丹霞山( 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东经113°36′25″至113°47′53″,北纬24°51′48″至25°04′12″之间。总面积292平方千米,是广东省面积最大的风景区、以丹霞地貌景观为主的风景区和世界自然遗产地。
丹霞山是世界“丹霞地貌”命名地。由680多座顶平、身陡、麓缓的红色砂砾岩石构成,“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以赤壁丹崖为特色。据地质学家研究表明,在世界已发现1200多处丹霞地貌中发育最典型、类型最齐全、造型最丰富的丹霞地貌集中分布区。
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距今7000万年以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丹霞山景区。
丹霞山境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共计680多座;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
自从1988年开发以来,丹霞山先后被列入和评为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级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国家AAAAA级旅游景区,2004年2月13日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为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2010年被列入《世界遗产名录》。
地理环境
位置境域
丹霞山(中国红石公园),位于广东省韶关市仁化县境内,东经113°36′25″至113°47′53″,北纬24°51′48″至25°04′12″之间。锦江自北向南穿境而过,风景区由本体山峰2.5平方千米和外围景观两部分组成;东起僧帽峰,南抵屯军寨,西至观景亭,北到凉伞石,总面积292平方千米,开放游览面积12平方千米。
地形地貌
丹霞地貌,属于红层地貌,是一种水平构造地貌。它是指红色砂岩经长期风化剥离和流水侵蚀,形成孤立的山峰和陡峭的奇岩怪石,是巨厚红色砂、砾岩层中沿垂直节理发育的各种丹霞奇峰的总称。主要发育于侏罗纪至第三纪的水平或缓倾的红色地层中,这种地形以广东北部的丹霞山最为典型,所以称为丹霞地貌。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构成丹霞地貌的物质基础是形成于距今约7至9千万年前的晚白垩纪时期的红色河湖相砂砾岩。在距今约6500万年前,地质公园所在地区受地球构造运动的影响,产生许多断层和节理,同时也使整个丹霞盆地变为剥蚀地区。在距今约2300万年开始的喜马拉雅运动使得本区迅速抬升。在漫长的岁月中,间歇性的抬升作用使得本区的地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地球内、外力共同作用,将丹霞山区塑造成680座山石错落有致,形象万千。
气候状况
丹霞山位于南岭山脉南坡,属亚热带南缘,具有中亚热带向南亚热带过渡的亚热带季风性湿润气候特点。
丹霞山年平均气温19.7℃,极端最低温-5.4℃,极端最高温40.9℃,最大月平均日较差18.8℃。最热月七月平均气温28.3℃,最冷月一月平均气温9.5℃。平均最高气温和平均最低气温有秋高于春的特点。
丹霞山年均日照总数1721小时,太阳辐射量107.2千卡/平方厘米,日均每日日照时数4.7小时,7~9月较多,2~4月较少。
丹霞山日均平均降水量1715毫米,降水天数172天。3~8月降水量约占全年降水量的75%,以4~6月最为集中,约占全年降水量的48%。
地质构造
构造背景
丹霞山在距今1.4亿年至7000万年间,丹霞山区是一个大型内陆盆地,受喜马拉雅造山运动影响,四周山地强烈隆起,盆地内接受大量碎屑沉积,形成了巨厚的红色地层;在距今7000万年前后,地壳上升而逐渐受侵蚀。距今600万年以来,盆地又发生多次间歇上升,平均大约每万年上升1米,同时流水下切侵蚀,丹霞红层被切割成一片红色山群,也就是丹霞山区。
发育模式
丹霞山发育在南岭褶皱带中央的构造盆地中,具有单体类型的多样性和地貌景观的珍奇性,是中国丹霞地貌的命名地及主要类型和基本特征的模式地,是发育到壮年中晚期簇群式峰丛峰林型丹霞的代表。在系列提名中热带物种成分最多,沟谷雨林特征最突出;是丹霞生物谱系、丹霞“孤岛效应”与“热岛效应”研究的模式区域。
丹霞山境内有大小石峰、石墙、石柱、天生桥共计680多座;丹霞山在地层、构造、地貌表现、发育过程、营力作用以及自然环境、生态演化等方面的研究在全国丹霞地貌区最为详细和深入,已经成为全国乃至世界丹霞地貌的研究基地以及科普教育和教学实习基地。
自然资源
植物资源
在植物资源上,具有明显的中亚热带和南亚热带过渡的特征,丹霞山全部植物共216科、891属、1916种。其中丹霞山植物区系共有1706种,隶属于206科778属;丹霞山各类珍稀濒危保护植物23种;IUCN红色名录收录的5种;中国物种红色名录16种;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3种;丹霞山中国特有种97科204属347种;其中丹霞山本地特有种中,丹霞梧桐、丹霞南烛、丹霞小花苣苔最为突出和具有代表性。被国家重点保护野生植物名录(1999年)记载的13种,其中中华水韭为Ⅰ级重点保护。
动物资源
在动物资源上,保存着野生动物良好的生态环境。丹霞山有哺乳动物88种、鸟类288种、爬行类86种、两栖类37种(或亚种)、鱼类100种或亚种,昆虫1023种。列入中国物种红色名录的动物59种,列入IUCN红色名录的动物73种,列入CITES的动物66种;中国国家重点保护动物54种,其中Ⅰ级保护动物7种,Ⅱ级保护47种。有国家重点保护野生动物75中,其中一级保护动物9种,二级保护动物66种。
遗迹资源
丹霞盆地西南缘还有著名的马坝人(尼尔德特人)头骨化石遗迹,是研究早期智人的重要线索。同时在狮子岩的石峡文化遗址,是距今6000年前的新石器时代晚期的古人类文化遗存。
人文历史
北宋徽宗崇宁年(1102-1106年),法云居士云游至丹霞梦觉关,见奇洞胜景,山石“色如渥丹、灿若明霞”,顿觉醒悟,发出“半生都在梦中,今日始觉清虚”的感叹,遂题“梦觉关”,并在此建庵宇18间,供奉观音菩萨。
明代崇祯末年(1644年),江西赣州巡抚李永茂抗清未遂,携家眷隐居于丹霞山“长老寨”,筑舍开田,邀朋聚友。其弟李充茂于后将此山施予寺庙。
清康熙元年(1662年),广州海幢寺澹归禅师,来丹霞山开辟道场,营建别传寺。先后修建大雄宝殿、弥勒殿、观音阁、藏经阁、方丈楼、禅房、客堂等,建成一座颇具规模的半山寺院,取佛教禅宗“不立文字,教外别传,直指人心,见性成佛”的教义中“别传”二字为寺名,称“别传禅寺”。
康熙二十一年(1683年),广州海幢寺另一僧人古健在丹霞山半寨和洪岩两处建有庵堂,并于康熙五十年(1714年)重塑十八罗汉。丹霞山香火日益旺盛,参拜活动络绎不绝。
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南韶雇员李璜游览丹霞,在别传寺藏经楼发现澹归禅师文稿《偏行堂集》,有反清之嫌,便上呈高宗,僧徒遭大肆杀戮,别传寺首遭大劫。
民国十四年(1925年),国民党军队隔锦江炮击黄耀祥等百余土匪,别传寺所有珍贵法器被遁逃顽匪横扫一空,使别传寺遭到第二次劫难。
民国十五年(1926年),国内战乱频繁,地方秩序异常混乱,仁化县立中学移至别传寺避劫难,不慎失火烧山,大雄宝殿,韦驮殿等大型建筑物皆化为灰烬。别传寺遭第三次浩劫。
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广东西北区绥靖委员李汉魂率军驻扎韶关,重修丹霞精舍、丹霞下院等,并作《重修丹霞记》。
解放后的1963年,仁化县建立丹霞山林场。1980年本焕法师募捐千万元重修别传寺,并陆续重修锦石岩等景点。
1984年,别传寺佛像开光,国内外佛教徒千余人前来祝贺,盛况空前。从此,别传寺和锦石岩以其繁盛的宗教活动吸引着成千上万的佛门弟子和海内外游客络绎不绝前来进香游览观光。
- 丹霞山风景与古刹
