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榜单|中国旅游指南|旅游百科|中国5A级景区|特产大全|特产百科|地区特产|中国之最|旅游图谱

旅游百科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安徽)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北依黄山,南接千岛湖,面积9.5平方公里,是一个聚集古城生活、宗祠文化、牌坊文化、徽商文化、村落文化、民居文化的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主要旅游景点有徽州古城、牌坊群·鲍家花园、潜口民宅、呈坎、唐模五大景区。2014年11月,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获得“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荣誉称号。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安徽)插图

历史沿革

唐武德六年(公元623年),先后建立了中汪街、六家园、太子塘等建筑物,逐步形成了一个聚族而居的村落。

唐朝大历五年(770年),徽州“一府六县”格局开始形成。

元代时期,位于呈坎的一座五孔石桥开始建成,并取名为环秀桥。

明清时期,安徽黄山大多数徽州古建筑陆续建成。

明武宗正德十年(1515年),古徽州境内最大的祠堂——潜口金紫祠开始建成。

1984年,将原散见于潜日、许村等地11座较典型又不宜就地保护的明代建筑,集中于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组成明代村落,定名“潜口民宅”。同年,崇一学堂旧址改建成陶行知纪念馆。

1988年1月,潜口民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0年,明代民居建筑群(即“明园”)建成并对外开放。

1991年,陶行知纪念馆进行第一次扩建完工并对外开放。

2001年6月,呈坎(环秀桥)列入第五批“国保”单位。

2003年,陶行知纪念馆进行第二次扩建,占地1700平方米。

2005年,牌坊群景区被国家旅游局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7年,清代民居建筑群(即“清园”)建成并对外开放。同年8月,潜口民宅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

2009年11月,黄山市对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正式推出、部署“百村千幢”古民居保护利用工程。

2013年8月,歙县棠樾牌坊群景区新游客服务中心正式启用。11月30日,复建完成的呈坎(环秀桥)通过了国家文物居专家组的验收。同年12月,“百村千幢”工程完成了对101个古村规划编制,实施了101个古村落的保护和利用。

2014年11月18日,黄山徽州唐模景区与上海枫泾古镇景区签署协议,结成友好合作景区。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位于徽(州)文化发祥地安徽省黄山市,北依黄山,南接千岛湖,介于东经117°02′至118°55′、北纬29°24′至30°24′之间。

气候特点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夏季高温多雨,冬季温和少雨。最热月平均气温在22摄氏度以上,最冷月在0摄氏度到15摄氏度左右,年较差约在15摄氏度到25摄氏度左右,可以出现短时间霜冻,无霜期在240天以上,降水量在750—1000毫米以上,夏雨较集中,无明显干季。

景区布局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位于徽文化发祥地安徽省黄山市,由徽州古城、牌坊群·鲍家花园、唐模、牌坊群·鲍家花园、潜口民宅、呈坎五大精品景区组成,北依黄山,南接千岛湖,新安江缓缓流过,两千年的历史积淀,这里的一草一木,一砖一瓦彰显着古城、古村、古建所特有的地域文化气质。

5个具有差异化的景区打包创建,汇聚了徽州古村落、古城、官署、民居、牌坊、徽派园林和风水文化等古徽州具有代表性的元素,呈现了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有力促进徽文化的传承。

东部

东部主要是徽州古城景点,徽州古城是徽州府治所在地,也是现今保存最为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五峰拱秀,六水回澜。徽州府衙素有徽州故宫之称,大气磅礴,为江南官署之最,许国石坊为全国唯一的八角牌坊,明朝万历皇帝以这种最隆重的方式来褒奖他的爱臣许国大学士,如今被誉为东方的凯旋门。

中部

中部是牌坊群·鲍家花园和唐模景区。这里有自宋元至明清,绵延了八百余年的古老村落棠樾村,有巍峨高大、庄重威严的七座牌坊,沉稳凝重的男祠,清雅端庄独一无二的女祠。女祠(清懿堂),是中国唯一的女祠,雕饰不俗,精致大方,是研究徽州宗法制度和徽商历史的生动教材。鲍家花园,与牌坊群相谐互生,是以徽商私家园林为背景,以徽派盆景为主题,汇集徽派盆景艺术之精华,同时荟萃国内各流派盆景的代表作品,其受苏派、湘派、川派和徽派盆景造型精华于一园,被誉为东方园林之母。

唐模,是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始建于唐、培育于宋、元、盛于明、清。历史上因经济活跃、民风纯朴,而被誉为“唐朝模范村”,是徽州历史悠久,人文积淀深厚的文明古村。唐模位于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境内,毗邻歙县棠越牌坊群。这里有名闻遐迩的檀干园,模拟了西湖景致,修筑亭台楼阁、水榭长桥,湖堤遍植檀花和紫刑,园内也有三潭印月、湖心亭、白堤、玉带桥等胜景,恰是一处微缩的西子湖。镜亭是小西湖的中心,亭内四壁以大理石砌成,镶嵌有苏轼、朱熹、董其昌、黄庭坚、倪元璐、文征明、米芾、蔡襄、查士标等书法大家碑帖,林林总总,蔚为大观,仿佛是一座新安碑园。田园风光优雅别致,法式浪漫风情与徽州古村落丝丝入扣。

