清东陵位于河北省唐山市遵化市西北30公里处,西距北京市区125公里,占地80平方公里。是中国现存规模最宏大、体系最完整、布局最得体的帝王陵墓建筑群。
清东陵于1661年(顺治十八年)开始修建,历时247年,陆续建成217座宫殿牌楼,组成大小15座陵园。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埋葬着5位皇帝、15位皇后、136位妃嫔、3位阿哥、2位公主共161人。
清东陵1961年被列入第一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2000年11月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2001年1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全国首批AAAA级旅游景区。2015年10月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地理环境
清东陵坐落在河北省唐山市的遵化市境内,北纬40°08′~40°11′,东经117°37′~117°42′, 占地80平方公里。距离北京市区125公里。陵区南北长12.5公里、宽20公里,四面环山,正南烟炖、天台两山对峙,形成宽仅50米的谷口,俗称龙门口。
历史沿革
清东陵的15座陵寝从1661年(顺治十八年)首建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到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最后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为止,营建活动延续了247年。
1661年(顺治十八年)入关第一帝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营建,1664年(康熙三年十一月)主体工程告竣。1668年(康熙七年)营建圣德神功碑亭。
1674年(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的嫡皇后孝诚仁皇后崩逝,开始筹建景陵。1676年(康熙十五年)破土兴工。1681年(康熙二十年)孝诚、孝昭二位皇后入葬时,景陵隆恩殿尚在修建之中。与此同时,埋葬康熙帝妃嫔的景陵妃园寝也随着完工,成为清王朝在关内修建的第一座妃园寝。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康熙皇帝遵照祖母遗命,在风水墙外,大红门东侧建造暂安奉殿。37年以后即1725年(雍正三年),雍正皇帝决定将暂安奉殿改建为昭西陵,是年农历二月初三动工,年底建成。在孝庄文皇后的暂安奉殿建成后,康熙皇帝就在孝陵东侧为孝惠章皇后兴建陵寝,约于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建成(准确年代待考)。这是清王朝营建的第一座皇后陵,开创了清代为皇后单独建陵的先例。因位于孝陵东侧,又与孝陵为同一体系,故名为“孝东陵”。
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将他的万年吉地确定在遵化境内的九凤朝阳山,并运去了大量建筑材料。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皇帝以那里“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为借口而废之,复于河北省易县泰宁山下另辟兆域,营建泰陵。自此才有“东陵”、“西陵”之分。
