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哈巴片区之属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以碧塔海、属都湖和弥里塘亚高山牧场为主要组成部分,也是香格里拉旅游的主要景点之一,是国家5A级景区

海拔在3500米至4159米之间,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普达措国家公园拥有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距香格里拉市城区22公里,总面积约1313平方千米。

普达措国家公园(云南)插图

景区概况

普达措国家公园位于滇西北“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中心地带,由国际重要湿地碧塔海自然保护区和“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哈巴片区之属都湖景区两部分构成,距香格里拉县城22公里,地理位置东经99°59′16″—100°02′38″,北纬27°43′52″— 27°58′30″,总面积约601.1平方公里。公园处于滇西北亚高山寒温性针叶林植被带,最高点在弥里塘北部山顶,海拔4159米;最低点在碧塔海东部金子沟,海拔3200米,相对高差959米。

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国家公园,它集环境保护、生态文化旅游、环境教育和社区受益功能为一体,在保护国家和世界自然文化遗产的前提下,为国内外游客提供观光机会。

“普达措”为梵文音译,意为“舟湖”, 是“碧塔海”的藏语原名。最早文字记载于藏传佛教噶玛巴活佛第十世法王(1604—1674年)《曲英多杰传记》。书中第五十页写到:法王往姜人辖下的圣地以及山川游历观赏,在建塘边上有一具“八种德”的名叫普达的湖泊。尤如卫地观音净土(布达拉)之特征。此地僻静无喧嚣,湖水明眼净心。湖中有一型如珍珠装点之曼佗罗的小岛耸立其间,周围环绕普达措湖水,周边是无限艳丽的草甸,由各种药草和鲜花点缀。山上森林茂密,树种繁多。堪称建塘天生之“普达胜境”。大成就者噶玛巴希(1204—1283年)称之为“建塘普达,天然生成”。还说:“卫地布达是由人力建构”,而建塘普达“乃为天然显现者也”。

公园的旅游资源由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和人文景观资源两部分构成。自然生态景观资源分地质地貌景观资源、湖泊湿地生态旅游资源、森林草甸生态旅游资源、河谷溪流旅游资源、珍稀动植物和观赏植物资源五大部分。人文景观资源是为普达措国家公园自然生态景观注入活的灵魂的藏族传统文化,包括宗教文化、农牧文化、民俗风情以及房屋建筑等等。

普达措国家公园,共分七个功能区:一是“8”字型大众生态旅游区——北面是属都湖,南面是碧塔海,两湖之间是洛茸民族生态文化旅游村和弥里塘亚高山牧场,这“两湖一村一坝”是公园的四个亮点。二是属都湖度假旅游区,能够满足游客度假、开会和观光的需要。三是洛茸村大众生态旅游区,能满足游客体验藏族民俗文化和大众生态观光旅游的需要。四是属都岗-地基塘专业生态旅游区,它能充分满足游客户外运动、软式探险、徒步穿越和科学考察的需要。五是吉利古徒步旅游带,能满足游客徒步穿越和科学考察的需要。六是碧塔海南线自驾车旅游带,满足自驾车和过路游客的需要。七是红坡村引导控制区,控制这一区域的建筑景观,打造与国家公园相谐调的遗产廊道。

普达措国家公园带给你的将不仅仅是视觉上的满足,而且,这里是个无任何污染的童话世界,水质和空气质量达到国家一类标准,湖清清,天湛蓝,林涛载水声,鸟语伴花香,是游客修身养性和陶冶情操的最佳净域。漫步其中,你将心旷神怡,流连往返。

地理环境

普达措属都湖(步行长度约3.3公里)和碧塔海(国家5A级旅游区,步行长度约4.4千米)为主要组成部分,海拔在3500米至4159米之间,属省级自然保护区,是“三江并流”风景名胜区的重要组成部分。
规划区管理总面积1313平方千米,按7大板块进行开发,开发出来的面积仅占总面积的3‰。公园拥有地质地貌、湖泊湿地、森林草甸、河谷溪流、珍稀动植物等,原始生态环境保存完好。
保护区属亚温带气候,秋冬长而春夏短。年平均气温5.4℃,最热月份(7月)月均气温13.2℃,最冷月(1月)月均气温-3.8℃。

