四陛午贯地子午卯酉四位陛十有二级。外设二壝。内壝去坛二十五步,外壝去内壝五十四步。壝各四门,外垣南棂星门三,东西棂星门各一。圜坛周围上下俱护以甓,内外壝各高五尺,壝四面各有门三,俱涂以赤。” 西周、秦、汉、唐、宋诸朝及北京金、元两朝的祭天建筑对明、清北京天坛的建造有着重要影响。明清北京天坛正是在继承中国古代历朝祭天建筑的基础上营建的。明清北京天坛规模宏大,它的平面设计、建筑布局、建筑技术及植物配置均达到很高的水平。天坛有着美轮美奂的建筑造型,幽深静谧的园林环境,天坛的祈年殿更是中国古代木构建筑的杰作。
天坛是中国古代皇帝的祭坛,也是中国悠久的祭天文化的结晶,其宏伟的建筑、苍翠的古树、丰富的文物收藏既记载了中国古代先民的企盼和希望,也记录了封建帝王的睿智、昏庸和腐朽。
中和韶乐
雅乐源自古代先民生产生活、原始祭祀活动,以其东方特有的乐舞形式,融礼、乐、歌、舞为一体,用音乐同昊天对话,以舞蹈欢娱上苍,营造天人对越的神奇意境,追求天人合一的至高理想。
世界文化遗产
遗产名称:北京皇家祭坛——天坛
Temple of Heaven: anImperial SacrificialAltar in Beijing
入选时间:1998年
遴选依据:文化遗产(i)(ii)(iii)
地理位置:N39 50 44 E11626 41
遗产编号:881
遗产描述:
天坛地处原北京外城的东南部,故宫正南偏东,正阳门外东侧,是明、清朝两代帝王冬至日时祭皇天上帝和正月上辛日行祈谷礼的地方。1998年作为文化遗产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天坛始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嘉靖九年(1530年)设立四郊分祀制度,在天坛建圜丘坛专用来祭天。嘉靖十三年(1534年)改称天坛。嘉靖十九年(1540年),又将原大祀殿改为大享殿。清廷入关后,一切仍按明朝旧制。乾隆十二年(1747年),重建天坛内外墙垣,改土墙为城砖包砌,内坛墙建成悬檐走廊。经过改建的天坛内外坛墙更加厚重,周延十余里,成为极壮丽的景观。
天坛的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穹宇、圜丘。
天坛坛墙南方北圆,象征天圆地方。圜丘坛在南,祈谷坛在北,二坛同在一条南北轴线上,中间有墙相隔。圜丘坛建造在南北纵轴上,内主要建筑有圜丘坛、皇穹宇等,祈谷坛内主要建筑有祈年殿、皇乾殿、祈年门等。
祈年殿建于明永乐十八年(1420年),初名“大祀殿”,是一个矩形大殿,用“象天法地”的手法寓意四季、十二月、十二时辰以及周天星宿,是古代明堂式建筑仅存的一列,也是天坛的主要建筑。
圜丘坛、皇穹宇、祈谷坛是中轴线上三个主要建筑,连接这三座主建筑的是一长长的贯通南北的台基,叫丹陛桥,又叫神道或海墁大道。它长360米,宽29.4米,南端高1米,由南向北逐渐升至3米,象征着此道与天宫相接,皇帝由南至北步步升天。丹陛桥中间是神道,左边是御道,右边是王道,皇帝走御道,王公大臣走王道,神走神道。桥下有东西向隧道,是祭祀前将牲畜送去屠宰的洞口。斋宫位于天坛西天门南,坐西朝东,是皇帝来天坛祈谷、祈天前斋戒沐浴的地方。
神乐署在圜丘坛西天门外西北,始建于明朝永乐十八年(1420年),是管理祭天时演奏古乐的机关,明代叫神乐观,乐舞官、舞生由道士担任。天坛还有九龙柏、七星石、甘泉井、望灯、燔柴炉、瘗坎、燎炉和具服台等古迹。
世界遗产委员会评价:天坛,建于15世纪上半叶,坐落在皇家园林当中,四周古松环抱,是保存完好的坛庙建筑群。无论在整体布局还是单一建筑上,都反映出天地之间(即人神之间)的关系,而这一关系在中国古代宇宙观中占据着核心位置。同时,这些建筑还体现出帝王在这一关系中所起的独特作用。
游览指南
开放时间
一、公园大门
2021年4月1日-10月31日:6:00至22:00开放,21:00停止入园;
园内景点院落(神乐署、祈年殿、圜丘、回音壁、斋宫、北神厨、北宰牲亭)8:00至18:00开放,17:30停止进入,逢周一关闭(法定节假日除外)。