丹霞山原名长老寨。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城南4.5公里(新山门),向以“奇、雄、险、秀、幽、古、广”著称,是广东省四大名山之首,2004年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评为世界地质公园。因山岩由红砂石构成“色渥如丹,灿若明霞”,故名称丹霞。丹霞山山势绵亘、峰林陡峭、红岩丹壁。秀丽的绵江萦绕山麓。远看山峰耸立,如出天表蜿蜒变化,似船。由龙尾登山,宝珠峰峙其左,海螺峰居中,长老峰倚前。海螺峰为诸峰之首,凌霄摩天,百峰俱优。全山风景分上中下三层,各具特色,是观光、游览、度假、避暑的胜地,自古迄今吸引无数游人墨客,在中国有“桂林山水甲天下,尚有广东一丹霞”之美称。
下层风景有梦觉关、幽洞通天、喷玉泉、一线天和锦石岩等景点,其中以锦石岩最为著名,是丹霞山最早开发的部份。残唐五代时有僧伽憩息于此。至北宋微宗崇宁年间(1102-1106),佛教居士法云来到此地,见此奇峰怪石,美不胜收,顿起“半生都在梦里过,今日始觉清虚”的感叹,遂于此庵隐居,至今有近900年历史。明代增塑五百罗汉和观音像等。清康熙五十三年(1714)重修十八罗汉。“文革”中罗汉被毁殆尽,佛像残缺,庵内一片狼籍,尼姑被赶下山务农放牧,令人不胜感叹。1980年以后,见成、昌慈等尼师重返锦石岩,她们节衣缩食,克服重重困难,自力更生建殿铺路,重修佛像,经过多年努力,使锦石岩焕然一新。
重建后的锦石岩为尼姑佛事活动场所,尼庵建于峭壁断岩中,为天然大石窟。因岩内石壁有“石龙”横跨顶岩近百米,鳞甲宛然,色彩鲜艳,且四时变色(见1图),为窟中一大奇景,故名锦石岩。岩上有南宋赵汝来此所题“锦岩”二字,大五尺许。石窟呈S形,七佛殿、弥勒殿、观音殿、大雄宝殿等建筑背倚宝殿依次排列,由山门至大雄宝殿约有百余米,各殿进深不等,要以观音殿为最大,可容纳千人,著名的锦石岩“石龙”即在此殿岩壁上。殿内塑有观音菩萨三十二应身像。如佛、菩萨、罗汉、天王、天女、人间帝王、宰官、比丘、比丘尼、童男、童女、居士、婆罗门等塑像惟妙惟肖。大雄宝殿两边塑有十八罗汉,形象十分生动,大有呼之欲出之势(见2图)。
锦石岩外有飞泉,人称马尾泉。自百丈悬崖凌空飘洒,漱漱作响,在阳光普照下若玉珠纷陈、彩云缭绕,风声、水声、梵吹之声融合在一起,给锦石岩笼上一层神秘的面纱。各殿前及过道上砌有栏杆,凭栏远眺清湛的锦江宛若玉龙盘绕于群山之间。“群象过江”、“玉女拦江”、“姐妹峰”诸景历历在目,朝晖夕照、气象万千,可谓人间仙境。明代胡居安云:“锦岩历历多仙子,不亚蓬瀛景物晖”。游人到此无不生世外桃源之想。
中层风景区以别传寺古刹为中心。该寺为爱国高僧澹归禅师于清康熙初年创建其师天然和尚曾说法于此。寺院建筑玲珑庄严,曾住众千人,其规模之大,堪与韶关南华寺、云门寺媲美。乾隆及民国年间曾两次被焚,焚后相继重修,民国时期广东省省长李汉魂先生曾拨款重修并立有重修碑文。澹归,俗名金堡,浙江仁和人。明崇祯十二年(1639)进士。当时,他对明朝的腐败、横征暴敛极为不滿。明亡之后,深怀失国之痛,不久即入广州海幢寺为僧。于康熙元年(1662)49岁时到丹霞山营建别传寺,住持十多年,逝于浙江平湖,终年67岁。门徒将其骨殖带回丹霞山,葬于海螺峰海螺岩下,立有别传寺开山澹归和尚墓塔。澹归禅师道风高迈,爱国情深,著有《编行堂正集》等书。
十年浩劫,使别传寺损毁殆尽,只有残存于山门石壁上刻的大字“丹霞”、“至此心隐心”、“法海慈航”、“诞先登岸”、“禅林第一”、“红尘不到”、“赤城千仞”等(见3、4图)。1980年后,年逾古稀的本焕老和尚(现任广州光孝寺主持、广东省佛教协会常务理事)来到野草丛生的别传寺,面对一片残墙断壁,不觉潸然泪下,于是立下誓言,主持修复。经过多年努力,先后修建了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禅堂、僧舍、客房等。90年代末,仁化县政府将丹霞山半山万余平方米土地和旅游设施移交给别传寺,使别传寺佛事活动场所进一步行扩大。目前,别传寺佛事场馆仍在不断扩建之中。
目前的别传寺红墙碧瓦,斗拱飞檐,古朴而庄严。全寺背靠悬崖(见5图),面对云海、姐妹峰、童子拜观音、茶壶峰、朝天龙,诸峰时隐时现,令人有飘飘欲仙之感。寺院附近有水清如镜的“玉池倒影”;两树相连为一体的“鸳鸯树”;青葱悦目的“龙盘翠竹”;花香迷人的“双池碧荷”,还有观摩台、天然岩洞等名胜,确是一处人间仙境。 别传寺现住有僧人近百人。他们在进行正常的佛事活动的同时,每天都要主持接待世界各地前来观光、游览、拜佛的游人和香客,香火鼎盛,对丹霞山旅游事业的发展起到了一定的促进作用。
从别传寺右侧沿小道进入通天峡,登上“丹梯铁索”即到达上层风景区。区内有长老峰、海螺峰、宝珠峰三峰並峙巍然壮观。长老峰形似一长须老人,面如滿月,万木葱茏,山雾蒸胜,若举趾欲动。峰顶建有观日亭,每蓬晴日,游客们天不亮即登山至此等候,只见一轮红日喷薄而出,射出万道霞光,抚摩群峰,给大地带来无限生机(见6图)。正是“金轮喷薄照千峰,雾海霞浮幻化红。碧树生花迷眼乱,此身端似在瑶宫”。在峰顶还可以远眺“仙山琼阁”风景(见7图),景点中的“望郎归”和“蜡烛峰”相传古代有一对夫妇,因生活困难丈夫渡锦江外出谋生,痴情女子则每日面红望郎归,谁知竞杳无音讯。无奈之中点燃起三支蜡烛,祷告于天,这样不知过了多少个风雨之夜,一片痴情化作了四根石柱。听说过这一奇妙的传说,游人无不以为之感动。
海螺峰居长老峰之右,山顶原有的七级浮屠(又称螺顶浮屠)已毁大半。1986年本焕法师主持重修整座塔均为丹霞红石砌成,为正四方形(见8图)。四面各雕有佛像,外围用红石砌以栏杆锈有花草人物等,十分形象生动。海螺峰东则向下有大明岩,旁边连着龙王阁,前面有一水池,是明末官员李永茂在此隐居时修的石浮泉。西面有几个岩洞,其中一个环境清幽的岩洞中建有澹归和尚舍利塔,于1987年重修。
宝珠峰上有虹桥拥翠、松涛风声、龙皇泉、舵石朝曦诸名胜各俱特色,令人留恋忘返。丹霞山山势巍峨,森林茂密,松篁成荫,风景优美,气候宜人,梵宫宝殿引人入胜。改革开放以来上中下层风景区得到不断的开发利用,旅游设施不断完善,先后被评为国家风景名胜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国家地质公园、国家AAAA级旅游区和中国首批世界地质公园。他作为著名的佛教禅修道场,一定会得到越来越多游人香客和佛教信徒光顾和造访。
- 丹霞摩崖石刻文化
远古时,女娲也曾在此造人取五彩石补天,舜帝南巡,曾在园内演奏韶乐,韶关因此得名,公园还留下不少历代文人墨客的足迹,极具文化价值,有“文化丹霞”之称。
开发保护
旅游开发
丹霞山于1995年经国务院批准建立国家级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是以“丹霞地貌”为主要保护对象的国家级自然保护区。2009年正式挂牌成立广东韶关丹霞山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管理局。自成立自然保护区以来,丹霞山一贯坚持科学规划、统一管理、严格保护、持续利用的方针政策,在广东省政府及业务主管厅局的重视和指导下,通过立法保护、完善保护规划等完善的保护,投资1亿多用于地质遗迹保护和环境整治,广泛地开展科研与科普活动,丹霞山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取得了较好的成绩。
基础建设
1999年4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常务委员会第156次会议提出了创建世界地质公园网络计划,建立全球地质遗迹保护网络体系。
2000年3月,国家国土资源部批准了开展国家地质公园工作的报告。
2000年8月,正式成立了“国家地质遗迹保护(地质公园)领导小组”,同时成立了“国家地质遗迹(地质公园)评审委员会”。
2000年9月,国土资源部以国土资厅发[2000]77号文下发了《关于申报国家地质公园的通知》,中国国家地质公园工作步入规范化的道路。
2001年6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执行局决定,支持其成员国创建具独特地质特征的自然公园。
2002年1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表示将组织建设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工作。
