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榜单|中国旅游指南|旅游百科|中国5A级景区|特产大全|特产百科|地区特产|中国之最|旅游图谱

旅游百科

刘公岛风景区(山东)

刘公岛风景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距威海市区2.1海里,东西长4.08公里,南北最宽处1.5公里,面积3.15平方公里,最高点旗顶山海拔153.5米,

刘公岛地势北高南低,北部直立陡峭,南部平缓绵延,因地势扼海防之要,素有“东隅屏藩”和“不沉的战舰”之称。

2010年被评为国家5A级景区。2015年,被评为国家级服务业标准化示范单位,全年接待游客143.2万人,比2014年增长10.2%。

刘公岛风景区(山东)插图

景区概况

刘公岛宛如一颗璀璨的明珠镶嵌在碧波荡漾的威海湾内,

她是大自然和人类历史馈赠的宝贵财富。

这里,可上溯千年前的战国遗风;

这里,传颂着刘公刘母扶危济困的善行义举;

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清朝北洋水师的诞生地;

这里,是中日甲午海战的主战场;

这里,被英国强租42年,是闻一多先生笔下的七子之一;

这里,是全国第一个海上森林公园、首批国家海洋公园;

这里,是世界上岸最大抹香鲸的安居地;

这里,是国宝大熊猫”竹灵、宁宁”的幸福乐园;

这里,是岛宝”繁星、点点””喜羊羊、乐羊羊”的第二故乡;

这里,是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这里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海军的诞生地,这里是清朝北洋水师全军覆灭的国耻地,这里是惨遭英国殖民统治42年的屈辱地……3.15平方公里的刘公岛承载着太多的历史积淀。

1985年,封闭了近半个世纪的军事禁区刘公岛,裹挟这大海的激情,向世界张开美丽的怀抱。历经20年风雨洗礼,新世纪的刘公岛已成为国家文明风景名胜区和全国著名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人文

刘公岛上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汉代刘公、刘母的动人故事;既有清朝北洋海军提督署、水师学堂等大量文物古迹,还有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欧式建筑。遵循”保护为主、抢救第一、修旧如旧”的文物保护原则,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累计投资近亿元,重点抢修恢复了海军公所、龙王庙、丁汝昌寓所、东泓炮台、旗顶山炮台、水师学堂等遗迹、遗址。建立了文字、照片记录档案,树立了保护标志,征集文物和资料数千件,其中济远舰前双主炮堪称镇馆之宝。刘公岛博览园通过深入挖掘刘公美德、英租42年、甲午战争等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向游客展开了一幅幅跌宕起伏、撼人心魄的历史画卷,成为人们感悟悲壮历史、凭吊甲午英烈、接受爱国主义教育的活教材。

风光

刘公岛自然风光秀美,远眺松涛翠柏,郁郁葱葱,近观鹿群结队,鸟语花香,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的美誉。

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部海滩绵延,水清沙洁。听涛崖、板礓石、五花石等地貌奇特,登山临水,饱览壮丽景色,令人心旷神怡。4000亩森林中,乌桕、龙柏、朴树等70多钟林木、50多钟花草郁郁葱葱,200多头野生梅花鹿以及70多种鸟兽栖息林中,构成一道立体的、流动的风景。20年来,在提高环境卫生和绿化美化水平基础上,不断加大环境整治力度,打造环境品牌,提升环境效应,刘公岛以自然质朴、清新幽雅、特色鲜明、独具韵味的生态景观、旅游环境,吸引了一批批中外游客纷至沓来,流连忘返。

诚信

诚信是风景名胜区的生命。景区在完善硬件设施的基础上,推行目标责任制、服务承诺制、责任追究制和首问负责制,并从抓好诚信教育入手,不断健全监督约束机制,采用网格化管理模式,实行联合巡查、现场办公制度,管理服务水平不断提升,景区顺利通过了ISO1400环境管理体系和ISO9000质量管理体系认证。连续17个黄金周,景区未发生游客投诉事件,拾金不昧、救助伤病游客等好人好事层出不穷。诚信经营为景区负责,一心一意为游客着想,已成为每一个刘公岛人的共识,也成为刘公岛最为闪光的名片。