自然资源

气候资源
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内有明镜般的高山湖泊、水美草丰的牧场、百花盛开的湿地、飞禽走兽时常出没的原始森林。碧塔海、属都湖两个美丽的淡水湖泊素有高原明珠之称,
湖中盛产裂腹鱼、重唇鱼;秋冬季节大量的黄鸭等飞禽在湖边嬉戏,天然成趣。
景区雨量充沛、气候宜人。
这样的自然条件,使得植物生长茂盛,植被丰富,俨然就是一个天然的植物园。此外,还有多处断层崖、林间小涧、深沟峡谷等独特小景交错分布,具有极高的地理科学价值与旅游观赏价值。

植物资源
普达措国家公园保护区内的植被以长苞冷杉为主,其次,根据不同的海拔及阴阳坡着杜鹃、箭竹、苔藓、忍冬、云杉、高山松、高山栎、短刺栎、红杉、红桦、山杨、白桦等,从草甸和水生植物上看,主要为蒿草草甸,水生植被主要为香满群落、光叶眼子菜群落、狐尾群落、梅花藻群落等。

动物资源
普达措国家公园自然保护区内还有许多珍禽异兽。
主要有国家一级一类保护动物黑颈鹤,二类保护动物猕猴、猞猁、云豹、金猫、黑麂、马麂、毛冠鹿、,林麝、藏马鸡、绿尾红雉等等。
三类保护动物有:血雉羚。还有一部分经济动物和观赏性动物,主要是黑熊、藏鼠兔、鼯鼠、高原兔、红腹松鼠、竹鼠、绿头潜鸭、麻鸭以及具有极高观赏价值的鹦鹉和多种画眉鸟。

碧塔重唇鱼:
据说,碧塔海里生长着一种叫“碧塔重唇鱼”的珍惜鱼类,是一种很古老的鱼类,为第四纪冰川时期遗留下来的古生物,肉质细嫩,味道鲜美,是鱼类食品中的佼佼者。
但是普达措属于藏民区,藏民奉行天葬与水葬,鱼是吃人肉的,所以,藏民是不吃鱼的。
那些鱼就自由自在的在碧塔海里生活着,没人捕捞,自生自灭,且这种鱼一般深藏在湖底,很少靠岸,所以,藏族人民们就把它奉为神鱼,能看到神鱼的人就是非常幸运的人。

主要景点

普达措国家公园跟随旅游大巴总共可以分为三个旅游景点,分别为属都湖,草原观景台,和碧塔海。每辆旅游大巴有一个导游,为旅客大致讲解一下景点的景观。

属都湖
属都湖为第一个景点,有三种方式观景。第一种为跟随大巴车大致的观看,第二种是走湖上的桥,游玩下来大致需要1个小时30分钟,第三种就是前进500米左右可以乘坐游船观景。

碧塔海
碧塔海以漫山遍野的杜鹃花树闻名,每到五六月份杜鹃花开,花瓣落入湖中,鱼儿吃了会翻了肚皮浮上水面,称为“杜鹃醉鱼”。碧塔海为普达措最后一个景点,最长游玩时间大约在2到3个小时。一般游客自己带食物。

文化村
走进了霞给藏族文化村,宛若走进了古朴,走进了生活,走进了斑斓多彩的民俗风情画中,虽然这里是普达措公园景区外的人文景观,但在自然景观的衬托下却显得格外多情。
在颇具藏族风情的宅子里,展示着木器、唐卡、牦牛角骨的雕刻工艺制作过程和成品,彰显着藏民族的智慧和艺术。
那守护在景区旁的若干玛尼石堆,溪边永不停歇的转经桶,承载着藏族人民的信仰和寄托,此刻,浓郁的宗教氛围本身就是一道人文景观。

普达措国家公园(云南)插图1

开发利用

2006年,云南迪庆藏族自治州通过地方立法成立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并宣告原已于1988年由国务院批准划入“三江并流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的有关地域为中国大陆地区的第一个“国家公园”。
但地方立法机关没有权限批准国家公园,故而,该公园不应被视为中国第一个官方的国家公园。
2012年11月26日,云南省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等四个景区被授予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基础建设
2007年6月21日,我国大陆首个被定名为国家公园的保护区香格里拉普达措国家公园正式揭牌。当时,省长秦光荣,副省长刘平,省政协副主席和占钧,省政府秘书长丁绍祥为公园揭牌。
该个概念是由云南政府提出的,云南政府还称要在省内建立更多的“国家公园”。

