赛里木湖(Sayram Lake):省级旅游名胜景区,第五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新疆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说法。
赛里木湖古称“净海”,位于新疆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博乐市境内北天山山脉中,紧邻伊犁哈萨克自治州霍城县,湖面海拔2071米,东西长30公里,南北宽25公里,面积453平方公里,蓄水量达210亿立方米,湖水清澈透底,透明度达12米。
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年的发展,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
赛里木湖景区共划分为环湖风光游览区域、草原游牧风情区域、生态景观保育区、天鹅及其他珍稀鸟类栖息地保护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原生态环境保持区等6个功能区。确定了赛里木湖中央核心部位水体、西海天鹅湿地草甸水体栖息地、查干郭勒冰雪生态探险景区3块特级保护区。2018年4月13日,入围“神奇西北100景”。
2021年4月15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布公示,拟确定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博尔塔拉蒙古自治州赛里木湖景区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景区概况
赛里木湖位于新疆博乐市境内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蒙语称“赛里木卓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省级旅游名胜景区,第五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风光秀丽的高山湖泊,又是大西洋暖湿气流最后眷顾的地方,因此有“大西洋最后一滴眼泪”的说法。
赛里木湖风景区是以塞里木湖为中心,包括湖周围风光旖旎的山地森林和湖滨草原,组成一个湖泊型风景名胜区。赛里木湖长期以来流传着湖怪、湖心风洞,旋涡与海底磁场等传说。每年7月底-8月初,这里的蒙古族和哈萨克族牧民,都要举行国家级的节庆活动——赛里木湖那达慕大会,那时是您到这里观光旅游的好时机!
地理位置
赛里木湖位于新疆维吾尔自治区西部伊宁市西面,丝绸之路的北道,博乐市西南90余公里天山西段的高山盆地中,乌鲁木齐——伊犁公路沿湖南岸穿过,是中国西部干旱地区中的中国重要湿地之一。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073米,东西长约30公里,南北宽约25公里,周长90公里,水域面积455——460平方公里,呈椭圆形,最大水深92米,蓄水总量210亿立方米。赛里木湖是新疆海拔最高、面积最大的高山冷水湖。赛里木湖湿地以湖泊为主,有湖泊、河流、引引湿草甸、苔草沼泽和淡水泡等。湖水除周围一些小河注入外,主要靠地下水补给。由于所处位置较高,蒸发量较大,湖水矿化度为3克/升左右,略带咸味,属微咸湖。50年代曾测得赛里木湖东侧水位明显上涨,原因可能为湖盆的抬升运动。湖水于12月下旬封冻,冰厚1~2米,次年5月解冻。
