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旅游榜单|中国旅游指南|旅游百科|中国5A级景区|特产大全|特产百科|地区特产|中国之最|旅游图谱

旅游百科

同里古镇(江苏)

同里古镇属于江苏省苏州市吴江区,宋代建镇。镇区内始建于明清两代的花园、寺观、宅第和名人故居众多,“川”字形的15条小河把古镇区分隔成七个小岛,而49座古桥又将其连成一体,以“小桥、流水、人家”著称。1980年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1982年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镇,著名景点“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同里古镇(江苏)插图

历史沿革

史前

同里的历史可追溯到距今五六千年前的”崧泽文化“和”良渚文化“。早在新石器时代即有先民在此刀耕火种、生息繁衍。优越的自然条件,使这里成为吴地最富庶的地方,故原名”富土“。

先秦已成集市,隶属会稽郡吴县,汉唐日呈繁华。

唐宋

唐初,因其名太奢,改名铜里。尚属村市,在九里村。后梁开平三年(909年)吴越王钱镠划吴县南地、嘉兴北境,置吴江县,同里属吴江县感化乡、

宋代,废感化乡,同里属范隅乡,正式建镇。将旧名”富土“两字相叠,上去点,再将该字一分为二,上半截为“同”,下半截“田”与“土”相加,变为同里。

元明

元明时同里渐移至南,因镇内三条东西向市河,成”川“字型,又名”同川“。屯村汉代成集市,始称”屯市“,唐初已达兴盛时期。宋建炎年间,居此地者千余家。

元明时”易市为村“。元至正十六年(1356年),张士诚弟张士德据吴江,分兵谭道济守屯市东关,控扼守秀州、松江二要冲。明嘉靖年间居民数百家,铁工过半,后居民稍增,自成市井。明代弘治元年(1488年),屯村属吴江县久咏乡。

清朝

清乾隆年间行政区域重新调整。原居同里镇中,水民安数亩的放生河塞筑屋,“亦成闹市”,称”新填地“。镇域继续向东南扩张。

宣统二年(1910年)推行区域自治。

民国

民国元年,同里设市公所。

现代

1985年10月,同里镇、乡合并,实行镇管村体制。

1980年同里古镇被列为国家太湖风景区景点之一,1982年又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

1992年被列为省级文物保护镇。2000年退思园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文化遗产。

2010年被国家旅游局评定为国家5A级旅游景区。

2017年11月17日,同里古镇获评2017最受网民喜爱的十大古村镇。

主要景点

明清街

古镇商业街之一。1996年建,长160余米,为明清建筑风格,较完整保留了江南特有的上街、下街两街道平行的格局。入口“清明遗风”四字由费孝通题书。

耕乐堂

位于西柳圩,陆家埭中段,朝东面河,系明代处士朱祥所建,由时任南京国子监学正、里人莫旦撰文作记。朱祥,字廷瑞,号耕乐。堂名取其号。

同里湿地公园

位于镇东北部,东南与江南水乡古镇周庄为邻,北依澄湖,南邻白蚬湖,是同里与周庄旅游线路的必经之地。园内已初步建成水杉林、池杉林、枇杷园、香樟园、银杏园、桃园、药草园、翠梨园、竹林园、苗圃、鱼塘等。

王绍鏊纪念馆

在富观街35号,建筑面积500平方米,布展面积400平方米,以弘扬王绍鏊精神为主题,以王绍鏊革命战斗的一生为主线,通过实物、绘画、图片等手段再现王绍鏊同志的光辉业绩。其中,一楼为专馆,陈列有文献、实物、图片、文字等,内容共分十二个部分,分别展示了王绍鏊同志在不同历史时期的经历。

松石悟园

简称“悟园”,即“松屏石展馆”所在地,在石皮弄中,邻近吉利、太平、长庆三桥,与珍珠塔景区一墙之隔,由富观桥南行百步即抵。

占地1600平方米。园名出于收藏者的诗:石皮弄中石破石皮呈天书,吾心静处吾悟吾心得菩提。以破译天书、感悟人生为展馆之旨,故谓“悟园”。

陈去病故居

是一处古朴的清代民居,占地1364平方米,门楣上方原有“孝友旧业”匾额,进门有半亭、家祠旧迹,百尺楼、浩歌堂等建筑。浩歌堂面阔三间,1920年此屋落成时,陈去病适阅香山的“浩歌行”,欣然神会,取名“浩歌堂”,是会客之所,堂中原悬有“女宗共仰”及“浩歌堂”横匾。“女宗共仰”匾系孙中山先生褒扬陈去病之母倪老夫人“鞠育教诲,以致于成”而亲笔所题。百尺楼藏书和写作的地方,一楼一底,十分简朴。所著《百尺楼丛书》,即以此楼定名。

罗星洲

集佛教、道教、儒教三教合一,位于镇东,是同里湖的一个小岛,须乘小船前往。

南园茶社

位于古镇区南端历史上著名的前八景之一——“南市晓烟”景致之中,与陈去病故居隔河相望。初名“福安茶社”,建于清末,四开间,传统砖木结构,清代风格木雕装饰,上下两层,总面积约400平方米。

崇本堂

位于富观街长庆桥北堍,坐北朝南,面水而筑,东南与嘉荫堂隔河相望,西与长庆桥等三桥相望。钱幼琴,同里人,民国元年(公元1912年)购买顾氏“西宅别业”部分旧宅翻建,有门厅、正厅、前楼、后楼、厨房等五进。虽不足一亩,建筑体量不大,但非常紧凑和精致。

嘉荫堂

位于竹行街尤家弄口,建于民国11年(1922),四进,门窗梁栋雕刻精美。房主柳炳南,北厍人,先于芦墟开设油坊,发迹后迁于同里营建宅第,共耗白银两万两。与诗人柳亚子同宗。

主建筑仿明代结构,俗称“纱帽厅”。因梁头棹木像明代官帽的帽翅,故名。该庭院高大宽敞,肃穆庄重。五架梁两侧中心刻有“八骏图”,梁两端刻有“凤穿牡丹”。梁底则刻有“称心如意”、“必定高中”等图案。“纱帽翅”(即梁头棹木)上刻有《三国演义》中的“古城会、三英战吕布”等八幅戏文透雕,形象逼真,呼之欲出。这组透雕被《中国戏曲志·苏州分卷》收录。

三桥

指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太平桥,跨于东柳、漆字两圩,梁式。吉利桥跨漆字、秵䆂两圩,处太平桥、长庆桥中间,拱形桥,桥之南北两侧都有桥联。长庆桥,俗名谢家桥,跨东柳、秵䆂两圩,旧名福建桥,又称广利桥。

退思园

建于清光绪十一年至十三年(1885—1887)。亭、台、楼、阁、廊、坊、桥、榭、厅、堂、房、轩一应俱全,以池为中心,诸建筑如浮水上。

内宅建有南北两幢楼(总共十楼十底),以园主字名为畹芗楼,是园主与家眷起居之处。两楼之间由“走马楼”回廊贯通,南北一式落地长窗,五楼底挂落栏槛,檐廊相接,典雅明敞。复廊东西两侧各设楼梯,雨天不走水路,晴天又可遮阳,又为主仆上下时避让。畹芗楼下另设下房数间,供侍者居用。内宅为园主居住及藏宝重地,因此内宅两侧石库门均用清水方砖砌成,以防火防盗。砖木结构的封火门,据说在同里的明清建筑中,仅此两扇尚属原物,其馀都为近世复制。

