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中国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景区有72山峰,形成众多水景,232处泉眼,28处瀑布;山间古有34景,以“云崖飞瀑”、“无叶清泉”等泉瀑命名的就有10处;此外还有42洞和无数的奇崖怪壁,例如九龙岩、冬菇石、燕岩等。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是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国家AAAAA级旅游区、国家森林公园和国家地质公园。
景区概况
西樵山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是广东四大名山之一,自然风光清幽秀丽,旅游文化底蕴厚重,民俗风情古朴自然。自明清以来,文人雅士,群贤毕至,旅人游子,纷至沓来,使秀美的西樵山成为名噪南粤的旅游热点。西樵山自然风光美仑美奂,山上七十二峰峰峰皆奇,四十二洞洞洞皆幽,更有湖、瀑、泉、涧、岩、壁、潭、台点缀其间,成为这座熄灭了亿万年的死火山的旷世佳作。西樵山林深苔厚,郁郁葱葱,洞壁岩缝,储水丰富,古人赞之为“谁信匡庐千嶂瀑,移来一半在西樵”。今人称之是:“绿色水库”“固体水库”。正是因为有如此高品味的自然旅游资源,西樵山相继获得授牌“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国家森林公园”“国家地质公园”和“国家AAAAA级旅游区”。
岭南名山西樵山,是源远流长的百越文化发祥地和千古文化名山,更是岭南文化的杰出代表。西樵山充分体现了岭南文化兼收并蓄、多元包容、与时俱进的特质。西樵山地处珠江三角洲的中心,直径4公里,占地13.03平方公里,主峰大科峰海拔344米。西樵山风景资源丰富,有72座奇峰,36个岩洞,232眼清泉,28处飞瀑、东西2天湖,更有众多名胜古迹和湖、泉、涧、岩、壁、潭、台点缀其间。
地理环境
- 地理位置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位于北纬22度55分至22度57分,东经112度56分至113度0分,处于珠江三角洲西部平原之上东临北江下游干道西濒西江下游干道。位于广东省佛山市南海区的西南部,地处广州、佛山、顺德、江门、高明之间,距广州市68公里。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4平方公里,共有72峰,主峰346米。
- 气候特点
西樵山风景区属南亚热带季风气候区,冬暖夏凉,四季温和,水热充足,降雨充沛。温暖多雨为其气候基本特征,夏季受副热带高压带控制,夏季炎热,受东南季风的影响,降水丰富;冬季相对温暖,平均气温10度左右。年平均气温在21摄氏度至22摄氏度之间,最冷月平均气温13摄氏度,最热月平均气温28摄氏度,年平均降雨量1600多毫米,降雨主要集中在4至9月份,约占全年降雨量的百分之八十。
- 地质构造
西樵山火山地质遗迹位于三水盆地的西南端,是一近菱形呈北东向展布的白垩——新近纪陆内裂谷型断陷盆地,它发育于珠江三角洲-西樵大断裂的交汇部位,主要受东西向深断裂控制。在地球物理场上,它是一条东西向展布的上地幔隆起带。西樵山还发育一系列北东向、北西向和近东西向分布的断层、节理,它们控制了山峰内部的构造格局,断层多表现为张性,边界常呈不规则状。
植物资源
在西樵山山体范围内,自然生长和人工栽培的植物种类有800种以上,其中乔灌木有400种左右。其中蕨类植物16科;裸子植物8科;被子植物127科。西樵山的古树名木分别于1992年由南海市林业局和2000年由广东省林业勘测设计院进行过两次调查,公园内古树名木资源十分丰富,古树名木有14科28株,其中榕树4株(桑科),木棉4株(木棉科),枫香3株(金缕梅科),秋枫1株(大戟科),银杏2株(银杏科),丹桂3株(木犀科),罗汉松1株(罗汉松科),芒果1株(漆树科),马尾松1株(松科),樟树2株(樟科),桂木2株(桑科),荷木1株(山茶科),含笑1株(木兰科),龙眼1株(无患子科),阳桃1株(酢浆草科)。西樵山主要的植被类型有阔叶林、南亚热带沟谷雨林、南亚热带季风常绿阔叶林、亚热带针叶林、亚热带针阔混交林、南亚热带竹林、南亚热带竹阔混交林等。
景区景点
- 天湖公园
天湖公园位于西樵山西北部,原是古火山口,旧名“广朗坪”,可耕可渔。解放初筑坝储水,现为水碧山青的多功能休闲公园。湖水面约120亩;三面翠峰围抱,北面巨型水坝上建有艺术广场。湖岸建有龙珠石、待月亭、鸳鸯阁;湖的东部有九曲桥横过,湖南高踞一座观龙楼。早在明代,西樵山上就有“半山扒龙船”的民俗活动,每当丰实之年,当地群众竞相在此举行龙舟竞赛,彩龙云中出,鼓声动四山,引来上万群众登峰围湖观看,热闹非凡。每逢劳动节、国庆黄金周,天湖例必举行“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或其他活动,往日静如处子的湖滨变成一个欢乐的世界。
- 云海莲台
云海莲台地处西樵山风景名胜区中心地带,是以观音文化为主题的大型景区。主要建筑有观音法相、牌坊、影壁、放生池和浮雕等。观音法相高达61.9米,是世界上最高的观音造像。游客从北向入口,迎面耸立着一座六柱五门天柱牌坊,牌坊后隔着一个广场,建有影壁,用优质花岗岩雕筑,左右各设山门,壁后刻有观音六字真言,汉文由九华山住持、安徽省佛教协会会长仁德手书,藏文由西藏活佛亲笔题写。影壁上还刻有韦陀法像。影壁后为一放生池,池旁围以莲花作雕的白石栏杆,跨过放生池上的石拱桥,沿着283级开阔而整齐的石台阶,便可达观音法像的莲花座下。
- 石燕岩
石燕岩景区在西樵山东南部,其主体景观为古采石场留下的遗址。石燕岩是该景区的精华,也是古采石匠留下的杰作。洞口扁圆如唇,内进宽广,可容千人。洞分内外两层:外洞高约数丈,洞壁凝珠含霞;内洞蓄水成湖,水洞中有巨石两块,一为“水上汽车”,一为“七彩牌坊”。石燕岩景区的主要景点有:天窗格、石燕岩、石屏风、石祠堂、冬菇石、景良亭等。石燕岩景区在西樵山的东南部,主体景观是古采石场遗址(2002年第四批省级文物保护单位)。遗址包括石燕岩、天窗格、石屏风、石祠堂等处。石质多为粗面岩,最适合作建筑材料。明以前多为露天开采,明以后是洞穴开采,斜井掘进,洞内人工采石痕迹明显。先民数百年的开采给西樵山留下了一片奇特壮观的石景。主要景点有景良亭、天窗格、石屏风、石燕岩、石祠堂和冬菇石等。2019年10月16日,石燕岩采石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黄飞鸿狮艺武术馆