2003年4月,国家国土资源部启动了世界地质公园申报工作。
1995年,被国务院批准为国家地质地貌自然保护区。
2001年,被国家国土资源部批准为国家地质公园。
2004年2月14日,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地质公园网络委员会批准为世界地质公园。
品牌建设
2004年1月,丹霞地貌命名地——丹霞山入选全球首批世界地质公园,开启了丹霞走向世界的历程。丹霞地貌(Danxia landform),1928年冯景兰等在丹霞山考察时首先命名,历经曾昭璇、黄进、彭华等四代学者百年来持续深入的研究,成为中国地学届杰出的研究成果。以丹霞山为模式地的丹霞地貌在中国逐步形成了完整的学科体系。 成功入选世界地质公园,是丹霞山和丹霞地貌走向世界的开端。2005年丹霞山被《中国国家地理》“选美中国”活动评选为“中国最美的七大丹霞”第一名。2009年5月,在丹霞山举办了首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同年7月,国际地貌学家协会成立了丹霞地貌工作组。
2009年12月,中国广东丹霞山景区与美国泽恩国家公园(宰恩国家公园)于正式建立姐妹公园关系。
2010年8月,根据世界遗产遴选标准(Ⅶ)(Ⅷ),以丹霞山为代表的中国南方六省六个丹霞地貌风景区以“中国丹霞”(China Danxia)的名义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遗产名录》(编号1335)的世界自然遗产,成为中国世界遗产之一。世界遗产委员会对中国丹霞的评价是:中国丹霞是中国境内由陆相红色砂砾岩在内生力量(包括隆起)和外来力量(包括风化和侵蚀)共同作用下形成的各种地貌景观的总称。这一遗产包括中国西南部亚热带地区的6处遗址。它们的共同特点是壮观的红色悬崖以及一系列侵蚀地貌,包括雄伟的天然岩柱、岩塔、沟壑、峡谷和瀑布等。这里跌宕起伏的地貌,对保护包括约400种稀有或受威胁物种在内的亚热带常绿阔叶林和许多动植物物起到了重要作用。
2011年10月,在丹霞山召开了第二届丹霞地貌国际学术讨论会,国际地貌学家协会与丹霞山管委会签署合作协议,共同建设丹霞地貌工作组丹霞地貌国际研究基地。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致力于培育丹霞山科学名山科普基地品牌。先后建成丹霞山博物馆、国土资源科普基地、青少年科普科教基地以及高校教学实习实践基地。开辟了多条地质和生物多样性科考科普线路,设置了完善的科普解说体系,编印了《丹霞山地貌》、《中国红石公园》系列科普图书,开设了地质地貌、生物多样性等科普讲座,打造了“中国丹霞进校园”科普品牌,年平均接待科普旅游者40万人次。 丹霞山世界地质公园的品牌建设也推动了当地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当地居民90%从事旅游服务,受益于公园的建设,已成为地质公园和自然遗产最为重要的守护者。
景区景点
- 状元岩
状元岩位于长老峰景区宝珠峰片鳞岩侧。此岩石形如鳌头,头耳鼻眼身皆备,栩栩如生而得名状元岩,又名独占鳌头。去往状元岩的路有两种选择,轻松的一种是直接坐索道直达;另一种从长老峰山门经别传寺、双喜台、虹桥拥翠抵达,路途较远但沿途风光无限,途径十数个景点。经过曲径通幽的茂密竹林、杂树野花山路,迎面突入起来的一只栩栩如生的硕大鳌头,绝对会让人陡然一惊。中国古代传说中的鳌,有两种说法,一种说法是海洋中的巨龟或巨鳖;另一种说法是龙的其中一个儿子,龙生九子,其中一个龙头龟身,叫做鳌。女娲补天时曾经“断鳌足以立四极”,又有传说东海中有巨鳌驮着的三座仙山:蓬莱、方丈、瀛洲。总之,鳌是一种神奇的异兽。大家都知道“独占鳌头”这个成语寓意居首位或者第一名。原来,中国古代皇帝宫殿门前台阶上都雕刻鳌鱼浮雕,科举进士发榜时状元站此迎榜,皇帝在殿前召见新考中的状元、榜眼等人。
状元跪在前面,正好是飞龙巨鳌浮雕的头部,因此用“独占鳌头”指代科举考试中了状元,引申出来的含义就代表了居首位或者第一名。据说,准备参加高考的莘莘学子,只要来到丹霞山拜一拜状元岩,都能够考到自己理想的好成绩。是否灵念,只有试过才知。神奇的丹霞山石拟人拟物、拟兽拟禽,大自然的鬼斧神工宛如雕塑大师的一尊尊艺术杰作。这些奇形怪状的群峰,带给人们无限丰富的想象!当年澹归和尚看着这里的一切,会不会全都当成佛陀的应身啊?科普时间:状元岩发育于丹霞组岩层白寨顶段,岩体差异风化而成,其中白色漏斗状鳌眼为风化碎屑含CaCO?沉积所致。
- 云海佛光
佛光也叫宝光,是一种神奇的光学现象。佛经中说,佛光是释迦牟尼眉宇间放射出来的光芒。在中国的峨眉山、黄山、泰山、庐山等地人们都能经常欣赏到“佛光”的风采,其中最以峨眉山的峨嵋宝光著名。其实,在丹霞山,每年都会出现“佛光”奇景。丹霞山的“佛光”,一般伴随丹霞山云海景观和日出景观出现。每年春季和夏季,天气回暖,雨水充沛,在雨后初晴时节,丹霞山就会出现壮丽的云海景观,云雾缭绕似蓬莱仙境,引得众多游客和摄影爱好者纷至沓来,在丹霞山韶音亭、观日亭、虹桥拥翠、舵石等山顶最佳摄影点,每天都能见到背着“长枪短炮”的摄影爱好者。佛家认为,只有与佛有缘的人,才能看到佛光,因为佛光是从佛的眉宇间放射出的救世之光,吉祥之光。也确实,就算是常年到丹霞山摄影的摄友,遇上美轮美奂的“佛光”奇景机会也并不多。
来丹霞山旅游,有幸看到“佛光”的朋友,真的值得庆贺一番了。上面这幅佛光相片,是摄影师连续三天早起蹲守才拍摄到的。告诉大家一个秘诀,丹霞山“佛光”,大都出现前夜大雨次日放晴,凌晨日出之后。上面这幅相片正是摄影师于2013年6月17日(前一晚下过大雨)凌晨7点天刚微亮时,在舵石拍摄到的。当时守候多时的摄影师和游人发现靠近山崖处白色云海中突然出现一轮金黄色的光圈,光圈的中心,正好显现出山顶塔影,远远望去,恰似一尊佛陀现身山顶散发佛光。如此难得一见的奇观令在场所有人都兴奋不已。
Tips:佛光的出现要阳光、地形和云海等众多自然因素的结合,只有在极少数具备了以上条件的地方才可欣赏到佛光,它是阳光照射在云雾表面所起的衍射和漫反射作用形成的,是一种大自然的赐予,让人从中得到自然美得享受。
- 生命的舵石
舵石位于丹霞山主山北侧的尽头,三面绝壁,右僧帽、韭菜,左锦江、睡美人,丹霞北部风光尽在眼底。丹霞山本体山峰的形状,犹如一艘巨轮,宝珠峰在船尾,峰顶东南端崛起一块红石,就像船舵一样,因此得名”舵石”。前往舵石的山路有600多米,路不算太陡,沿途全是天然次生林、矮生林等丰富的植被,就像在森林里穿梭一样,高大的树木几乎挡住了阳光,走在步道上很舒服,空气清新就像一个天然氧吧,去除都市尘劳与浊气,全身每个细胞清新如洗;山路两旁的树林里有时会有可爱的小动物光顾,比如松鼠、岩蛙,让人开心缓解疲劳。往下望去,水绕苍翠的群山,太阳在云中穿梭,在丹霞山水上演奏光影的乐章。
前面就是舵石了,舵石上现在为了安全加了围栏,很像船的桅杆(ds2)登上舵石,可见一旁石壁陡峭如削,四周都是万丈深渊!可以清晰看见对面的僧帽峰,一盘巨石的峭壁上行书两字:舵石!无法想像是如何刻上去的。每当旭日东升之时,这里金光璀灿。“舵石朝曦”是著名的丹霞山十二景之一。丹霞舵石云海仙境,云海中僧帽峰就像一叶孤帆,乘风破浪前行。前往舵石的路上,不仅植被丰富、动物也不少,舵石又处在山顶悬崖的顶端,上面爬满不少植被,可见生命力之顽强,就像一艘生命之船,真可谓“生命之舵石”啊!很多游客来到舵石,都忍不住放声呐喊:我爱大自然,我爱生命的舵石!
- 锦江游览区
丹霞山之秀,主要秀在锦江。一江碧绿的玉液,出自万顷林海,在丹霞山群中迂回南流。锦江两边,翠竹夹岸,树木婆娑;近石倒映,远山逶迤,富有岭南风情的山村田园风光掩映其间。诗云:“一水浮青碧,千峰竞翠微”,其秀丽之美不逊于“江作青罗带,山如碧玉簪”的桂林山水。锦江丹山碧水,犹如一条美丽的丝带,缠绕在丹霞山的腰间,山水丹霞,如诗如画,锦江,自古以来就是联接鄂、湘、赣、粤的漕运要路。锦江发源于江西省崇义县,全长108公里,最终汇入浈江。锦江自北向南穿于丹霞山群山之中,在丹霞山景区蜿蜒36公里。两岸赤壁倒悬,翠竹拥江,溪瀑飞流,是一条山水相融的风景画廊。