同里古镇(江苏)插图1

民风习俗

走三桥

同里走三桥习俗中的“三桥”是指鼎足而立、相距不足50米、静卧同里古镇区的三座古石桥:太平桥、吉利桥和长庆桥。它们是古镇同里的桥中之宝,小巧玲珑,端庄雅致,而又古朴稚拙,凝重沧桑,如三尊精美的石雕,跨三圩,越两港,呈“品”字形,屹立于三河交汇处,凝眸对视,遥相呼应。周围水木清华,街市成环,既不乏树荫葳蕤的幽雅宁静,又尽显人来人往的市井繁华。

同里走三桥习俗约略滥觞于清乾隆中期,形成的精确年代已难以查考。它起源于婚嫁习俗。每逢婚嫁、生日庆贺、婴儿满月等喜庆吉利之事,伴随着欢快的鼓乐声和鞭炮声,伴随着四处抛洒的喜糖,眉开眼笑的人们,喜气洋洋的亲戚朋友,前呼后拥、浩浩荡荡地绕行“三桥”,口中长长念诵着“太平吉利长庆”的祝词,沿街居民纷纷出户观望,上前道喜祝贺。这种普天同庆的动人景象既是同里古镇一道亮丽的风景线,也是淳朴善意的民风民心的真情流露。

旧时,凡镇上居民结婚,娶亲队伍都要抬着花轿走三桥,老人过66岁生日,当天午餐后要走三桥,婴儿满月也要由其母亲抱在怀里走三桥。走时,一般是遵循吉利桥、太平桥、长庆桥的先后顺序,绕行一周,不走回头路。在婚俗上,新郞背着新娘过第一座桥,然后抱着新娘过第二座桥,最后牵着新娘的手过第三座桥。

作为地方婚俗的一种仪式,走三桥习俗在文化人类学、民俗、心理学及社会学研究上具有重要价值。作为同里全民性的社会风俗,走三桥习俗在传承区域文化、凝聚文化认同、促进社会和谐等方面发挥着至关重要的作用,对促进多重沟通、融洽社会关系、优化民众生存状态及社会氛围等,意义深远。

2011年,吴江市人民政府公布同里走三桥习俗为第四批吴江市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项目。

打莲厢

莲厢是流传于江浙沪一带的一种民间自制器乐。它一般选用一米长、内径为两厘米左右的青竹为原材料,艺人们从两端起每隔10厘米左右就在竹筒上打一个穿通的孔,在孔中嵌两个铜钱(孔稍大于铜钱,能摇响铜钱即可),并用螺丝螺帽固定住,同时在此处系上红绿黄的绸带。一般两端各打三个孔,系上三对五彩绸带。

打莲厢就是艺人们手持莲厢,和着乐曲按照各种方法用莲厢拍打自己的手脚、胳膊、肩腿等。舞动时,莲厢内的铜钱会因此发出悦耳的声响,五彩的绸带也上下翻飞,煞是好看。初时的莲厢艺人一般为男子,身穿白衣白裤,在庙会及重大活动中表演。后来,女子也打起了莲厢。妇女们时常身穿蓝布印花衣衫,头包蓝布碎花头巾,在各种喜庆场所及节日里翩翩舞动。

节庆活动

新年习俗
新年伊始,初一到初五,同里四乡八邻的善男信女要做的第一件事,就是赶到古镇西南的“南观”支点罗汉,以祈求四季平安。到了晚上近郊几个自然村便联合起来出夜会,龙灯随着锣鼓翩翩起舞,其景色很是壮美别致。另有一些村子则串马灯、串花篮、舞狮子,同样热闹非凡,其中以蒋家浜的独狮子最为有名。从元宵节开始到农历三月初,同里地区春台戏接二连三,应接不暇,东西南北中,遍地开花。春台戏又称大戏,即今之京剧。家发们为了白天看戏,常常夜半时分披星戴月去罱河泥,亮后,男女老少摇着快船,一路欢笑赶往戏场。

三月廿八朱天会
这是民间自发组织纪念明朝末代皇帝朱由检的活动,也是明朝灭亡后一些遗老遗少发起的一种具有宗教形式的反清组织。在同里大部分以老婆婆为主,民间称“三月廿八轧老太婆”,活动内容主要是“坐蒲凳,吃素斋”,据说吃了大素菜可以身体健康,百无禁忌。

四月十四神仙会
这是一种地域较广的活动。但同里有同里的特色。神仙会里有踩高跷、荡河船、蚌壳精等,还有一批善男信女穿着罪裙以示赎罪。

五月端午竞龙舟
同里水面辽阔,此项活动最为热闹,而所谓的龙舟只是在农家木船的两舷用彩绸扎一些简单的彩,同时插上一些各色小旗和彩纸做的花朵,船头左右条挂一个大彩球。出船时摇两支橹,在橹中部下方,加一块长跳板,跳板要求长出左右船舷各一米,并加以固定,然后人就站在伸出的跳板上,同心协力摇橹。据说这时的船速是很快的,因此同里人又称它为”快船”。比赛时除 鼓队在船的头舱里助威外,老人孩子妇女都得上岸观看,留在船上的全是青壮年,经过这样的轻装筒从,无意中又加快了船速。

六月廿三闸水龙
这是古镇同里的一大特色。到了农历六月廿三这一天,四周乡村的人都要赶来看闸水龙,这实际上是一年一度的消防比赛。比赛地点从大庙开始,向西一直排到渡船桥堍,越向西河面越开阔,一般最西的一条消防龙是米业工会的一部用汽车引擎发动的消防车,功力大,射程远,其中间则都是人力的,射程一般都不远,但拿龙头的人有时故意将龙头朝天发射,把飘飘洒洒的水珠泼向没带雨伞的人群,弄得看客浑身湿漉漉的,但大家仍嘻嘻哈哈的很是开心。

七月三十烧地香放水灯
农历七月三十是地藏菩萨的生日,是日黄昏时分,每家每户都要在自家的门口或庭院内点烛烧香,香及棒香,可以一支一支地分插在地上,俗称“狗道场”。结束后开始放水灯,放水灯在吴江地区仅同里一地所有。水灯者,系用牛皮纸制成圆形有底的灯盏,中间放一只用泥制成后晒干的鸭脚,呈三角爪形,中有小孔,可安放灯草,然后往灯盏里加菜油。放灯的时候,前面一只船上由僧人演奏佛教音乐,后面一只船则专门把油纸灯内的灯草点着,然后慢慢放到水面上,就这样,一边奏乐一边放水灯,不消一个时辰,整修同里镇内的河面上都一闪闪亮起了水灯,犹如满天星斗落放河中,景色十分壮丽。

八月初七初八铜铜鼓 
这实际上女儿节,农村里当年新结婚的妇女,在这两天里可以回娘家和父母弟妹团聚,因为过了这两天农村就要开始秋收大忙了,也就不能再走亲访友了。在这两天同里镇上也会热闹一番,附近集镇的小商贩都 会集结到”北观”和新真街,搞上些拉洋片=卖拳头、套泥人、浪马戏什么的,人山人海,闹猛红火。