乾隆皇帝即位不久,在景陵东旁为祖母辈的康熙皇帝的悫惠、惇怡两位皇贵太妃单独修建了园寝,称景陵皇贵妃园寝,俗称双妃陵。
1742年(乾隆七年),乾隆皇帝将东陵境内的胜水峪确定为自己的万年吉地,翌年二月破土兴工,1752年(乾隆十七年)完工。1799年(嘉庆四年)定名“裕陵”。
1747(乾隆十二年),裕陵妃园寝破土动工,1752年(乾隆十七年)完工。1755年—1762年(乾隆二十年至二十七年)又进行了扩建,增建了方城、明楼、宝城和东西配殿。
为了平衡东陵和西陵的关系,1796年(嘉庆元年),太上皇弘历曾谕令以后各帝陵按昭穆次序在东、西两陵分建。
道光皇帝于1821年(道光元年)在东陵境内的宝华峪营建陵寝,1827年(道光七年)建成。其妃园寝和公主园寝也随之完工。宝华峪陵寝建成第二年因发现地宫渗水,道光帝另在西陵境内相度陵址,随之将已建成的东陵宝华峪陵寝及妃园寝废掉,拆运到西陵重建,于是在东陵界内留下了一片废墟。
咸丰皇帝即位以后将陵址选定在东陵界内的平安峪。1859年(咸丰九年)破土兴工。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陵工受阻。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崩逝以后,陵工才被迫加紧进行,至1866年(同治五年)完工,命名“定陵”。随后妃园寝也相继告竣。修建定陵时由于战败赔款,国库空虚,不得已选用了宝华峪道光帝弃陵的大量旧料,建筑质量大不如前。
1873年(同治十二年),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的定东陵在定陵东侧二里许的普祥峪和菩陀峪同时破土兴工,1879年(光绪五年)同时完工。16年后,慈禧下令将自己的陵寝进行重修。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开工,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完工,历时13个年头。因为这两座陵都位于定陵东侧,且从属定陵,故统称为“定东陵”。慈安皇太后的陵单称普祥峪定东陵;慈禧皇太后的陵单称为菩陀峪定东陵。
同治皇帝生前未选择陵址,在其驾崩后才仓促相度,陵址确定在东陵界内的双山峪,定陵名为“惠陵”。1875年(光绪元年)动工,1878年(光绪四年)建成。位于惠陵西侧的妃园寝也在1876年—1878年(光绪二年至四年)间建成。由于国力维艰,仅过了21年,到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竟发现隆恩殿大木构件多有伤折、糟朽现象,不得已拆掉重建。重建工程于当年(1899年)开工。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事件,工程被迫暂停,到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才结束,历时8年。
1928年7月,国民党第十二军军长孙殿英,以“剿匪”为名策划了一起东陵盗案,盗掘了乾隆皇帝的裕陵和慈禧太后的定东陵。
1945年9月,伪冀东防共自治政府辖东陵的冀东军区15军分区情报队队长张尽忠伙同王绍义,穆树轩、贾正国、赵国正、李树卿、刘恩、刘继新等人,明目张胆地开始盗窃陵寝。整个清东陵14座陵寝,157人的墓几乎无一幸免。
1952年,国家成立清东陵文物保护所,对陵寝进行管理。
1961年,清东陵被国务院列为全国第一批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8年,正式开放,供中外游人参观游览。