水文特征
综述
赛里木湖湖面海拔2073m,湖泊面积458k㎡,湖泊补给系数为3.1左右,是中国西北内陆湖泊中补给系数最小的一个流域。赛里木湖最大水深92m,平均水深46.4m,储水量约2.1×1010m³。湖区四周群山环绕,并有冰川存在,构成封闭的高山盆地水系。湖面年平均降水量约450mm,多集中在4~8月。
矿化度
全湖平均矿化度为2853mg/L,总硬度为1438mg/L,属中高度矿化度水,但与邻近的艾比湖相比还相差甚远。湖水矿化度的平面分布有明显的差异。湖的西北部测点为2768mg/L,湖中心测点为3071mg/L,湖的东南部测点为3109mg/L。形成了西北部水域矿化度低,东南部高的差异。形成这一特殊分布现象的原因主要是:湖西北部水域距离湖西最大的河沟查干果勒较近,低矿化的高山雪水进湖区稀释所致。2010年以来,由于暖湿气候的影响,入湖水量增多,矿化度及主要离子有减小趋势(HCO⁻³除外),碳酸盐含量增加指示了湖泊水体淡化,湖泊处于逆向演化阶段。
水化学类型
湖水中主要离子以硫酸根和镁离子为主,分别占离子总量的38.8%和12.7%。其离子排列顺序为SO₂⁻⁴>HCO⁻³>Cl->CO₂⁻³;Mg²⁺>Na⁺>k⁺>Ca²⁺。按O·A阿列金分类为硫酸盐镁组Ⅱ型,即SMgⅡ。水型在平面分布上没有差异,均为硫酸盐镁组Ⅱ型。
pH值
湖水pH值平均为9.0,属偏碱性湖泊。pH平面分布比较均一,一般变化于8.9~9.2之间,变化幅度不大。
有机物和营养元素
- 溶解氧
溶解氧是反映湖体内有机物含量和湖水自净能力的一个重要指标。湖水中溶解氧较丰富,全湖平均为8.9mg/L。在平面分布呈现西北部略大于东南部的特征,这是由于西北部水域水草较茂密,植物的光合作用使湖水中氧的含量增高为9.2mg/L,湖心一带为8.8mg/L,东南部一带水域由于旅游开发和人工养鱼等因素使湖水中氧的含量偏低为8.6mg/L。
该湖溶解氧绝对含量高于艾比湖,这主要与海拔高度、水温及湖面上氧分压有关。
- 化学耗氧量
湖水中有机物含量的多少,通常以化学耗氧量(CODcr)表示。湖体中化学耗氧量平面分布上有差异,湖心最小,东部和南部的含量高出西部和北部近一倍。
- 总氮和总磷
总氮包括有机氮和无机氮(NH₃-N、NO₂-N和NO₃-N)。湖水中以无机氮为主,占总氮的57.5%,有机氮占42.5%。无机氮在湖水中以氨态氮存在形式为主,硝态氮次之,亚硝态氮含量最低。与20世纪90年代相比,总氮含量有所增加,而总磷却有所减少。
总氮和总磷平面分布状况较一致,即湖的东南较高,西北较低。总氮、总磷含量湖东南部分别为0.44mg/L和0.022mg/L,西北部分别为0.39mg/L和0.019mg/L。这与湖水草茂盛和人工饵料有关,西部和北部的水草生长过程中吸收了氮、磷营养物质。湖东南部则水草少,投放人工饵料多,故而氮、磷含量都比较高。此外,氨、磷这两种营养成分是限制藻类生长繁殖的因素。一般来讲,藻类生长对N∶P比要求在10∶1~15∶1范围内,当N∶P>15时,表明藻类生长受到磷的限制,氮的供应充分;当N∶P<10时,则表明藻类生长受到氮的限制,而磷供应充分。赛里木湖总氮、总磷的测定结果比值为N∶P=20,表明赛里木湖的藻类生长受到磷的限制。
形成演变