八月十五中秋节 
此节同里人比较看重,家家户户都要供斗吃月饼。斗以线香制成,纳樨于斗中,中有一塔形柱香,有好几层。是日香烛店专门有香斗供应,顾客挑选。供斗一般在黄昏时分开始,供斗时除供月饼外,还要备上其他各色果品,如菱、藕、桔子等。至半夜时分将香斗移于庭中焚化,这时,一家人才开始吃月饼赏月亮。

同里古镇(江苏)插图2

古镇名人

同里镇自宋淳祐四年至清末,先后出状元一名、进士四十二名、文武举人九十余名。

计成:字无杏,号否道人,明代造园艺术家,生于明万历壬午年(1582年),自幼倾心艺术,擅长书画。

叶茵:中国宋代著名诗人。善诗文,诗格清矫,著有《顺适堂吟稿》五卷,存有《苙泽从书》和《甫里集》。同里古桥之一思本桥,为他出资建造。

陈王道:(1526—1576),明嘉靖44年(1565年)进士,官至南京监察御史。据说,民间传说的《珍珠塔》,说是就是陈王道嫁女的故事。

朱鹤龄(1601—1683),著有《愚庵诗文集》、《松陵文集》、《杜工部集辑注》、《寒山集》、《春秋集说》。还有经书注疏和儒家理学研究成果《易广议略》,研究汉学、宋学成果《尚书埤传》。此外,与本邑陈启源共同撰写《诗经通义》。

陆恢(1851—1920),字廉夫,清朝人,是吴门画坛一代画师。早年从严承德、任厘瓒、陶奎等人研习书法,各取所长,后专工汉隶,逐自成一家。又工画,山水、人物、花鸟、果品无所不能,少从刘德六,中年居苏州,曾作“衡山高游”八幅,系生平杰作。曾与吴昌硕、倪田、吴大澄、王同愈、顾麟士等结画社于顾氏怡园,潜心经事,为清末民初江南著名画师。

陈去病(1874—1933)原名庆林,字佩忍,号巢南,别署病倩、勤朴老人,工书尤擅行、楷,所书对联笔力浑厚。组织过“神交社”和“秋社”。革命文学团体“南社”创始人之一。1913年参加“二次革命”,1917年随孙中山赴粤“护法”。辛亥革命的“风云人物”、近代爱国诗人,著有《浩歌堂诗钞》、《续钞》、《五石脂》、《百尺楼丛书》等。

金松岑(1874—1947),原名懋基,又名天翮、天羽,号壮游、鹤望,笔名天放楼主人、爱自由者、金一、麒麟等,青年时期曾热心于鼓吹资产阶级民主革命。

范烟桥(1894—1967),乳名爱莲,学名镛,字味韶,号烟桥,别署含凉生、鸱夷、万年桥、愁城侠客。作家、南社社员。

文化典故

同里名称典故
根据清嘉庆年间的《同里志》记载,同里“唐初名铜里,宋改为同里,旧名富土,因其名太侈,乃拆田加土为同里”。而改富土为同里则另有一个民间传说。相传很久以前,浙江富阳一带灾荒不断,不少人背井离乡来到这里垦荒种地,辛勤劳作加上风调雨顺,而使物产丰绕,人们安居乐业,就将这里称为“富土”,直到隋炀帝接位,因其骄奢淫逸,不理朝政,致使国库日渐亏空,有一年北旱南涝,许多地方粮食欠收,交不上“皇粮”。于是皇上下旨,江南富土每人增缴三斗粮,限十天缴清,违者将处以重罚。富土百姓得讯,焦急万分,便请教当时镇上一名姓金的秀才,金秀才便如此这般地作了安排。转眼十天限期已过,催粮的钦差乘船来到富土,金秀才率众乡亲在岸上跪地迎候,钦差一上岸,便催问加缴皇粮之事,金秀才从容答道:“今年受灾,收成大减,难以为缴”。钦差不信,大怒“休得胡言,富土乃富有之地,焉能无粮?若不如数上缴,定要遵旨重罚!”金秀才不卑不亢,陪笑解释说:“大人息怒,请听在下细说。此地原叫同里,并非富土,请大人明察。”钦差听后迷惑不解,顺着街面东西南北巡视一大圈,见到的都是“同里”,而绝无半点“富土”痕迹,于是只好罢休。哪位游客能猜出金秀才作了什么安排?原来金秀才关照众乡亲用拆字法,将“富”字一拆为二,上去一点,拆田连土,便成为“同里”二字。而当时的书写习惯与今日不同,是竖写的,因此化险为夷,躲过这一劫难。同里同里,同为乡里,看着叫着都很平白、亲切,因而沿用至今。

珍珠塔的故事
这是一段流传已久的爱情佳话,曾在此演绎。明嘉靖年间,南京道监察御史陈王道做官清正,为人正直,其妻方氏刁蛮任性,而又势利无比。陈御史有一女名唤翠娥,生得如花似玉,最奇的是与乃母性格大异,知书达理、端庄凝重。正当陈御史的五十大寿,合家内外喜庆无比,各路达官贵人纷纷前来祝寿。正在热闹之际,家道中落的方家留存的唯一血脉方卿奉母之命,来御史叩见姑父、姑母,为求得些许盘缠以作度日之资,以便静心苦读求取功名。怎耐方卿虽然仪表堂堂但衣衫褴褛难掩寒酸之气,他的出现令其姑母方氏感觉大失体面,不由得刁蛮气性发作,在兰云堂将其亲侄儿方卿狠狠地刁难羞辱了一番,并令丫环将其逐出后花园。方卿气愤之余立下誓言:”不当官绝不再踏入陈府”。

后花园内曲径迷离,美不胜收,方卿不由地迷失了方向。这时陈翠娥小姐从贴身丫环采萍处听到此消息,不由为乃母之行为大感羞惭,且同情表弟家道中落,而又苦心求学之志,于是将祖传之宝”珍珠塔”一座藏在干点心盒内,去后花园私见表弟,以赎其母之过错。二人相见之后,翠娥小姐委婉地代母说情,并拿出干点心相赠,并未说明点心之中有”珍珠塔”。方卿大感其诚,遂收下。陈御史知道方氏所作所为之后,狠狠数落了方氏,将兰云堂大门紧闭,并说如要大门开,要等方卿来”。然后在九松亭追上方卿将女儿翠娥终身许配于他。

再说方卿离开陈府之后,天寒地冻,他衣褛单薄,囊中羞涩,受尽万般苦楚。在一荒芜人烟处遭到强盗抢劫,劫走了”珍珠塔”,幸得一过路人相助,将其收留,并让他潜心攻读,以待三年后的大考。劫走”珍珠塔”的强盗前往当铺去当卖此物,被陈府发现,将强盗收监盘问,于是知道了方卿遇害之事。陈小姐自此每日郁郁,常以泪洗面,思念之情使得人愈憔悴。三年后,方卿高中状元,圣上委任为八省巡按。他乔装改扮成道童,前往姑母家。在兰云堂内方卿借唱道情之名将其姑母数落一番。最后官轿驾到,方卿重整衣衫,拜见了姑父姑母,与翠娥小姐喜结良缘。