2000年11月30日,在澳大利亚凯恩斯召开的第24届世界遗产委员会的大会上,清东陵获得全票通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陵寝规制
皇帝陵
清朝入关以前,已经在关外营建了3座皇帝陵,即永陵、福陵和昭陵。这三座陵寝规制各异,说明当时并无定制。入关以后营建的陵寝,基本因袭了明陵规制。清东陵各座陵寝的序列组织都严格地遵照“陵制与山水相称”的原则,既要“遵照典礼之规制”,又要“配合山川之胜势”。
自顺治皇帝的孝陵在昌瑞山下落成以后,清代皇帝陵的规制就已基本形成。其布局可分为三个区,即神路区、宫殿区和神厨库区。孝陵的神路区建筑配置最为丰富,自南至北依次为石牌坊、东西下马牌、大红门、具服殿(供谒陵者更换衣服、临时休息的殿宇)、圣德神功碑亭、石像生、龙凤门、一孔桥、七孔桥、五孔桥、东西下马牌、三路三孔桥及平桥。宫殿区按照前朝后寝的格局营建,自南至北依次为:神道碑亭、东西朝房、隆恩门、东西燎炉(焚烧纸、锞的场所)、东西配殿、隆恩殿、陵寝门、二柱门、石五供、方城、明楼、琉璃影壁及月芽城、宝城、宝顶,宝顶下是地宫。宫门以北部分环以围墙,前后三进院落。神厨库区位于宫殿区前左侧,其建筑有:神厨(做祭品的厨房)、南北神库(储存物品的库房)、省牲亭(宰杀牛羊的场所),环以围墙,坐东朝西。围墙外建井亭。三个区的所有带屋顶的建筑(包括墙垣)除班房覆以布瓦外,全部以黄琉璃瓦覆顶(包括墙顶)。其中大红门为单檐庑殿顶建筑;圣德神功碑亭、神道碑亭、隆恩殿、明楼和省牲亭为重檐歇山顶建筑;具服殿、隆恩门、配殿、燎炉为单檐歇山顶建筑;朝房为单檐硬山顶建筑;神厨、神库为单檐悬山顶建筑;陵寝门为琉璃花门;井亭为盝顶建筑;班房为单檐卷棚顶建筑。
入关第二帝康熙皇帝的景陵承袭孝陵规制,宫殿区和神厨库区与孝陵相同,惟神路区有较大改动:一、神路与孝陵神路相接,不单建石牌坊、大红门、具服殿。二、圣德神功碑亭改竖双碑,分书满汉碑文。三、石像生由18对缩减为5对。四、改龙凤门为五间六柱五楼的牌楼门(道光年间,为求划一,谕今将牌楼门也称龙凤门)。五、裁撤七孔桥、一孔桥。六、五孔桥改建在石像生以南。
入关第四帝乾隆皇帝的裕陵承袭景陵规制,但稍有展拓。一是神路区的牌楼门以北增加一孔拱桥。二是石像生增至8对,比景陵多出3对。三是在陵寝门前增设三路一孔玉带桥。四是在三路三孔桥两侧对称地各增设一座三孔平桥。
入关第七帝咸丰皇帝的定陵基本沿用祖陵的规制,裁撤了圣德神功碑亭、一孔拱桥、二柱门,将陵寝门前的玉带桥改为三座平便桥,将石像生改为5对。
入关第八帝同治皇帝的惠陵规制更为减缩,不仅未建石像生,连与孝陵相接的神路也被撤掉,成为割断统绪的孤陵。
皇后陵
清王朝建造的第一座皇后陵是孝惠章皇后(顺治帝的皇后)的孝东陵,其布局为:神路区仅设一路三孔桥,宫殿区不设二柱门,其余则与皇帝陵相同。但由于当时制度尚不完备,在该陵内又埋葬了28位顺治帝的妃嫔,形成了皇后陵兼妃园寝的局面。
埋葬孝庄文皇后的昭西陵由暂安奉殿改建而成,规制极为特殊。一是神路区只设下马牌和神道碑亭,未设桥涵。二是宫殿区建了两层围墙,外层围墙的正面设置了隆恩门,内层围墙的正面设置三座琉璃花门。三是陵寝门设置在隆恩殿左右的卡子墙上;四是隆恩殿为清代建筑等级最高的重檐庑顶。
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的定东陵是清王朝营建的最后两座皇后陵,其规制基本参照孝东陵,但又有所区别。一是在神路区增建了下马牌和神道碑亭,三孔拱桥两侧对称地增建了平桥;二是陵内不再埋葬妃嫔。
妃园寝
清东陵建成的第一座妃园寝是景陵妃园寝,其布局只有宫殿区。自南向北依次为:一孔拱桥和平桥、东西厢房、东西班房、宫门、燎炉、享殿、园寝门。后院建49个小宝顶。厢房、班房均以布瓦覆顶。大门、享殿为单檐歇山式建筑,并以绿琉璃瓦覆顶。