南粤名山西樵山人杰地灵,孕育出一代武林宗师黄飞鸿(1847-1924)。为弘扬黄飞鸿高尚的武德医德,1996年在黄飞鸿的出生地,西樵山下禄舟村兴建了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馆内设有黄飞鸿史迹陈列馆和关德兴纪念堂。南狮表演是黄飞鸿的传世功夫,威武雄狮,身披锦绣黄金甲,飞高桩、走钢丝、采高青,翻挪腾跃,如履平地,技艺高超,刻画细腻。龙狮团和武术团每天为到游旅客表演狮艺和武术。黄飞鸿狮艺武术馆位于黄飞鸿的出生地――南海市西樵山下的禄舟村,占地面积5.23亩,建筑别致,具有清末古建筑风格。1996年兴建了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馆内分设有黄飞鸿故居;黄飞鸿史迹陈列影视室;宝芝林堂;针灸推拿;骨伤科堂;百草堂;关德兴纪念堂;其配套设施有武林的“广东十虎”名师像亭、功夫、舞龙、舞狮等传统项目,还有黄飞鸿影视城,黄飞鸿武术学校,黄飞鸿武术村。黄飞鸿狮艺武术馆馆舍建筑平面成四方形,正门门厅,飞檐翘角,气势宏伟,朴实庄重;门厅中间设黄飞鸿铜像,右为“百草堂”,左为“宝芝林”。院内,右侧,为“关德兴纪念堂”;左侧,为“黄飞鸿史迹陈列室”;正面,为“黄飞鸿拜师台”;中间广场,为狮艺、武术表演场。
- 桃花园
桃花园原属大科峰西的烟霞洞,谷地宽广开阔,明嘉靖年间,学者湛若水曾在此建大科书院,研讨理学,与白鹿、岳麓等书院齐名。后被毁,于1998年开始栽下占地200多亩的桃花,拥有20多个品种,共5000多棵,是珠三角地区桃花品种最多、面积最大的桃花园。主要品种有罕见的白桃花、十三瓣桃花、宫粉大红桃花、寿带桃花、清枝密仑桃花、双托大红桃花等。
- 翠岩
翠岩又称观翠岩,是碧云峰北一条陡峭短小的峡谷,以满目青翠得名。谷中两崖林荫茂密,榕树气根交错如网。中有碧云泉流经,成瀑成溪,泉歌不绝。崖壁多清人留下的题刻,到处充满诗情画意。清代画家黎简与何丹山曾在此结庐写诗作画,留下了写生用的“百花台”和供食用的“半月泉”等。岩中有“听瀑楼”和“玲珑径”,履险可达碧云村。
- 碧玉洞
碧玉洞位于西樵山东北部的珠、玉两峰之间,是一条东西走向的断崖峡谷。两面崖壁险峭,杂树纷陈。谷底怪石垒叠,峡径崎岖,洞里有洞,境况幽僻,洞中有玉岩珠瀑、听玉书室、遇仙桥、垂云岩和东天湖等景点。
- 九龙岩
九龙岩位于西樵山的中南部,在龙爪峰与紫姑峰之间,谷深洞异,竹木交阴,野花飘拂,寒藤垂挂,幽泉叮咚,远离尘嚣,最能代表西樵山自然山水之美。主要景点有紫姑庙、九龙岩、湛子洞、湛子讲学岩、拄笏台、借芳台和四花亭等景点。 九孔岩:九孔宛转相连,外明内暗。系火山老气孔经水蚀风化而成,人从外孔钻入,左右爬行,如在螺壳中转动,幽缈深邃,十分刺激。最后在岩顶通天孔钻出。旧有“九龙岩孔能钻透,好运活到九十九”之说。
- 桂花园
桂花园占地50余亩,种植了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四个品种群,共计1600多棵。桂花观赏期长,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有花开放,香气袭人,令人心旷神怡。桂花叶茂常绿,芳香四溢,是我国特产的观赏花木和芳香树。
- 四方竹园
四方竹园,因园中遍植山中特产四方竹而得名。四方竹,径高3到4米,呈方形,叶狭长,有明显的节,是一种珍贵的观赏竹。该景区主要景点有四方竹园、百竹园、宝峰胜处、老茶林等。
- 茶花园
西樵山茶花园由老茶林和新茶园组成,新旧交相辉映。老茶林也叫蝴蝶谷,总面积250余亩,是珠三角地区保存最好、面积最大的茶林。老茶林的茶树高且大,历史较悠久。与老茶林不同的是,新茶园的茶树稍为比较矮小,种植时间短。西樵山茶花园占地上百亩,品种有玉环、月丹、鹤顶红、大六角、白宝珠、大红珠茶、大红山茶、小六角等国内外知名品种;颜色有深红、玫瑰红、白、黄色等。茶花于每年11月至第2年3月开放,春光似水,惜春怜花之人探花须趁早。
- 杜鹃园
杜鹃园位于亦有亭停车场至桃花园之间的所在步行径两旁,占地30亩,全园合共已种植杜鹃苗约35000棵,包含万紫千红、丹霞、红歌、火球、探春、火烈鸟、霸王红、霞红、紫霞等100多个杜鹃新品种。杜鹃花属于落叶灌木,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分枝多而纤细,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叶革质,常集生枝端,先端短渐尖,基部楔形或宽楔形,边缘微反卷,具细齿,上面深绿色,疏被糙伏毛,下面淡白色,密被褐色糙伏毛,中脉在上面凹陷,下面凸出;叶柄长2-6毫米,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远远望去若似彩霞,染得山坡重峦春光火红。西樵山的杜鹃花盛花期是三月底,赏花期到四月下旬。2016年杜鹃园被评为“佛山市生态科普示范基地”。
- 白云洞
白云洞位于山的西北麓,是西樵山36洞之一,被称为西樵山风景区的总汇,历代的士大夫、文人、墨客给白云洞留下了丰富的文物古迹,其中“西樵云瀑”在清朝已列为“羊城八景之一”。白云洞风景区,融24景于一体,古代建筑错落有致,白云古洞峭壁天成。“欲揽西樵胜,先应访白云”。白云洞位于西樵山北麓,草创于明嘉靖年间,白云先生何亮父子栖息洞中,荟萃名流,读书讲学,逐渐成为儒、佛、道三教共处福地。洞内危崖幽壑,奇石绣屏,云磴天梯,泉歌互答,湖山辉映,林木葱郁,亭台院榭,崖题石镌,构成秀丽清幽的胜景。全洞划分为三个洞天、二十四景,主要景点有奎光楼、字祖庙、白云古寺、云泉仙馆、飞流千尺、三湖书院和四面佛等,其中飞流千尺在清朝就已被列为“羊城八景”之一。白云洞景区附近旅游服务设施完善,主要酒店有希尔顿欢朋酒店、西樵山大酒店等。
- 宝峰寺
西樵山宝峰寺有着六百多年的历史,为南粤四大名寺之一。自晋代佛教东传,在西樵山建寺弘法的高僧就很多,到了明代香火鼎盛。宝峰寺得到惠连法师兴教弘法,颇有名气。该寺建于明永乐甲申年(一四零四年),成化己亥年(一四七九年)重修。奈古刹风华正茂之际,历尽沧桑,现仅存断墙残壁。宝峰寺重建在西樵山石牌村蛇岗。新址南北长一百八十米,东西宽一百二十米,面积二万一千六百平方米,寺之中轴线上建山门和大雄宝殿,两边分别建钟楼、鼓楼、观音殿,地藏殿、文殊殿、普贤殿,并建方丈楼和僧舍。建筑按明代风格设计,尽量保持原址的建筑风格,使宝峰寺清雅古朴。宝峰寺的大雄宝殿为主要大殿。大雄宝殿于二零零七年一月二十八日(即丙戌年十二月初十)举行了隆重的落成典礼暨佛像开光仪式,并正式向游客开放。大雄宝殿供奉的是三宝佛。在大雄宝殿的左右两旁有两座殿堂,左边的是普贤殿,右边文殊殿。
开发利用