锦江两岸赤壁丹崖上受流水作用或有机质沉淀,加上藻类生长,被染成片片黛青色或暗褐色,干燥的红崖上藻类更是五颜六色,在蓝天、白云、碧水、绿树的衬映之下,和谐中产生对比,构成一幅幅多彩的画面。船行江上,两岸的美景既有长江三峡的雄奇状观,又有桂林漓江的旖旎,还有世外桃源的阡陌炊烟。锦江锦带般绕着丹霞山缓缓而流,大概是迷恋着丹霞山的绰约英姿吧。它不顾“玉女拦江”、“群象过江”等石山的左横右挡。义无反顾地投入丹霞山的怀抱。在这里,山与水谱出一曲永恒的恋歌。 由于河岸岩石犬牙交错,江心滩屿石嶙峋,水势迂回跌宕,撞击岩壁发出如鼓如钟,如琴如瑟的响声,叮咚隆隆,有如弹奏一支交响乐。若至夜间阑更深之时,静坐空山,远远山泉呜咽,远处波涛澎湃,令人顿生“铁马金戈入梦来”感受。景区内锦江上游开辟了水上丹霞游船游览区,乘船游览,沿途可近距离观赏丹霞山群象过江、赤壁丹霞、金龟朝圣、鲤鱼跃龙门、仙人插掌、茶壶峰、观音送子、姐妹峰等二十多处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下游为竹筏景区,沿途可观赏上天龙、观音石、田螺山等西部景点。
水上丹霞游览区北起博士生态园码头,南至丹霞电站。沿途几十处景点串珠分布,形成八千米水路风景长廊,美不胜收、别具一格,乃大自然之瑰宝。乘船游锦江,看两岸青山徐徐后移,听“锦水滩声”悄送情歌。矗立船头,最美的当数“睡美人”。她静静地仰卧江边,头枕锦江,乌发飘飘,玉腿舒展,活脱脱一个富有灵性与神韵、迷人的睡美人。再往下游两岸石崖姿态万千,水中礁屿或藏或露。阳元石、群象过江、牧象童、赤壁丹崖等一览无遗,无不惟妙惟肖,令人欢绝;金龟朝圣、鲤鱼跳龙门、古代采石场、僧帽峰、六指擒魔、笑面佛、茶壶峰、拇指峰、姐妹峰、仙山琼阁等美景点缀两岸,不但造型逼真,而且都有一段离奇的传说。水浅处,游鱼悠悠,锦石生辉;水深处,江水浓如翡翠,将两岸青山摄入江中。游完水上丹霞,由不得你不说出水上丹霞乃梦幻般世外桃源。竹筏漂流位于丹霞山西部的夏富锦江下游,主打推出“姐妹峰-仙山琼阁-童子拜观音”水上黄金旅游线路,漂流河段长约8公里,历时两个半小时。
整个漂流行程中,感觉河道既平稳又安全,周边的景观也相当美,可以欣赏到美丽的丹霞山田园风光、古色古香的古村寨建筑以及唯妙唯俏的姐妹峰、童子拜观音等景点,更加贴近大自然,感悟丹霞山的神奇魅力。历史上曾有不少名人乘船游览过锦江,有四千多年前中国三皇五帝中的舜帝,有“岭南第一人”张九龄(唐朝宰相,韶州曲江(今广东省韶关市)人),唐代文人韩愈、元稹,宋代文人苏轼、王安石和杨万里,本土文人余靖(北宋进士,庆历四谏官之一,韶州曲江人),留下吟咏丹霞山水的诗文数以千计。原中国佛教协会会长赵朴初,乘船游水上丹霞后,也留下了“临别游江再看山,群峰逞态妙难言。自夸巨擘非虚妄,万古丹霞冠岭南“的岭南绝唱。
- 巴寨奇峰
新开发的巴寨景区座落在锦江西岸、长老峰西南侧,占地110平方公里,该景区是集观光游览、登山探险、野营、休闲度假、科教于一体的现代旅游区,位于丹霞山的边缘地带,巴寨主峰为丹霞山最高峰,经历代土王、盗贼修缮,成为粤北战乱时期著名的天然堡垒。丹霞地貌的特点是顶平、身陡、坡缓,而巴寨正是这类地貌的典型代表。从寨门进山,需要爬过一段松林荗密的山坡,一边呼吸清新的空气,一边观赏田园的野趣,然后登过陡峭的石级翻过一座又一座的山头,越往高处爬就越能遥望到巴寨的群峰。巴寨主峰,又称大巴寨,是丹霞群山的最高峰,有人说它像即将腾空的宇宙飞船;也有人觉得它更像一员身穿盔甲的古代武将,是那样显赫;还有人觉得像某个修建于山麓之上的雄奇建筑——罗浮宫,似乎可见廊柱和浮雕,没有阳光辉映仍显得精致而华丽。眼前的巴寨主峰气势不凡,百余米高的绝壁上是陡峭的天梯,真有“一夫当关,万夫莫开”的架势。
山上草木葱茏、瀑布常年蓄水,半山腰有一个宽阔的山洞大厅,再攀登一段险峻的石梯才到达山顶,这里有茂盛的亚热带丛林,为首领住地。从山脚向上仰望,其陡峭险峻、神秘莫测的大自然奇迹令人叹为观止。小路右侧那堆怪石叫小巴寨,又叫茶壶峰(显然,得换个角度才能看出来),左侧的黑影是大巴寨底座的一部分。真正的挑战就是上巴寨,那是沿着直立的山壁上凿出来的台阶,极狭极陡,需用手紧抓栏杆,帮助身体向上攀援,抬头望见那不断向天际延伸的台阶,立马有晕眩的感觉,只能专注脚下,一步一步向上爬。忽而进入了一线天,在两仞绝壁之间,天若银河,人行如蚁,两壁藤蔓横生,意境清幽。
登主峰石梯先后穿越三级高台,第一级高台有废弃的兵营、仓库、水槽、蓄水池,总面积广达30多亩;第二级开凿了一个宽敞的长廊,有瀑布向第一级的蓄水池倾泻;第三级是山顶。与巴寨主峰隔沟相望的小巴寨(茶壶峰)是丹霞山的第四高峰。茶壶峰(小巴寨)色泽褚红,和紫砂色近,壶身圆润,上峰微削如聚,顶端一岩如滴,正似壶盖,壶把和壶嘴则为左右两边的瘦峰,惟妙惟肖。茶壶峰边几朵小峰相随,恰似茶具,不由感慨大自然造物的神奇。游客们似一群虔诚的茶客,不远千里赶来,是为等这一壶集天地雨露精华的清茶么?或者,如此巨型的茶壶,只怕是专为铁塔似的巴寨将军预备的。细看壶盖,颇像个蓄着大胡子的洋人头。据了解,当地人从山脚登上大巴寨的峰顶,一般只需个把小时。普通游客如果边走边拍照的话,上、下山最多的可能需要将近四个小时。同时,巴寨也是一个登山探险露营的好地方,很多驴友都喜欢来巴寨露营。
- 翔龙湖
翔龙湖位于长老峰的南侧谷地,因其轮廓酷似一条腾飞的青龙而得名。鸟瞰翔龙湖,龙首、龙角、龙身、龙爪、龙尾一应俱全,龙头至龙尾总长1350米,水深18米。自然景观有三涧、六峡、九洞、十八峰。翔龙湖充满传奇色彩。传说丹霞原是海中仙山,为东海龙太子封地,仙山西端一山中住着凶恶无比的白虎,决意将丹霞仙山攫为己有。龙虎相斗,龙太子被白虎从云端推落下山,身躯陷入地面,动弹不得。危难关头龙虎山的张天师由此路过,挥剑将白虎击落,念动咒语将它压于山下,随后用仙丹将龙太子救起。青龙得救后,即昂头摆尾地从坑中挣脱而出,呼啸着飞向蓝天,在山谷中留下一龙形深坑。
霎时,碧绿清澈的泉水从龙坑底喷涌而出,碧绿的翔龙湖登时显现。湖周围群山高崖与湖水组合为丹山碧水天然图画,在碧若玉盘的湖面上倒映着丹霞山的秀美身姿,湖的两岸危岩耸立,四周的常青林木倒映湖面,使其呈墨绿色。湖边五色交错的百丈峭壁上悬有丹霞山最大的岩洞“锦洞岩”,沿湖另有龙角山、龙须涧、九龙峰、仙居岩、雾隐岩、乘龙岩和祈龙台等景点20多处,湖岸的歧径深处山崖上有反映古今龙文化的石刻画。游览翔龙湖有两种方法 ,一种是驾一叶扁舟,于碧波中寻幽揽胜,倾听那龙吟似的汩汩泉声,令人自然生发遐思,万虑俱消。
另一种游览方法是沿环湖幽径徒步,一路欣赏湖光山色,倾听鸟吟虫鸣,感受山风拂面,于毓(yu第四声)秀亭小憩,自然心旷神怡。步行途中经过仙居岩道观,是张天师南游时居住的地方。后人为纪念张天师降白虎,救青龙的恩德,便在此建庙,供于香火。仙居岩面向西北,为后天八卦之乾位,左前方为九龙峰,后依八卦顶绝壁,前有芭蕉冲谷,环境封闭幽静,乃凡尘不染之地。大殿凌空飞架,气势夺人。在此修炼,可远避法器,早日得道。芭蕉冲又称真仙谷。一路奇石异洞,尤其洞前一片芭蕉林,相传为古代道士所植,蕉林正置崖下,崖顶四季飞雨飘洒,自成天然奇景,雨打芭蕉,别具岭南情趣。翔龙湖后还有堪称“天下第一绝景”的阴元石与通往僧帽峰的深幽小径,景色美不胜收。
- 通泰桥
通泰桥又名通泰石桥,位于阳元山风景区阳元山西北面,是一座自然形成的天然石拱桥。阳元山游览区现发现有自然天生桥七座,通泰桥是其中最大的一座,长50米,内拱跨度38米,拱高15米,桥面宽6—8米,桥身最薄处厚3米。桥面平整,造型优美,极似中国古桥之王—赵州桥。被人称之为“中国丹霞第一桥”。
走过一段阔叶林遮天蔽日的游步道,抬头仰望,一道飞天而过的巨石横跨在山涧两边,气势非凡。驻足观望,令人惊叹。通泰桥的四面八方都开凿着石蹬,构成一条条步道,为游客提供了与桥亲密接触的机会。通泰桥周边是常绿阔叶林。崖顶群落高6至7米,林中植物有鸭脚木、乌冈栎、白蜡树、桂花、乌饭树等,灌木有毛果巴豆、赤楠蒲桃等;开阔崖壁上有丹霞山较常见的落叶、半落叶、常绿矮树灌木,如圆叶小石积、紫薇、豆梨、褐毛海桐、中华绣线菊等。
来到桥下仰望,通泰桥极似一条巨蟒腾空而起。桥下有一条很陡的楼梯往上通往桥面。待爬上桥面以后,天地豁然开朗,桥面宽6—8米,非常平整,远处显现出各种形态的丹霞山峰姿态万千。大自然的造化真是奇妙无穷!当游客远远看到通泰桥时,会不由自主怀疑是否牛郎织女的鹊桥落入此处转化而成?当游客登上自然造化奇妙无穷的通泰石桥,会觉得自己宛若升仙。据当地传说,经过这座桥后,做什么事情都会心想事成……
科普时间:通泰桥属于侵蚀石拱桥。在陡崖坡岩块内往往会有一些平行崖壁的节理,坡上水流顺着节理渗入岩体内,使节理外侧下部的岩体被侵蚀、溶蚀形成穿洞,再经崩塌、风化,穿洞扩大,节理外侧山部的岩层形成石拱。大家可以想像一下,通泰桥的形成要经过多长的岁月……
- 双喜台
长老峰的东侧岩壁上有一处极为精彩的画面:赤红若丹的石壁上竟然有“囍”字样的天然图案!这个“囍”字镶嵌在长老峰东侧巨大的红砂岩大崖壁上,形如古代的阳刻摩崖石刻。“囍”字高约5米,宽3米,字体工整、比例匀称、形象逼真,这处看似人工雕琢,实则乃大自然鬼斧神工的杰作,此景点被命名为双喜台,又称双喜石。