景陵皇贵妃园寝是清东陵内建造的第二座妃园寝。乾隆皇帝出于对康熙帝的两位皇贵妃的尊重和孝顺,拓展了规制。与景妃园寝相比,有以下三点不同:一是增加绿瓦单檐歇山顶的东西配殿。二是享殿月台前设置了丹陛石。三是为两位皇贵妃各建立了方城和绿瓦单据歇山式的明楼,该园寝成为清代等级最高的妃园寝。
清东陵内建造的第三座妃园寝是裕陵妃园寝。该园寝规制接近景陵皇贵妃园寝,所不同的是享殿前未设丹陛石,园寝门开在享殿两侧的面阔墙上,有一座方城明楼,后院内建34座小宝顶。
定陵妃园寝和惠陵妃园寝是清东陵内营建的第四、第五座妃园寝,它们的规制均与景陵妃园寝相同。
布局结构
陵寝格局
入关第一帝世祖顺治皇帝的孝陵位于南起金星山,北达昌瑞山主峰的中轴线上,其余皇帝陵寝则以孝陵为中轴线按照“居中为尊”、“长幼有序”、“尊卑有别”的传统观念依山势在孝陵的两侧呈扇形东西排列开来。各陵按规制营建了一系列建筑,总体布局为”前朝后寝”。“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审美思想贯穿于每一座陵寝建筑中。
孝陵之左为圣祖康熙皇帝的景陵,次左为穆宗同治皇帝的惠陵;孝陵之右为高宗乾隆皇帝的裕陵,次右为文宗咸丰皇帝的定陵,形成儿孙陪侍父祖的格局,突现了长者为尊的伦理观念。
皇后陵和妃园寝都建在本朝皇帝陵的旁边,表明了它们之间的主从、隶属关系。皇后陵的神道都与本朝皇帝陵的神道相接,而各皇帝陵的神道又都与陵区中心轴线上的孝陵神道相接,从而形成了一个庞大的枝状系。
建筑序列
清代在此陆续建成15座陵园,埋葬160余人,均由宫墙、隆恩殿、配殿、方城明楼及宝顶等建筑构成。其中方城明楼为各陵园最高的建筑物,内立石碑,碑上以汉、满、蒙三种文字刻写墓主的谥号。明楼之后为”宝顶”(大坟头),其下方是停放灵柩的”地宫”。
孝陵以金星山为朝山(陵寝正前方所对之山),以影壁山为案山(墓穴与朝山之间的小山),以昌瑞山为靠山(陵墓后靠之山),三山的连线即为孝陵建筑的轴线。由于金星山、昌瑞山之间的距离长逾8公里,营造者设置了一条长约6公里的神路(专供棺椁、神牌通过的甬路),将自石牌坊(用石料构筑的牌楼,是陵区入口的标志物)至宝顶(地宫之上的封土)的几十座建筑贯穿在一起,并依山川形势分成了三个区段。一是石牌坊到影壁山间长约1.5公里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配置了宽大的石牌坊和高耸的神功圣德碑亭(内竖为皇帝歌功颂德的石碑的方亭,亦称大碑楼),与金星山及影壁山相呼应。二是影壁山至五孔桥间长约3.5公里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配置了石像生(设在神路两旁的石人、石兽雕塑群)、龙凤门(由三间石雕火焰牌楼和四段琉璃壁组成的门坊)、一孔桥、七孔桥和五孔桥等低平建筑,以同周围的平坦地势相协调。三是五孔桥至宝顶间长约1公里的区段。在这个区段内集中配置了神道碑亭(内竖镶刻帝后谥号石碑的方亭)、隆恩门(陵院的大门)、隆恩殿(举行大祭活动的主要殿堂)、方城(砖砌的方形城台)、明楼(建在方城之上的内竖墓碑、檐挂陵名匾额的方亭)、宝顶、宝城(围绕宝顶的城墙)等主要礼制性建筑。并且这些建筑由南至北依次升高,以与昌瑞山及两侧护砂(陵寝左右的山丘)相互配合。这些建筑的配置与组合,均以风水学中的形势理论为指导,其大小、高低、远近、疏密皆以“百尺为形,千尺为势”的尺度进行视觉控制。并将山川形胜纳于景框之中,作为建筑的对景、底景和衬景,实现了“驻远势以环形,聚巧形而展势”的目的。
内葬人物
陵寝 | 内葬人物 |
---|---|
孝陵 | 内葬世祖顺治皇帝爱新觉罗·福临(1638—1661),在位18年孝康章皇后、孝献皇后 |
景陵 | 内葬圣祖康熙皇帝爱新觉罗·玄烨(1654—1722),在位61年孝诚、孝昭、孝懿、孝恭四位皇后及敬敏皇贵妃 |