- 1951年8月,西樵山天湖工程竣工,是建国后南海县内第一宗蓄水工程;
- 1952年12月12日,樵北大围联围及其主要工程官山大闸同时动工;
- 1953年10月,官山供销社成立;
- 1956年6月,西樵丝织第一生产合作社在民乐成立,后来发展成丝织二厂和丝织三厂;
- 1957年6月,座落于太平的省属国营广东南海糖厂建成,同年兴建官山电动排水站,建成县内第一座35千伏变电站;
- 1958年1月9日,西樵农林示范场成立;
- 1967年3月15日,国营南海丝厂在西樵投产;
- 1970年11月,横跨官山涌的官山大桥(初称西樵大桥)建成通车,是南海县内首例公社自建地方公路大桥;
- 1978年7月18日,广东省人民政府重新审定公布“西樵山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79年9月,西樵山农场兴建盘山公路;
- 1980年9月16日,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批准西樵山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摩崖石刻等文物;
- 1985年3月3日,民乐大桥建成通车;3月20日,中共南海县委、南海县政府决定成立西樵山旅游区建设委员会;
- 1992年5月30日,西樵文化中心投入使用;6月19日,西樵综合市场落成投入使用;
科普展馆
- 西樵山自然生态教育中心
西樵山自然生态教育中心占地面积约500平方米,课程互动区约104平方米,分为“雨林生态缸”、“拾趣自然”、“自然工作坊”、“发现西樵”、“自然课堂”、户外自然生态园“等6大区域。中心借助西樵山丰富的自然资源,以“唤醒自然爱本能”为理念,以自然教育课程建设和提供丰富的自然体验为核心,强调人与自然和谐相处,宣传人与野生动物、与植物、与自然环境和谐共生的理念,唤起人们对自然和生命的思考。并提供自然教育课程及多样的自然研学课程,构建人与自然的情感连接。通过课程和活动宣传人与自然可持续发展的理念。
- 西樵山汉字微展馆
汉字微展馆规划以岭南文化为核心,以西樵山景区自然环境、人文景观和历史文化为依托,呈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独特韵味。营造传统文化氛围,挖掘并展示与非遗文化密切相关的历史、文化、人物等文化资源,在原字祖庙基础上,打造集非遗文化、汉字文化、传统文化、现代教育于一体的非遗文化体验馆,成为西樵山研学旅游的主要接待地和非遗文化体验活动的主要开展空间。馆内将设有汉字发展史展示区、汉字文化互动区、非遗文化体验区等,让璀璨的传统文化再次焕发活力,主要有中华文字发展的历史及文字演变过程、纸张的发明历史和纸张制作过程、活字印刷术的发明历史和活字印刷术体验等。同时,开发具有趣味性、体验性为主的研学课程,以体验课程带动非遗文化的宣传力度和游客的兴趣,提供学习实践岭南非遗文化的平台。
- 西樵山地质博物馆
西樵山地质博物馆是西樵山国家地质公园的重要组成部分,位于西樵山天湖公园内的观龙楼,占地面积约891平方米,建筑面积约为659.6平方米。西樵山地质博物馆主要用于展示西樵山稀有的火山遗迹及由此形成的一系列地质地貌景点,融合西樵山独特的历史文化内涵,展现西樵山从形成以来至现今在岭南地区自然、人文、科学、社会发展等各方面的意义。
- 西樵山自然教育径
西樵山自然教育径位于西樵山南侧,起点在九龙岩入口旁,终点至鸡冠峰,全长约600米。自然教育径在原有丰富的乡土植物基础上,配植特色植物和常见的中草药,丰富植物教育资源,并设有宣传栏、介绍板、树木吊牌、互动盒子等自然教育装置。在保留最自然的山林原貌的同时,增设舒适优质的观景台、生态凉亭、生态步道、生态阶梯等景观设施和休闲设施。走至最高处鸡冠峰,万亩桑基鱼塘尽收眼底,是观赏“世间少有的美景”桑基鱼塘的全山最佳观赏点。
人文历史
西樵山历史,可上溯到新石器时代中期,那时就有人类活动,并创造了“双肩石文化器”,其打造的细石器和双肩石斧精细实用,深刻的影响了珠江流域的原始文明,被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
明朝和清朝,包括湛若水、何白云在内的一大批文人相继隐居西樵山,在此探求理学,吟诗作画,使西樵山获得了“南粤理学名山”的美誉;
西樵山还是以黄飞鸿为代表的“南拳文化”的发源地,黄飞鸿诞生于此地,苦炼武功,修心养德,成为武术界的一代宗师。此外,也有不少文人墨客如秦牧、黄施民等都在此留下赞美的诗句;
1958年发现的西樵山文化遗址牞主要分布在西樵山东南坡、中部,是我国新石器时代三大石器制造场遗址之一。经中山大学、广东省博物馆等单位多次发掘,出土遗物非常丰富,有加工石器用的工具石砧、石锤、琢锤,石器生产工具有石球砍砸器、刮削器、石斧、石锛、石铲等。
中山大学曾骐教授认为西樵山是“珠江文明的灯塔”,北京大学赵世瑜教授称西樵山是“近世广东史之景观象征”,中山大学黄伟宗教授以“南学、南文、南道、南佛、南拳、南狮、南纱、南艺”等“八宝”来概括西樵山所代表的岭南文化。
- 石器文化
1958年,著名考古学家贾兰坡等发现西樵山以细石器和双肩石器为特征的史前人类活动古遗址,成为我国华南史前时期最大的石器制造场,形成独特的“西樵山文化”,开创了珠江文明之先河,被誉为“珠江文明的灯塔”,和山西怀仁鹅毛口列为我国新石器时代南北方两大石器制造场。石燕岩景区经考古专家初步发现,其水下遗址面积达数十万平方米,是水上遗址的6倍,是迄今发现的国内最大、最完整、最雄宏的水下古代生产遗迹,具有重要的历史科考价值。
- 地质文化
西樵山是一座古死火山,是4500-5100万年前白垩纪中后期多次火山喷发形成的,是珠三角地区保存得最为完整的地质遗址,是研究华南第三纪火山活动和火山地貌的理想场所。
- 桑基鱼塘
西樵山下沧海桑田,聪明勤劳的村民自明清时期发展起来的万亩桑基鱼塘,成为完整的、科学化的人工生态系统,既促进了珠江三角洲种桑、养蚕及养鱼事业的发展,并带动了中国纺织工业发展和兴旺,西樵镇成为国家“纺织名镇”,现在更发展成为典型高产、高值、高科技的农业养殖区。西樵山南麓万多亩的桑基鱼塘生态农业景观,被联合国科教文组织列为保护单位,誉为“世间少有的美景”“良性生态循环的典范”。
- 书院文化
明代理学名儒陈白沙、湛甘泉、方献夫、霍韬等在西樵山设堂讲学,湛甘泉、方献夫、霍韬分别创立了大科书院、云谷书院、石泉书院和四峰书院;清代文人雅士又在山中兴建三湖书院、云溪书院、云瀛书院,读书研学风气不减,让西樵山成为全国意义上的“人文名山”“理学名山”。现在每年学前儿童都会在书院前举办开笔礼仪式,传承文化。
- 人文建筑与古村落
自唐代,山民开始种茶,在山上已建有村庄,人口繁密,目前山上仍保留的七大古村建筑,具有很高的文化品位,是典型的岭南宗祠建筑代表。