退思园典故
退而思过

清光绪十年(1884年),任兰生因镇压捻军不力,就有人在慈禧太后面前参劾了一本。慈禧拍案大怒,即刻下诏宣召任兰生进京问罪。任兰生与当时掌握大权的左宗棠、彭玉麟是至交好友,交情很深。左、彭得知此事后,立即修书一封,快马飞送到安徽任兰生处,先于慈禧的诏书。左,彭在信中除了告诉任兰生他已被人参劾外,还特地教他如何应对。几天后,任兰生奉召进京。慈禧太后立即开堂审理。只见慈禧坐在正中,满脸怒色,左、彭两人左右伺立。任兰生被传进堂后,双膝下跪。慈禧开文:“下跪何人?”答:“凤颖六泗兵备道任兰生。”于是慈禧历数任兰生罪状。面对慈禧的步步紧迫,任兰生总是以“是”作答,不作任何辩解,慈禧有火发不出。最后慈禧问任兰生:“今后你怎么办?”任兰生回答说:“退而思过,进而保国。”慈禧听后不语,而态度也有所转变。此时,左彭就趁机向慈禧奏道,慈禧也就同意了。任兰生总算躲过了一场杀身之祸。

灵璧石的由来
任兰生罢职回乡后,开始大兴土木,挖池作屋,建造园林。在荷花池挖得差不多之,突然发现池边有个直径约一米的洞,里面还发出“呼呼”之声。大家都感到奇怪,不敢再挖。任兰生就叫来一些胆大的人守在洞口。到了晚上,这些人听到洞里有“咯咯”的响声,大家马上准备对付,没想到从洞里爬出一只硕大的乌龟。乌龟刚爬出,水就从洞中“哗哗”地涌了出来,还夹着金银财宝一块往外流。任兰生这时可惊呆了,不敢再挖池了,马上请来了句容茅山上的刘道长测事。刘道长一进工地,就呼了起来:“宝地也,宝地也!”任兰生问其何意,道长说:“此龟乃神龟,池有神龟,大富大贵,大人喜也。”任兰生一听,喜上心头,就赏了刘道士,神龟也就留在了池里。

隔了两年,园林竣工。一天,任兰生几夫人在游花园时,发现神龟肚子朝天,一动不动,已经气绝身亡。任兰生这下可急了,连夜派人去请道长。刘道长一到门口就说:“大事不妙,神龟一死,全家任命不久也。”任兰生忙问:“有何化解之法?”刘道长说:“有是有,只怕任老爷你办不到。”任兰生道:“道长请说,若能救任某全家生命,任某永世难忘道长恩情。”刘道长掐指一算,水:“好,你必须找与任老师有缘之地,有天地灵气之石,且天然的状似神龟,放至园中,才可保任家平安无事,健康长寿。”任兰生请道长同他一起寻石。先是找太湖石,刘道长说:“太湖石湿气太重,不可不可。任老爷你仔细想想,你这些年可到出过产名石的地方。”任兰生豁然开朗,对刘道长说:“有,任某在安徽任上,灵璧县灵璧石,可谓石中上品,不知可否?”道长一听,说:“为何不早说,可也可也,灵璧石采地之灵,吸天之气。快,马上去安徽。”

于是,任兰生一行马上来到灵璧县,在山上寻寻觅觅,找了半个多月。这时,有飞鸿传书,告知夫人病重,任兰生伤心之于,找石也心灰意冷。傍晚下山,突然一声巨响,一块状似神龟的灵璧石跳了出来,正望着月亮,发着金光。任兰生高兴地把这块灵璧石带回退思园,安放在荷花池边,取名“金龟望月”,这时,夫人病也好了,全家平安无事。到现在,这块灵璧石已在退思园屹立了一百多年,它成了退思园之一宝。

崇本堂西厢记
清末年间,同里镇上出个沈秀才,才华横溢,风流倜傥。有一天,沈秀才到罗星洲去游览,与前往进香的钱家之女钱春花一见钟情。几天后的一个晚上,沈秀才控制不住对钱小姐的爱慕之情,就乘这月色跳出围墙,来到钱家花园,正巧钱小姐在花园里赏月,两人相见,促膝谈心,私订终身。第二天,沈秀才就托媒到钱家提亲。钱老爷嫌沈秀才家穷,不允亲事,说要娶他女儿,要有两个条件:一是门当户对,要有钱财;二是钱家招女婿,要改为钱姓。三年后,有个姓钱的年轻米商,派人到钱家提钱。钱老爷听说此人将同里产的“苏同白”销往全国各地,生意做的很大,且与自己同姓,便满口答应下来。钱小姐十分气愤,既气父亲贤贫爱富,轻率答应这门婚事,又气沈秀才无情,几年来毫无音信。待到拜堂时,钱小姐惊喜万分,原来新郎官正是当年的秀才。

南园茶楼
南园茶楼初名“福安”茶馆。清末,同里镇上有个叫福安的,原来做小百货生意,夫妻俩苦心经营,小有积蓄。一天,他们去算命,算命先生同里人顾达昌,年龄比“福安”老板稍大,原是茶馆老茶客。福安茶馆被烧不久,顾达昌经常到王记熟食店吃烧肉,与店主极熟。店里有一只磁盘,是店主花5斗米换来盛放切块酱肉的。这只磁盘即使在大热天,酱肉盛放在盘里四五天也不会变质。后来熟食店关闭,顾达昌以5石米买下这只盘子,再去上海,以50石米卖出,大大地赚了一笔钱。顾达昌用这笔钱重建福安茶馆,店名还叫“福安”,老板换成顾姓。旧店新开,顾老板定了个新规矩,每逢大年初一,免费开放茶馆,还把珍藏家里的一幅唐伯虎真迹画《双雀图》拿到店里展示一天,以同贺新喜。新开的福安茶馆茶客满座,生意兴隆。

福安茶馆的第三代店主换了叫全福。民国期间,陈去病和柳亚子也常来福安茶馆喝茶。他们一边喝茶,一边酝酿成立南社,还建议店主将福安茶馆改名为南园茶社,此名一直延用到现在。说:“你家严重缺水,不管如何,应该换个沾“水”字的生计,否则,有不测之事。”于是,夫妻俩在十字河叉口的地段开了茶馆。但不到一年,茶馆失火被烧,唯一抢出来的只有一只存放茶叶的锡铸罐子。事后,夫妻俩因财力不足,不能重建,没法再度开张。