站在山下仰望长老峰,只见一条细细的悬空栈道沿丹崖绝壁“之”行而上,这正是丹霞栈道,丹霞栈道是丹霞山景区按照世界遗产保护的要求实施“一三五”项目的重点工程之一,全长近500米,于2008年9月份正式破土动工,2009年5月4日开放。丹霞栈道未建设之前,上长老峰主峰观日亭只能经过丹梯铁索。丹霞栈道构成了丹霞山主峰长老峰观日亭登山环线,解决了长期困扰景区的在旅游高峰期游客登山拥堵的问题,同时,开辟出一条新的登山旅游线路,满足了游客多角度、多视角游览景区的需求。双喜台景点正是丹霞栈道建设勘察过程发现的,图中中部的亭台正是双喜台观景点,高高在上的正是观日亭。
从福音峡上双喜台,开始沿丹霞栈道攀登。栈道蜿蜒,始终贴崖壁而行,远观悬险,实行则不险。登上丹霞栈道,越往上走,就可以凭高空远眺那植被茂密、生态优美的核心保护区域——东部群峰;可以中部平视,与壮年期丹霞峰丛峰林互相欣賞;可以走进山麓林荫,尽情体验天然氧吧的清新幽邃,从而尽情享受丹霞山遗产地最为突出的科学价值和美学价值。
在悬空栈道上观察崖壁,可以清楚的看到丹霞地貌的沉积结构。沉积层经历了区域地壳抬升、剧烈的断裂、流水的深度切割侵蚀、块体运动、风化和溶蚀作用。几经艰辛,终于到达双喜台。可以清晰地看到崖壁上方大大的“囍”字。双喜台是一个亭台,可以让爬山累了的游客小憩,亭台旁还有一个大平台,从岩壁悬空延伸出去,游客可以凭栏远眺,沐浴清爽的山风,尽情欣赏东部群峰的美景,体会“壮怀登长老,一览众山小”的豪情。PS:岩壁上“囍”字是砂砾岩受岩石表面交变温和流水作用引起差异风化而成。
- 梦觉关
梦觉关位于锦石岩寺外山门和内山门之间,距锦石岩约1公里,是大型蜂窝状洞穴,岩穴长6米、进深2.5米、高2米。此处上接峭崖,下临深壑,形势险要,有如关隘。据《仁化县志》记载,残唐五代时期(907-960年)佛教法云居士(福建路漳州人)云游至此,见此洞如一个佛龛般的石床,虽然只有方丈之地,却可上观峥嵘赤壁怪石,下揽碧玉般的江流,天然形成的一座关房,环境极为清幽,在其洞休憩后,发出“半生奔波如梦幻,今日方觉此清虚”的感叹,遂将该洞取名为“梦觉关”。
去往梦觉关的深幽山路,蜿蜒崎岖,曲径通幽,两旁翠竹掩映,绿树婆娑,随处都是绿油油的景致。难怪法云居士见此奇洞胜景,山石“色如渥丹、灿若明霞”,会禅机顿悟啊。梦觉关留有摩崖石刻4题,明教谕古滇李占春及清代邑人谭曜等,均有诗赋此。梦觉关是早期河床上流水旋转侵蚀,形成了大型侧向窝穴群,经后期风化剥蚀而成,有些洞穴可以互相串通。真正是沧海桑田啊,在历史的长河中,人的一生短暂如一瞬。
当人们伫立此地,是否都会悟出过去种种皆为梦幻,让它们随风飘去,一切从今日再生呢?过梦觉关而顿然梦觉,是值得称道的。过梦觉关而依然不改初衷,继续追寻自己的梦,也应当尊重各人的志向。大千世界,芸芸众生,有各式各样的寻梦者,有百种千种不同的梦。还是让人们各奔东西南北,追寻自己的梦吧!梦觉关前驻足片刻,检视一下自己追梦的足迹,那也就是很不错的了。
- 仙居岩
东晋时,抱朴子葛洪经雄洲(今南雄)出岭南,在丹霞山结庵炼丹而修建,现道观内尚存洗药池遗址,唐贞观年间(公元六三七年),韶洲信众捐资扩建,初称“老君殿(岩)”。南宋时,道教南宋祖师白玉蟾到此传教,庙堂得以发展,并初具规模,是改称为“佑圣观”。以供奉“北极佑圣真武大帝”为主,明嘉靖年间“天师道”传至岭南,道观除供奉“真武大帝”之神灵外,另修殿堂供奉道教创始人张道陵天师,道观遂更名为“仙居观”,并沿用至今,且道观香火信众,皆兴盛一时,成为岭南一带道观之首。上世纪六十年代末,火灾至毁,现存道观是一九九五年在唐代殿堂原址上重建,并且道观是由中国道教协会正式登记之道教活动场所。仙居岩位于翔龙湖畔,人杰地灵,香烟袅绕,是历代道教祖师修行之圣地。仙居岩道观左侧,由千年熔岩累积形成一道独特景观,“众象朝圣”也是道观一直兴盛之所。
- 锦石岩寺
锦石岩位于丹霞山长老峰游览区中层的悬崖峭壁当中,面积2000多平方米,天生成石殿数间,最大的观音殿可容千人。岩外飞泉百丈,悬空飘洒。因岩石色彩斑斓,红似丹砂、似红霞,故称“锦石”或“锦岩”。在北宋徽宗崇宁(1102年)年间,有一位叫法云的僧人来到这里,看见此地奇峰怪石、风景清幽,悬崖峭壁间又生石殿数间,不觉留连忘返,一睡三天三夜,醒来不禁感叹道:“半生在梦里过了,今日始觉清虚”,便留在这里建庵隐居,后人在岩上刻的“梦觉关”三个字犹存。岩内护法伽蓝和韦驮腹内木柱上有政和二年(1112年)造像的题字,岩内石壁上刻有北宋以后历代名人的题咏,岩边石壁上南宋理宗淳佑丙午(1246年)赵汝耒书写的五尺见方的“锦岩”两个大字,至今还点画如新,没有一点损蚀。
北宋仁宗康定元年(1040年)暮春,丞相余靖从水路去仁化,经过锦石岩,欣然作诗赞美锦石岩秀丽风光“巉岩绚烂倚云隈,万玉无香结作堆,不是虬龙眠铁树,原来假石壮根荄”。明代宗景泰三年(1452年)主持净寿法师率徒众莲石为阶,断石为栏,平危叠险,装修佛像、建庵。明宪宗成化元年(1465年)建殿堂房舍28间,在岩外路边建佛殿、僧房50多间。清德宗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建有保安堂、居安堂。南明永历戊子年(1648年)在锦石岩路边建一个三米多高,八角三层的普同塔,是广东省内同年代惟一的一座明墓塔。
1980年见成法师、昌慈法师率同道重修锦石岩,聘请四川著名艺术雕塑家王治平夫妇新塑弥勒佛像、观音菩萨像、观音十二化身像、十八罗汉像。特别是观音化身:人间帝王、宰相、长者、居士、童男童女、人面龙身,神态各异,栩栩如生,博得中外游客的高度评价,认为是不可多得的艺术珍品。
- 别传禅寺
别传寺位于长老峰中层。始建于清康熙元年(公元1662年),李充茂把现址施舍出来建寺庙,请澹归主其事。澹归禅师是开山祖师,取灵山会上世尊拈花迦叶微笑之典故,名为“别传禅寺”,“别传”是指迦叶尊者所领会的心法乃是“教外别传”,不在文字之中,只能是佛与佛口传心印,后来请番禺海云寺天然禅师上山传法,一“海云寺” 遥相呼应,禅文并举,诗唱偈和,为“不立文字,教外别传”做出了“目空今古道风孤,世出世间扶正气”的诠释。别传寺挟风云之势,禅风远播,鼎盛时住僧千众以上。万古丹霞,始得钟鸣板响,梵唱赞吟。曾与曹溪南华禅寺、乳源云门禅寺鼎足而立,成为粤北著名禅寺。
别传寺自建成后曾几经兵劫和火灾,许多殿宇只留下遗迹。1980年,本焕禅师到此住持,募集了港澳和海内外同胞的捐款,重建了别传禅寺。其中包括大雄宝殿、天王殿、钟楼、鼓楼、禅堂、念佛堂、三圣殿、观音堂、菩提精舍、客堂、斋堂以及僧舍等十多座建筑。这些建筑背靠长老峰,面对云海,前后相连,左右对称,浑然一体红墙黄瓦,斗拱飞檐,古朴而庄严。别传寺的修复,佳音传四海,友谊遍天涯,海内外佛教人士慕名而来。上海、辽宁、湖北、四川及广州、顺德、中山、香港、澳门等地的信徒来拜佛、访师、叩首、献香。1984年5月4日(农历四月初四)开光,中外佛教徒络绎不绝,给丹霞山风景区更添光彩,远在美国的本焕法师的师兄寿冶法师,也不远万里风尘仆仆前来朝拜。1986年3月11日,原全国政协副主席、中国佛教协会主席赵朴初在省、市有关领导的陪同下,看望了本焕法师,游览了丹霞风景,当他看到丹霞风景秀丽,庙宇庄严,欣然提笔作诗: “群峰罗立似儿孙,高坐丹霞一寺尊。定力能经桑海换,丛林尚有典型存。一炉柏子参禅味,七碗松涛觅梦痕。未得遍行堂集看,愿将半偈镇山门。”每年农历九月十三,别传寺都举行一年一度的水陆道场法会。别传寺的佛事活动相当频繁,重要的有梁皇忏、万佛忏、净土忏、地藏忏、大悲忏、水忏、药师忏、焰口、普佛、水陆道场等,在诸多的佛事活动中,规模最大、影响最广的就是水陆道场。
据佛教史料记载,水陆道场是由瑜伽法食演变而来的。瑜伽法食起源于公元前2533年的古印度,南北朝时期传到中国。梁朝天监年间,梁武帝为祭祀病故的皇后娘娘,召集十万僧众,由大名鼎鼎的宝志公禅师当司仪,大举佛事,超渡皇后到极乐世界。以后,每当大寺院举行大的佛事活动时,梁武帝便带领皇亲国戚、朝廷官宦,车水马龙、浩浩荡荡地到寺院里,虔诚地和僧尼们朝圣、祈拜。梁武帝继承了释伽牟尼十大弟子之一阿难尊者的瑜伽法食遗仪,博采佛教各大流派的精华,在佛教开创了水陆道场。
宋代文学家苏东坡认为,水陆道场的慈悲之举,功德广大无边,人人都要尊崇水陆道场。他还作诗十六首,歌颂水陆法会。从此以后,在相当长的历史时期内,上至帝王将相,下至黎民百姓,没有不尊崇水陆道场的。
佛教水陆仪轨中说“恩沾存殁,德被人天,总报四恩,感资三有,使法界众生同园种智,如此祈祷,必蒙冥加”,充分体现了水陆道场的宗旨:一是拯救六道(天、人、地狱、阿修罗、恶鬼、畜牲),沉沦众生,祈祷世间和平,使一切生物脱离苦海;二是警醒世间的邪见,使众生得到正见,改造一切迷途,使众生获得正等正觉。