- 文学艺术
西樵山自古文人荟萃。据《西樵山》记载,从唐代起,西樵山开始有文人讲课著书,写诗作赋,留下150多幅匾额楹联、过百处摩崖石刻、以及40多则的西樵山传说:如《西樵大饼》《无笃螺和煎燶鲫鱼》《四方竹》等脍炙人口的故事。
- 龙狮武术文化
1847年,一代武林宗师——黄飞鸿出生在西樵山下禄舟村;西樵是著名的南拳、南狮文化发源地;2005年,西樵镇被国家体育局授予“中国龙狮名镇”。自2003年开始举办“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吸引海内外出色狮队参赛,将龙狮武术文化推广得更远。西樵山因深厚而独特文化而有着“珠江文明的灯塔”“南方文明的起源”“理学名山”“思想高地”“睁眼看世界的地方”“南狮发源地,黄飞鸿故里”等美誉,历史也说明了“未有珠三角,先有西樵山”。
早在6000多年前,勤劳智慧的西樵山人,就在这块土地上创造了灿烂的”双肩石器”文化;明清时期,以湛若水、何白云、康有为为代表的一大批文人学子隐居西樵,探求理学,锤炼心性,使西樵山获得了“南粤理学名山”的雅号,西樵“理学文化”自此声誉雀起;作为国家森林公园的西樵山,其绿色文化尤为突出,西樵山以其美好的生态环境和优越的地理位置,成为在改革开放和经济发展中逐步走向“都市化”的南粤民众远离尘嚣、回归自然的一块福地,被称为珠江三角洲的“花园”。在这里,游人可尽情吞吐西樵翠色,肆意吸纳山川灵气,休闲度假修身养性,健康养生已成为西樵“绿色文化”的一道亮丽的风景线。
西樵山民风淳朴、古韵犹存。山上的婚嫁习俗和生产劳动习俗, 引起了游人的极大兴趣,特别是“半山扒龙舟””阿婆扒龙舟”“新年狮艺”等民间游艺活动,更是盛况空前。西樵山美誉众多,自古以来民间就流传有“南粤名山数二樵”的佳话,将西樵与东樵(罗浮山)列为南粤名山的代表,近年来,更有文人学士写诗瞩文,给西樵山以更高的评价。赵朴初有“古风爆竹喧人日,世内桃源现代家”的佳句,秦牧有“西樵秀色美于诗”的赞誉,黄施民有“若问西樵比东樵,秀倚南天此最娇”的吟咏,更有学者专家盛赞其为“不上西樵山,不算到岭南”。今天,处于新世纪的西樵山——这颗绿色的宝石,正在显现出愈加夺目的光彩。
- 农耕文化
西樵山下的桑基鱼塘是珠三角地区保存最好的桑基鱼塘区,面积3000多亩,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为保护单位,誉为“世间少有的美景”、“良性生态循环的典范”。西樵是纺织之乡,素有“广纱甲天下”之美誉。西樵纺织业始发于五六千年以前,20世纪80年代形成“千家厂、千家店、万台机、亿米布”的产销规模。广东自古就是国内蚕桑主产地之一,早在东汉建安年间(公元196—220),广州附近的蚕桑业已初具规模。唐、宋时期,人们在开发珠江三角洲的过程中,创造了“桑基鱼塘”这种独特的生产形式。明朝时已经成为广东最大的棉纺业中心,嘉靖年间就享有“广纱甲天下”的美誉。到鸦片战争前后,棉纺织业遍及南海县。西樵轻纺城为我国南方主要的纺织品批发市场。
- 理学文化
自古名山就是名人荟萃、藏龙卧虎之地。从唐代开始,文人墨客、名士大夫就喜欢在西樵山上设院讲学、探求心性。他们有的在山上建书院,开坛设课;有的苦读诗书,渴望金榜题名;有的优游林下,荡漾山谷,作画吟诗。到了明朝,山中更是文人辈出,科名鼎盛,官商云集,西樵山主峰大科峰与山下的官山城区因此而得名。历朝历代,来过西樵山的名士中最著名的有湛甘泉、方献夫、霍韬、陈白沙、李子长、朱次琦、康有为、林则徐、梁启超等。他们在山上留下许多摩岩石刻、亭台楼阁与书院。最为出名的书院有云谷书院、大科书院、石泉书院、四峰书院、三湖书院。文人名士不但给西樵山留下了众多文化古迹、知名景点,而且还留下许多极具文化底蕴与岭南水乡特色的民俗,如评花会、半山扒龙舟等。因而,西樵山又有理学名山之称。西樵山下的松塘村开村已近八百年。据考证,古村在明清两代就走出了二十几名进士和举人,其中四人入翰林院,因而松塘村又有“翰林村”的美誉。松塘村属于以古建筑和乡村文化称著的旅游地,建筑保存完整,读书文化源远流长,民俗文化丰富,生态和谐。该项目拟在现古村落的基础上,重新打造一条岭南文化旅游古村落,吸引游客,可望成为集岭南建筑艺术、特色农家美食、翰林文化为一体的文化景点。
- 摩崖石刻文化
西樵山是旅游名山,也是讲学洞府,崖壁上留下不少古今名人的题咏。题咏从内容看,或抒情咏物,或评古述今,或宣扬道义,或劝说游者,或命景题名,无不发人深思,惹人驻足;从字体看,有笔锋遒劲的隶书,有入木三分的篆体,有端庄俊逸的楷体,有龙腾凤翥的草书,几笔潇洒,壁上生风,举头摩玩,如饮醇醪。从色彩看,有镀金字金光耀眼,有髹红字庄严热烈,有脱色字古朴雅淡,有黑色字墨绿诱人。
在碧云村谷内有2个石室,是清代画家黎简和何丹山的隐居作画处。黎简在崖山题下“天然图画”4个大字;何丹山在壁上题下七绝诗一首;何世文题诗曰:
伏暑游翠岩,冷泉清我心。
好风自南来,到此正开襟。
还有梁九图题写的中秋晚景等。正壁还有不少清代的摩崖石刻。
九龙岩侧,岩部甚深,可容十数人,为湛甘泉当年讲学处。其中有他的行书摩崖,诗曰:
千秋云古还归我,三二羊求作近邻。
莫种桃花临水岸,引人来问武陵津。
若谷岩左侧,是“乾隆庚戌中秋,里人岑怀瑾题并书”的“眠云梦月”石。传说古时,不少文人学者在考试前或思绪不通时,在此石上静思、读书,定会茅塞顿开,因此也有“灵感石”之称。当年康有为在三湖书院读书时,也经常到此。
神话传说
- “西樵和白云”的传说
自古名山多胜境。 古时候,珠江三角洲上有两条龙:一条是金龙,自西奔腾而来,金光耀眼;一条是银龙,自北飞舞而来,银光刺目。这两条龙在现在三水区那个地方遇上了,金龙要银龙让路,银龙不肯;银龙要金龙避开,金龙不依。两条龙于是张牙舞爪打起来,打得天翻地覆,树倒崖崩,山神土地出来劝阻也止不住。
在两条龙相斗的附近,有条村庄。村里有户人家,住着一男一女。男的叫大樵,女的叫云姐,夫妇俩靠打柴过活。大樵是村里有名的大力士,臂举全牛,脸不变色。村里人看见两条龙相斗,大祸将要降到村里来,便请大樵前往劝阻。云姐放心不下,跟随大樵前去。 大樵来到两龙相斗的地方,大喝一声:“且住!”只见两条龙死死缠着,各不相让。大樵上前说:“你俩乃天上神龙,理应严守天规,造福大众,何以这般恶斗,成了人间的祸害!”金龙停住,道:“来人听着:我是奉东海龙王之命,到西天去朝拜王母的。如今回东海复命,不料给这银龙挡住去路,不肯让开,我非跟它拚个死活不可!”银龙也停住,道:“来人听着:我是奉南海龙王之命到北山去朝拜元始天尊的。如今回南海复命,不料给这金龙挡住去路,不肯让开,我非跟它拚个死活不可!”大樵接着说:“东海和南海都是老龙王的领属,水域相通,你们虽各为其主,何不互让一步,绕道归海吗?”金龙说:“不行!” 银龙说:“没商量!”