罗星洲传奇
在碧水连天的同里湖中,有一个仙境般的小岛,其形似天上之罗星,故名罗星洲,俗称“芦干墩”。很早以前,罗星洲上已建有寺庙,庙前立有一石碑,由名匠雕凿,上刻“罗星洲”三字,乃镇庙之物。有一年,发生兵事,罗星洲被付之一炬,镇庙石碑也不知去向。时光流逝,60年后深秋的一个早晨,雾气朦胧,一位渔民在罗星洲附近水里洒下渔网,可怎么拉也拉不起来。他正想送网,突然跳起了许多鲤鱼。渔民以为网中有大鱼,就叫家人一起拉网,拉起来看是一块石头。渔民垂头丧气,正想把它扔回湖里时发现石头上有“罗星洲”字样,请人识辨后发现正是那块失踪60年的镇庙石碑。镇庙石碑重见天日,古镇百姓奔走相告。“六十年风水轮流转,”这也许是佛之真理吧。就在这一年,里人重修罗星洲。在修建过程中,出现了三桩奇事。一是再建造大雄宝殿时期,正值清明时间,阴雨连绵,可在上大殿正梁时,天空突然放晴,架好正梁,雨又下了起来,并有许多燕子在空中盘旋,蔚为壮观。二是观音殿开光那天,人声鼎沸,连同湖中的红鲤也欢腾起来,跃起水面。三十荷花池中的陈年莲子竟长出新荷,荷花绽放,分外妖娆。所有这些,似乎都在庆贺罗星洲的新生。

同里古镇(江苏)插图3

美食小吃

闵饼
同里闵家湾“本堂斋”特产,颇负盛名的传统糕点,已有400多年历史,其制作仅闵氏一家,世传其业,故称“闵饼”。闵饼用“闵饼草”揉入米粉作皮,以豆沙、胡桃肉作馅,蒸制而成,是青团的一种,色泽黛青,光亮细结,入口油而不腻,清香滑糯,具有独特的江南农家风味。清代,闵饼曾被列为朝廷贡品,选送给慈禧太后品尝。明代画家沈周曾赋诗一首赞美曰:“香剂圆从范,青膏软出蒸。女工虚郑缟,士宴夺唐绫。”民国初年,闵氏在上海创建“大富贵闵饼公司”,产品远销海内外。

芡实
这是同里土特产的上品,产自同里西北荡的芡实(俗称“鸡头米”)被誉为“水中人参”。据《本草纲目》记载,芡实主治湿痹、腰脊膝痛、补中、除暴疾、益精气强志、令耳目聪明、开胃助气、止渴、益肾、治小便失禁等等。可作药膳之用,以水浸泡半天,用文火煮酥,可配红枣、莲子、桂圆更美味。

袜底酥
作为同里镇传统茶食之一的“袜底酥”,以其清新松脆、甜中带咸的口味成为不少老同里和前来同里旅游的客人们争相购买的特色食品。小小的酥饼,一层一层薄如蝉翼,形状呈腰子形,有点象袜子的底,所以得名“袜底酥”。相传“袜底酥”是南宋民间效仿宫廷茶点制作而成的,至今已有上百年的历史。  

别看这“袜底酥”又小又薄,不怎么起眼,但记者经过仔细了解发现,它的制作工艺却是相当得考究。从选料、制坯到烘烤,每一步过程都有严格标准。据同里镇“林家铺子”店主、有着20年糕点制作经验的林德标介绍,“袜底酥”用料以面粉和猪油为主,配以糖、盐、芝麻和香葱等辅料。其制作过程包括油面和油酥制作两部分。首先用面粉、沸水和油合制成油面;然后用油和面粉合制成油酥。油面包着油酥,搓成长条,滚上芝麻、包上馅心,再分成厚度均匀的小块,最后用擀筒将其擀成袜子的形状,生坯即可成型。为了使每一个“袜底酥”看上去匀称、好看,林德标给它们都制订了一个标准,那就是每个生坯“袜底酥”的重量在35克左右(烤熟后为30克),厚度控制在2—3毫米。生坯制作好以后,就要把它拿到电饼炉里去烘烤了。需要注意的是烘烤必须在180度的高温下进行,待炉中“袜底酥”呈两边金黄、中间鼓起状才可出炉,这个时间一般需要5—6分钟左右。  

状元蹄
此菜虽非同里独有,但同里制法甚有不同,至于制法则是不传之密。同里人宴请宾朋,桌上定有此菜。附近村镇居民不远百里来同里为购此物,也可知其受欢迎程度。用浓油赤酱烧的猪蹄,红得发亮,吃在嘴里软糯甜香却又不腻,回味无穷。

金榜状元蹄
在香气四逸的环境下采访,那感觉真是妙不可言。近日,记者有幸来到同里镇鼎鼎有名的“金榜状元坊”内,和里头的状元蹄来了个“亲密接触”。

说起同里镇的状元蹄,那还真有一段历史:相传宋淳佑四年,同里人魏汝贤高中状元。魏状元特别喜欢吃红烧蹄,到了清光绪年间,退思园主人任兰生因仰慕魏状元,特聘名厨烧制红烧蹄,作为家宴主菜,雅称状元蹄。当时,状元洪钧及妾赛金花等人常来品尝。如今的状元蹄虽然在做法上和过去有了很大的不同,但在口味上却是更胜一筹。据“金榜状元坊”老板娘赵杏珍介绍,他们生产状元蹄的原料全部选自上海食品公司出产的蹄髈,规格一般在1—1.25公斤。“先是把蹄髈放水里煮,去毛后加入18味中草药煮开,然后用文火闷烧。一个大锅一次可以煮80只蹄髈,大概需要4个小时。”在介绍状元蹄的制作方法时,赵杏珍还特别提到,煮蹄髈一定要用铁锅,铁锅能够吸收烧煮过程中产生的水份,另外,还能把蹄髈中的脂肪蒸出来了,这样烧出来的蹄髈才能食而不腻,酥而不烂。“别小看那18味中草药,它们还能起到防腐的作用呢!因此‘金榜状元坊’制作的蹄髈可是出了名的不添加防腐剂。”赵杏珍骄傲地说。至于蹄髈的食用方法,赵杏珍建议大家直接把真空包装好的蹄髈连袋子一起放在水里煮开即可食用,这样汤不容易烧干,还更入味。首先用手拎起一只蹄髈,从两根贯穿整只猪蹄的长骨中,将一根细骨轻轻抽出,以骨为刀,蹄髈就被顺顺当当剖开了。这根骨头也被后人称之为“状元刀”。   

在“金榜状元坊”内,记者发现不少演艺名人都曾经光顾过这里,有的还是这里的常客,像大家熟悉的“老娘舅”和“老舅妈”,还有著名的二胡演奏家闵惠芬、上海电视台著名主持人林栋甫等等。“还有好多照片我还没来得及整理呢”,赵杏珍说道,“当年中央二台还特地来这里录制了一档有关状元蹄的节目,拍了整整3天。”现在同里状元蹄的美名已经远播海内外,不管是来同里旅游的客人,还是缝上喜事的本地居民,大家都喜欢来金榜状元坊买个蹄髈回去讨个好彩头。因此,生意最好的时候,这里一天能卖掉五六百只蹄髈。金榜状元蹄已经成为同里古镇旅游一块叫得响的“金字招牌”。

酒酿小圆子
老远就能闻到那股淡淡的清香,品在嘴里是甜甜的,糯糯的味道,这是小时候外婆常常煮的酒酿圆子,不过现在却很少能吃到了。近日,记者在同里镇乐乡饭店又一次品尝到了这道童年记忆当中的美味小吃。  

为什么同里人喜欢吃酒酿圆子,因为酒酿圆子是稻米文化的一个代表。在南方,每逢过年过节都要做酒酿小圆子,不过这道看似很简单的点心,做起来却有许多道工序。先说圆子吧,糯米就要先浸上好几天,然后用石磨磨成浆,中间要不断的加水。磨好的浆要反复地换水、淘洗、沉沉。直到糯米是雪白的,水很清了,就可以了。再用纱布把水沥干就可以用了。最后,把沥干的糯米粉搓成小拇指指甲大小的圆子。据乐乡饭店厨师朱忠明介绍,酒酿小圆子中酒酿的选用也是有讲究的,必须要选那些清爽香甜的新鲜酒酿才行,因为存放时间长的酒酿容易发酵,不适宜食用。  

煮酒酿小圆子的方法其实很简单,先把水烧开,放入酒酿,再加入绵白糖,然后等水再次烧开,把刚才做好的小圆子放入水中,等圆子一个个都浮在水面上了,表示已经熟了。在圆子出锅前勾个薄芡。考究点的话上面还可以撒些糖桂花。一碗香喷喷的酒酿小圆子做好了,看上去晶莹剔透,口感更是爽滑且有弹性。记得酒酿小圆子一定要趁热吃啊!