释本焕禅师坐禅别传寺后,亲手创办了水陆道场。1986年10月16日(农历九月十三),是别传寺创办水陆道场的第一天。这一天,来自全国及港澳、海外的僧尼信徒2000多人参加水陆法会。下午3时正,钟鼓楼发出了清越的钟鼓声,数百名僧尼身披袈裟汇集在一起。寺内到处是香、烛、花、灯,庄严而又华丽的如来幡安插在大雄宝殿两旁,场面十分壮观。僧尼们合十唱经,朗朗的经声之潮拍打着秋日的晴空。善男信女手持香火,在佛像前虔诚地祈祷、还愿。按水陆仪轨规定,一堂水陆道场历时七天,释本焕禅师为弘扬佛事,从农历九月十三至廿八日连续举行了三堂水陆法会,为别传寺振兴佛事奠定了基础。
别传寺举行的水陆道场严格遵照水陆仪轨的仪式,共设内坛、大坛、华严坛、楞严坛、净土坛、诸经坛等七个经坛。大佛事分净坛、大会会经、正式开始水陆法会仪式三大步骤进行。主要内容有结界、发符、悬幡、请上堂、上堂沐浴、上堂安位、供上堂、告赦、请下堂、说冥戒、供下堂、上圆满供、烧圆满香、送判宣疏、送圣符。
景区传说
童子拜观音
在风景优美的丹霞山,有一座酷似一位虔诚的童子低头施礼的山峰,当地人便叫它为“童子拜观音”。据当地一些上了年纪的老人们说,“童子拜观音”还有一段美丽动人的传说,至今不知流传了多少年哩! 相传当年的南海观世音,为了普渡众生,深感独自一人身单寂寞,便想收一对金童玉女为门徒。于是,她化作一名和尚云游四方,四处寻觅忠厚善良、人品端正的门徒对象。某日,观世音来到粤北丹霞山下,便听到当地人啧啧称赞居住在丹霞山下一间茅房里的少年郎。这位少年郎名阿童,自幼父母双亡,在四乡邻里的帮助下才长大成人。阿童心地善良,助人为乐,邻里间有什么困难都愿意找他帮忙。
阿童每日上山砍柴牧牛,过着清贫自在的日子。观世音心想:耳听为虚,眼见为实,便想试探一下阿童的人品如何。于是,观世音化作一位老态龙钟的老婆婆,在阿童回家的路上号啕大哭。傍晚,当阿童挑着柴担牵着老牛回家,见路旁有一位老婆婆伤心地哭泣,便放下柴担,对老婆婆说:“老人家有什么伤心事,请说出来,看看我能不能帮帮你。”婆婆抹了一把眼泪说:“与我相依为命的儿子昨天下河打鱼被淹死了,叫我如何活得下去呢。”阿童扶起老婆婆说:“我家里也没有什么人,如果你不嫌弃的话,就把我当作亲生儿子,侍奉你好了。”于是,老婆婆才擦干脸上的泪珠说:“有你这样的好心人做儿子,粗茶淡饭也胜过山珍海味。”于是,阿童便将老婆婆接回茅舍安顿下来。阿童对老人非常孝顺,一日三餐的饭菜都端到床头。每天早上起来,阿童总是先到里间看望老婆婆,还关心地问她:“阿娘昨夜睡得可好?”一日,老婆婆对阿童说:“昨夜睡觉难以安眠,墙角有三匹白马跑来跑去,吵死人啦!”于是,阿童便挥动锄头挖开墙角,只见墙角地下埋着三瓮白花花的银子。阿童心想自己有的是力气,只要能干活便衣食不愁。
于是,他将三瓮银子送给乡邻中的贫苦人家,使生病的得到医治,少穿的有了衣服,缺吃的填饱了肚子。于是,阿童的名声好起来,四乡八里的人都说他是菩萨下凡的大好人。阿童呢?还是老样子,每天起早摸黑,砍柴牧牛,侍候老人。有一天,阿童在丹霞山上砍柴的时候,看见一只山羊被悬崖上的藤住,动弹不得。通人性的山羊大叫起来:“阿童救我!”阿童听见了,便冒险爬上陡壁,将山羊抱上崖顶,却没想到自己一脚踩空,掉下万丈峭壁……正在这危急关头,只见一朵祥云飘过来,将阿童托起。阿童睁眼一看,观音娘娘站在云端,慈祥地对阿童说:“你愿意做我的门徒,到南海修炼吗?”阿童连忙低头施礼,表示谢意。然后化作一座耸立在丹霞山上的奇峰。从此,人们便将这座山峰叫做“童子拜观音”。阿童后来到哪里去了?自然是跟在观音娘娘身边。大家都说金童玉女中的金童,便是丹霞山下来的阿童,你信不信?
鸳鸯树的传说
丹霞山的长老峰下有棵鸳鸯树,关于这棵树的来历,有个引人入胜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锦江河畔有个叫百仲的人在州府做官,他才华出众,仁义慷慨,乐善好施。其妻李氏秀丽贤慧。夫妻恩恩爱爱,在州上很有名气。这位州官膝下无子,只有个女儿,名日青。这女孩长得白白嫩嫩、婷婷玉立,小小年纪便知书识礼,因此,被父母视为掌上明珠。百仲有个外甥,姓毕名管榕,生得俊雅过人,聪明机敏。毕管榕还在襁褓时就失去了双亲,他自小投靠姨母,在百仲家里长大。在州里,这对童男童女出双入对,形影不离,左邻右舍的人都戏称他们为如胶似漆的鸳鸯。百仲挺喜欢这个外甥,常常对人说:“等日青长大后,我把她嫁给管榕。”
日月如梭,几年过去,日青长得宛如一朵绽开的鲜花,粉红的小脸,乌黑的眼睛,整齐的皓齿,端庄的仪态,真是美如天仙。男子瞄见她的身影时如痴如醉,当丈夫的望着她也会忘掉自己的妻子。一传十,十传百,日青的倾城之美名扬四方,慕名前来求亲的商贾、官吏和才子纷至沓来,一时间,百府门庭若市。百仲家的门槛被求亲人踩平了,但日青依然无动于衷,她视那些走马灯般的求亲者如过眼烟云,不屑一顾,她记住父亲的诺言,心中只有管榕,坚信总有一天自己一觉醒来时,会听见她和管榕完婚的喜讯。
谁知百仲经不住一位富商大献殷勤和媒人甜言蜜语的诱惑,竟鬼迷心窍地答应把日青许配给富商,百仲改变初衷的消息一传出,日青和管榕顿觉得天昏地暗,好象到了世界末日,管榕丧魄失魂,万念俱灭。日青愁眉苦脸,辗转难眠。寄人篱下的凄凉,被人夺爱的痛恨,管榕就算有十个胆子也不敢和姨父争辩,只有忍气吞声。他感到姨父的家再也没有值得留恋的了,多逗留一天只会多受一天折磨,于是他佯装要到京城念书,找个借口离开百仲。百仲再三挽留他,并言明一定为他找个门当户对的娘子,但是管榕去意坚决,百仲便给他外出的盘缠,并雇来一条船供他上路。
临别那天,日青送管榕到江边,一路上俩人心头的愁绪沉重如山,欲哭无泪。想想情人近在咫尺,却不能结合,不得厮守,世上还有什么事儿比这更痛苦的呢?站在码头,泪不轻弹的管榕亦泪如泉涌,他们一边抽泣一边诉说着依依不舍之情,日青说:“锦水丹山俩相依,藤缠大树难分离。”管榕道:“山风山雨摧岩石,难拆鸳鸯连理枝。”说到伤情处,日青和管榕竟抱头痛哭,那悲啼之声惊天动地,令树木为之落叶,高山为之颌首,江水呜咽,苍天垂泪。
管榕刚刚离家,百仲便急忙为女儿择过门吉日。成亲那天,富商一早就在迎亲队伍的簇拥下赶到百仲家。可怜那日青,自从管榕离别后,她一个人从早到晚躲在闺房,终日以泪洗面。听到门外鼓乐喧天,她心如刀绞,迎亲的人老半天还不见新婚出现,觉得莫名其妙,你看着我,我看着你,不知道如何是好。心知肚明的百仲夫妇急得团团转,请州里所有能说会道的人来劝解,好不容易才把泪汪汪的日青劝出闺房。见“新娘”出来,迎新的众人大喜过望,赶紧七手八脚把她推上轿,吹吹打打把她接回富商家。
日青进入富商家门宛如掉入冰窖。尽管新房金碧辉煌,餐餐山珍海味,但她食无味、寝不宁,终日唉声叹气,暗自流泪。原本红润的肤色变得腊黄,圆月般的面庞变得形容憔悴,一副病态。富商又心痛又心急,好声好气地开导她、安慰她,都于事无补。日青如风前残烛,身子一天比一天衰弱。富商感到十分内疚和无奈,赶紧派人向岳父母一一禀报。
等到百仲夫妇赶到富商家时,日青已奄奄一息了。见母亲来到,日青吃力地招着手,把母亲唤到床前,用微弱的声音向母亲全盘托出自己的心事:“妈妈,女儿落到如今这般模样,切莫错怪他人。父亲不该改变初衷,背弃前言,割断我和榕的姻缘,把我嫁给富商就如同把我推进火海,不能和自己心爱的人在一起,生活再富裕也是苦的呀!现在怨谁都不必了,也许是命中注定,也许等不到与榕想见就命归黄泉了。妈妈,我死后把我葬在丹霞山的长老峰下吧!死不甘心的女儿在那里等他。”日青对忧伤万分的母亲留下了最后的遗言,就溘然长逝了。
她母亲悲伤哽咽,老泪纵橫。百仲心如刀绞,悔不当初。依着女儿的遗愿,百仲夫妇把早逝的女儿安葬在长老峰下的别传寺右侧。光阴荏苒,眨眼间春去秋来,水冷天凉,天地一片萧杀。且说在茫茫尘世飘荡了近半年的管榕,一刻也未曾把日青忘怀,相思使他心迷神醉,爱慕使梦萦魂飞,白天长吁短叹,夜里彻夜难眠,他的眼前总浮现日青那惹人心醉的模样,耳边总响起日青那夜莺啼啭般的轻声细语。终于,他熬不住日思夜想的折磨,打道回府。
回到家,管榕得知日青死讯,痛不欲生,他直奔日青的坟墓,想到把情人抛下,自己离开,不禁悔恨交加,心碎肠断。他趴在日青的坟头失声痛哭,直哭得血泪俱下。他一会儿脸朝下用嘴吻坟,一会儿侧着脸切切私语……日青呀!我来啦,你去了哪?原谅我吧!我真糊涂,以为离开你,能让你慢慢淡忘我,能助你走进新的生活,可我万万没想到,离别如同向你受损的心头再刺一刀。害你的是我!作孽的是我!我的鲁莽铸成大错,我恨我,在你生命垂危的时刻,我却不在你身边,如今你芳魂飘去,音容不再,我活不如死!