裕陵 | 内葬高宗乾隆皇帝爱新觉罗·弘历(1711—1799),在位60年孝贤、孝仪二皇后,慧贤、哲悯、淑嘉三位皇贵妃 |
定陵 | 内葬文宗咸丰帝爱新觉罗·奕詝(1831—1861),在位11年孝德显皇后 |
惠陵 | 内葬穆宗同治帝爱新觉罗·载淳(1856—1874)孝哲毅皇后 |
昭西陵 | 内葬孝庄文皇后博尔济吉特·布木布泰(1613—1687) |
孝东陵 | 内葬孝惠章皇后博尔济吉特氏(1641—1717)该陵内还陪葬了28位顺治帝的妃嫔 |
普祥峪定东陵 | 内葬孝贞显皇后钮祜禄氏(1837—1881),即慈安皇太后 |
菩陀峪定东陵 | 内葬孝钦显皇后叶赫那拉氏(1835—1908),即慈禧皇太后 |
景陵皇贵妃园寝 | 内葬康熙帝的悫惠皇贵妃和惇怡皇贵妃 |
景陵妃园寝 | 内葬康熙帝的1位贵妃、11位妃、8位嫔、10位贵人、10位答应、8位常在、1位皇子(十八阿哥) |
裕陵妃园寝 | 内葬乾隆帝死后被贬的乌喇那拉皇后和35位妃嫔 |
定陵妃园寝 | 内葬咸丰帝的2位皇贵妃、2位贵妃、4位妃、4位嫔、3位常在 |
惠陵妃园寝 | 内葬同治帝的淑慎、恭肃、献哲、荣惠4位皇贵妃 |
公主园寝 | 内葬宣宗道光皇帝的2位公主和2位皇子 |
文物遗存
孝陵神路
孝陵神路长约6公里,南起金星山下的石牌坊,北到昌瑞山下的宝城、室顶,沿朝山、案山、靠山的三山连线,将孝陵的数十座建筑相贯串,形成陵区建筑中轴线。孝陵神路是清陵中最长的神路。
孝陵石牌坊
孝陵石牌坊中国现存面阔最宽的石牌坊,仿木结构形式,五间六柱十一楼,面阔31.35米,高12.48米,全部用巨大的青白石构筑而成。夹杆石的顶部圆雕麒麟、狮子,看面分别浮雕云龙、草龙、双狮戏球等图案。梁枋上雕刻旋子彩画。折柱、花板上浮雕祥云。斗拱、椽飞、瓦垅、吻兽、云墩、雀替均为石料雕制。经过两次大地震330年仍完好无损。
孝陵石像生
孝陵石像生共18对,其中文臣3对、武将3对、站卧马各1对、站坐麒麟各1对、站卧象各1对、站卧骆驼各1对、站坐鋑猊各1对、站坐狮子各1对。另有望柱1对。所有石雕像均以整块石料雕成。这组石雕对称地排列在神道两侧,南北长800多米。
孝陵七孔拱桥
拱形桥在石桥中是等级最高的一种。七孔拱桥在清东陵只孝陵有一座。桥长110米,两侧安设石栏板126块,石望柱128根,抱鼓石4块。
裕陵圣德神功碑亭
裕陵圣德神功碑亭为重檐歇山式建筑,黄琉璃瓦覆顶,厚重的墩台四面各辟券门。亭内高6.64米的两统石碑分别竖立在两只巨大的石雕龙跃之上,东碑刻满文,西碑刻汉字。碑文由仁宗嘉庆皇帝撰写,文字由清代著名书法家、高宗乾隆帝第十一子成亲王永瑆亲书。此碑至今保存完整无损,字迹清晰。亭外广场四角各竖一根白色大理石雕刻的华表。每根华表由须弥座、柱身、云板、承露盘和蹲龙组成。柱身上雕刻着一条腾云驾雾的蛟龙。八角须弥底座和栏杆上亦雕满了行龙、升龙和正龙,一组华表上所雕的龙达98条。
裕陵地宫
裕陵是乾隆皇帝的陵寝,其地宫由九券四门构成,进深54米。从第一道石门开始,所有的平水墙、月光墙、券顶和门楼上都布满了佛教题材的雕刻,如四大天王、八大菩萨、五方佛、二十四佛、五欲供、狮子、八宝、法器及三万多字的藏文、梵文经咒,被誉为“石雕艺术宝库”和“庄严肃穆的地下佛堂”。
菩陀峪定东陵三殿
菩陀峪定东陵是慈禧皇太后的陵寝。其隆恩殿及东西配殿木构架全部采用名贵的黄花梨木。梁枋彩画不做地仗,不敷颜料,而在木件上直接沥粉贴金,其图案为等级最高的金龙和玺彩画。殿内墙上雕有寓意“万福万寿、福寿绵长”的砖雕图案,并全部筛扫红黄金。三殿的64根露明柱子上全部盘绕半立体的镀金铜龙。封护墙干摆到顶,拔檐砖上雕有“万福流云”图案。大殿周围的石栏杆,无论栏板、望柱还是抱鼓石上,全部浮雕各式龙凤呈祥、海水江崖图案。
裕陵玉带桥