两条龙又斗将起来,角对着角,爪搔着爪,金龙喷出金液,银龙吐出银浆,闹得天上乌云翻滚,地下洪水横流。大樵见劝说不住,也火冒三丈,马上勒紧衣带,跨出虎步,一纵身,扑上前去,左手握住金龙角,右手捏紧银龙腰,硬把两条龙分擘开来。金龙和银龙只管向前冲,左右摆,摆不脱大樵的手。大樵趁势用力一推,把两条龙推了出去。两条龙又猛冲过来,角和腰又给大樵握住。就这样,一擒一纵,从早上斗到日午,从日午斗到黄昏,足足斗了七七四十九个回合,斗得两条龙鳞甲脱了,前爪折了,胡须秃了,牙齿崩了,气也喘了,眼也蒙了。最后,大樵奋起全力把金龙往左一推,金龙摇摇晃晃,往西南方向去了;大樵再使出最后一把力把银龙往右一推,银龙踉踉跄跄,往东南方向去了。金龙和银龙各喘着气,分途潜入了南海。这金龙走过的地方,陷成一条深深的沟,以后做便成为黄浪滚滚的西江。 这银龙走过的地方,也陷成一条深深的沟,以后便成为银波闪闪的北江。 眼看一场灾害平息了,大樵哈哈大笑,张开两手,倒在地上,他的气力已经透支,身体化成了樵山一座最高的山峰。 云姐扑到大樵的身上,也化成冉冉白云,缭绕着美丽的西樵山。朝夕不离,终年不散。 自此以后,樵山白云,朝夕依恋,坚贞不渝,永不分离了。 这个传说,歌颂了大樵的勇敢和云姐的坚贞,这是西樵人最可宝贵的性格。
- 龙母的故事
龙母庙在蟠龙洞,为南海博物馆(旧址)一部分。 龙母庙建于民国年间,砖木结构,琉璃瓦,硬山顶,之后经过博物馆维修,焕然一新。进入蟠龙洞以后,向左面拾级而登,龙母庙就坐落在平台上,可休息和眺望。中有鱼池,游鱼可数。庙前有香亭,供上香朝拜,庙旁建有潜龙阁,是四层塔型建筑,飞檐拥翠,博物馆辟为陈列室。庙后是峭壁连云,其中有数石叠放,状似莲台,名叫莲花石,乃西樵一景。据说龙母本姓温,战国末年(公元前220年)人,居住在西江边。传说西江是金龙下凡,桀骜难驯,所以黄浪滚滚,常生水患。于是,温氏修河道,筑堤坝,使西江服服贴贴,她治河有方,等于是抚养了金龙,造福两岸百姓。所以后人奉她为龙母,立庙纪念,春秋祭祀。龙母庙门联“龙性真诚威灵四海,母恩广大德披群黎”,用鹤顶格嵌“龙母”两字。是1938 年西樵“允意堂”所献。 如今西江一带,龙母庙甚多。
- “僧道守云门”的传说
云门,是西樵山的山门,从官山墟前往白云洞的主要入口通道。道路两边,左有天镇峰,右有吉水峰,形成双峰夹峙的一道门。樵山白云,从此门而入,故有“云门”的美誉。明代著名学者湛若水,清代著名学者陈白沙和西樵本地文人李宗简,都分别题写过“云门”的石刻。湛若水题写的“云门”,原刻在“金鼠朗”云谷的仰眠石侧,字高1.5米,草书,因湛若水别号金泉,故落款“泉翁”。“云门”两字用著名的“茅龙笔”作书,“云”字自上而下,“门”字从左至右,每字均是用一笔写就,确实有铁划银钩之功,一气呵成,兼且势若龙蛇,妙趣横生,十分潇洒。“云门”原有牌坊,过去有晚清学者陈白沙手书“云门”的门楼。原物日久失修,现在已经改建为三个间的高大牌坊,正面“西樵山”匾额是原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中国科学院院长郭沫若于1962 年游西樵时所题。背面的门匾“云门”就是湛若水手书的拓印,篆刻在山门牌坊之上。两位名士,相隔五个世纪,鸿爪留痕,足为西樵增光增色,而永垂千秋万代。
从云门远望:天镇峰一髻高耸,形似一位道长;吉水峰牛山濯濯,酷似一位僧人,于是人们便将此地命名为 “僧道守云门”。 传说,很古很古的时候,有一僧一道,驾着祥云,来到西樵山的上空。 两人往下望,只见西樵山上峰峦叠叠,云影重重,林木青葱,清泉飞泻,奇幻不可名状。
僧人说:“佛法无边,这里正是如来佛首开清静界。看,气似蛟龙会,山如宝莲开。难得,难得。”道人说:“大兄说差了,这个多瓣莲峰,是当年瀛海群仙聚会之后,从蓬莱岛移来的。你不见那青山上下就是仙丹么?”僧道二人正在云头里争吵,恰巧天帝乘着飙车经过,便问他们为何争吵不休。 他们把原因说了,天帝也莫衷一是,便说道:“罢,罢,罢。我现在打发你两人下到凡间,各守山口,听听世人是怎么说的。芸芸众生,自有分晓。”
天帝于是往僧、道脸上各吹一口气,说声“去”,僧人飘落在西樵山吉水峰的半山,道人飘落在天镇峰的半山,各自化为巨石。两峰对峙如门,形成山的出入口。东边是道人像,顶结云髻,腮飘长髯,身穿道袍,斜对山口;西边是僧人像,秃顶无须,双肩微耸,袈裟贴身,斜对山口。两峰之间是一道狭长的谷地,过去建有砖门楼,题名“云门”。现在建起了一座高大的牌坊,成为游人进出的大门。
- 玉女峰的传说
西樵山自古以来是珠江三角洲著名的采石场和石器加工场,自然也就名师辈出,历代都有著名的石匠。
传说很久以前,西樵山下有过一位老石匠,头发给石粉薰白了,牙齿在锤石声中脱落了,但他眼不花,背不驼,天天在门前打石头,叮当叮当,打成石碑;叮当叮当,雕凿出各种人物和禽兽的形象。
这老石匠对石非常熟识。有人拿一块色白理粗的石头问他,他说:“这是西樵山狮脑峰产的石,适宜削炉。”有人拿一块色紫油润的石头问他,他说:“这是西樵山松子峰产的石,适宜刻碑。”有人捧着一方紫黑色的宝砚问他,他说:“这砚不是端州产,出自西樵山龙泉峰的锦石岩。”