西部

西部是潜口民宅和呈坎景区。潜口民宅又名紫霞山庄,坐落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紫霞峰南麓。潜口民宅是徽州明代汉族民居的徽派建筑群。在一个小山峦上展示出各类不同古民居风貌,颇具匠心,潜口民宅从建筑类型划分有洞社、宅第、小桥、路亭、牌坊。在时间跨度上,从明弘治八年延续到明中晚期。清初名流黄宗羲、施闰章、梅庚、靳治荆等均涉足此地,并有题记于此。

呈坎,堪称中国古建筑史上一大奇迹,这里融自然山水为一体,按《易经》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村落,诠释了天地万物相生克的先哲理论,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村。村中长街短巷,宛若迷宫,漫步街头,步移景异,可谓人行千巷里,如在画中游。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安徽)插图1

主要景点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位于徽文化发祥地安徽省黄山市,由徽州古城、牌坊群·鲍家花园、唐模、潜口民宅、呈坎五大景区组成,面积9.5平方公里,北依黄山,南接千岛湖。徽州古城是徽州府治所在地,是保存最为完好的中国四大古城之一。牌坊群由明清七座紧紧相连的石坊组成,是中国最大的牌坊群落。鲍家花园有东方园林之母的美誉,是中国最大的私家园林。唐模田园风光优雅别致,法式浪漫风情与徽州古村落丝丝入扣,有中国水口园林第一村的美誉。潜口民宅荟萃了明清徽州最经典、最具代表性的徽州民居,被誉为我国明清民间建筑艺术的活专著。 呈坎按《易经》八卦风水理论选址布局,诠释了天地万物相生克的先哲理论,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村。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汇聚了徽州古城、古村落、官署、民居、牌坊、徽派园林和风水文化等古徽州最具代表性的元素,将中华三大地域文化之一的徽文化完美鲜活地呈现于世。

徽州古城
徽州古城景区位于国家历史文化名城 —— 歙县县城,是古徽州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是古徽州府治所在地,中国四大古城之一,中国三大地域文化之一 一一 徽文化的发祥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景区现辖徽州府衙、许国石坊、古城墙、徽园、徽州故事馆、徽剧馆、斗山街、陶行知纪念馆、黄宾虹纪念馆等参观点。古城内五峰拱秀,六水迴澜,山光水色,楚楚动人,古民居群布局典雅,古桥、古塔、古街、古巷、古坝、古牌坊交织着古朴的风采,犹如一座气势恢宏的历史博物馆。素有“中国徽墨之都”、“中国歙砚之乡”、“徽剧(徽班)之乡”、“中国徽文化之乡”、“中国牌坊之乡”之美誉。

牌坊群·鲍家花园
黄山歙县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座落于山青水秀的歙县棠樾村内,由古牌坊、古祠堂、古民居、鲍家花园组成。此地距古城歙县10公里,距市府所在地屯溪27公里。棠樾为鲍氏家族的聚居地。该家族自南宋建炎年间迁此定居,绵延了800余年。以“忠、孝、节、义”核心的石牌坊,由两头向中间依次排列,呈半弧形展开,自西向东依次为鲍灿孝行坊、慈孝里坊、鲍文龄妻汪氏节孝坊、乐善好施坊、鲍文渊妻节孝坊、鲍逢昌孝子坊、鲍象贤尚书坊。七座牌坊庄重威严,连成一线,鱼贯而立。沉稳凝重的敦本堂,俗称男祠,坐北朝南,三进五开间,五凤楼门厅,整个祠堂的结构简洁明了,银杏为柱,樟木作梁,砖、木、石雕洗练不繁,处处透露出儒家人生哲理和文化内涵,显示着不偏不倚的“中和之美”,祠内现保存有宗族管理制度的碑刻、立有《嘉庆上谕三道碑》等,是研究宗法制度不可多得的实例。

独一无二的清懿堂,俗称女祠,坐南朝北,五开间,三进,马头墙,整个祠堂结构紧凑,造型流畅,内秀而外朴,端庄而不刻板。雕镌典雅瑰丽,尤以门厅外之八字墙,满饰砖雕,玲珑剔透,华采纷呈,被誉为徽地祠宇砖雕之最。与牌坊群相谐互生的鲍家花园,是以徽商私家园林为背景,以徽派盆景为主题,汇集徽派盆景艺术之精华,同时荟萃国内各流派盆景的代表作品,是一个品位较高的盆景观赏基地。该园占地21.73公顷,其中人工湖、盆景园各5.33公顷。展出盆景近万钵。园内盆景品类俱全,形式多样,玲珑活泼。大型山水组合,有的意趣横生,素雅闲适,有的妖容丽姿,争奇斗妍。树桩盆景神态万千,奇特自然,山石盆景苍劲拙朴,气势磅礴,俨如一座盆景艺术博物馆,置身园中,水光潋滟,花木成趣。景区为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世界文化遗产申报地,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历史文化名村,安徽省名牌、安徽省著名商标、第五届安徽省文化产业示范基地、安徽省第二届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也是黄山市“十佳”旅游景点。