裕陵玉带桥在隆恩殿后、陵寝门前的玉带河上。单孔拱券,三桥并排。桥面两侧安装白石栏杆,龙凤柱头。这种规制的石桥在清陵中仅此一例。
文物价值
清东陵的经营跨越了两个半世纪的时空,几乎与清王朝相始终,葬有许多对清代历史有着重要影响的、声名显赫的人物,蕴含着丰富的历史信息,不仅是研究清代陵寝规制、丧葬制度、祭祀礼仪、建筑技术与工艺的不可多得的实物资料,而且也是研究清代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科学、艺术的典型例证。
文物保护
在古建维修工作中,由于严格遵守了“不改变文物原状”的原则,使现存的建筑仍然保持着原来的形制、结构、色调和工艺;对于已经毁掉的建筑物,除因保护工作的需要,按原形制复建了部分看护用房(值班房)外,大部分只做了遗址保护;对于神路,则实施了原状保护,只在神路两侧修筑了辅路,以防车辆碾轧,从而保持了陵寝的完整性和真实性。
2011年清东陵保护区完成了《清东陵保护管理办法》的修订,并经河北省人大批准,于2012年1月1日起正式实施。
2013年中国城市规划设计研究院所制作的《清东陵总体规划》对清东陵的保护区进行了划分。保护范围分为了三级进行控制,并对各个区的保护提出了要求。一是绝对保护区,面积为2.5平方公里,主要包括各个陵寝的建筑和历史上的部分仪树地段。要求严禁一切有损文物古迹及其环境的活动和非法建设活动,严格保护和恢复历史的真实性和完整性;二是历史环境恢复区,面积约23.5平方公里,即西大河以东,石马公路以西的范围。要求保持原有的山形地势及环境气氛,严格控制建设项目。控制本区内的居民点,严格限制其发展;三是环境协调区,面积约48公里。要求保护现有的地形地貌与环境,控制建设项目与陵区的气氛相协调。
人文解密
清东陵的15座陵寝从1661年(顺治十八年)首建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到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最后建成慈禧皇太后的菩陀峪定东陵为止,营建活动延续了247年。随着清王朝由弱到强,由盛到衰的发展变化,清东陵的营建活动也经历了同样的发展过程。1661年(顺治十八年)入关第一帝顺治皇帝的孝陵开始营建,1664年(康熙三年十一月)主体工程告竣。1668年(康熙七年)营建神功圣德碑亭。该陵规模十分宏大,体系相当完整,
成为清东陵陵园总体格局的奠基之作。 1674年(康熙十三年),康熙皇帝的嫡 皇后孝诚仁皇后崩逝,开始筹建景陵, 1676年(康熙十五年)破土兴工。1681 年(康熙二十年)孝诚、孝昭二位皇后 入葬时,景陵隆恩殿尚在修建之中(竣 工时间待考)。与此同时,埋葬康熙帝 纪摈的景陵妃园寝也随着完工,成为 清王朝在关内修建的第一座妃园寝。
1688年(康熙二十七年)康熙皇帝遵照祖母遗命,在风水墙外,大红门东侧建造暂安奉殿。37年以后即1725年(雍正三年),雍正皇帝决定将暂安奉殿改建为昭西陵,是年农历二月初三动工,年底建成。在孝庄文皇后的暂安奉殿建成不久,康熙皇帝就在孝陵东侧为孝惠章皇后兴建陵寝,约于1693年(康熙三十二年)建成(准确年代待考)。这是清王朝营建的第一座皇后陵,开创了清代为皇后单独建陵的先例。因位于孝陵东侧,又与孝陵为同一体系,故名为“孝东陵”。
雍正初年,雍正皇帝将他的万年吉地确定在遵化境内的九凤朝阳山,并运去了大量建筑材料。1729年(雍正七年),雍正皇帝以那里“规模虽大而形局未全,穴中之土又带砂石”为借口而废之,复于河北省易县泰宁山下另辟兆域,营建泰陵。自此才有“东陵”、“西陵”之分。乾隆皇帝即位不久,为报答祖母辈的康熙皇帝的悫惠、惇怡两位皇贵太妃的抚育之恩,特在景陵东旁为她俩单独修建了园寝(其兴工、竣工日期待考),称景陵皇贵妃园寝,俗称双妃陵。