管理建设
2008年6月,国家林业局发出通知,同意将云南省列为国家公园建设试点省,“以具备条件的自然保护区为依托,开展国家公园建设工作”。
然而已启动建设的“梅里雪山国家公园”,其所在地域不在云南省各级自然保护区名单之列,并且仍旧是“三江并流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的其中一个景区。
普达措国家公园是中国大陆第一个由林业主管部门审批的“国家公园”,审批方是国家林业局,主管方是云南省林业厅。

保护措施

从2006年起,当地就按照“政府主导、保护优先、特许经营、社区共荣、社会监督”的原则,开始了国家公园方式的尝试,并设立严格保护区、生态保育区、游憩展示区、传统利用区。
“‘牵马游’、烧烤等破坏环境的项目必须被取消,但也要考虑群众生计。”普达措国家公园管理局保护科科长丁文东说,从2008年开始,特许经营公司对周边社区进行生态反哺,按照约定,第一轮每年反哺资金近1000万元,第二轮每年反哺资金2000万元左右,利益补偿合同每5年签订一次。生态反哺资金已达1.5亿元。
阿茸家每年的生态反哺收入就接近4万元,家人还可以去国家公园当环卫工。记者了解到,随着生态反哺工作的开展,洛茸村村民的生态环保意识也提升了。
即便去山上捡野生菌,村民都会小心翼翼,生怕对周边环境产生影响。
开展国家公园试点主要是加强自然生态系统原真性、完整性保护,以实现国家所有、全民共享、时代传承的目标。丁文东说,普达措国家公园以较小范围的利用,实现了最大范围的保护。
洛茸村护林员孙诺说,村里36户村民负责轮流巡山护林,村口还有专人负责进出人员的管理,以防有人偷砍木材。
相关费用,都是每家每户一同出钱,已写入洛茸村的村规民约。

特色民俗

香格里拉是现代人们所熟知的一个美丽圣洁充满幻想的地方。它位于滇、川、藏结台部的区域中心城市,是古茶马互市的重要集镇之一。

迪庆境内的藏族
生活在这里的迫庆藏族有着辉煌的历史和灿烂的文化。在境内与汉、傈僳族、纳西族、白族等二十六个少数民族共同居住在一起,多民族在经济上相互依存,在文化上相互交流、相互影响、和睦共处。当地的藏族在保留本民族传统文化的同时,也不断的吸取不同民族的优秀文化,带有多元文化的特点。正是这种相依相成的民族关系,藏族才生存和发展到了今天。

地理位置
迪庆藏族自治州位于云南省西北部。东与四川省甘孜藏族自治州接壤,南与本省丽江纳西族自治县隔金沙江相望,西与怒江傈僳族自治州交界,北与西藏自治区毗邻。自治州州府设于香格里拉县建塘镇,距省府昆明市709公里。迪庆,是云南省唯一的藏族自治州,是全国十个藏族自治州之一。

悠久历史
据考古证实,早在七、八十年前的新石器时代,迪庆境内就有土著先民生存、繁衍。从德钦县永芝、纳古、石底等地出土的石棺墓及随葬品文物看,约在2300多年前,吐蕃先民已在这里创造了丰富多彩的土著文化。远在两千多年前的漫长时代里,迪庆藏族就与周围的民族有了频繁联系,各民族相互交往和影响,不仅创造了本民族丰富多彩的文化,也带有多元文化的特点,打上了甘青草原文化、中原文化、滇域文化及土著民族文化汇集的烙印。

语言文化与宗教信仰
迪庆是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除白族、回族外,其他民族都使用自己的语言文字。迪庆藏族自称“博”操藏语康巴方言,使用藏文。在迪庆,藏族至今保存着许多自古沿袭下来的礼仪语言,平时对话寒喧有固定的三种形式,尊重语、客气语、普通语。在语音上保留有相当多的古藏语的复辅音声母,尤其是在迪庆香格里拉县的话最为明显。

约在公元前七世纪,象雄王朝的势力进入迪庆,苯教随之传入。公元六世纪吐蕃南下经营迪庆,佛教也传人境内。十一世纪中叶,藏传佛教各教派次第形成,与此同时各教派陆续从西藏、四川两条线路传入迪庆,并形成一定势力。在漫长的历史时期,藏传佛教在迪庆藏族文化中富有极大的感染力,百姓生活的方方面面都受到宗教文化的影响。