唐模
唐模是一个以水口、徽派园林和水乡景致为主要特色的古村落旅游景区,唐模景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唐模村,唐模村始建于唐,发展于宋元,盛于明清,以其水口园林之殊,唐代银杏之貌,修造西湖之孝,中街流水之美,名家碑刻之雅、及同胞翰林之誉闻名遐迩。恬静的田园风光和古朴的人文景观相得益彰,被誉为“中国田园诗画乡村”、“中国龙形村”、唐代古徽州唯一幸存的最后一个古村落。这里自然环境优美,徽文化底蕴深厚,素有“风雅山水田园,徽派古建长廊”之美誉,至今还保存着较为完整的古村落空间格局和历史风貌,是个极具浓郁徽派气息的皖南古村落。唐模景区在2006年12月被全国旅游景区质量评定委员会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14年成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2015年,被授予安徽省级徽文化研学基地。内有中法特色民宿-唐模法国家庭旅馆,曾荣获:2015年全国十大特色客栈民宿,2016年、2017年连获全国最受欢迎民宿客栈,2017年全国精品客栈民宿示范店。

潜口民宅
潜口民宅是一座古建筑专题博物馆,由国家文物局投资兴建,位于安徽省黄山市徽州区潜口镇紫霞山麓,地处宁、赣、沪、杭进入黄山之要道,由明园和清园两部分组成,分别于1990年和2007年建成并对外开放。按照“原拆原建、集中保护”的原则,集中保护了明清时期最具典型的古民居、古祠堂、古牌坊、古亭、古桥、古戏台等24幢古建筑,具有极其重要的历史、艺术和科学研究价值,是研究中国古建筑学的珍贵实例,被誉为“我国明代民间艺术的活专著”,“人文景观和自然景观高度和谐统一的典范”。著名古建筑专家、前故宫博物院副院长单士元先生曾叹之曰:“观皇宫去北京,看民宅到潜口”。1988年,潜口民宅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2007年,被评为国家4A级旅游景区,2008年,根据中宣部等四部委的统一安排,潜口民宅博物馆作为公共文化服务场馆免费对外开放。2009年,被省文化厅授予“徽州文化生态保护试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称号,2009年被列为区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2014年,作为古徽州文化旅游区的重要组成部分,被评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明园
潜口民宅博物馆明园占地26亩,按照“原拆原建,集中保护”的原则,抢救保护明代徽州古建筑13处,建筑面积2000多平方米,包括山门、荫秀桥、方氏宗祠坊、善化亭、乐善堂、曹门厅、方观田宅、司谏第、吴建华宅、方文泰宅、苏雪痕宅、胡永基宅、罗小明宅。拆迁集中保护工程于1984年动工,1990年竣工并对外开放。明园以山庄的形式形象的再现了明代徽州人的生活场景。在入口处利用田园、灌溉渠、移栽大树、铺设鹅卵石小道、石板路,布局以荫秀桥、方氏宗祠坊、善化亭等明代室外公共建筑,营造了一个普遍存在的徽州古村落水口,展现了徽州古村落特有的人文景观;园内的明代古民居和古祠堂则组成了陈列区,整个明园布局让人仿佛穿越到了500多年前的明代山村。事实证明,拆迁复原,集中保护的方法,既有利于保护管理,又便于考察研究,更好的发挥了文物的作用,同时对保存民族文化遗产,弘扬民族精神,展示明代的人文景观,具有重大的意义。

清园
潜口民宅博物馆清园占地20亩,按照“原拆原建、集中保护”的原则,抢救保护清代徽州古建筑11处,建筑面积3000多平方米,包括山门、诚仁堂、畊礼堂、古戏台、义仁堂、洪宅、谷懿堂、程培本堂、收租房、万盛记、汪顺昌宅。清园拆迁集中保护工程于2000年动工,2007年竣工并对外开放,清园的建成扩大了潜口民宅的规模,丰富了徽州民宅的内容,完善了徽州明、清两代的建筑历史陈列,很好的保护了一批国家文物遗产。

目前清园为弘扬中华民族传统文化,抢救、保护、挖掘、利用非物质文化遗产,同时也为了丰富潜口民宅博物馆的展陈内容,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已于2008年11月建成了中国徽州非物质文化遗产传习基地。吸引了黄山毛峰谢四十、徽州竹雕朱伟、徽墨制作孙承奇、明清家具制作汪潘炜、徽州木雕汪锡明、徽州民歌凌志远、余立瑛等多位国家级、省级、市级“非遗”传承人及民间工艺大师入驻,全面展示非遗项目的历史渊源、文化遗存和代表作品。同时,通过非遗传承人现场演示,以生产性的方式活态地展示非遗项目,让观众更直观地了解非遗的文化内涵和独特魅力。非遗基地的打造对弘扬古徽州文化,展示徽州传统技艺具有重大意义。