有一天,老石匠登上西樵山找石料,在双案峰前发现一块光闪闪、白花花的石。石匠用手摸一摸,平平的,滑滑的;用嘴呵一呵,暖暖的,润润的。石匠非常高兴,小心地锤呀凿呀,凿呀锤呀,花了大半天工夫,把石挖了出来,带回家去。
老石匠对着石头看了三天,摸了三天,想了三天,终于决定;最好把它雕成一尊玉女像。 他天天逛街串户,端详美貌女子的脸胚、眼神、笑影、眉色。有一次,来到东村,看见有个名叫玉妹的姑娘,长得像山上粉蝶花一样娇丽可爱。她正坐在窗前绣花,老石匠故意走到窗下仰头问:“玉妹玉妹,锦缎上绣下了多少朵山花?”玉妹答:“老公公,山花绣下了10朵。”第二天,老石匠又从玉妹的窗下走过,仰头问:“玉妹玉妹,锦缎上绣下了多少朵山花?”玉妹答:“老公公,山花绣下了20朵。” 第三天,老石匠再从玉妹的窗下走过,仰头问:“玉妹玉妹,锦缎上绣下了多少朵山花?”玉妹答:“老公公,山花绣下了30朵。”老石匠忽而“呀”的一声,摔在地上,说:“玉妹玉妹,赶快下楼扶我起来!”只见玉妹从窗沿撑起半截身子,抱歉地说:“老公公,原谅我,我的腿是在山上打柴时摔坏了的,走不得呵。”老石匠站了起来,摇摇头,惋叹地说:“上身看到了,下体看不到,可惜!可惜!”老石匠动手雕玉女像了,一锤崩起几点粉末,一凿冒出几星火花。一锤一凿,一凿一锤,日雕夜琢,五日冒了头,十日露出肩,三月笑眉展,半载体态妍。玉女像终于雕出来了。 多美的玉女像呵!路人经过看三遍,赞三声。有人说她像天仙,比天仙活;有人说她似玉妹,比玉妹全。富人走过老石匠的门前,问道:“老公公,玉女像卖多少钱?”老石匠摇摇头说:“不卖,不卖。”官人走过老石匠的门前,问道:“老公公,玉女像卖多少钱?”老石匠摆摆手说:“不卖,不卖。”
老石匠在锤石声中背弯了,眼花了,但一直保存着这尊玉女像,一天看三次,摸三回。 奇怪的事情出现了:玉女像前,半月展现一幅小绣,三月展现一幅大绣,绣的是蛟龙出海、双凤朝阳。老石匠拿去卖了,买回米盐。老石匠生活有依靠了。玉女像越看越显神,越摸越滑溜。待到老石匠95岁离世时,玉女像倒在老人的怀里。村里人敬重老石匠的好技艺、好品德,把玉女像和老人一起埋葬在西樵山上。 下葬后的晚上,有个坏家伙扒开老人的坟冢,想偷出玉女像。不料刚一动土,墓穴喷出一股热风,把盗墓者抛到山下的一个粪坑里去。 第二天早上,西樵山的西南部,老石匠下葬那个地方,忽而升起了一座高峰,形似玉女,衣带飘拂,神态安详,峰上野花如绣,云带轻缠,红日初照,烟光欲活,附近的人称它为玉女峰。
- 杜鹃花和铜鼓滩的故事
这一天,正是阳春三月三,南越王赵佗归汉后,领着一大群人来到西樵山上。只见叠叠群峰,曲曲泉水,耳边回荡着一声声鸟鸣,赵佗高兴极了,一屁股坐在一块大青石上,看看脚下的草坡,望望天上的彩霞,心想:“后天早上就要陪同西汉王派来的陆贾大夫游览西樵山了,山中各样都满意,只是缺了山花。”于是,他向身边的一个随员问道:“能够让山花在后天开遍全山吗?”随员说:“除非把天上的彩霞捎下来。”赵佗说:“这行吗?”随员说:“心诚可动天,请大王试试看吧。”赵佗说:“我是要让陆大夫看到南国河山的壮丽,替岭南人添彩添彩。这点心意,皇天该谅解吧。”于是,他一骨碌跪在地上,口里喃喃,向天祷告:“天若有灵,请红霞降到西樵山上来吧!”果然,一阵狂风,吹得草木摇动,山谷呼啸,半空的彩霞直往山上降落,越降越低,越低越红,把七十二个峰峦全覆盖了。彩霞顿时变作山盖岭的红艳的杜鹃花。
红花岁岁开,赵佗年年来。有一年,天气奇寒,杜鹃花开迟了。赵佗站在大科峰上,面对寒风,扫兴极了。他把虎须一捋,气愤地说:“难道枉我此行?”接着一拳击在身边的一团大石上,冒出“咚”的一声巨响。原来,这石中间是空窿的。赵佗马上命令随行的人员击石壮威,同催花发。随行的人哪有不依,登时鼓声隆隆,响震山谷,含苞的杜鹃随着急激的鼓声唾红了。这一簇,火里浮金;那一丛,璀璨热烈。大科峰上登时争妍夺丽,有如烈火烛天。赵佗一看,高兴极了,大喊一声:“拿酒来!”一口气灌下了10大碗。乘着酒兴,横跨虎步,伸出两手,往石上一推,大石顿时往下翻滚,走崖越壁,碾野穿林,直落到山下的西江中,溅起一阵水花,然后慢慢地沉入江底。从此,年年夏夜,西潦水一来,水石相击,江上便响起咚咚鼓声,至清晨才止。附近的人,把这个水段称作“铜鼓滩”。
- 花神和茶仙的传说
西樵山上花多,茶也多。有茶仙,也有花神。 花神是谁?传说不一。有说是南越王赵佗,因为他叫天上的彩霞降下山来,化作红杜鹃,使樵山三月,群峰披锦。有说是明代尚书湛甘泉,因为他首建“四花亭”和“借芳台”,创设了数年一度的评花活动。有说是清代南海画师何丹山,因为他为猎取现实画材而走遍山里的七十二峰,自号“七十二峰山人”,并在翠岩筑有百花台,把西樵山的奇花异草收进画幅里去。这里说的却是天女散花的故事。 话说天女背着花篮,一路上行云驾雾,把鲜花撒向大地,撒给人间。 花篮里有杜鹃、百合、山栀、野菊、鸢尾、粉蝶、锦鹦、桃金娘、野牡丹等。天女一路撒花,一路唱歌。花散落处,地上便浮现色彩,显露生意,喷发芳香。