根据地理中国杂志与中国中央电视台推出的《赛里木湖之谜》及《干旱区地理》杂志资料:赛里木湖位于伊犁盆地谷地,是天山造山带中的山间盆地,与其直接邻接的南北构造单元分别为哈尔克——那拉提中、南天山板块间的早、中古生物带碰撞造山带(简称哈——那带)与科古琴——波罗特奴早、中古生代造山带(简称科——博带),在大地构造上属于天山造山带中的伊犁——中天山微地块。综合现有研究资料可将赛里木湖区构造演化归纳为三个阶段:
- 1、前震旦纪众多古老地块的拼合过程。至震旦纪主体开始形成统一的克拉通地块,普遍接受了以震旦纪冰碛岩和寒武纪初含磷岩系为代表的统一盖层沉积。
- 2、早、中古生代新疆板块的裂解和再拼合演化过程。从寒武纪中期开始裂解,到最后于晚石炭世末期,全部完成了复杂多样的大陆板块的扩张分离、俯冲碰撞的拼合历史,最终形成了新疆现今的基本大地构造格架,结束了早、中古生代多板块和陆地的分离拼合构造演化阶段,而进入同一的板内,即陆内的大地构造演化阶段。
- 3、晚古生代至今的新疆陆内构造演化阶段。石炭纪之末,二叠纪之初,现今欧亚板块的雏形已经形成,新疆已成为这一全球性巨型板块的组成部分,但在它的南侧,还面临着先后古特提斯洋的封闭,新特提斯的打开与最终关闭和青藏高原的形成两期最终促成了构造陷落湖——赛里木湖。
湖区水系
- 湖水收入
赛里木湖水源主要来源于大气降水和湖周山地坡面径流,湖区周围年降水超过500毫米。
- 湖水支出
赛里木湖湖水支出主要为湖面蒸发及少量渗漏。
自然资源
- 浮游动物
依照2008年中国地理杂志报道赛里木湖浮游生物共计19种,其中原生动物6种,占36.1%;轮虫8种属,占41.2%;枝角类3种属,占15.8%;桡足类2种属,占10.5%。其中原生生物主要包括侠盗虫、钟形虫、裸口虫、轮虫种类中的巨腕轮虫、狭角轮虫;枝角类常见种类为西藏拟蚤;桡足类常见种类为镖水蚤。湖水中浮游动物的生存为养殖鱼类提供了必要的条件。
- 鱼类
赛里木湖原本没有鱼,1998年新疆从俄罗斯引进高白鲑、凹目白鲑等冷水鱼养殖,2000年首次捕捞成品鱼,结束了赛里木湖不产鱼的历史,经过十年的发展,赛里木湖已成为新疆重要的冷水鱼生产基地。
治理开发
- 环境治理
博州赛里木湖公路建设项目环境保护治理工程于2013年实施,投入资金757万元,工程内容包括原砂石场料坑回填、施工迹地恢复、因修路而损毁的植被恢复工程,治理总面积约347800平方米。通过对废料堆清理及土方外运、削高填低、平整治理、覆土绿化等方案方法,最大限度的恢复因公路施工造成的环境影响,经过一年的努力,治理后迹地及料坑与周边环境相协调,恢复效果明显,达到了与“赛里木湖名胜风景区总体规划相统一”的原则,对赛里木湖环境改善起到了积极作用,为赛里木湖景区5A申报提供了保障。
- 开发利用
按照2013年赛里木湖管理委员会出台的《赛里木湖风景名胜区总体规划》,赛里木湖景区共划分为环湖风光游览区域、草原游牧风情区域、生态景观保育区、天鹅及其他珍稀鸟类栖息地保护区、旅游综合服务区、原生态环境保持区等6个功能区。确定了赛里木湖中央核心部位水体、西海天鹅湿地草甸水体栖息地、查干郭勒冰雪生态探险景区3块特级保护区。划分了查干郭勒冰雪生态探险景区、赛北草原历史文化景区、西海草原风情区等8个景区。围绕环湖公路,还规划了重点建设的三台古驿、天湖古口、三台草原、影视城、点将台等9个游览点。
历史文化