和谐

多年来,围绕打造和谐景区的目标,刘公岛始终围绕吃、住、行、游、娱、购六大要素做文章,进一步加大对餐饮业的投入、管理力度,使 吹海风、品海鲜、赏海景变成游客的一种享受。充分利用岛上居民的老宅、北洋海军兵舍、炮台掩体、英租时期建筑以及部队废弃的营房等,增设住宿设施,延长游客逗留时间,也正在有计划的运作之中。开发具有刘公岛特色的旅游纪念品,加大对旅行社的促销力度,让更多的游客在景区购物、在岛上消费,被纳入景区重点工作目标。充分利用北洋海军、英租时期遗留的闲置房屋,增上北洋水师体验训练等知识性、趣味性、参与性较强的项目,已成为景区新的经济增长点……一座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文化和旅游相得益彰、经济效益与社会效益协调增长的刘公岛,正不断向世人展示着她独特的魅力。

魅力

刘公岛蕴藏着巨大的发展潜力。意气风发的刘公岛人将坚持把”严格保护、有选择恢复、适度开发”作为第一指针,把提高效益作为第一目标,把开拓创新作为第一动力,把以人为本作为第一追求,着力打造”文化、环境、管理和服务”四大品牌,全力推进后山景区、博物馆新馆等一批重点工程,精心建设主题突出的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独具特色的海权文化基地、人人向往的旅游度假基地,使刘公岛真正成为千里幸福海岸的龙头,成为国内文化旅游的知名品牌,成为向世界展示人居威海魅力的靓丽窗口。

历史沿革

古代建设

刘公岛在历史上曾有过许多名称。汉时称“刘氏别业”,元代称刘岛、刘家岛,明中后期一度称刘岛山。明隆庆六年,在官方奏章和皇帝诏令中始正式出现刘公岛这一名称,已有400多年的历史。

明朝初期,为避倭寇侵扰,魏国公徐辉祖将岛上居民迁至陆城城郊。嘉靖年间王宪武率农民军占据刘公岛,垦土种田,威震朝廷,后遭官军镇压而撤走。万历末年,登州知府陶朗先又招人进岛居住,垦田种粮纳税。并于岛上高峰设墩台,派兵戍守。在此期间,中国发展海运,刘公岛成为中转站,至刘公岛停泊的船只日益增多,使岛上居民也随之增加。明洪武三十一年(1398年)设立威海卫,屯兵驻守。自此,刘公岛及威海卫港便成为海防重地。

近代扩建

清光绪十四年(1888年)12月17日,北洋海军正式成军。刘公岛成为其重要基地。岛上先后设立了工程局、机器厂、屯煤所,兴建了北洋海军提督署、威海海军学校,海军官邸、营房、铁码头、炮台等一大批军事设施。甲午战争中北洋海军全军覆没。清政府除割地、赔款、增开通商口岸外,还允许日本军队驻扎威海卫。刘公岛被日军强占达3年之久。

清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7月英国强租威海卫,刘公岛成为其皇家海军远东舰队的避暑疗养之地。

民国二十六年(1937年),日军全面侵华战争开始,至民国二十七年(1938年)3月,日军第二次占领刘公岛,在岛上设华北要港司令部,驻伪海军。

民国二十九年(1940年)11月1日,英军撤离刘公岛,至此英国租借刘公岛达42年之久。

民国三十四年(1945年)威海解放后,中国人民解放军进驻刘公岛。

民国三十六年(1947年)10月6日,国民党军进犯威海,占领刘公岛,至民国三十七年(1948年)12月18日撤逃青岛,人民解放军再次进驻。

现代保护

1977年12月,北洋海军提督署被列为山东省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78年重新整修提督署。

1985年4月1日,刘公岛正式对外开放。

1988年1月13日,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被国家林业部公布为“国家森林公园”。