天女自北往南,过了五岭,前面就是南海了,只见海浪滔滔,碧蓝无际。她一拐弯,往西走去。 突然,海上钻出一条黑龙,腾上云头,吐出水柱,瓮声瓮气地向天女喝道:“你的花,为什么不往海里撒?”天女回过头来,只见黑龙咧着嘴,舞着爪,突出的眼珠露出阴沉的光。于是忙着解释:“花,要长在深土中。难道水里可以种花吗?”黑龙发怒了,说:“不管怎样,你的花非撒向海里不可!”天女不管它那一套,继续往前行。 黑龙忽然吐出一道长水柱,向天女横扫过来。接着是电闪雷鸣,狂风呼啸,波涛翻滚。天女一仰身,说声“不好!”从云头掉进海里去。给如山的海浪吞没了。
天女背着的花篮,浮在海上,漂呀浮的,最后停靠在海岸的一个小岛上。这小岛,峰峦叠起,云壑幽深,绝壁撑天,泉石清旷,宜花宜鸟,可息可耕。花篮里的花,于是在岛上繁殖开来,或幽居谷底,或倚崖含笑,或深涧横斜,使小岛成为一个花枝不断四时新的天然大花篮。以后大陆上升,海水消退,这小岛成为耸立在珠江三角洲上的孤独的山体,保持着花的繁茂。这就是今天有村皆流水,无地不生花的西樵山。那茶仙呢?话说唐朝末年有个诗人叫曹松,他是安徽舒城人,唐咸通至乾符年间,南游到西樵山上,爱慕山里群峰竞翠,岚光如染,就在山的东部黄旗峰黄龙洞下筑了个翠微石室隐居下来。他发现山里云遮雾盖,最宜种茶,但当地缺乏茶籽。
当时,江南一带的茶籽是不准南传的。曹松从南方“飞榕”的成长得到启发,认识榕树的种子给鸟儿吃了,能够借鸟儿的粪便在墙头上萌发新株,茶籽也可以试一试。于是,他乘一次回故乡省亲的机会,把在黄龙洞饲养的一群仙鹤带到浙江顾渚山的茶场里去。那里,产一种紫笋茶,茶芽紫红色,是专供皇帝饮用的贡品。曹松先把茶籽喂给仙鹤吃,然后瞒过搜查的官员把仙鹤带回西樵山来。检看仙鹤的粪堆,发现茶籽虽然完好,但都失去了生殖力。曹松并不气馁,他又回到顾渚山去,暗地里向茶场的一个老茶农请教。老农被曹松这种扶助岭南山民发展植茶业的苦心所感动,对曹松说:“除非到蓬莱仙山取回仙泉,把茶籽浸过,才能使它成活。”曹松谢过老农,于是从浙江沿海乘船北上,几经艰苦,来到蓬莱仙山上,一看仙泉,哎呀,早已干涸了!
曹松在下山途中,遇见一个老人,他问:“老仙翁,仙泉什么时候才能来水?”老人说:“天大旱,你在仙泉旁守候吧。只见东边祥云升起,你就往地上叩头,石缝里自有仙泉流出来啦。”曹松再登上仙山,跪在壁下,诚心守候。一直等了三天三夜,膝盖肿了,腰肢酸了,肚皮塌了,东边哪有云彩?只见烈日当空,草木焦黄,他的心发焦了,眼冒火了,一头撞在壁上,只听“咚隆”一声,说也奇怪,崖壁忽然开了一条裂缝,涌出一股清泉来。曹松高兴极了,马上拿起瓶子把泉水接住。曹松取回仙水,浸过茶籽,把吃了茶籽的仙鹤带回西樵山来。然后从鹤粪里捡出茶籽,栽到山上,以后教山民植茶焙茶之法,使西樵山成为岭南最早的产茶区。山里人把这种紫芽茶叫做云雾茶。泡出的茶,味香如兰,先苦后甘。曹松在山中耕田赋诗10多年,晚岁才回安徽,廷试中了个“进士”,享了几年晚福。他中“进士”时,已过70高龄了。 后人为了纪念他,在山上建了一间“茶仙庙”。庙前有石碑刻诗云:“南海有仙山,此山仙独早。根托蛟龙窟,翠抱蓬湖岛。云入天际青,人归尘外好。谁为隐者招?吾欲从之老。”
- “西樵丹桂”的传说
西樵自古多桂花。其花白者名银桂,常见;花黄者名金桂,较珍贵;花红色者名丹桂,相当珍稀。在西樵丹桂园在碧云村,就丹桂数株,径粗盈尺,树龄都在百年以上,传说是月宫吴刚砍桂震下的一小枝成长起来的。秋日开花时,花色绛红,香飘数里。干花酿成丹桂酒,色香味全,甘醇适口,是西樵山著名的特产。传说古时候,西樵山上有个姑娘,名叫桂花,脸庞长得像八月的桂花,眼睛亮得像山间的清泉水。桂花是个独生姑娘,人也聪明,手脚麻利,又会唱歌。有一日,桂花在涧边采茶,有三个路过的后生争着跟她对歌,都给桂花唱倒了,灰溜溜地离去。过了一会,忽然对崖飘来悠扬的歌声:我是崖边一股泉,妹是谷底一块田。 泉水流经田里去,望妹留心把水拦。桂花一听,知道是对面山村的栽茶汉鹰强唱的。鹰强是山里标致的后生,家里虽穷,但样样能干,他爬崖越岭,活像猿猴,因此,山里人给了他一个外号,叫“独臂猿”。桂花对鹰强早有爱慕之心,现在听了鹰强的歌声,便接着唱道:妹遇亚哥逢甘泉,泉水几时流进田? 几时得到哥家去?口喝甘泉心里甜。对崖又传来歌声:穷山瘦岭尽是茶,妹是山中一枝花。 好花不插牛粪上,好女不入穷汉家。
桂花知道鹰强有意试探她,又接着唱道:穷山瘦岭有良田,好女嫁人不嫁钱。 嫁钱会被钱拖累,配着好郎一世甜。于是,两人在一块草坪上定情了。 这一晚,刚巧是中秋节,按照习俗,鹰强和桂花必须向月下拜,邀月为媒。鹰强叩头说:“月娘月娘,助我成双,有月为媒,美满久长。” 桂花也叩头说:“月娘月娘,赐我清光,月牙圆圆,欢乐满堂。”两人禀罢,望月谈情,忽见月里有两个银点轻飘飘地降下,越落越大,越落越光,降落在两人的跟前,捡起一看,竟是两桠桂枝,杆青叶翠,挂着露水。两人高兴极了,认为这是月里吴刚砍桂摇落下来的,马上挖穴扶正,栽在地上,作为定情的信物。 栽下的桂长得快,一月长一尺,一年长一丈。眼看树上快要开桂花了,忽然山里来了一队兵马,举着“抗清保明”的义旗,队伍十分威壮,为首的是南海陈子壮,营寨扎在桂花树下,招兵买马。鹰强加入了队伍,去打清兵。山里妇人家都把米磨成粉,制成大饼,分送给举义兄弟做干粮。出发的那天早上,队伍里杀了2头牛,10只公鸡,把牛血和鸡血倒进一个盛满了酒的大缸里,每人舀酒一碗,向天盟誓:血酒饮尽,旗开得胜。 同心协力,赶走清兵。 江山永保,分享太平。