苏式桔红糕
过去,每到逢年过节,同里镇上家家户户都要制作一种叫桔红糕的糕点。据说这种糕点是专门用来招待新客人或是上门女婿的。人们把美好的祝愿揉进这一颗颗浅红色的小糕点里,寓意来年的生活红红火火,更上一层楼。  

据同里镇乐乡饭点厨师朱忠明介绍,桔红糕是苏式糕点当中一种传统的冬令食品,距今已有100多年的历史。桔红糕颗粒均匀,口感细润,吃在嘴里有一种甜软柔糯的感觉。朱忠明告诉记者,制作桔红糕的方法并不复杂,关键要配齐所需的原料。“制作前必须要准备好炒糯米粉45千克、绵白糖40千克、糖桔皮2千克、糖玫瑰花2千克以及红曲米粉适量。”首先是炒糯米粉:用50℃的温水把糯米淘净,将其放置一定时间进行吸水胀润。与此同时,在锅内加入白砂糖进行炒制,当炒至180~200℃时,加入吸水后的糯米进行焙炒。等炒熟后出锅,并用粉碎机将糯米粉粉碎成末。其次,进行炒糯米粉团的调制:先将绵白糖、红曲米粉与开水一起搅拌,使糖充分溶解,再加入炒糯米粉、糖玫瑰花、糖桔饼末、红曲米粉继续搅拌均匀。开水应一次加入,如在炒糯米粉面团形成后,再添加开水就会影响制品的质量。制作的时候应根据粉质的含水量和气温调节加水量。第三步将成型的糯米粉团切块:将炒糯米粉面团放在案板上,为防止散热影响制品质量和成型,要采取保温措施趁热成型。先分块擀成厚1厘米左右的面片,切成1厘米左右宽的细条,搓成圆柱形,再切成1厘米长的颗粒块状、拌上绵白糖,冷却即成。朱忠明说,桔红糕虽是手工擀制,但也要讲求大小均匀、颗粒整齐。  

麦芽塌饼  
麦芽塌饼是同里古镇上一种传统的苏式茶点,它是心灵手巧的乡村主妇们个个都会做的一种乡土点心。晨起时,同里人喜欢用麦芽塌饼做早点,在田里忙得腹中空空时,麦芽塌饼又成了人们垫饥的好干粮,而摆起场面吃“阿婆茶”时,自然也少不了这种应时美味的麦芽塌饼。  

麦芽塌饼的特色主要取决于制作该饼的重要原料佛耳草和麦芽。佛耳草,学名鼠曲草俗称清明菜,属菊科,是一年或二年生草本植物,茎叶密布,白色绵毛,4~6月开花,8~9月结果。鼠曲草可以祛风散热,化痰止咳,是治疗咳嗽的常用中药。而麦芽内含丰富的淀粉酶,能使淀粉转变成麦芽糖和糊精,具有开胃、健脾、消食等功能。  

麦芽塌饼其貌不扬,但制作的工序却相当繁复。先用大麦浸水发芽,晒干磨成粉待用。在村间田埂上采摘佛耳草,洗净晒干。在米粉中掺入适量的麦芽粉——这是做好麦芽塌饼的关键,掺少了饼子“塌”不起来,食之会有硬硬的感觉;掺多了,饼子会“塌”得过分,成不了形。接着,和以煮熟剁烂的佛耳草,加适量的水和成面团,包馅成饼。馅料有赤豆沙和黄豆沙两种,再加上用糖制的猪板油丁和核桃肉。在饼的外层撒上芝麻,用猛火蒸煮。蒸熟待饼凉后,在平底的锅上油煎,煎至撒芝麻的一面略呈金黄色,用刷子涂上用麦芽做的糖水,这时,清香扑鼻、黛青光亮、细腻甜糯的麦芽塌饼便呈现在面前了。

农家草鸡煲
游客来到同里旅游一定想品尝一下当地的特色农家菜,这儿给您推荐一道“同里味”十足的菜肴——“农家草鸡煲”。 农家草鸡煲选用的原料全部是同里当地居民散养在乡间的,吃青草、嫩虫和稻谷长大的草鸡。将草鸡与扁尖、野生真菌等一起炖制而成的农家草鸡煲,味道鲜美,鸡肉鲜嫩,油而不腻,是高蛋白,低脂肪、低胆固醇、低盐,无公害的健康食品,具有滋补养颜、强身健体的功效。据同里满天星大酒店厨师长王继安介绍,农家草鸡煲选用的草鸡重量一般在1000-1500克左右。先将鸡洗干净后放入沙锅中,然后加入各种配料,用文火炖制2个多小时即可。草鸡煲里也可以根据各人口味放入竹笋、扁尖、野生真菌等。王继安说,同里农家草鸡煲之所以能够保持汤鲜肉嫩的口感,除了原料选用的是纯天然的绿色食品之外,还有一个重要的原因,那是采用了传统的沙锅文火炖制法。因为沙锅最大的特点在于可以小火出慢功,沙锅的保温性好,能够保持菜肴的原味,而且由于炖制时间长,菜肴能更加入味。  
这时,服务员已经将一大锅草鸡煲端上了桌,一股浓浓的香味顿时在席间弥漫开来。细看这道佳肴,可谓色、香、味俱全。鸡汤上漂着厚厚的一层油,舀上一碗鸡汤,轻轻地喝上一小口,相信此时的您一定不会再将各种赞美之词给掩藏起来,而是情不自禁地连称“这味道太好了”。再夹一块鸡肉入口,感觉肉质鲜嫩、尤为酥软,让人忍不住停下手中的筷子。