1995年,威海市人民政府下发了《威海市人民政府关于公布我市省级以上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保护范围的通知》,公布了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保护范围和建设控制地带。

2000年10月,山东省第九届人大常委会第十七次会议通过《山东省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保护管理规定》,山东省人民政府配套出台了《山东省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主要保护内容》,确定了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28处文物单位的重点保护范围。在文物保护维修工作中,贯彻“保护为主,抢救第一”的方针,坚持“修旧如旧、不改变文物原貌”的修复原则,先后修复开放了北洋海军提督署、丁汝昌寓所、水师学堂、黄岛炮台等文物建筑景点,开放总面积达10万多平方米。同时,利用历史建筑,布置以北洋海军、甲午战争为主题的系列专题陈列,陈列展示总面积达3000多平方米。甲午战争博物馆先后获全国优秀社会教育基地、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本着文物遗址与陈展相分离的原则,投资1.15亿元建设了甲午战争博物院陈列馆,于2008年9月对外开放。景区正在启动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工程,届时将再现其历史风貌。

基础设施方面,先后修建了丁公路、邓公路、环岛景观路等主干道和连接路,开通了环岛游览车,建设了登山索道,修建了旅游码头及候船大厅、停车场等附属设施。

2008年建成开放,建筑面积7622平方米,陈列展示面积4500多平方米,是一座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展馆。该馆以《甲午战争史实展》为基本陈列,分《甲午战前的中国和日本》、《日本打开战争魔盒》、《民族屈辱与抗争》、尾厅《警钟长鸣》4个部分,通过声、光、电等多种形式。

2010年12月15日,刘公岛景区获批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0年,刘公岛被国家海洋局批准为首批国家级海洋公园。

2016年,刘公岛荣获2015“十大美丽海岛”称号。

刘公岛风景区(山东)插图1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刘公岛风景区位于山东半岛最东端的威海湾内,位于北纬37°30′19.79″,东经122°11′16.81″。距威海市区2.1海里,东西长4.08公里,南北最宽处1.5公里,占地面积3.15平方公里。

气候特点

刘公岛风景区受海洋调节作用,岛内气候冬暖夏凉,全年平均气温在12摄氏度左右。

地形地貌

刘公岛风景区地势北高南低,北部海蚀崖直立陡峭,如刀削斧劈,南部避风朝阳,平缓绵延,最高点旗顶山海拔153.5米。

主要景点

刘公岛风景区主要景点有: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是以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历史为中心内容的纪念遗址性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专门管理保护机构,负责管理和保护威海湾南北两岸与刘公岛上28处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遗址。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

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国家一级博物馆,是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专门管理保护机构,先后被评为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全民国防教育先进单位、全国红色旅游经典景区。目前,已修复开放的历史建筑有:

海军公所,又称水师衙门,建成于清光绪十七年(1891年),位于刘公岛西部南坡傍海高地,坐北朝南,背山面海,占地面积17000平方米,是中国近代第一支正规化海军的指挥机构。作为“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的代表性文物遗址,是国内保存最完整的军事衙门之一。因是海军提督丁汝昌的驻节之地,故民间又称此为“丁公府”。 2010年4月底开始组织实施北洋海军提督署原状复原陈列工程,历时四年于2014年7月25日完工向游客开放。先后对提督署16个厅室按照原有功能进行原貌复原,总计陈列仿制古典家具300件、历史塑像18尊、各类文物200余件,以及瓷器、字画、楹联、枪械等辅助展品1500余件,真实再现了北洋海军鼎盛时期的历史风貌,成为全国独一无二的甲午历史标本。

龙王庙,位于北洋海军提督署西100米处,始建于明朝末年,清末筹建海防,刘公岛成为北洋海军基地,驻岛北洋海军和北洋护军筹资重修。为砖木举架结构,四合院布局,由山门(倒厅)、东西厢房和正殿组成,前后两院,共计房屋14间,连同庙前戏楼占地1700平方米,属道教庙观。正殿内正中供奉东海龙王塑像,夜叉、龟相侍立两侧,东西两侧内山墙上分别绘有《三国演义》和《封神演义》故事壁画。