在云南藏区规模最大的藏传佛教寺院,噶丹松赞林寺是清朝康熙皇帝和五世达赖所敕建的藏区十三林之首。该寺荟萃了藏族宗教文化的精华,其建筑造型不仅充分体现了藏式建筑的风格,表现出深重的宗教意味,而且寺内历代珍品众多,有五世达赖和七世达赖时期的八尊金释迦佛像、贝叶经、五彩金汁、精绘唐卡、黄金灯等,全守还收藏有《甘珠尔》十部,其中两部为金汁手书,《甘珠尔》二百多部,以及各种精美的鎏金或银质香炉、万年灯等。高耸入云的钟鼓楼,击鼓报时,声闻十里,屋顶新金瓦殿,金光闪耀、灿烂夺目,“远近百里如见佛光”。

自然资源
迪庆藏区是有名的森林王国,覆盖率约为36.4%,不仅有高原出产的云杉、冷杉、高山松、云南松等还有各种名贵的寄生植物,在浓密幽深的原始森林中还栖息着许多珍禽异兽,如“金丝猴、小熊猫、金钱豹等名贵动物六十多种,具有较高的科研价值、观赏价值和经济价值。迪庆也是野生药材的密集之地,有虫草、贝母、雪上一枝蒿、珠子参等名贵中药材九百六十多种,有众多的观赏植物杜鹃、报春、百合、兰花等,此外,食用菌类植物也十分丰富,木耳、松茸、鸡纵、羊肚菌、一窝菌等一百四十七种,美味可口、具有较高的营养价值和药用价值。原始生态突出,雪山、草甸、江河湖泊交错分布,各种资源密集,形成了迪庆高原奇妙的自然景观和富饶的资源。

民间工艺
正是由于这些得天独厚的自然资源,才有了民族手工业的特色产品。木碗、木盒、糌粑盒是迪庆民族传统民间工艺品之一。深受周边藏区的喜爱。其造型古朴,实用性强。
木碗分两种:一种是用杜鹃树根制作,不加装饰,美观大方。另一种是藏语称“咱“的寄生植物制作,木质黝黑透亮,纹路细如发丝,用“咱”制作的木碗,有鉴别食物是否有毒的功能,因而这类木碗十分名贵。若再加以银饰装扮,更是华丽大方。
糌粑盒普遍选用揪木、杜鹃等优质木旋制而成,形如圆塔,做工精美,绘有各种图案,颜色分金黄、黑色、深红等,有大、中、小之分。

民族节日、歌舞
神奇秀丽的山川,孕育了藏民族善良、豁达的性格,也使迪庆藏族的节日文化独具勉力。
藏历新年是藏区最隆重的节日,但迪庆藏族由于受周边又化的影响,大都习惯过农历春节,把春节看作最为隆重的节日,而藏历新年逐渐演变成为寺庙僧侣的节日,藏族称之为“阿达洛色”,意为喇嘛新年。
五月赛马会是迪庆藏族一年之中最热闹的传统节日。五月的高原正是冬去春来,草绿青山、群芳吐艳的季节,人们相约在城东的舞凤山下,杜鹃丛中,搭起帐篷,备好丰盛的野餐,邀约亲朋,尽情玩耍。赛马会除了举行传统的马术、马技、赛马比赛外,还要举行又艺会演,民歌大赛,民族服饰展演,物资交流会等各种文化经济贸易活动,成为迪庆香格里拉的重大盛会。

民族服饰、饮食
迪庆藏族男装与川、藏服饰大同小异,基本特点是肥腰、长袖、大襟。喜欢在短衫高领处镶金边或银边,钉银毫或铜质圆口,喜爱颜色醒目的“对通”。男性“楚巴” 的领子、袖口、下摆都以水獭皮、豹皮或虎皮作装饰镶边,有的还镶三层边,最底层为水獭皮,上面是豹皮,最上面是虎皮。“楚巴”的整个下摆,几乎都被镶边覆盖,年长者头戴毡帽、呢礼帽。青年人爱戴立筒狐皮帽。首饰主要有“嘎乌”象牙手镯、火镰和银刀。