芡实糕
在同里古镇上,几乎随处都可以见到售卖芡实糕的店铺,不少店主甚至还把现场制作芡实糕搬到了店堂里,以吸引路过的游客。日前,在古镇的明清街上,记者碰到了有着10余年芡实糕制作经验的罗师傅,他一边忙着将新鲜出“炉”的芡实糕切片,一边向记者介绍起这道同里传统小吃来。“芡实糕因配加有芡实粉而得名,这种糕点吃在嘴里松软细润,极易消化,是一种开胃健脾的传统食品。”罗师傅告诉记者,其实制作芡实糕的方法很简单,主要有选料、压粉、擦糕、蒸糕、静置、包装等6步。首先,要保证芡实糕的新鲜,就必须在原料上把好关。一般应选用9、10月份的新鲜芡实作为原料。然后,把去了壳的芡实放在专用的烘箱里用低温烘上20分钟左右,待芡实熟透,再用压粉机把它们都压成细小的粉末。接着,把压成粉末的芡实粉与糯米粉、白糖混合揉擦,擦至滋润时,用60眼筛过筛,成长条形的糕坯。将成形的糕坯放到蒸炉上蒸上10分钟左右,一炉热气腾腾的芡实糕就出炉了。可是这香味扑鼻的芡实糕既不宜久放,也不便携带,因此,不少同里人把蒸好的芡实糕进行静置,待完全凉透后,最后切片包装。 

酒酿饼
酒酿饼是古镇同里春季的一种时令食品。它是由酒酿和面粉经发酵、烘焙,并包入甜馅制作而成的一种薄饼。传说江南地区吃酒酿饼,是从元朝末年开始的。当时苏州有一志士名叫张士诚,携老母逃命到苏州。时逢寒食节,几天没有进食的张士诚母亲饿得几乎要晕过去了。张士诚见状泣不成声。一位老伯见他如此孝顺,便用家中仅有的酒糟做了饼给他们母子吃。张士诚的母亲最终得救了。几年后,张士诚在苏州造反称王,想起当时的救命恩人,便下令寒食节吃酒糟饼,名叫“救娘饼”。后来张士诚又被朱元璋活捉,在押往应天府的路上自尽。当时没有人再敢叫那饼为“救娘饼”,可是江南一带,尤其是苏州人对张士诚还是很有感情的,悄悄把“救娘饼”改叫“酒酿饼”。至今不少同里人春天还有吃“酒酿饼”的习俗。  

有着20年糕点制作经验的林德标向记者介绍说,做酒酿饼主要分为两个步骤,第一步是制作酒酿。首先,用水将糯米泡半天,漂洗干净,并将其蒸熟成米饭。如果饭粒偏硬,可洒些水拌一下再蒸一会,蒸好后盛到发酵用的容器中,用勺搅几下,凉至不烫手的温度。然后,用勺将糯米弄散摊匀,将酒曲均匀地撒在糯米上。接着,将容器盖严,放在适宜的温度下进行发酵,一般需要24~48小时。发酵好的糯米是酥的,有汁液,气味芳香,味道甜美,酒味不冲鼻。第二步就是饼的制作了。将发酵好的酒酿冲成酒酿水,揉在面团中进行再发酵,这个过程需要8~10个小时。接着,把酵面做成面胚,包入事先拌好的豆沙、糖汁和猪油馅,放入电烤炉烘焙。烘焙的过程并不复杂。先在平底锅内刷上一层菜油,放入饼胚,煎成硬皮,翻过来再烘,待饼皮松发饱满,翻过来焖熟即成。这时候,酒酿饼的一面晶莹剔透,色如牛奶,一面淡黄焦脆,趁热咬一口,喷香、酸甜、嫩脆,皮软、馅甜、味糯,有一种饼不醉人自醉的感觉。

青团
清明时节来同里走走,你会发现古镇的大街小巷几乎被一种东西所“占领”。这是一种用糯米粉做出来的团子,外表呈青草色,馅心多为豆沙。由于它的颜色和青草近似,因此人们给它取名“青团子”。相传清朝末年,昆山正仪镇有个叫赵慧的女子,发现一种酱麦草是做青团子青汁的好原料,而用手工磨的粉做的团子更为柔软细腻,又不粘牙,存放数天不破裂、不发硬、不变色。后来,镇上一家糕团店的老板娘从赵慧处学得了这个秘方,从此青团子供应于市场,成了一种色味兼美、饶有乡土特色的点心。而随后,青团子也在江南一带流传开来,成了清明节扫墓用的祭物,表示祖先在世时青青(清清)白白。   记者在古镇明清街上的一家糕团店里看到,如今的青团子和过去相比已经有了改良,不仅个头比原来小了不少,制作工艺也比以前考究了,添加了蜂蜜等原料。正在制作青团子的殷师傅告诉记者,之所以清明时节吃青团子,这和制作青团子的一种原料———艾草有很大关系。“三四月间的艾草最新鲜,因此做出来的青团子也最好吃。”他说,刚刚摘下来的艾草要把它洗净并打成汁,然后和石灰一起煮,煮熟后漂去苦涩味,捣烂。接着,配上糯米粉拌匀,揉搓,然后开始制作团子。团子的馅心是用细腻的赤豆和白砂糖制成,也有用枣泥、玫瑰等其它馅料的。团坯制好后,将它们放入蒸笼蒸熟。  

赤豆糕
农忙过后,同里的乡村流行吃一种叫“赤豆糕”的糯米食。据说,这样的时令糕点深受镇上各个年龄层次人们的欢迎。有着10多年赤豆糕制作经验的张阿姨告诉记者,赤豆因其有清热解毒、健脾益胃、利尿消肿、通气除烦等多重功效,常常用于甜食的制作。首先将赤豆洗净,并用文火煮2个小时左右,直至锅中的赤豆闷烂。其次,将揉好的糯米粉与煮好的赤豆、白糖或红糖按照一定比例混合并搓揉,揉到面团看上去和顺为止。接着,将揉好的面团切成手掌大小的椭圆型饼状,厚度约在2cm左右。“考究一点的话,还可用刀在饼的表面刻出一些花纹。”转眼间张阿姨手中的赤豆糕生坯就这样制作完成了。最后,就是把做好的赤豆糕放到蒸笼上蒸了。大约过了20分钟左右,一笼淡紫色、香喷喷的赤豆糕出炉了。拿一块放在嘴里,香香甜甜的味道,让人入口难忘。除了赤豆之外,还可以用绿豆、豌豆来制作这类糕点,方法和赤豆糕的做法相同。每个人可以根据自己的口味进行选择。

桂花冰糖莲藕
同里的小吃有无数种,但在众多小吃中,桂花冰糖莲藕,可以说是让老少皆青睐的小吃之一。因其制作过程较繁复,又是时令性较强的小吃,一年中也难得吃上一两次,所以这一小吃就比一般小吃显得更受人欢迎。

桂花冰糖莲藕的原料有莲藕500克(一段)、糯米250克、冰糖200克、糖桂花4克,碱2克、盐少许,牙签3根。.取中段鲜藕一节,洗净;把藕段的一头顶端,斜切下来,放置一边;将糯米淘好爽干,碱容于30毫升水中,等碱融化后,把碱水全部淋在糯米上,并拌均匀、爽干。然后,将拌上碱水的糯米从切开的藕段口灌进藕孔,边灌边拍藕段,尽量使糯米在藕孔中灌结实,等藕孔全部灌满后,把切下的藕顶端盖上,用准备好的牙签固定住。在平底锅中放进一只小的瓷扁盘子,把藕段放在瓷盘子上,倒入开水,将藕段没在水中约3寸,再加入200克冰糖,用大火烧开后15分钟,换作小火煮4——5个小时,在藕段出锅前15分钟,把4克糖桂花加进锅内。最后,将藕段盛出锅,等其凉至温热后用刀切成0.5厘米厚的片,装盘即可吃。