一连数日,人们都见他在日青坟头日夜啼哭,谁也劝不住他。终于,他头贴情人的坟茔,永远不再抬起。据说管榕死时,满嘴是泥,一脸是血和泪,十个手指都插进坟地。善良的人们含泪将他与日青合葬在一起。次年,坟上竟长出两棵树来,一株百日青,一株笔管榕,两树相缠,难舍难分,没过多久,树干就长到合抱不了。说来也怪,远观这两棵树融和一体,枝叶在空中错落相交,婆婆娑娑,像一对久别重逢的情侣,相互拥抱。近看则见树干里外两层,里面的犹如娇小玲珑、含情脉脉的少女,那是百日青,外面的好似英姿勃发、气宇轩昂的少年,就是笔管榕。笔管榕的每一条根须都深情的缠绕在百日青身上,从上到下把她紧紧地拥抱,好象一位情郎呵护自己的心上人。有一年,一对越冬的鸳鸯飞来别传寺下面的莲花池,鸳鸯戏水后,常常栖息于这棵树上,朝朝暮暮颈靠颈,嘴对嘴,情切切,意绵绵,啼鸣之声凄楚动人。丹霞山的僧客游人被鸳鸯的啼叫所感动,就把这两棵树叫作“鸳鸯树”。
丹霞山名的传说
相传,很久以前,丹霞山叫烧木佛旧地,烧木佛旧地有个木佛精,住在锦石岩,专抓山下的黎民百姓藏到山上岩洞里,然后砍山上的大树把百姓烧成焦肉而食。一天,木佛精又到大石山下的村庄去抓人,他右手抓到一个英俊潇洒的男青年,名叫阿丹,左手抓到一个美丽漂亮的少女名叫阿霞,夹在腋下一阵风飞回锦石岩。木佛精看到阿丹、阿霞如此英俊漂亮,舍不得立即烧死吃掉,便施展法术,要阿丹、阿霞做他的奴婢,终日侍候他。阿丹、阿霞被关在伏虎岩,他俩同病相怜,相依为命。时间天天地过去,这对苦命的孩子,便成了一对情侣,以爱来抗争魔鬼。他们眼看着周围一堆堆尸骨,心想总有一日要被木佛精吃掉,为了逃出木佛精的魔掌,他俩日夜思量也找不到逃生的计策。因为木佛精眼睛犀利,能看穿大山巨石,不管你走到那里他都看得一清二楚,都要把你抓回来重罚。加上他身上有两件宝贝,一件是火葫芦,一件是水葫芦,抓不到你就放出火葫芦的火或水葫芦的水把你烧死或淹死。若要逃生,得趁木佛精睡着后,双目紧闭时,先把他的两件宝贝偷走才行。
一天,木佛精下山抓到两位百姓,放在熊熊烈火中烧焦后,提来一大桶酒美滋滋地吃喝起来,人肉食完了,酒喝干了,木佛精醉了,倒在地上呼呼入睡。阿丹和阿霞看逃走时机已到,两人轻手轻脚来到木佛精身边,只见木佛精张开血盆大囗,鲜血夹着口水流了一地,鼻子喷出的腥气卷起岩洞的砂尘,漫天飞舞,两只葫芦挂在胸前。阿丹和阿霞刚想伸手摘他身上的葫芦,岂料木佛精来了个侧身,一个葫芦挂在脖子上,另一个葫芦被压在腰间当睡垫。阿霞手快一下解下脖子上的葫芦,但阿丹眼看着木佛精腰间露出的半截葫芦不知所措。突然木佛精伸了一个懒腰,阿丹、阿霞以为木佛精醒来了,赶快撒腿就跑,由于心慌,一脚踢飞了木佛精放在身边的茶壶,惊醒了木佛精。它大声呼叫阿丹、阿霞,不见回答,摸摸身上的葫芦少了一只,心想肯定是他俩做的恶做剧,用它的妖精眼扫,只见阿霞手拿着葫芦,阿丹牵着阿霞的手在山峰溪涧奔跑。由于饮酒过量,木佛精想起身追赶又身不由己,几次爬起又摔了下去。妖精就是妖精,只见他用力往自己腹部打了一拳,口中喷出一道火光,木佛精酒醒,哈哈大笑道:“你有飞天遁地的本事,也休想逃出我烧木佛旧地。”说完又是哈哈大笑,笑声惊天动地,漫山树林沙沙作响。阿丹、阿霞意识到木佛精知道了,不走也就没命了,为了生存,他俩沿着锦江而下,再转过群山环抱的大石山,攀上最高峰的的巴寨,跨过董塘河,穿过将军寨,又越过锦江河,他俩觉得身后的风越来越大,脚越来越不听使唤。
这时木佛精跃上半空,哈哈大笑说:“再跑就烧死你俩!”阿丹和阿霞定睛一看,木佛精如一只大魔鬼,青面獠牙,咧开血红的大口,张牙舞爪地挥舞着葫芦。阿丹、阿霞被吓坏了,牵着手,不管是刀山火海也在所不顾。木佛精看来是抓不回他俩了,大声吼道:“你走吧,我要你变成烧焦的石头。”于是打开手中的葫芦盖,一道红光从半天射向群山,顿时火光冲天,大山燃起了大火,风助火势,火趁风威,树木、石头烧得劈劈啪啪满天作响,熊熊烈火沿着阿丹、阿霞走的路线燃烧,眼看大火就要燃着阿丹、阿霞了。如果这样下去,一定会被烧死,阿霞突然急中生智说:“阿丹哥,你赽跑,跑得越快越好。”阿丹撒开双腿,象飞人一般,越过崇山峻岭,可是不管阿丹走得多快,还是走不出木佛精的魔爪。一刻钟过去了,又一刻钟过去了,已经绕丹霞山走了一圈。“火再红些,风再大些!”木佛精咬牙切齿地叫着。火越来越大,看来是逃不出火海了,阿霞突然想起太升起的地方,应该是一条金光大道,于是她大声说:“阿丹哥,往东跑,不能回头,一直往东跑!”说完她停下脚步,打开手中的葫芦,对着烈火就要喷洒。突然狂风掀起一团高数十丈的烈火,劈头盖脑地向阿霞袭来,阿霞被火浪喷倒在地上,烈火从脚一直烧到头部,动弹不得了,只是手中葫芦的水仍汩汩地流着,顺着低洼的南方流去,流成了一条河。也就是现在的锦江河。
阿丹朝着东方撒开双腿,飞快地奔跑,越过高山,跨过河流,眼看就要逃出木佛精的魔爪,这时他想牵着阿霞的手一齐跳过黄沙坑,才发现阿霞没有赶上。他猛加回头追寻阿霞,看见阿霞全身已被烈火烧得通红,顿时变成了一座大山(即现在的睡美人)。阿丹惊呆了,站在那里一动不动,烈火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继续向东燃烧,烧着了阿丹的衣服,烧着了阿丹的头发,直到把阿丹烧成一座焦岩,变成现在的大家看到的人面石。木佛精火葫芦的烈火把山石烧成火红色,阿丹变成了人面石,阿霞变成了睡美人,但是烧不灭阿丹、阿霞忠贞的爱情,他们依然朝夕相伴,岁暮相守。后人为了纪念阿丹、阿霞不畏强暴、宁死不屈的爱情故事,用阿丹、阿霞的名字,把这里的山叫做丹霞山。
玉女拦江的故事
“玉女拦江”是丹霞山风景区的一个景点。只要你登上“宜若登天”的丹梯铁索高崖,放眼远眺,在西北方向的远处,有一架巍巍大山,垂落的秀发,挺起的胸脯,像怀孕6个月的腹部,酷似一位俏丽的少妇,安祥地躺在锦江河上。每当曙光初照,或夕阳西沉,沿江两岸腾起阵阵雾霭,少妇就像酣睡在轻纱帐里,人们尊敬地称她:“睡美人”。然而,亦有不少人可着嗓子喊她:“玉女拦江!”
相传,那时候在丹霞山脚下锦江河畔有一座别致的泥砖土屋,土屋住着一户山民,名叫石大当。石大当妻子早逝,养育着三个女儿,父女四人勤耕苦种,砍柴烧炭,打猎捕鱼,穷日子过得倒也清爽。大女儿二女儿渐渐长大成人,相继出嫁了,石大当带着三女儿奔波度日。三女儿日见长大,潺潺流淌的锦江河水从她家门前流过,生活在江岸上这座泥砖土屋的三女儿,也就出落得跟仙女一般精灵、漂亮。一天,石大当上长老峰采药,不慎从崖上摔下来,脚脖子歪了,酸痛难耐。三女儿小心护理,父亲的脚痛日见好转。有天夜里,石大当发了个恶梦,好像有个什么妖精,要抢走三女儿,急得他大声呼唤:“玉女!玉女!”