迪庆妇女的长袍一般为蓝色,叉口镶黑色金绒边,前摆及脚,子摆垂直折成瓦式,外着坎肩,坎肩右襟大多镶金银颜色的花边,喜用绣花硬领佩带银口。下看长裤,系蓝白相间的围腰,背披方型氆氇或羊羔皮做成的披肩,藏语叫“然腊”。已婚妇女多以红布包头,有的戴筒金边帽。
妇女佩戴的首饰主要有金、银耳环,串有玛瑙、珊瑚、玉石的项链串珠,喜欢戴银手镯、银戒指。这里的藏族把白银视为圣洁、吉祥、高尚的象征。迪庆藏族的饮食品种繁多,丰富多彩。以青稞、小麦为主粮,以酥油、糟粑为主要饮食。

进餐议事要围坐火塘。主要的风味食品有:奶渣、酥油、红糖搅拌而成的“特烘”。用养面、酥油、奶渣、红糖制成的“雪男雪落”。整块猪肉去掉内脏剔骨后加入花椒、草果、食盐等将其缝台,压上石板腌制,形状如琵琶的“琵琶肉”。妇女手压的手工蛋面。藏式糕点,“八撒”、“龙眼包”等等都是胎多人口的传统风味食品。迪庆藏族喜爱饮酒,一种是较有名气的青稞酒,是喜庆、节日必备的饮料,一种是家庭自酿的青稞甜酒。

当走进迪庆高原,让我感触最深的是,如今,随着社会的进步、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生活水平有了提高,电动酥油茶搅拌机走进藏区,在取代老式木茶桶时,这里的藏族无论是居住在城镇还是乡村至今仍在使用传统的“罐罐茶” 和“木茶桶”。

“罐罐茶”是士制烧成的尼西特产,前有嘴,后有把,类似清朝时期的铜壶。茶叶放入罐内在火上沸煮,罐内茶水不会自行流出,待茶水煮开后,放入酥油,用一根竹杆插入罐内,朝内的竹头上有四瓣丫口,用手由内到外反复斜搓。一罐茶喝下后疲备劳累顿是烟消云散,是老人和成年人的必备饮料之一。

“木茶桶”是专为孩子准备的。茶桶高约80公分,口径约九十公分不等,这种茶味淡,打茶时还要加人核桃、芝麻、花生等佐料,清香可口。这些传统的藏民族文化在特殊环境中保留和延续着。

婚姻、家庭、丧葬
解放前,迪庆藏族的婚姻家庭有三种形式:
一、一夫多委:这种家庭多见于富裕阶层。其原因是家庭劳动力少,不把姐妹嫁出去,妹与姐夫同居,形成多妻现象。
二、一妻多夫:这种家庭极少,形成这种家庭的原因很多,但主要原因是经济因素。
三、一夫一妻:这是主要的婚姻及家庭形式。
民主改革后,尽管一妻多夫,一夫多妻家庭在农村偶有出现,但一夫一妻制已成为藏族家庭的主要形式。
迪庆藏族的丧葬习俗,与西藏不太相同,少有塔葬,天葬、水葬不普遍,在迪庆藏族聚居区,尤其是在县城交通沿线,普通采用棺木土葬,家庭有共用坟地。棺木入葬前,请喇嘛念经超度死者。
这些特定的民俗风情是在特定的文化环境,特殊的自然环境和与自然和谐相生的历史长河中形成的,成为迪庆藏族行为规范的标准。

香格里拉节日:二月八
时间:农历二月初八
农历二月初八是纳西族最热闹的节日,尤以三坝白地乡最热闹。节日期间,远近赶来参加者数以万计,还有藏族、彝族、回族等少数民族参加。活动地点主要在风景秀丽的白水台。人们先杀鸡祭天,祭祀各种神灵,然后进行歌舞表演,热闹非凡。

香格里拉节日:赛马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五端午节前后,一般持续3天
香格里拉赛马节由来已久,是香格里拉县各族群众最为隆重的传统民俗节日,也是藏民们在春天里的一次盛大集会。现在的赛马节已发展为民族运动竞赛和民间文艺活动的交流盛会。赛马节的举办时间一般在农历端午节前后,通常持续3天。地点在舞凤山赛马场。