丁汝昌寓所,现辟为“丁汝昌纪念馆”。建于1889年,位于刘公岛西端,东距北洋海军提督署约200米,坐北朝南,属砖木举架结构。寓所占地7000平方米,布局与安徽巢县汪郎中村丁汝昌故居相似,分三组,左、中、右三跨院落,西院为内寓,东院为侍从住房,中院为丁汝昌办公、住宿和会客的场所,大门两侧为门房和书房。院内有一株百年紫藤,系丁汝昌亲手栽植,每年5月花团锦簇,清香四溢。1888年北洋海军成军后,丁汝昌携眷在此居住6年多,又称“小丁公府”。

威海水师学堂,位于丁汝昌寓所西150米处。北洋海军提督丁汝昌奉北洋大臣李鸿章之命,在刘公岛西端择购民地,兴建水师学堂,1889年开工,次年建成,建筑房屋63间,占地18000平方米,当年即招收36名驾驶学生授课。1894年甲午战争爆发时,学堂第一届学生毕业,派登各舰参战。次年2月刘公岛失陷,学堂许多建筑毁于战火,学堂停办。该学堂是清末继福州船政学堂、天津水师学堂、广东水陆师学堂之后的第4所海军学堂,因校址在刘公岛上,故又称“刘公岛水师学堂”,是我国目前唯一一处有迹可寻的近代水师学堂。

甲午战争陈列馆

由中科院院士彭一刚教授主持设计,于2008年建成开放,建筑面积7622平方米。该馆以《国殇·1894-1895——甲午战争史实展》为基本陈列,分《甲午战前的中国和日本》、《日本打开战争魔盒》、《民族屈辱与抗争》、《警钟长鸣》4个部分进行展示,陈展面积4500多平方米,展出历史照片500余幅、珍贵文物300多件,辅助展品100多件套,以及大量油画、雕塑等艺术展品,是一座全面展示中日甲午战争历史的综合性展馆。

历史选择展馆

历史选择展馆,系修复利用北洋海军机械局和屯煤所等历史文物建筑,展馆室内面积3000平方米,展陈面积22000平方米。该馆以近代以来中华民族谋求复兴的历史视角,用客观的历史,比较的方法,展示鸦片战争特别是甲午战争之后中国社会各种政治力量的不同表现,引导游客从对不同政治力量的衡量对比中,从对沉重历史背景与历史事件的理性思考中,感悟历史和人民为什么选择了中国共产党。2017年6月通过山东省委组织部统筹推进胶东党性教育基地建设专题研讨会专家验收并正式启用。

刘公岛博览园

占地面积50000平方米,分为六大展区、十九个展厅,采用高新科技与传统工艺相结合的展示手法,全方位、立体化地讲述了刘公岛的三大主题文化:刘公文化、甲午战争和英租历史,被称为解读刘公岛的百科全书。具体包括六大景观:

海圣殿,精选30多吨、上千种天然彩色玉石,由江南著名玉雕艺人精雕细琢而成的彩玉壁画,生动讲述了汉代皇太子刘民历尽艰辛漂泊至刘公岛的传奇经历,集中展现了刘民在刘公岛上扶危济困、乐善好施的故事。

望海楼,始建于唐代,系登州刺史为迎候武则天东巡所建,名噪一时,后毁于战乱。复建的望海楼,高约九丈,为博览园最高点,分为春福厅、夏禄厅、秋寿厅、冬禧厅四层,楼内汇集了国内20余位顶尖工艺美术大师的精品杰作,堪称“艺术宝库”。

中华海坛,为纪念甲午战争110周年而建,与天坛、地坛并称的中华海坛,是国内唯一的祭海神坛,坛中高16.8米的定海神针巍然耸立,古代宝鼎雄浑大气,五十六条巨龙盘踞坛座,整体架构气势磅礴。

英租威海卫历史博物馆,展厅面积1290平方米,通过场景复原、影视蜡像、雕塑等先进展示手段,真实再现作为“七子”之一的威海卫被英国强租32年、刘公岛被英国强租42年的屈辱历史。