1742年(乾隆七年),乾隆皇帝将东陵境内的胜水峪确定为自己的万年吉地,翌年二月破土兴工,1752年(乾隆十七年)完工,1799年(嘉庆四年)定名“裕陵”。该陵堂局开阔,建筑宏伟,做工精细,用料考究,富丽堂皇,堪称上乘之作。1747(乾隆十二年)裕陵妃园寝破土动工,1752年(乾隆十七年)完工。1755年—1762年(乾隆二十年至二十 七年)又进行了扩建,增建了方城、明楼、 宝城和东西配殿。为了平衡东陵和西陵的关 系,1796年(嘉庆元年)太上皇弘历曾谕令以 后各帝陵按昭穆次序在东、西两陵分建。道 光皇帝即位以后,遵照此谕,1821年(于道 光元年)在东陵境内的宝华峪营建陵寝,1827 年(道光七年)建成。其妃园寝和公主园寝也随之完工。宝华峪陵寝建成第二年因发现地 宫渗水,道光帝震怒,不仅严惩了建陵臣工, 而且不顾昭穆东西分建的谕旨,另在西陵境 内相度陵址,随之将已建成的东陵宝华峪陵寝及妃园寝废掉,拆运到西陵重建,于是在东陵界内留下了一片废墟。
咸丰皇帝即位以后,即命大臣在东、西陵两地相度陵址,最后选定在东陵界内的平安峪。1859年(咸丰九年)破土兴工。由于第二次鸦片战争爆发,陵工受阻。1861年(咸丰十一年),咸丰皇帝在承德避暑山庄崩逝以后,陵工才被迫加紧进行。直到1866年(同治五年)才最后完工,命名“定陵”。随后妃园寝也相继告竣。修建定陵时由于战败赔款,国库十分空虚,不得已选用了宝华峪道光帝弃陵的大量旧料,建筑质量大不如前。1873年(同治十二年)慈安皇太后和慈禧皇太后的定东陵在定陵东侧二里许的普祥峪和菩陀峪同时破土兴工,1879年(光绪五 年)同时完工。但16年以后,慈禧皇太后倚仗独掌朝纲之机,
以“年久失修”为借口,下令将自己的陵寝进行重修。1895年(光绪二十一年)开工,1908年(光绪三十四年)完工,历时13个年头。重修后的慈禧陵,用料之讲究,做工之精细,装修之豪华,建筑之精美,使与之毗邻的慈 安陵为之逊色。因为这两座陵都位于定陵东侧,且从属定陵,故统称为“定东陵”。慈安皇太后的陵单称普祥峪定东陵;慈禧皇太后的陵单称为菩陀峪定东陵。同治皇帝生前未选择陵址,在其驾崩后才仓促相度,陵址确定在东陵界内的双山峪,定陵名为“惠陵”。1875年(光绪元年)动工,1878年(光绪四年)建成。位于惠陵西侧的妃园寝也在1876年—1878年(光绪二年至四年)问建成。由于国力维艰,建筑材料低劣,加之施工仓促,仅过了21年,到1899年(光绪二十五年),竟发现隆恩殿大木构件多有伤折、糟朽现象,不得已拆掉重建。重建工程于当年(1899年)开工。由于发生了八国联军侵占北京的事件,工程一度搁浅,到1906年(光绪三十二年)才结束,历时8年之久。接连不断的大规模营建皇陵的活动,不仅极大地耗费了国帑,而且也加重了人民的负担。特别是光绪年间屡兴大工,更使本来十分脆弱的经济雪上加霜,从而加速了清王朝的覆亡。
旅游指南
门票信息
1.预定门票至少提前一天以上。
2.联票:108元/张(含孝陵主神道、裕陵、裕妃陵、定东陵(慈禧陵)、景陵);淡季价格80元/人。
3.单陵票:裕陵60元/张;慈禧陵60元/张。淡季40元\人。
4.摆渡车票: 车票30元/张。
5.祈福大典:30元\人(旺季)
6.优惠政策:(1)60-69周岁老年人、18周岁以下(含18周岁)未成年人、全日制大学以下学历学生等凭有效证件购联票54元\人(2)1.2米以下(含1.2米)和6周岁以下(含6周岁)儿童,70周岁以上(含70周岁)老年人、现役军人、残疾军人、残疾人(一级、二级重度肢体残疾、盲人、智力残疾人、精神残疾人允许一名陪护免门票)凭有效证件免门票。残疾人摆渡车票半价。无偿献血奉献奖获得者凭有效证件免门票。退役军人凭本人《优待证》免景区门票。
7.旺季:4月1日——10月31日淡季:11月1日——次年3月31日
8.如果价格有变化以景区当日公告为准。
旅游路线