赛马节活动期间,除了传统的马术竞赛、表演等节目外,还有牦牛赛跑、牛拉杠等平日难得见到的项目。参赛的选手不仅有香格里拉本地的牧民,毗邻的芒康、乡城、稻城、理塘、巴塘、得荣等地区的马队也会前来参加比赛和表演。节日期间,当地居民举家出游,在山脚坝边搭帐篷,野炊、宴客。等到赛马会开始时,人们便齐聚在宽敞的草坪上,观看各地骑手的精彩表演。赛马有比速度、比步法、比马上枪旗、跑马拾物等。

此外,香格里拉当地还会组织各种文艺演出和篝火晚会、放映广场电影,迪庆藏族自治州影剧院也会有不少民族曲艺团的演出。 提示:6月是香格里拉最美的季节之一,也是旅游旺季,交通、住宿、餐饮等都会比较紧张,如果想参加热闹的赛马节,最好提前预定住宿和规划好行程。

香格里拉节日:香格里拉弦子节
时间:农历五月初七至初九
香格里拉弦子节为德钦县的固定节日,每年举办一次。节日期间各乡镇会选派出民间文艺表演队,前往德钦县城参加民族民间文艺、服饰表演。内容有弦子、热巴及民间各种舞蹈,祝酒、祝福的歌及各种民歌等,以展示民风民俗、弘扬民族文化。
德钦县与香格里拉毗邻,同属迪庆藏族自治州,有“弦子之乡”的美称。居住在这里的藏族人民,被誉为“会走路就会跳舞,会说话就会唱歌”。流传于德钦的弦子已有700多年历史,每逢佛事活动日和节日之夜,人们都会围着篝火,伴着弦子的旋律载歌载舞。
弦子又称藏胡,藏语称”宾永”。音色明亮宽厚,具有高原粗犷的风格。弦子是藏族男子必备的乐器,几乎人人都有,除了能伴奏、合奏外,还可以独奏。弦子舞男女都可跳,舞姿刚柔兼备,优美舒展。

香格里拉节日:登巴节
时间:农历七月十五
登巴节是尼汝藏族具有浓郁特色的传统节日之一,又是藏族农业地区生产性传统节日。届时,男女老少穿上节日的盛装,举行集体祭祀山神、仙人洞和育嘛呢经仪式,消灾驱邪,祈求五谷丰登、六畜兴旺。此外,还举行赛马、打靶、斗牛、跳锅庄舞等娱乐活动。

香格里拉节日:格冬节
时间:藏历十二月二十六至二十九日
格冬节即跳神节,意思为九样食物烩煮聚餐之意,是藏传佛教寺院专门组织的一种跳神驱鬼的宗教活动。各寺院格冬节的时间各不相同,香格里拉噶丹·松赞林寺在藏历12月26至29日。26日为跳神预演;在寺院内进行,27、28日为诵经法会;29日为跳神面具舞,面具多种多样,有马、鹿、猴、牦牛、狗、乌鸦、猪、虎等,舞蹈有唢呐、鼓、跋等器乐伴奏,气氛十分神秘,持续时间为1天。

藏戏
藏戏演出为另一重头戏。从雪顿节的第二天开始,在罗布林卡、布达拉宫对面的龙王潭公园内,藏戏队伍每天不停歇地从上午11点直唱到暮色降临。据说,因为时间有限,这已经是提取剧目中的精华部分,否则一出戏会唱上几天,表演者自得其乐,观赏者更是乐此不疲。

卡垫铺在草地上,亲朋好友闲适地围坐在一起,摆上一路背来的青稞酒、酥油茶,还有自己做的各种藏式点心,很多藏民一边听着藏戏,一边摇着手中的转经筒,或是捻着佛珠。藏戏的故事,有《诺萨法王》、《文成公主》等,其高亢动人的唱腔、抑扬顿挫的独白、神奇瑰丽的脸谱、古朴肃穆的服饰、优美动人的舞姿,历经600余年的洗练,藏戏散发着一种浑然天成、底蕴丰厚的独特魅力。