刘公岛鲸馆

鲸馆,建筑面积1600平方米,存放有世界上岸最大抹香鲸(长约19.6米,重50.1吨)的表皮、骨骼以及重要器官的标本,并通过模拟海洋生态环境,以展示标本为主体,综合运用图片、展板、多媒体等高科技手段,生动全面展示了抹香鲸及相关鲸类知识,是国内最具规模和特色、档次最高的鲸豚科普教育基地之一。

钓鱼岛主权馆

钓鱼岛主权馆,由国家海洋局宣教中心、市海洋渔业局和刘公岛管委三方共建,于2015年9月7日在刘公岛开放。该馆是我国第一个全面展示钓鱼岛历史与主权的专业场馆,通过近百幅真实的历史图片、详实的历史资料和珍贵的文物实物,从享有主权、宣誓主权、捍卫主权三个角度,深入阐述了钓鱼岛的沧桑命运,用历史事实和法理道义阐明了钓鱼岛是我国固有领土,中国对其拥有无可争辩的主权。

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

 刘公岛国家森林公园是国家林业部命名的全国第一个国家级海上森林公园。树种共约19个科目,80多种,野生花草50多种,鸟类50多种。沿着蜿蜒的环岛路,仿佛步入”世外桃源”:百余头野生梅花鹿与你为伴,登上”五花石”,站在”听涛崖”上,聆听惊涛拍岸,与旷世之音交融。

公园内苍松翠柏,风景独特,且有数百头野生梅花鹿出没林中,素有”海上仙山”和”世外桃源”之美誉。公园内不仅有6座清朝时期古炮台,还有北洋海军忠魂碑、刘公像、刘公亭、动物园、观海楼、五花石、梅花鹿园、板疆石、钓鱼台、听涛亭等20多处自然景观。

公园总面积4000多亩,占全岛面积的74%,森林覆盖率高达87%,树种以黑松为主,共约19个科目,80多种,野生花草50多种,鸟类50多种。

来自四川雅安碧峰峡基地的一对国宝大熊猫,台赠梅花鹿和长鬃山羊以及从江苏大丰来的国宝级珍稀动物麋鹿均在此安居。

中国刻字艺术馆

于2012年4月28日开放,该馆利用修复后的英租时期蒸馏塔改造筹建,陈展面积600多平方米,馆藏200多幅刻字艺术精品,是山东书协刻字艺术创作基地和曲阜师范大学书法学院刻字教学实践基地。

定远舰景区

“定远”舰景区,紧邻刘公岛客运中心,主体景观为按原貌复制再现的清末北洋海军旗舰“定远”号。历史上的“定远”舰,是19世纪工业文明的产物,因为武备强大、防护完善,一度被誉为“亚洲第一巨舰”、“遍地球一等之铁甲舰”,见证象征了中国海洋上一段辉煌的往事。这艘军舰又因浓浓的甲午风云和在甲午海战中的不屈表现,赢得了“永不沉没的‘定远’”之称,成为国人心目中的一座海上图腾。

复制的“定远”号纪念舰,完全依据历史资料按1:1比例进行复制建造,最大程度再现了历史原舰的风采。舰上各种武器装备一一复制,齐全逼真,许多著名的历史场景也都纷纷还原再现,如临其境。

登上这艘战舰,恍若跨越时空,百年往事历历在目,甲午英雄的故事、铁甲巨舰的雄风、黄海大战的惨烈、亚洲第一的强国梦都将在这里与您相会。

昂首静泊在威海湾畔,与刘公岛隔海相望的“定远”,龙旗猎猎、身未动威先行,仿佛蓄势待发,将要继续那未尽的航程。

刘公岛风景区(山东)插图2

自然资源

刘公岛风景区植被茂密,森林覆盖率达87%,有植物100多种、动物20多种,其中银杏、水杉、鹅掌楸为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梅花鹿为国家一级保护动物,现有野生梅花鹿300多只。