呈坎
【世界风水在中国·中国风水在呈坎】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国家5A级景区——呈坎,是中国迄今保存最古老的东汉八卦村。被誉为:中国风水第一村。呈坎八卦村按先天八卦的形式来布局建村。已有1800多年历史,唐朝末年罗氏始祖文昌公、秋隐公为避黄巢之乱,从江西南昌举家迁此,见此地万物中和,风水极好。盖地仰曰“呈”,洼下曰“坎”。阴(坎);阳(呈);二气统一,天人合一。三街九十九巷、宛如迷宫。自古以来呈坎是一个进的去,便出不来的神秘之地。民间俗语:“登灵山佛佑天下·游呈坎一生无坎”。

呈坎现今完整保存着东汉三国时期三街九十九巷的古村落肌理,以及唐、宋、元、明、清等历代古建筑、古遗址180多处和部分出土的新石器、青铜器、国家重点文物等。拥有国家级重点保护文物49处,是目前徽派古建筑遗存最多的村落之一,徽州民居甲天下,呈坎民居甲徽州。被列为:“中国风水第一村”、“中国历史文化名村”、“中国古建筑之乡”、“中国国宝之乡”、“中国最佳旅游名镇”、“国家5A级旅游景区”。宋代理学家朱熹赞誉:“呈坎双贤里,江南第一村”。当代国画大师刘海粟曾说:“登黄山,不可不去呈坎”,著名女作家毕淑敏亦赞誉道:“中国最应该去的地方就是呈坎”。徽州呈坎——生命万物的追求,远古人类祈福平安的圣洁之地。走进呈坎,穿越千年时空隧道,零距离感受徽州文化。呈坎将带您走进朱熹笔下的江南第一村,探寻呈坎八卦迷宫的神秘与神奇,感受博大精深的徽州文化,圆您游呈坎一生无坎的美好心愿。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安徽)插图2

地区特产

黄山毛豆腐
毛豆腐是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的特色传统名菜,是通过以人工发酵法,使豆腐表面生长出一层白色茸毛。由于豆腐通过发酵后使其中植物蛋白转化成多种氨基酸,故经烹饪后味特鲜。

菜品历史:
元代至正十七年(1357),朱元璋攻下般城后,又挥师北上,来到绩溪,屯兵于城南快活林(今绩溪火车站)。这一带百姓常以水豆腐搞劳将士。因水豆腐送多了一时吃不了,天热,豆腐长出了白色、褐色的绒毛,为防止浪费,朱元璋命厨子先油炸再用多种佐料焖烧,便产生了别具风味的毛豆腐。朱元璋登基后,曾以此菜招待他的徽籍谋士歙县槐塘人朱升,此菜便又传回了徽州。后经历代作坊多次改进制作工艺,形成现今的特色徽菜。

菜品特色:
上好的毛豆腐会有一层浓密纯净的白毛,上面均匀分布有一些黑色颗粒,这是孢子,也是毛豆腐成熟的标志。毛豆腐是安徽驰名中外的素食佳肴,一般叫黄山毛豆腐 或者徽州毛豆腐。顾名思义,系以徽州的歙县、屯溪、休宁、黟县、祁门(现今属黄山市)、婺源(现今属江西省)一带特产的毛豆腐(长有寸许白色茸毛)为主料,用油煎后,佐以葱、姜、糖、盐及肉清汤、酱油等烩烧而成。上桌时以辣椒酱佐食,鲜醇爽口,芳香诱人,并且有开胃作用,为徽州地区特殊风味菜。除此之外,简单地烤制或炸制后,做出的菜也是不可多得的美食。

黄山臭鳜鱼
臭鳜鱼又称臭桂鱼、桶鲜鱼、桶鱼,腌鲜鱼,是一道徽州传统名菜,徽州菜的代表之一,在安徽徽州地区(今安徽省黄山市一带)所谓腌鲜,在徽州本地土话中有臭的意思。这”风味鳜鱼”闻起来臭,吃起来香,肉质鲜嫩、醇滑爽口,保持了鳜鱼的本味原汁。俗名臭鳜鱼。制法独特,食而得异香。

制作过程有讲究,是把新鲜鳜鱼用淡盐水腌渍在室温25℃左右的环境中,用木桶腌制最好,肚皮朝上摆放,用山间青石头或河卵石压住,时经六七天后,鱼体便发出似臭非臭气味。然后入油锅略煎,配以猪肉片、笋片,小火红烧至汤汁浓缩而成。
相关传说:相传在200多年前,沿江一带的安徽贵池(今池州)、安庆、铜陵、大通(今铜陵大通镇)等地鱼贩每年入冬时将长江名贵水产–鳜鱼用木桶装运至徽州山区出售(当时有”桶鱼”之称),途中为防止鲜鱼变质,采用一层鱼洒一层淡盐水的办法,经常上下翻动。如此七八天抵达屯溪等地时,鱼鳃仍是红色,鳞不脱,质未变,只是表皮散发出一种似臭非臭的特殊气味,但是洗净后经热油稍煎,细火烹调后,非但无臭味,反而鲜香无比,成为脍炙人口的佳肴延续下来,至今盛誉不衰。如今烹制此菜不再使用桶鱼。而是用新鲜的徽州自产桃花鳜(每年桃花盛开、春讯发水之时,此鱼长得最为肥嫩)用盐或浓鲜的肉卤腌制,再用传统的烹调方法烧制,故称”腌鲜鳜”。