不觉又是一年。这年春天,石大当吩咐玉女,在家门口坪地晾晒鱼干,不要远走,自己便上山砍柴去了。没想到正当他捆好柴禾准备回家,突然天昏地黑,遇上风暴,大雨哗哗倾泻而下,正当他为难的时候,猛丁发现远处有一点火光。他不顾山路崎岖,走近一看,是个石瘩,石大当一时无措,停下脚步,思忖一番。为了找个藏身之处避雨,他壮着胆子向石瘩走去。里面有个英俊青年男子围着火堆烤山芋。后生举目相看,觉得眼前这位迷路的大叔也是受苦的老实人,便很乐意地收留他住下。这位英俊青年,名叫方大明,皆因父母被树妖抓去做苦役丢了性命,自己只好孤身一人躲在这深山里度日。
第二天,石大当离开石瘩返家去。听到父亲的脚步响,玉女一扫满脸愁云走出门来,只见父亲眼神兴奋,身边一位体格健壮的后生,憨厚地微笑。进屋不久,不一会儿,一桌饭菜端了上来,也不过只是包谷饭、烤薯片、炒野菜、蒸鱼干,板粟木耳汤,满屋弥漫甜香。石大当从竹筒里倒满三碗红薯酒,深情一笑,对着方大明和玉女说,昨日老汉难中遇贵人,今日相报,愿将三女儿玉女许配给方大明郎君……这一夜,这座山民土屋,在这丹霞美景的翡翠丛中,仿佛是一颗明珠,放射出一束光华,直冲九重天上的皇宫,显得更加迷人了。
第二天,方大明和玉女夫妻双双又进山去,在长老峰下的鸳鸯树前,各人把剪下的一绺黑发,结在鸳鸯树上,永结同心。没想到,老父亲石大当不见了,三天五天,不见人影。又过了半个月,神仙托了个梦说,石大当不是凡间人,回天堂去了。一天,玉女砍柴回来,不知什么鬼使神差,在姐妹峰路口,竟碰上树妖骑着一匹黑马迎面走来。玉女此刻劳累得脸庞更加红润,一身单薄裤褂仿佛裹不住那浑圆白皙的肌肤,竟招惹得树妖连忙下马来,睁大眼睛盯着:“谁家的女子啊,仙女下凡么?”第二天,他支使家丁,挑着一担金锭银锭绫罗绸锻等等礼品,上门来了。殊不知事与愿违,当玉女丈夫方大明问清了原由以后,不由得怒火烧心,啪啦一声从墙角头操起扁担,喝道:“快滚!快滚!别来寻死么?!”说着便要狠狠揍一顿家丁。树妖家丁顿时吓得脸色煞白,摇摇晃晃走了。
事情并没有了结,树妖哪里肯罢休?又过了三天三夜,这个妖孽眉头一皱又计上心来,他从库房里取来“火葫芦”,咬牙切齿地说:“放火!放火!把这一片天地烧成灰,看你还能活命?”当方大明进丹霞山去砍柴时,突然从枯树洞里冒出一个怪人,身体浑圆,楞头阔面,挤眉弄眼,邪光四射,顿时把他吓呆了。待方大明回过神来,才得知这个怪人便是盘踞此山中作恶多端的树妖。只见树妖一声吼叫猛将他的“火葫芦”拧开,葫芦口立时火花飞溅,烈焰冲天,森林燃起一片大火。方大明不由得冒出一身冷汗,他心头一震,几步蹬上石崖,翻过山凹,眨眼间隐没在一片浓烟中。
连天大火烧了三昼夜,四处烈火熊熊,浓烟遮天,玉女也心焦如焚了。她连夜爬到长老峰下,来到鸳鸯树前,虔诚地说,自己四处寻找丈夫,不见踪迹哪!鸳鸯树被感动了,她满枝树叶一抖,立时乌云密布,雷声大作,接着大雨倾盆直泻,暴风雨下了三昼夜。山火熄灭了,当方大明蓬头垢面从烧焦的树木丛中走回家来时,妻子挂在心头的一块石头落下,一时间抱着丈夫的肩膀竟哇哇大哭。夫妻双双又连忙来到鸳鸯树前,虔诚地跪下,又叩了九十九个响头,报答救命恩人!那一夜,夫妻恩恩爱爱度过一个良宵。
灿烂的阳光照着锦江,江水泛起点点金光。方大明和玉女正在江中捕鱼,不知怎么着,突然间天色阴暗下来,原来,树妖一手拧开“水葫芦”,猛地一声巨响,地动山摇,接着滔滔洪水顺江而来,眼看快要淹没这片天地。玉女预感到事情不妙,不禁双脚一弹,喊道:“你走啊!走啊!”两步蹦到丈夫身边,一把劲推他:“快!快!走出这个地头……”说着,她转过身来,朝西北方向奔去,一撂长长的秀发,毅然决然的横江躺下,像一堵堤坝,洪水被截住了。那脱险而去的丈夫,几步蹬上石崖,翻过山凹,立在翔龙湖边上,回首细看,不禁一阵心潮起伏,深情惊呼:“玉女!玉女!玉女拦江啊!”丈夫涕泪满襟,站立在蓝天下,化作“人面石”,与妻子“玉女拦江”遥遥相望。
风味特产
丹霞山的风味特产有沙田柚、白毛茶、木耳、果蔗、荸荠、山坑螺、笋干、香菇等。
- 沙田柚
丹霞山的沙田柚是柚中之上品,属芸香科,为常绿乔木,叶片厚大,叶翼舒展,花大簇生。果实为阔倒卵形,秋末成熟,呈淡橙色,耐贮藏。果肉甘甜不酸,清香扑鼻。因这里的气候与土质与广西的沙田无异,所以果形、果肉、甜味、香型与广西沙田柚均可比美。丹霞山及周围乡镇村庄已大量引种,尤以夏富村最多。
- 白毛茶
仁化县是岭南白毛茶的故乡。仁化红山黄岭嶂的“云雾白毫”茶,曾是清代嘉庆朝的宫廷贡品。这种绿茶银毫披露、汤色清淡、口味甘甜,并且具有天然的兰花香味,为中国三大白毛茶之首。它还有生津解渴、醒脑提神、消食开胃、防治疴呕吐、预防龋齿、驱除口臭、降低血压等多种功效。常饮可健身益寿。 “白毛尖”茶是茶叶中的珍品,它因茶芽粗壮,密披银色毫毛而得名。经加工的茶芽毫毛银白如雪,茶汤清澈持久。据蒸青样生化测定,茶多酚42.84%、氨基酸1.47%、干茶样分析,茶多酚38.31%、咖啡碱5.5%、水浸出物45.03%。
- 香菇
丹霞山的香菇具有柄短、肉厚、香嫩、爽滑的特点,是传统的出口产品。香菇营养丰富,含有人体必须的7种氨基酸,有降血压、减胆固醇、预防肝病以及对胃癌的辅助治疗等作用。
- 山坑螺
丹霞山的山坑螺体积小巧尖长,呈圆锥形,如手指大小,四季都有。但烹调很讲究,上乘的做法是:煮前应将山坑螺用干净的浸泡,去除螺体内的沙泥及杂物,再放入常温的鸡汤浸泡喂养,使其肉肥厚鲜嫩鲜甜,然后钳去螺尾尖部。爆炒时,加上青椒丝、紫苏、生姜、葱等佐料,并掌握好火候,不能炒过火,这样才会做出鲜、甜、爽的山坑螺。
- 豆腐
丹霞山的豆腐是一个中间微凸的细瓷三足浅圆盘里,盛着白嫩嫩、晶莹莹的豆腐糕,面上浇上一勺虾仁八鲜的佐料,食之细嫩如脂,鲜滑清香。其实那嫩白的豆腐膏并不是豆制品,而是用新鲜的沌蛋清加上佐料蒸制而成。
旅游指南
航空
韶关国际机场计划预计2019年建成,在机场建成之前,远途旅行者需要先坐飞机到广州、长沙再转到韶关。
-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
到达广州白云国际机场后,如转乘高铁,可以在机场直接乘坐地铁三号线(机场南-体育西)到嘉禾望岗站转乘地铁二号线,在地铁广州南站F出入口下,车程约1.5小时。高铁广州南-韶关车程约1小时。
到达白云机场后,如转乘普通火车,可以在机场乘坐1线机场大巴(每20分钟一班)。直达广州火车站,车程约50分钟。也可以乘坐地铁三号线(机场南-体育西)到嘉禾望岗站转乘地铁二号线,到广州火车站A口,时间也差不多50分钟。乘坐普通列车到韶关约需2个多小时。
- 长沙黄花国际机场
到达长沙黄花国际机场后,乘坐机场大巴可以直达长沙火车南站。乘高铁从长沙到韶关约1小时50分钟。
铁路
韶关市区内有两个火车站,高铁动车主要停靠韶关站,普通列车主要停靠韶关东站。乘坐火车到达韶关后,在两个火车站旁边都有前往丹霞山景区的大巴。
- 韶关站
主要停靠从各地出发的高铁和动车,是武广高铁进入广东的第一站。到达韶关站的游客出站后,在左手边的公交车站有直达丹霞山景区-仁化县城的旅游大巴。需注意的是,大巴车是从仁化县城经丹霞山到韶关站,然后再返程。因此,返程(韶关站-丹霞山-仁化)的发车时间就不是很准确,包括首班车和末班车。
- 韶关东站
接待乘坐普通火车到达韶关东站的游客,出站后在左手边的广场上有直达丹霞山景区的旅游大巴,全程约50分钟。
韶关东站到达丹霞山首班车是06:50分,之后每15分钟一趟,末班车是20:30分。
- 丹霞山站
丹霞山站位于广东省仁化县周田镇境内,距离丹霞山景区仅有13公里,下了火车后、乘坐大巴车前往只需10多分钟,相较从韶关至丹霞山节省了1小时车程。该站是赣韶铁路最大的中间站,建筑面积达6000多平方米、景观绿化面积为4986多平方米,距离仁化县城18公里,是仁化县和丹霞山对外接洽的第一站。
公路
- 客车
韶关公路四通八达,有多条国道以及高速公路贯穿韶关市区。不过从广州、深圳、赣州、珠海、东莞等各大城市都有直达丹霞山的客车,而且丹霞山客运站就在景区大门口旁。
- 高速
1、广州出发:京珠高速长沙方向--转韶赣高速(S10)赣州方向、丹霞山出口下--106国道行驶约十四公里到达丹霞山。
2、长沙出发:京珠高速广州方向--韶赣高速(S10)赣州方向--丹霞山出口下--106国道行驶约十四公里到达丹霞山。
3、赣州出发:韶赣高速(S10)韶关方向--丹霞山出口下--106国道行驶约十四公里到达丹霞山(车程约2.5-3小时)。
1 自动引用通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