东巴舞
东巴舞是纳西族东巴教的祭祀舞蹈。三坝白地是纳西族东巴教的发源地,东巴经中,有一种记录东巴舞谱的经书——《蹉模》(又称《勾补》),该舞谱比始创于15世纪的西班牙《拉班舞谱》(用字母快速记录)的产生还早约800年,是世界上最早的舞谱。它记录了纳西宗教师在祭祀活动时所跳的五十多种不同的舞种,其中神舞三十多种,动物舞二十多种。据东巴们介绍,东巴舞有七十多种。东巴舞有模拟舞、神舞和长甲舞三大类;模拟舞以模拟各种动物的动作特征,如带角的动物以“顶角”为主要舞蹈动作,带翅的动物以“飞翔”、“抖翅”等动作为主要舞蹈动作,其余动物则以屈膝、踢伸、跳跃、扭摆、抖动等为主要舞蹈动作,有龙舞、狮舞、象舞、虎舞、大鹏舞、孔雀舞、马鹿舞等等。神舞主要是长刀舞,以手臂的舞刀动作为主。长甲舞主要用于非正常死亡者的火葬,以十指的张开及双臂的动作为主。东巴舞腿部动作富有韧性,舞姿大方,刚劲、风格古朴,豪放,体现了诗歌、舞、乐多位一体的原始艺术特征。东巴舞主要用于东巴道场、法事活动。

锅庄舞
锅庄舞,又称为“果卓”、“歌庄”、“卓”等,藏语意为圆圈歌舞,是藏族三大民间舞蹈之一,分布于西藏昌都、那曲,四川阿坝、甘孜,云南迪庆及青海、甘肃的藏族聚居区。舞蹈时,一般男女各排半圆拉手成圈,有一人领头,分男女一问一答,反复对唱,无乐器伴奏。整个舞蹈由先慢后快的两段舞组成,基本动作有“悠颤跨腿”、“趋步辗转”、“跨腿踏步蹲”等,舞者手臂以撩、甩、晃为主变换舞姿,队形按顺时针行进,圆圈有大有小,偶尔变换“龙摆尾”图案。

彝族音乐
彝族是我国能歌善舞的民族之一。彝族民间有各式各样的传统曲调,诸如爬山调、进门调、迎客调、吃酒调、娶亲调、哭丧调等。无论男女老少,个个都会唱几首。有的曲调有固定的词,有的没有,是临时即兴填词。山歌又分男女声调,男声调雄浑高亢,女声调柔和细腻。各地山歌又有自己独特的风格,如著名歌曲《马儿快快跑》、《远方的客人,请您留下来》,就是根据彝族民间曲调提炼出来的彝族乐器有葫芦笙、马布、巴乌、口弦、月琴、笛、三弦、编钟、铜鼓、大扁鼓和克些觉黑等。

普米族音乐
普米族民歌,分为时政歌、风俗歌(仪式歌)、生活歌和情歌等四大类。《出嫁歌》、《接亲调》、《宴席歌》、《开门调》、《梳妆调》等风俗歌,反映了普米族的婚姻习俗。《送羊经歌》和《指路经歌》等丧歌,反映了普米族对死者的哀悼和对祖先的怀念。《祭山神》、《祭龙神》、《祭锅庄》、《退口舌》等仪式歌表现了普米族的多神崇拜和祖先崇拜。此外,还有一些民歌歌颂了普米族人民勤劳勇敢的品质,表达了他们对旧社会剥削阶级的不满和反抗。

普米族民间歌谣有自身的严格划分,以演唱形式和体裁内容等特点划分为“哩哩”和“格黑”。“哩”是普米语,译成汉语是“吟唱、轻唱或收声唱”的意思,除此外还可以译作名词,指某一歌种的名称。“哩哩”类民歌,演唱者一般是学识渊博的长者和专门的民间艺人,在节日礼仪中和在一些风俗仪式的祭典上演唱。 “格黑”(有些地方称“啯”)译作汉语即“唱”或放声唱之意,也可以译作歌名运用。兰坪、永胜一带的普米族称这类民歌为“吉哩哩”。“哩哩”有汉族民歌中的小调含义。著名的民歌有《古利歌》、《柞树叶子歌》、《贡嘎岭歌》、《放牦牛歌》、《煮茶歌》、《办酒歌》等。还有许多民间歌手。普米族同胞常常伴随着民歌的演唱,吹奏起笛子和葫芦笙,跳起传统的“锅庄”舞。普米族的民间歌谣还有《哄娃娃调》、《跳舞歌》等。

普米族音乐有各种曲调。例如“推磨歌”,“煮茶歌”,“撒麦歌”,是妇女们喜爱唱的歌,“在皇帝家里”、“贡嘎岭歌”、“外侄给舅舅拜年”等,则是老年男子常唱的歌子;青年人喜欢“阿利约利”的调子。这种曲调的唱词,大多现编现唱,有短的,也有长的,可以表达哀怨忧伤的情感,也可以表达欢乐和爱情,可以独唱,也可以两人对唱。此外,还有“扎尼笼跌”曲调,是专用于大合唱形式的;由一人领唱,众人随和。“客坦”曲调,是专在举行宗教仪式时演唱的。