徽州竹编
徽州竹编是汉族传统手工艺品之一,始于唐宋,盛于明清。传世的明清竹编实物,以碗、杯、盘瓶等为主,还有箧盒、书箱、礼盘、果盒等。如安徽省博物馆收藏的明万历年间的“描金五彩漆果盒”和清代的“金漆堆花圆果盒”,均用竹制骨架,外用细篾编织成花纹胫,涂彩漆描金花而成。

近年来,为适应外贸和旅游业发展的需要,“徽州竹编”突破原来的长、圆、方、扁造型和简单的图案,发展成竹编画、竹雕、竹制人物、竹编兽禽等。其中,山水花鸟,珍禽异兽造型复杂,图案纷繁,篾工往往要把不到一寸宽的竹片分成10——140根头发丝细的篾条,是软似丝棉,细如发丝。还增加了烫金、烫花、贴花、染篾、漂白和防霉、防蛀等工艺。竹编的色彩,由黑色和本色两种增加了红、黄、绿、蓝、紫等多种颜色,运用编花、透空、夹筋等手工编织手段,使竹编工艺品更加绚丽多彩。

徽州漆器
徽州漆器,徽州汉族传统工艺品之一,具有1000多年的历史,徽州漆器中的螺甸漆在宋时被誉为”宋嵌”,而菠萝漆在南宋曾作为贡器。明清两代漆器工艺空前发展,这时期雕漆、漆画、金漆、雕填、戗金、螺甸、百宝镶嵌等形式争奇斗艳,蔚为大观。明代徽州漆工黄成所著《髹饰录》则是中国古代唯一流传至今的漆工专著。

徽州漆器早期主要产地在歙县、岩寺等地。民国以后,屯溪逐渐成为徽州地区政治、经济、文化中心,许多店铺及艺人转移到屯溪发展,漆器工艺也不例外,屯溪成为漆器工艺制作中心。 徽州漆器使用的主要原材料有:生漆(植物漆)、桐油、木材、麻布、贝壳、各种天然色彩的玉石、金粉、金箔、金丝以及牛骨、瓦灰、棉纸、猪血等。徽州漆器与中国传统工艺漆器一脉相承,镶嵌漆器是用产自全国各地的天然彩石、贝片、牛骨、蛋壳、珍珠等,通过锯割、雕刻、开纹而嵌在漆版上。纯粹在漆器地色上用彩色绘制图案的,称为彩绘漆器。只用贝片镶嵌在漆版上,与地色一样平整的,称为平磨螺甸漆器。

徽派盆景
以古徽州命名的盆景艺术流派。它以歙县的卖花渔村为代表,包括绩溪、黟县、休宁等地民间制作的盆景,以古朴、奇特、遒劲、凝重、浑厚为其特色,开创一派独特的艺术风格,已有800多年的历史,以游龙梅桩驰名海内盆苑,并于清乾隆年间在绩溪仁里等地形成了每12年一举、规模宏大的徽派盆景展览。
  
1972年2月,周恩来总理陪同美国总统尼克松夫妇观赏了陈列在上海人民公园内的徽梅盆景。尼克松总统夫妇对充满装饰类美感、具有浓郁徽派特色的游龙梅桩的英姿雄态赞不绝口。徽派盆景的产生和发展,与卖花渔村有着千丝万缕的联系,洪氏先人为徽派盆景的创始人。在洪氏的辗转徙居过程中,由洪氏祖先将盆景这种特殊的艺术带到徽州,并在绩溪、歙县等地进行再创作,发扬光大。
  
徽派盆景寓意于形。如游龙式为民族的象征,三台式则寓有蓬莱仙境或天、地、人之内涵,迎客式则为恭候嘉宾。游龙式梅桩、扭旋式罗汉松、三台式圆柏等,高大、雄伟、粗犷、古朴,充满着神秘的装饰美感,与古典徽派建筑交相辉映,意蕴深长;黄山松、罗汉松等造型,以黄山古松为典范,充满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徽州人文精神。由卖花渔村培育的梅桩盆景,在全国举办的历届“二梅”展览中,几乎囊括了近1/2的金奖、银奖和铜奖,足见其实力之雄厚。
  
徽派盆景植物种类较多。它以徽梅、徽柏、黄山松、罗汉松为主,其它如翠柏、紫薇、南天竹、榔榆等也比较常见。通过徽州花农和盆景艺人数百年的精心培育,现已选育出一大批出类拔萃的梅花品种,如徽州骨里红、徽州檀香、徽州台阁玉蝶、徽州宫粉、洪岭二红等,甚至连园艺界公认已绝迹数百年的黄香梅,也奇迹般地再现于古徽梅苑。这些品种的形成是经过花农长期选优、人工嫁接、压条存异等方式培育而成;颜色从紫红、朱红、粉红到粉白、素白、淡绿、浅黄等,无一不具备;花型有单瓣、复瓣、重瓣、台阁等,千姿百态,绚丽多彩。
  