2021年11月1日-3月31日:6:30至22:00开放,21:00停止入园;
园内景点院落(神乐署、祈年殿、圜丘、回音壁、斋宫、北神厨、北宰牲亭)8:00至17:00开放,16:30停止进入,逢周一关闭(法定节假日除外)。
二、景点(含祈年殿、回音壁、圜丘、神乐署)
1、售票时间:旺季8:00-16:30 淡季8:00-16:00
2、联票售票时间:旺季8:00-16:00 淡季 8:00-15:30
3、北神厨、北宰牲亭、斋宫:每周二至周日上午9:00-12:00 下午13:00-16:00
斋宫、北神厨、北宰牲亭门票凭本人身份证在相应门票兑换处换票进入。
门票价格
2019年,天坛公园门票收入于2019年起由税务部门负责征收。
票种 | 价格 | 优惠票 | 备注 |
旺季门票 | 15元 | 7.5元 | 1、旺季:每年4月1日至当年10月31日。2、淡季:每年11月1日至次年3月31日。3、依据北京市物价局“京价(收)字【2001】008号”,执行时间:2001年2月1日。 |
旺季联票(含门票、祈年殿、回音壁、圜丘) | 34元 | 17元 | |
淡季门票 | 10元(¥) | 5元(¥) | |
淡季联票 | 28元 | 14元 | |
景点票联票(含祈年殿、回音壁、圜丘) | 20元 | 10元 | |
神乐署门票 | 10元 | 5元 | 依据北京市发改委“京发改【2004】1822号” |
月票 | 15元 | 1、依据北京市物价局“京价(收)字【2001】008号”,执行时间:2001年2月1日。2、本市居民凭身份证、常住本市的外地人员凭相关部门开具的证明,每月月末四天内购买月票。 [16] |
特色门票
2019年12月,为纪念2020年天坛建坛六百年,天坛公园首次推出二十四节气纪念门票,首款节气纪念门票为“冬至”版,限量一万张。“冬至”版节气纪念门票开售两小时后,售出超过2000张。
天坛公园经营管理科科长赵忠华介绍,本次首发的天坛二十四节气票,取天坛之景,融节气之时,将天坛建筑文化与应节气而生发的植物融合在一起。门票上印有二十四幅节气手绘图,同时配有节气当天日照情况说明及展示图例。
交通位置
乘车服务 | 乘7、17、20、35、36、69、71、105、106、110、120、692、707、729、特11、826路车到天桥站下车15路天桥商场下车6、34、35、36、106、110、687、707路天坛北门下车。2、20、35、69、71、504、826路天坛西门下车。36、53、120、122、525、610、800、特11、814、958、特3、运通102路天坛南门下车。6、25、34、35、36、39、41、43、60、116、525、610、684、685、687、707、723、814路法华寺下车。 |
地铁 | 目的地站(5号线):天坛东门站目的站点出口:D西南口班次:2号线,3分钟/班;5号线,3分钟/班下车后如何到景区:沿祈年大街走490米向右前方转过人行道,到达终点 |
自驾车 | 途径:G106(永定路)-G45(京开高速公路)-玉泉营桥-南三环-木樨园桥-G104-永定门外大街-天桥南大街-天坛路需时:1-2小时途径:京藏高速(G6)-健翔桥(朝亚运村/北四环方向)-四环-安慧桥-安定路-安定门外大街-安定门内大街-交道口南大街-地安门东大街-北河沿大街-南河沿大街-正义路-前门东大街-祈年大街-天坛路需时:1-2小时 |
导游讲解
电子导游 | 1、位置:四大门区;2、时间:8:00—17:00;3、语种:中、粤语、英、日、韩、法、德、西班牙; |
殿堂讲解 | 1、位置:各景点殿堂;2、时间:每二十分钟讲解一次,并视游客量增加讲解频度;3、语种:中文;4、收费:免费。 |
团队讲解 | 1、位置:公园南门;2、时间:8:00—17:00;3、语种:中文、英文;4、收费:中文讲解五人以下100元;中文讲解五人以上200元。英文讲解在中文收费基础上加收50元。5、提示:团队导游需要提前两天预定。 |
1 自动引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