自驾路线
北京方向
1.北京东六环—京秦高速(G0121)—清东陵支线(S9961)—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2.北京—京平高速—京秦高速(G0121)—清东陵支线(S9961)—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3.北京—京哈高速(G1)—长深高速(G1)—京秦高速(G0121)—清东陵支线(S9961)—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4.北京—京哈高速(G1)—京秦高速(G0121)—清东陵支线(S9961)—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5.北京—京平高速—蓟州—蓟州外环—国道102线—遵化石门—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6.北京—燕郊—三河—蓟州外环—国道102线—遵化石门—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天津方向
1.天津—津蓟高速—京秦高速(G0121)—清东陵支线(S9961)—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2.天津—津蓟高速—京哈高速(G25)—长深高速(G25)—京秦高速(G0121 北京蓟州)—清东陵支线(S9961)—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3.天津—津蓟高速—蓟州外环—国道102线—遵化石门—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4.天津—唐津高速(G2501)—长深高速(G25)—京秦高速(G0121北京蓟州)—清东陵支线(S9961)—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承德
1.承德—长深高速(G25)—京秦高速(G0121北京蓟州)—清东陵支线(S9961)—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2.承德—兴隆—遵化—石门—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秦皇岛
秦皇岛—京哈高速(G1)—长深高速(G25)—京秦高速(G0121北京蓟州)—清东陵支线(S9961)—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唐山
1.唐山—长深高速(G25)—京秦高速(G0121北京蓟州)—清东陵支线(S9961)—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2.唐山—唐山—丰润区—遵化—石门—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东北方向
东北方向—京哈高速(G1)—长深高速(G25)—京秦高速(G0121北京蓟州)—清东陵支线(S9961)—清东陵游客服务中心
公交车:
1、3月中旬到11月中旬的周六、日及节假日,有从天津——黄崖关——清东陵的专车。
2、蓟县、唐山或遵化都有直通景区的班车。
3、节假日在北京宣武门教堂前有前往清东陵的旅游专线车。
陵区内统一乘坐景区观光车,自驾车需停在景区停车场。
1 自动引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