徽派盆景造型手法独特。花农对幼小的梅条就用棕榈叶片进行定胚造型,每两年重新调整一次,较大的枝干改用棕绳蟠扎;待主干大致定型后再加工侧枝,对小枝则只作修剪不作蟠扎,形成了“粗扎粗剪、剪扎结合”的造型艺术手法;徽派盆景多地栽造型,成形后再选盆配座,在卖花渔村数十公顷的山坡上,培育有各种大小梅桩和树桩造型达数十万株之多,可谓海内栽花卖花“第一村”;在繁殖上,采用压条与养桩并举的方法,在国内也颇为罕见。

徽州木雕
徽州木雕是传统“徽州四雕“之一。徽州山区盛产木材、建筑物绝大多数都是砖木石结构,尤以使用木料为多,所以,就有了木雕艺人发挥聪明才智的用武之地。旧时,徽州木雕多用于建筑物和家庭用具上的装饰,其分布之广在全国首屈一指,遍及城乡, 民居宅院的屏风、窗棂、拦柱,日常使用的床、桌、椅、案和文民用旦上均可一睹木雕的风采。 徽州木雕的题材广泛,有人物、山水、花卉、禽兽、鱼虫、云头、回纹、八宝博古、文字锡联,以及各种吉祥图案等。以人物为主的有名人软事、文学故事、戏曲唱本、宗教神话、民俗风情、民间传说和社会生活等题材;以山水为素材的,主要是徽州名胜,如黄山、新安江及徽州各县具有代表性的山水风光;以动物、花木、图案为内容的,一般呈连续图样形式,亦能独立成画。

徽州木雕是根据建筑物体的部件需要与可能、采用圆雕、浮雕、透雕等表现手法。木雕在徽派吉建筑上,通常用于架梁、梁托、檐条、楼层拦板、华板、窗后、栏杆等处、雕花撰朵,富丽繁华。木雕的边框一般又都雕有缠枝图案、婉转流动,琳琅满目。木雕既考虑美观,又重视实用,大凡窗子下方、天井四周上方栏板、檐条,采用浮雕较多;在梁托、斗拱、雀替以至月梁上使用圆雕较多。 在家具方面,应用木雕较多的是床与衣橱。这些家具一般用高级木材制作,均用朱漆和金箔装饰木雕的表面,使其更加鲜明生动。 明代初年,徽派木雕已初具规模,风格拙朴粗犷,以平面浅浮雕手法为主。明中叶以后,随着徽商财力的增强,炬耀乡里的意识日益浓厚,木雕艺术也逐渐向精朗细刻过渡,以多层透雕取代平面浅雕成为主流。入清以后,对木雕装饰美感的追求更为强烈,涂金透镂,穷根华丽,虽为精工,但有时反而过于繁琐。 现今,在古徽州所辖县内木雕精品仍然随处可见。

歙县黄村一家民宅,在梁、仿、榇、斗拱、雀替上全部精雕细刻,装饰着灵兽、百鸟、蝙蝠和回文图案,布局严谨,造型优美。楼下围着天井的24届镂花隔后门,上半部是连续图纹漏窗,下半部是浮雕花鸟隔板,连接上下两半部的中间横板,则雕刻着戏曲故事,内容皆出自《三国演义》戏文。在堂前右侧登楼的门口上方,有一幅用浮雕与镂刻相结合的木雕画,背景是山石冈峦、竹林曲径,画中有一位年轻妇人倚间眺望,有一个男子夹着伞,背着包袱,从山道上走来,这是一幅反映建肩远祖在外经商发边回乡的“商旅回归国“。画面人物长仅盈寸,却刻得眉眼毕现,栩栩如生,尤其是倚闾妇人凝眸远望,神态忧戚而专注,流露出盼亲人归来的脉脉情思;行旅男子则是风尘仆仆,行色匆匆,归心似箭。其构图之精巧,造型之生动,堪称现存徽派木雕中的帽品。徽州木雕艺术历代名工辈出,刘铁笔、汪晟、汪老五、黄异人、张立夫诸人在方志中均有记载。他们的木雕艺术代代相传,现今更加发扬光大。

徽州竹雕
徽州竹雕是传统雕刻艺术之一,与砖雕,木雕,石雕并称徽州四雕。徽州竹雕一般以徽州盛产的毛竹为原料,以刀代笔,因材施艺,运用线刻、浅浮雕、深浮雕等工艺,雕出各种书画。这些作品,有名人的书法墨迹,有名胜古迹的山川风貌,有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有珍禽异兽的千姿百态,题材极其广泛。2014年11月,徽州竹雕列入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项目名录扩展项目名录。

徽州竹雕一般以徽州盛产的毛竹为原料,以刀代笔,因材施艺,运用线刻、浅浮雕、深浮雕等工艺,雕出各种书画。这些作品,有名人的书法墨迹,有名胜古迹的山川风貌,有民间传说的神话故事,有珍禽异兽的千姿百态,题材极其广泛。竹雕主要用于摆设装饰,常见的竹雕工艺品有屏风、台屏、挂屏、插花瓶、文具盒、牙签盒、烟灰盒、茶叶筒、笔筒、筷筒、楹联、餐具等。 徽州竹雕盛于明清。清代以后,随着整个徽雕工艺的发展,竹雕无记在内容、形式、技术等各方面都日趋丰富和完善。由于拼接工艺的创造和使用,竹雕突破了原竹大小的限制,使较大面积的竹雕成为可能,也使得竹雕器具的制作更加方便灵活。在祁西发现一把竹制茶壶。此灵通身竹质,自底至身,自口至盖,以及盖上的钮,均为竹子做成,尤其盖上的钮系小水竹所制,竹节雅致可爱。壶上雕刻精细,壶身为八面柱体形,面面有雕刻,其中四面为画,皆各类花草。