莲藕有清热作用,可用来治疗热性病症;莲藕味甘多液、对热病口渴、衄血、咯血、下血者尤为有益。老幼妇孺、体弱多病者尤宜,特别适宜高热病人、吐血者、高血压、肝病、食欲不振、缺铁性贫血、营养不良者食用更佳。

李记阿婆茶
同里的阿婆茶有着悠久的历史,最初是以邻里之间农村老年妇女定期聚会喝茶,谈论家事,了解时事信息而自然形成的生活习俗。同里“李记阿婆茶”已经有200多年历史,到现任老板李有福这一代,已是第八代传人。

“阿婆茶”又称“吃菜茶”、“吃讲茶”,以前是一种邻里之间农村老年妇女自然形成的生活习俗。一般八人一桌,品茶时的各种佐料,都是各自从家中带来,品种丰富,有茴香豆、熏青豆、阿婆菜、胡萝卜干、瓜子、南瓜饼、青团子,甚至还有话梅等各种蜜饯,拼合在主家的九制盘中,中间的空格由主家放进糖果,意谓甜甜蜜蜜,为了甜住茶客,讨个好口彩。阿婆吃茶,除了谈天说地、家长里短,还起到一个调解的功能,邻里之间谁家有了纠纷,阿婆们就围拢来边吃茶边调解,“李记阿婆茶” 的调解方式比较特别,是以唱曲的形式来劝人,也称“唱茶”。

在上世纪三四十年代各种茶楼已风行唱茶,最为代表性的是与南社茶楼同代的旧三凤喜茶楼,李有福的外婆多次被邀请去“唱茶”。“李记阿婆茶”曾经在美国海蓝电视台、中央电视台、北京电视台及地方各媒体有过专门报道。CCTV-流金岁月栏目有专题,CCTV十套-江南栏目,开头片更是重点介绍。李有福在阿婆茶的祖传配方基础上加以改良,在碧螺春里以一定的比例放进中药及糯米,从养生和茶味上予以改进。此外。同里李记阿婆茶还备有特色小菜,米饭。主要有酱爆水螺、太湖三白、状元蹄、三色虾饼、莲藕鲜丝、龙王菜笋丝、芡实粉蒸肉、柴烧米饭等,供茶客小酌清尝。

同里古镇(江苏)插图4

保护措施

镇区列入世界文化遗产1处,国家级文物保护单位3处(退思园、丽则女校、耕乐堂),省级文物保护单位2处(同里镇、陈去病故居);市级文物保护单位16处;市级文控单位13处;第三次文物普查发现不可移动文物点82处,消失8处。

先后已有“中英文化遗产保护论坛”、“世界文化遗产教育基地研讨会”和“古镇保护与发展”等3个国际性论坛在同里召开,古镇保护与利用的“同里模式”引起国内外专家的关注,成为他们学术研讨的案例。“作为国际交流的一个重要窗口,同里不断更新的古镇保护理念与古镇保护背后的人本情怀值得我们借鉴。”马克说。

同里古镇文物古迹众多,单是保存完好的明清建筑就达6.5万平方米,占总建筑面积的61%。上世纪70年代末,同里就启动文化遗产保护。该镇首先从摸清家底入手,邀请同济大学和省、市建设、文化部门的有关专家一起对全镇的历史街区、传统民居和文物古迹开展比较全面、系统的调查,摸清文物古迹的保护现状,并建立了电子档案,进行动态管理。

旅游信息

同里水乡品味二日游
其具体路线为:
第一天:退思园(世界文化遗产地)→摇橹船→王绍鏊纪念馆(体验同里深厚文化底蕴)→同里湿地公园→十八灶→潜龙山庄休闲垂钓
第二天:珍珠塔景点(御史府第)→三桥景点(欣赏水乡风情)→崇本堂(商贾大户)→嘉荫堂(书香门第)→耕乐堂(欣赏明式宅第园林)→南园茶楼(品茗)→罗星洲(水中佛国)

同里水乡品味一日游
上午:退思园(世界文化遗产地)→摇橹船→王绍鏊纪念馆(体验同里深厚文化底蕴)。
下午:珍珠塔景点(御史府第)→三桥景点(欣赏水乡风情)→崇本堂(商贾大户)→嘉荫堂(书香门第)→耕乐堂(欣赏明式宅第园林)→南园茶楼(品茗)→罗星洲(水中佛国)
晚上:
(1) 观赏江南首部室内水乡情景演出《新珍珠塔传奇》
(2)暮湾商休闲街区(船码头酒吧、小时光、咖啡猫)

门票
苏州同里古镇大门票:¥50/人

开放时间

2021年7月消息,同里古镇景点推出暑期全年夜间开放。

交通

自驾
上海出发:沪苏浙高速 -> 到同里出口下 – 苏同黎公路。(全程约80分钟)
杭州出发:常台高速 -> 到吴江南出口下。(全程约120分钟)
南京出发:京沪高速 -> 常台高速 -> 到同里出口下。(全程约150分钟)
旅游车及自驾游车辆可停放镇北、镇东、镇南停车场。

飞机
航班至无锡苏南硕放国际机场 – 苏州火车站 – 同里汽车站 – 同里
航班至上海虹桥国际机场 – 上海虹桥 – 同里汽车站 – 同里

火车
火车至苏州火车站 – 苏州火车站 – 同里
火车至苏州火车站 – 苏州北站 – 同里

地铁
苏州各站点 – 地铁4号线同里站(4号线同里站运营时间:6:00-22:25)
苏州轨交4号线同里站至同里景区攻略
苏州轨交各站点 – 地铁4号线同里站 – 换乘725公交车(石牌楼站下)725公交车首末班车时间:6:20 – 21:00

同里旅游班车首末班时间:
苏州地铁4号线同里站 – 同里镇北停车场 (半小时一班)
首末班车时间:4号线同里站 8:00 – 17:00;同里镇北停车场 8:30 – 17:30
同里镇北停车场 – 北联 – 同里国家湿地公园 (每小时一班)
首末班车时间:同里镇北停车场 8:00 – 17:00;同里国家湿地公园 9:00 – 17:20

公交
到达地铁4号线同里站如遇高峰期,建议乘坐725路公交车(同里石牌楼站下
公交车地铁4号线同里站至同里景区攻略
公交车线路:公交725路
公交运营时间: 6:20-21:00,其中6:20-18:00班次间隔为10-12分钟,18:00-21:00班次间隔为30分钟;无人售票,票价1元(空调期间,票价2元);
沿途停靠:同里汽车站 – 同里镇政府 – 同里古镇(石牌楼) – 迎燕路富士路口 – 云梨路富华路西 – 吴江中西医结合医院 – 4号线同里站。

同里景区至北联村、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攻略
同里镇北停车场至同里国家湿地公园往返旅游接驳班车
凭同里国家湿地公园门]票免费乘坐,班次间隔为1小时,途中停靠点为北联村站点。

同里古镇-同里国家湿地公园旅游班车运营时间:
同里镇北停车场站:8:00-17:00中途停靠北联村站点同里国家湿地公园:9:00-17:40北联村最后-班停靠时间为17:20
温馨提示:每天中午11:30-12:30为司机师傅午憩时间,暂停发车,敬请谅解。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