赛里木湖有着诸多称谓,古称“西方净海”,蒙古语称“赛里木淖尔”,意为“山脊梁上的湖”,突厥语中“赛里木”意为“平安”之意。因清代在湖的东岸设有鄂勒著依图博木军台(即三台),当地人称呼赛里木湖为三台海子。而赛里木湖是哈萨克语,是祝愿的意思;传说赛里木湖是由一对为爱殉情的年轻恋人的泪水汇集而成的,故又被称为天池和乳海。
赛里木湖风景区是由名湖、名山和浓郁草原风情有机融合而成的一个省级多功能综合型风景名胜区,它集雄、奇、幽、秀、旷等诸美学特征于一体。赛里木湖的最佳游玩季节是每年的6月-7月左右,此时湖区周边碧绿的草原上有野花盛开,照应着雪山下的蔚蓝湖水,景色最为优美,环湖拍照十分不错。而湖区周边的花朵也有各自的分布,湖北以紫花为主、湖西主要是黄花、湖东则主要是蓝色花朵,景致各有特色。另外,每年7月,湖滨草原上的“那达慕”盛会更使赛里木湖锦上添花。长期以来,赛里木湖还流传着湖怪、湖心风洞、漩涡与海底磁场等传说,这给美丽的赛湖又蒙上了一层极富想象力的神秘面纱。除此之外,赛湖之滨还有大量草原先民的历史遗存:岩画、乌孙古墓群、寺庙遗址、鄂博、碑刻、古驿站遗址……
旅游指南
交通
乌鲁木齐火车站
乌鲁木齐站和乌鲁木齐南站不是同一个站,很多列车都会停靠这两个站点。现在的火车南站就是以前的乌鲁木齐站,位于沙依巴克区,现在仍然是乌鲁木齐市主要火车站,兰新铁路,兰新高铁和北疆铁路交汇于此。乌鲁木齐站是乌鲁木齐的主要火车站之一,兰新高铁的西端终点,位于乌鲁木齐市经济技术开发区(头屯河区),是新疆规模最大的火车站,于2016年7月1日正式投入使用。购票前请分清这两个站点,两站票价仅相差几块钱。
汽车
由于乌鲁木齐没有直达赛里木湖的汽车,故可以从乌鲁木齐碾子沟客运站乘坐前往博乐或伊宁的客运汽车,中途在赛里木湖冬下车即可,这样省钱一点,但是不方便。如果包车的话,时间自由,线路自由,环赛里木湖也方便,当然费用稍贵。
乌鲁木齐碾子沟客运站
地址:新疆维吾尔自治区乌鲁木齐市沙依巴克区黑龙江路49号
推荐线路
诡谲秀丽四日游
DAY1:乌鲁木齐—雅丹地貌五彩滩风景区(夜宿布尔津县)
第一天,从乌鲁木齐出发前往布尔津县,途径壮丽的古尔班通沙漠,有幸的话还可以看到奔跑的黄羊、野马等动物,之后还可以去游览河岸是五彩的五彩滩风景区,晚上可前往布尔津县入住。
DAY2:布尔津县—喀纳斯国家地质公园(夜宿内图瓦)
第二天,从布尔津县出发去喀纳斯景区,看犹如人间仙境的喀纳斯湖,当阳光照射时,湖面闪着细碎的光,云雾还未完全散去,简直如梦如幻。
DAY3:内图瓦—克拉玛依魔鬼城风景区(夜宿克拉玛依)
第三天,我们已经到了有着绝美雅丹地貌的魔鬼城风景区,这里是《卧虎藏龙》的拍摄地,也是久负盛名的石油名城,在这里还能亲眼看到石油是如何开采滴!
DAY4:克拉玛依—赛里木湖风景区(返程)
第四天,到达最后一站赛里木湖,成吉思汗从此路过,以虔诚之心堆砌起敖包,刀郎从这里路过,留下《西海情歌》为人传唱,如果你从这里路过,就会留下你美丽的倩影!
闲适自由四日游
DAY1:乌鲁木齐—国际大巴扎—天山天池(可夜宿乌鲁木齐市区)
在乌鲁木齐,可以先去参观乌鲁木齐地标建筑,位于民族街区的二道桥国际大巴扎,于2003年6月26日落成,是世界规模最大的大巴扎,集伊斯兰文化、建筑、民族商贸、娱乐、餐饮于一体,是新疆旅游业产品的汇集地和展示中心,也是“新疆之窗”、“中亚之窗”和“世界之窗”。
在国际大巴扎的游玩不会占据多长时间,可稍作休息前往天山天池(车程大约1.5h),此处也被誉为“人间瑶池”,天池成因有古冰蚀-终碛堰塞湖和山崩、滑坡堰塞湖两说。传说这里是西王母和周穆王瑶池相会,把酒言欢、互诉衷肠的爱情圣地!