三面为字,一曰”客到相待时”,一曰”茶来渴者多”,一曰”竹壶世间少”,行书流畅;一面装有壶嘴,八个面均以黑漆凸线勾勒,与画面刻纹同一风格,无记字面,均用刀细腻,线条流畅,人见人爱。此壶高11厘米,直径88厘米,口径45厘米,并有四小杯相陪衬。杯子上大下小,且通身带漆,里红外黑。一壶配四杯,壶带杯,杯拥壶,烘月托云,相得益彰,浑然一体。此壶龄已有百年,妙趣之中又添古趣。 竹雕的制作很别致,将竹子从中剖开,形成两块半弧形竹片可以用来制作包柱的雕刻楹联,一般将文字雕成阴文,填以石绿色料,悬于厅内,古色古香。有的还在半弧形竹片上雕成画面,用作建筑物的装饰部件,但多数是独立成画,雕刻较为精细。竹雕有的用漆,有的保持竹质本色;竹雕用漆,一般也都用浅色,多用桐油涂于表面,这样既有光泽,又能透出竹质纤维的脉理,以达清新淡雅的审美效果,其高超的雕刻技艺和不朽的艺术价值,无不显示了古代劳动人民的勤劳智慧和卓越才能 。

黄山贡菊
黄山贡菊又称贡菊”、徽州贡菊,徽菊。是黄山市的传统名产,其与杭菊、滁菊、亳菊并称中国四大名菊。因在古代被作为贡品献给皇帝,故名”贡菊”。盛产于安徽省黄山市的广大地域。黄山贡菊产自主产区在黄山歙县金竹村一带,其生长在得天独厚的自然生态环境中,品质优良,色、香、味、型集于一体,既有观赏价值,又有药用功能,被誉为药用和饮中之佳品,是黄山著名特产,驰名中外。黄山贡菊,批准自2004年10月13日起对黄山贡菊实施原产地域保护(公告2004年第105号)。
历史渊源:
“黄山贡菊”原是宋朝徽商从浙江德清县作为观赏艺菊引进的。在一大旱之年,有许多人得了红眼头痛病,有人采用鲜菊花泡水降火,十分灵验。以后人们经常用鲜花或菊花干泡水泡茶,医治目赤羞明、胆虚心燥等病。从此,这一带农家门前屋后广种菊花,为了久藏又特意烘制成干菊花。清光绪年间,北京紫禁城里也流传红眼病,皇上下旨,遍访名医良药,徽州知府献上徽州菊花花干,京人泡服后眼疾即愈。于是徽菊名气大振,被尊称”贡菊”。

徽墨
徽墨,安徽省黄山市特产,国家地理标志产品。
徽墨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奉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2015年12月,徽墨成功获批国家地理标志保护产品称号。徽墨品种繁多,主要有漆烟、油烟、松烟、全烟、净烟、减胶、加香等。高级漆烟墨,是用桐油烟、麝香、冰片、金箔、珍珠粉等10余种材料制成。徽墨集绘画、书法、雕刻、造型等艺术于一体,使墨本身成为一种综合性的艺术珍品。徽墨有落纸如漆,色泽黑润,经久不褪,纸笔不胶,香味浓郁,奉肌腻理等特点,素有拈来轻、磨来清、嗅来馨、坚如玉、研无声、一点如漆、万载存真的美誉。

歙砚
歙砚,全称歙州砚,中国四大名砚之一。产于安徽黄山山脉与天目山、白际山之间的歙州,包括歙县、休宁、祁门、黟县、婺源等县。歙石的产地以婺源与歙县交界处的龙尾山(罗纹山)下溪涧为优,所以歙砚又称龙尾砚,而龙尾山则是大部分存世歙砚珍品的石料出产地。除此之外,歙县、休宁县、祁门县亦产歙砚。歙砚的制作材料被称为歙石或歙砚石,歙砚石的花纹结构十分突出,分为鱼子纹、罗纹、金晕纹、眉纹、刷丝纹等类型。由于其矿物粒度细,微粒石英分布均匀,故有发墨益毫滑不拒笔、涩不滞笔的效果,受到历代书法家的称赞。造型浑朴,浮雕、浅浮雕、半圆雕等手法是歙砚台的工艺风格和特点。歙砚为历代文人所称道。南唐后主李煜说“歙砚甲天下”;苏东坡评其“涩不留笔,滑不拒墨,瓜肤而毅理,金声而玉德”;米芾说:“金星宋砚,其质坚丽,呵气生云,贮水不涸”。2004年9月中国轻工联合会和中国文房四宝协会授予歙县“中国歙砚之乡”荣誉称号。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安徽)插图3