人文历史

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为19世纪末日本侵略中国和朝鲜的战争。按中国干支纪年,战争爆发的1894年为甲午年,故称甲午战争。

甲午战争以1894年(清光绪二十年)7月25日丰岛海战的爆发为开端,经历了黄海海战、威海卫之战等战役,至1895年4月17日《马关条约》签字结束。这场战争以中国战败、北洋水师全军覆没告终。中国清朝政府迫于日本军国主义的军事压力,签订了丧权辱国的不平等条约——《马关条约》。

甲午战争的结果给中华民族带来空前严重的民族危机,大大加深了中国社会半殖民地化的程度;另一方面则使日本国力更为强大,得以跻身列强。

北洋水师

刘公岛上的北洋海军提督署是威海重要的古迹之一。清光绪十二年(1887年),朝廷建立北洋水师,并设督署于刘公岛上,习称北洋水师提督衙门,是北洋海军的指挥机关。提督署背山面海,坐北朝南,围以长垣,占地1万平方米,是一座砖木结构的古建筑群。沿中轴线有三进院落,分前、中、后三厅。前为议事厅,中是宴会厅,祭祀厅在后面。东西跨院有长廊贯通。大门前左右角楼为鸣金、奏乐和瞭望处,东西两侧是辕门。整个建筑飞檐画栋,雄伟壮观。提督衙门外西南200米处是水师提督丁汝昌的寓所。清光绪二十年(1894年)甲午海战中,北洋水师与日寇激战于黄海。提督丁汝昌和舰长邓世昌英勇奋战,最后壮烈殉国。

海上仙山

刘公岛空气清新,冬暖夏凉,气候宜人,昼夜温差小,无霜期长,年平均气温12°C左右,是避暑、度假、疗养的理想之地。

刘公岛人文景观丰富独特,既有上溯千年的战国遗址,又有名扬海内外的清朝北洋水师提督署、水师学堂、古炮台、丁汝昌寓所、铁码头等大量文物古迹,还有英国殖民统治时期遗留下来的众多欧式建筑,近几年又修复兴建了刘公岛博览园、甲午海战馆等多处新景观。

在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刘公岛甲午战争纪念地基础上筹建的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馆,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教育基地、全国中小学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全国爱国主义教育示范基地等殊荣,江泽民总书记亲自为该馆题写了馆名。

百科全书

刘公岛博览园是一处融刘公岛悠久历史与影视科技于一体,集古典园林风格与精湛建筑艺术于一身的大型景点,集中展现了刘公文化、甲午文化、英租文化三大主题,堪称刘公岛的百科全书。

刘公岛自1985年由封闭的军事禁区对外开放以来,景区的旅游配套设施日趋完善,服务质量不断提高,旅游环境显著改善,两个文明建设不断迈上新台阶,先后于1999年被国家建设部授予“文明风景名胜区”称号,2001年被国家旅游局公布为AAAA级旅游区。进岛游客以年10-20%的速度递增,2002年达138万人,成为全国著名的旅游胜地和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意义价值

刘公岛是北洋海军成军地、甲午战争主战场,历史文化资源丰富独特,中国甲午战争博物院是国内唯一以北洋海军与甲午战争为主题的纪念遗址性博物馆。与封面新闻-华西都市报合作成立的中国近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中心,是国内首个公共媒体与专业博物院共同建造的近现代海军口述历史研究机构。双方将通过共享文博传媒资源,寻访近现代海军后裔,访查历史遗址,补充完善近现代海军史,促进历史和海权文化普及和研究,对扩大刘公岛北洋海军和甲午战争历史文化品牌影响,具有重要作用和积极意义。

旅游信息

交通方式

飞机

威海市只有一个机场:大水泊国际机场。距离威海市区(威海市政府)约43公里,现开通北京、上海、广州、沈阳、哈尔滨、长春、延吉、成都、西安、济南等城市航线。威海距首尔飞行时间约45分钟,是飞往韩国最近的城市。

到达交通:威海市机场大巴根据航班流水发车,全程约90分钟,票价20元,路线如下:

山大对面海悦大酒店门前——哈工大公交车站——新闻大厦——白天鹅——威海卫大厦路南——商城国际——民航局(骨科医院)——乐天马特路(西友利银行公交车站)——天东(一公司南公交车)——工友公交车站——威海机场

机场交通:1、乘机场大巴前往威海市中心;

2、从机场乘出租车去威海市区价格约90-100元;去文登市约19公里,价格约40-50元;去荣成市约25公里,价格约50-60元。

火车

威海的地理位置决定了威海火车站是终点站,也是始发站,所以票源相对比较丰富,但在旅游旺季也会出现一票难求的情况,所以提前预定为好。威海市有两个主要的火车站,一个是总站(也称威海站、威海南站),一个是威海北站。从济南、菏泽、汉口、北京发往威海的普通列车以及动车会在威海站经停,其余高铁、动车及少量K字头列车则基本在威海北站经停。

通常从北京、上海坐动车(高铁)到威海,是在威海北站和威海站下车;从济南、即墨、烟台、荣成到威海旅游就更方便了,动车车次很多,基本在威海北站下车。从威海北站坐公交车去往海水浴场、幸福门大概要30分钟-1小时。

汽车

在山东省内乘坐汽车到威海也非常方便,济南、青岛、烟台发往威海的汽车班次都不少,如果连续几日都在胶东半岛游玩,乘汽车去威海也是个很好的选择。

威海市最大的汽车站即是威海长途汽车总站,新开通了威海汽车北站(即威海高铁站)。有K3和52路两趟公交车连接汽车总站、火车站和北站。下辖的文登市、乳山市也各有一个汽车站,开通班次可到达103个城市。

轮船

威海的海运很发达,客轮的班次也比较多,主要港口有威海港、龙眼港和石岛港,其中威海港最为重要,主要有发往全国各地的海运航线,龙眼和石岛均为发往韩国的国际航线。

威海港

此码头有两班船和大连对开,第一班约9:00从大连出发,17:00左右到达威海;第二班约21:30 出发,第二日早4:00多到达威海。航程7-8小时。各船票价不一,三等舱价格从140-180 元不等,四等舱从90-130元不等。

地址:威海市经济技术开发区海埠路228号威海港新港区

刘公岛风景区(山东)插图3

特色小吃

1.渔家饭主要有:大鱼饺子、鱼包子、鲜鱼面、鱼味糊糊汤、海菜、夹子、海菜汤、海胆汤、海兔酱、牛毛菜等。作渔家游,可一享口福。

2.起糕文登、乳山名吃。把薯面放于瓦盆中,细细洒水,反复搅拌,和匀后放锅内大火蒸,切成方块吃。由于太好吃,吃得快,容易噎人,故又称”噎煞狗”。一般要配着稀饭食用。

3.猪耳朵面文登、乳山名吃。分别和麦面及薯面,用麦面包薯面,擀薄饼,切成面条,两层白夹一层黑。煮熟浇上海味卤汁。

4.媳妇饼文登名吃。主要原料:白面、鸡蛋、猪油、白糖,饼做得要厚,要香,要甜,吃了长劲。原是女方出嫁放在箱底带到婆家送给新郎的”体己干粮”,俗称”媳妇饼”。

5.盛家火烧荣成风味小吃。讲究三把火就得熟,故又名”三把火火烧”。刚出炉的火烧,一面酥脆,一面柔软,中间白中透黄,层次分明。吃时不粘口,不噎人,吃过之后不觉得口干。

6.七珍煮羹威海名吃。汤白,纯系山中野珍,有七彩之色,堪为汤中佳品。据传全真派创始人王重阳于金大定十六年来到昆嵛山南麓的圣经山,收下了七位弟子,后称”北七真人”。七真人每人爱吃的一种山珍,传入民间,七种山珍放在一起煮,即为”七珍煮羹”。

所获荣誉

2021年11月,入选山东省文化和旅游厅第一批省级文明旅游示范单位评定结果公示。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