普米族的民歌音乐曲调主要有呀哈巴拉、阿辽辽、那布升洛等。
呀哈巴拉,是一种较古老的民间曲调,旋律悠长委婉、节奏自由,高区一般用假声唱,开头常用一个弱起引子作为补充乐句,旋律从低音乐向高音区行进,末尾又回到原来的起音上,前后呼应。
阿辽辽,这种曲调一般不带引子,而是以一个较高的主音作为开头,一开始就给人以热情奔放的感觉。阿辽辽一般用以唱情歌、山歌等抒情的民歌。
那布升洛,是人们对歌时常用的曲调,有鲜明的节奏规范,由一问一答上下关联的两句构成。

唐卡艺术
所谓唐卡(Thang-ga),是藏族人民所特有的一种宗教绘画形式。其题材内容以佛教神灵形象和宗教故事为主,同时也涉及藏族历史、政治、文化和社会生活等诸多领域,堪称藏民族的百科全书。最早的唐卡画师都是喇嘛,绘制唐卡的目的用于宗教祭典。所以,唐卡属神物,大量供奉于寺庙,普通藏民也会将其请回家去,悬挂于经堂墙壁上,祈求庇佑。 历经一千四百年的演变,唐卡已经不仅是一种宗教器物,更是宝贵的文化遗产。唐卡最与众不同之处,在于其绘制手法。画师用针尖般细小的鼠尾笔勾勒出比发丝还要纤细的线条,对每一处细节都一丝不苟,如实描绘。笔势流畅自如,即使是最微小的服饰花纹,也如行云流水一般,繁而不乱。同时,唐卡采用矿物颜料,色泽艳丽,并多用金、铂金等贵重金属涂饰,形成了富丽堂皇、庄重恢宏的整体效果。

普达措国家公园(云南)插图2

获得荣誉

2017年11月,获得“2017第二届博鳌国际旅游传播论坛2017年度旅游目的地”荣誉。

实用信息

门票信息:
通票100元/人次[60元游览车费,40元门票
2018年10月1日起,普达措国家公园门票由138元/人降为100元/人,景区内观光车价格由120元/人次降为80元/人次,在景区环保整治期间,由于游览范围主要为属都湖景区,其门票暂按40元/人执行,景区内观光车暂按60元/人次执行。

开放时间:
【11-3月】8:00-16:00 ;【4-10月】8:00-17:00
建议游玩时间:半天
地址:迪庆州香格里拉市双桥
最佳旅游时节:夏秋最佳。夏季看花海,秋季看缤纷。

小贴士
1、公园门口有租羽绒服的摊位,可根据需要购买或租借服装。
2、临去前导游会让大家购买氧气。因为普达措最高的地方有海拔四千多米。景区氧气68元一瓶,视身体情况而定,如果在香格里拉县城没什么高原反应的话可以不买,或者两人备一瓶。
(在天气晴朗的夏日的话二者皆可不备。)

交通信息

班车:香格里拉客运站每天一班去普达措的班车,30元/往返,早9:30发车,下午15:00返回。
香格里拉市独克宗古城迪庆旅游游客服务中心每天四班去普达措的班车,30元/往返。(备注:第四班在游客多的情况下才发班车)
第一班早8:00发车,下午14:00返回、
第二班早9:00发车,下午15:00返回、
第三班早10:00发车,下午16:00返回、
第四班早11:00发车,下午17:00返回。
客车:乘坐香格里拉开往双桥的班车可到达普达措景区。上午9:30发车,下午4点返回,车票15元。
包车:也可以包车,路况良好,普通出租车即可,参考价位180元/天;在古城的出口,经常有出租车找散客拼车,价格约55元/人。
出租车:打车也可,参考价位单程80元、往返150元,但需注意去时最好和司机约定来接的时间,并留下司机电话,以免回程时打不到车。
游船:碧塔海有游船可以做环湖游览。船费50元。

作者 蜘蛛指南

在 “普达措国家公园(云南)” 有 1 条评论

发表回复

您的电子邮箱地址不会被公开。 必填项已用*标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