保护措施

文物保护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对区内的全部空间形态4类116处、建筑单体12类3358个古建筑进行全面保护,对1325幢古民居进行了认领、认住、认购等保护工作。旅游区坚持“保护为主、抢救第一、合理利用、加强管理”的理念,跳出古民居保护“维修—毁损—再维修”的恶性循环,还因地制宜改建一批徽州民宿、村史馆、姓氏博物馆,加快推进屯溪外边溪、歙县鱼梁坝、休宁万安老街等一批改造项目建设,并对祠堂、古道、古桥、古塔等古建筑进行修缮保护。保护文物过程中,不仅仅是保护文物单体,另外结合着村落周边的这种环境,文物周边的环境进行共同的保护。

监管措施

黄山市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将完善责任包保、日常管护、联动执法、管理审定和社会监督机制,并加强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遗产中心合作,旅游区还成立皖南古村落保护协会,用以有效管理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旅游区对各景区工作人员强化培训,提升景区管理水平和服务水平。由县交警队牵头对景区内的车辆进行集中整治,规范景区内车辆停放管理;由县旅委牵头在停车场、游客中心和重要景点处增设必要的指示牌和介绍牌,方便游客游览,提高服务质量;加大了内部管理力度,确保医务室、邮政室、投诉室、监控室等处的工作人员在岗在位,确保游客中心内所有服务设施设备正常运转,为游客提供优质服务。

所获荣誉

获得时间获得荣誉颁奖单位
1988年1月潜口民宅被评为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国务院
2001年6月环秀桥被列入第五批“国保”单位。国务院
2005年牌坊群景区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局
2007年8月潜口民宅被评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旅游局
2014年11月12日皖南“十大创新型旅游景点”皖南国际文化旅游示范区发展研讨会
2014年11月18日单日发送游客万人吉尼斯世界纪录 
2014年11月23日“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中国旅游局

旅游指南

自驾游徽州古城
从上海出发→沪杭高速→徽杭高速(歙县出口)→徽州古城。
从苏州出发→乍嘉苏高速→沪杭高速→徽杭高速(歙县出口)→徽州古城。
从宁波出发→杭甬高速→徽杭高速(歙县出口)→徽州古城。
从南京出发→宁马高速→马芜高速→合铜黄高速(徽州区出口)→徽州古城。
从温州出发→甬台温高速→甬杭高速→杭州绕城高速(留下枢纽)→徽杭高速(歙县出口)→徽州古城。
合肥出发→合铜黄高速(徽州区出口)→徽州古城。

自驾游牌坊群·鲍家花园
从上海出发→沪杭高速(乔司枢纽)→杭州绕城高速(留下枢纽)→徽杭高速(歙县出口)→歙县郑村镇棠樾村。
从杭州出发→徽杭高速(歙县出口)→歙县郑村镇棠樾村。

从南京出发
路线1:宁马高速→进入205国道→歙县郑村镇棠樾村。
路线2:宁杭高速(南庄兜枢纽)→杭州绕城高速(留下枢纽)→徽杭高速(歙县出口)→歙县郑村镇棠樾村。

从苏州出发
苏嘉杭高速(嘉兴枢纽)→徽杭高速(歙县出口)→歙县郑村镇棠樾村。

从武汉出发
路线1:武黄高速→黄黄高速→合宿高速→合芜高速→205国道→合铜黄高速(屯溪出口)→歙县郑村镇棠樾村。
路线2:武黄高速→黄黄高速→黄小高速→杭瑞高速(景德镇)→合铜黄高速(屯溪出口)→歙县郑村镇棠樾村。

自驾游唐模、呈坎、潜口民宅
从上海出发→沪杭高速→徽杭高速(歙县出口)→唐模→潜口→呈坎。
从南京出发→宁马高速→马芜高速→合铜黄高速(徽州区出口)→潜口→唐模→呈坎。
从合肥出发→合铜黄高速(徽州区出口)→潜口→唐模→呈坎。
从武汉出发→武黄高速→黄黄高速→黄小高速→杭瑞高速(景德镇)→合铜黄高速(徽州区出口)→潜口→唐模→呈坎。
从南昌出发→杭瑞高速(景德镇)→合铜黄高速(徽州区出口)→潜口→ 唐模→呈坎。

游客中心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共有两个一级游客中心,四个二级游客中心。一级游客中心为潜口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游客中心和徽州古城景区游客中心;二级游客中心为呈坎、潜口民宅、唐模、牌坊群·鲍家花园景区游客中心。其中潜口古徽州文化旅游区游客中心总占地1万平方米,内部设置导游服务、行李寄放、邮政服务、自助银行、无障碍设施等22个功能性区域,外部建有容纳20辆大巴停车位和30辆小车停车位的大型停车场以及五星级公厕。

循环交通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中包含的五大景区都非常近,且刚好在一条线上,可以一气呵成地游完。呈坎距离潜口民宅约7.7公里,潜口民宅距离唐模约4.8公里,唐模距离牌坊群·鲍家花园约5.5公里,牌坊群·鲍家花园距离徽州古城约8.4公里。

门票
古徽州文化旅游区联票(含徽州古城、牌坊群·鲍家花园、唐模、潜口民宅、呈坎),票价220元,两日内有效。
售票地点:以上各景区票房(潜口民宅博物馆除外)。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