DAY2:乌鲁木齐/天池—吐鲁番(坎儿井—火焰山)
第二天一早前往吐鲁番,游览由古代新疆人创造的地下水利工程——坎儿井,切身感受吐鲁番绿洲的生命之源。
之后前往大名鼎鼎的火焰山,“山不在高,有仙则名”火焰山就是这样一座名山。火焰山重山秃岭,寸草不生;每当盛夏,红日当空,地气蒸腾,焰云燎绕,形如飞腾的火龙,十分壮观,当晚可夜宿吐鲁番。
DAY3:吐鲁番—那拉提草原(当晚可到伊宁市入住,方便第四天行程)
第三天便可动身去世界四大草原之一那拉提草原,它自古以来就是著名的牧场。每年6月至9月,草原上各种野花开遍山岗草坡,红、黄、蓝、紫五颜六色,将草原点缀得绚丽多姿。优美的草原风光与当地哈萨克民俗风情结合在一起,成为新疆著名的旅游观光度假区,一定要在这里拍照留念!当晚可到伊宁市入住。
DAY4:伊宁市—赛里木湖
第四天从伊宁前往最后一站赛里木湖,传说中的高原冷水湖泊,“大西洋的最后一滴眼泪”,夏季在湖中洗手,都会感到刺手的寒冷,春夏冰雪开始消融,绿色显露,羊马嘶鸣;这里的冬季来的也特别早,10月便大雪飘飘,最美的冰雪世界大概就是这里了吧。
风光美食三日游
DAY1:乌鲁木齐—赛里木湖—伊宁
在水面坦荡,四周有层层叠叠的苍翠松柏的赛里木湖,听马嘶羊咩,在这里怀着神圣的信仰开始环湖漫步,可以沿湖边拍摄赛里木美景及日落,还可以品尝赛里木湖的高白鲑鱼以及手抓肉。最后可以驾车前往伊宁(车程大约1.5h),夜宿伊宁。
DAY2:伊宁—伊犁河谷—昭苏
第二天到达伊宁,进入伊利河谷,沿途观赏壮观的果子沟大桥。随即前往昭苏,经察布查尔锡伯族自治县穿越扎格斯台大峡谷,翻越美丽的乌孙山(白石峰)乌孙山,夜宿昭苏。
DAY3:昭苏—夏特景区—特克斯
第三天,从昭苏出发前往夏特景区,观看此处集冰川、森林、草原、湖泊、河流、温泉等为一体的唯一古道,亲临中外摄影家们和诸多影视导演竟相瞩目的一块“塞外宝地”。
然后前往世界上唯一建筑完整而又正规的八卦城——特克斯县城,据说这里从来不会发生交通拥堵问题,人们生活很随意很闲适,可以品尝当地的原始冰激凌,特色丸子汤,最后在特克斯入住,然后慢慢返程。
高原奇景两日游
DAY1:乌鲁木齐—果子沟—赛里木湖(可以在赛里木湖湖畔住当地的毡房,也可以回博乐市住)
从乌鲁木齐出发,前往果子沟,感受此处的“奇绝仙境”,这里既有雪峰峭壁幽谷危崖之险,云杉黑绿高山飞瀑之奇,更有果木成林香草馥郁、山花烂漫蜂飞蝶舞之美。一沟之内,同日可见四季景观,公路盘旋曲折山形秀拔清奇,飞桥重迭激流穿谷,秀美之中亦含俊俏。之后前往赛里木湖景区赠送环赛里木湖,赛里木湖像一颗璀璨的蓝宝石高悬于西天山之间的断陷盆地中,湖中群山环绕,天水相映。春夏季节,湖畔广阔的草地上,牧草如茵、黄花遍地、牛羊如云、牧歌悠悠、毡房点点、构成一幅充满诗情画意的古丝路画卷。隆冬季节赛里木湖瑞雪飞舞,银装素裹,雪涌水凝,葱萃的苍松与洁白的雪被交相辉映,构成一派北国林海雪原的壮阔景色; 还可以在这里充分领略回归自然的浪漫情怀与寒外独特的民族文化。
DAY2:赛里木湖—伊宁—吐尔根杏花沟
第二天便自驾前往伊宁, 前往央视航拍伊犁万亩吐尔根乡杏花沟,这是一片中世纪遗留下来的最大原始野杏林,集中分布于巩及斯河北岸,占地有3万多亩。每年4月,吐尔根乡朝阳的山坡上杏花便开始打苞开花,开成一片连绵不断的花海。看腻了菜花和桃花,吐尔根的杏花重新定义了美的春天,放眼望去杏树满山遍破,千株万棵,植根相连,人入其中,隔数尺而只闻其声不见其影,甚是美丽!
1 自动引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