鹰强一口气喝了一碗酒,又舀了一碗递给桂花。桂花呷了几口喝不下去了,把酒分洒在两株桂花树下,对鹰强说:“得胜归来赏桂花。” 鹰强下山打清兵去了。过了7天,桂花开了,说也奇怪,这桂花竟带着血红的颜色,飘散醇香的酒味。桂花守候在树下,等待鹰强得胜归来。口唱着歌:
桂花树下望哥归,桂花开时哥未回。 问哥何日同赏桂?桂花香里对鸾杯。又过了7天,树上的桂花落了。桂花依然守在树下唱:花开花落又一回,望哥归来哥未归。 收得桂花酿美酒,来日共哥对几回。桂花把散落的桂花收集起来,装进罐里,酿造桂花酒。 桂花酒浸制了一年,酒味香醇,鹰强还未归来。 桂花酒浸制了两年,酒里又添进了桂花,鹰强还未归来。 桂花酒浸制了七七四十九年,酒色如血,酒味浓郁,鹰强还未归来。 桂花姑娘老了,病了,抱着一个期望离开人世了。好心的山里人把浓香的桂花酒洒在桂花的遗体上,然后埋葬在桂花树下。据说,从此之后,每年桂花开时,就有一只彩凤飞来,绕着桂花树飞了一圈再飞走。 现在,这两株桂树依然活在山上的丹桂园里。山里人用它的花浸制的丹桂酒,成为山上的名产。不过,已经不见彩凤飞来了。
- 樵山云雾茶的传说
话说唐朝末年,有姓曹名松者,安徽人,南来广州,游西樵,爱上这里山清水秀,于是定居下来,教山民种茶的技术,从此,西樵野生茶便被改良品种,植入茶圃,历唐宋元,西樵从此有茶山之称。至明代,湛甘泉、方献夫讲学山中,也让弟子学习种茶。据说西樵每一亩茶,间种苦豋茶树二株,苦登树高数丈,叶大如掌,以芽泡茶,色淡味苦,但是喝后甘凉如吃橄榄,清热潤喉,西樵茶农给苦登茶一个好听的名字叫“云雾茶”。有趣的是,茶晆还种一棵蝇树,叶细如豆,叶落茶晆,则茶不生滋,天旱时,蝇树会降水滋润茶田;涝时,蝇树又会吸水使茶地变干,故茶无旱涝之患。夏秋时,苍蝇皆集于蝇树上,而从不飞入茶树中,故此茶气味芬芳。说起西樵云雾茶,还有一个故事。
西樵山上有个茶户,姐弟两人,姐姐叫亚香,弟弟叫亚文,靠种茶供养老母娘。亚香刚15岁,长得像只花蝴蝶。俗话说:“八月丹桂满山香”,亚香的美貌处处传扬。恰巧官府派人来选美,把亚香看中了,黄纸门上一贴,亚香一家3口都哭倒在地上。 亚香不愿离开亲娘,整天啼哭,滴水粒粮不下咽。官府抬轿来娶亚香了,差役对亚香说:“山中茶嫩就要采,姑娘大了就要嫁。嫁入帝皇家,富贵荣华享不尽。”
亚香说:“傍水靠打鱼,居山靠栽茶。我愿在山中栽茶一辈子,脚跟立誓不入帝皇家。”差役把亚香拉进花轿里去。亚香说:“我要跟弟弟会一面。”花轿抬出山村,亚香从轿窗里问路边的稔子花:“山稔山稔,我的弟弟在哪方?”山稔低下了头,说:“亚香亚香,你的弟弟在前岗。”花轿抬过山坳,亚香从轿窗里向飞过的黄鹂问:“黄鹂黄鹂,我的弟弟在哪方?”黄鹂敛住了歌喉,说:“亚香亚香,你的弟弟在谷底。”花轿抬下崖,亚香从轿窗里望见弟弟在深谷里修剪茶株。亚香对差役说:“停下,开轿门,我要会见我的好弟弟。”亚香下了轿,走近崖边,往下张望,只见崖壑下面茶田连叠,郁郁青青。亚香往下大叫一声:“亚文……”接着一纵身,跳下深谷去。
刹时间,山鸣谷应,大雨倾盆。差役着了慌,分头到谷底搜寻。亚香杳无踪迹了,只见崖下溅有一滩血,血上有轻轻的云雾缓缓不断地升起,往山间飘散开去。后人说,这云雾是亚香幻化的。亚香依恋地留在山里,终年不散,滋润着山里的茶株,使茶芽更加青紫,茶味更加浓郁。这种茶,只要放少许在开水里泡一下,把杯盖揭开,杯里就会冒出一朵蘑菇云来,冉冉升起,经久不散。人们说:“这是亚香的化身。”山里人把这种茶,称作“云雾茶”。
民俗风情
- 开笔礼
孔子曰:“不学礼,无以立。”中国作为礼仪之邦,崇尚“礼”由来而久。“开笔礼”在古时是极为隆重的典礼,被称为人生四大礼之一,对每个读书人来说蕴含着独特的文化价值和人生意义。西樵山自2001年起,在“理学摇篮”——白云洞举办开笔礼,深厚的文化口碑吸引着一代又一代的莘莘学子选择在这里步入人生的学习征途。
西樵山开笔礼流程别具传统文化意义。学童们在白云洞依次完成正衣冠,走进字祖庙礼拜文字创造者仓颉,在三湖书院参拜万世师表孔子,聆听圣贤故事,在岭南最高学府中山大学岭南文化研究院开笔上课、接受德高望重的老师点朱砂“开智”,最后在三湖书院牌坊前敲状元鼓明志等礼仪,学童还能获赠定制西樵山开笔状元套装。整个“开笔礼”仪式庄重而不失快乐和感动,通过开笔礼,寓意学童从此眼明心明、勤奋上进。
- 评花会
据《西樵山志》记载,西樵山评花会始于明、盛于清,有着600多年的历史,古代文人骚客留下了许多脍炙人口的诗篇。后来花会因抗日战争而消失。评花时,山民把平日搜罗到的奇花异草,在白云洞亭台楼阁摆设出来,供文人墨客、书画名家和游客评赏,为各种花卉征集诗词、书画、楹联。最后评出一个“花状元”。
活动雅俗共赏,热闹非凡,吸引众多名士前来。西樵山也有拥有了九龙岩景区的“惜芳台”和“四花亭”、白云洞景区的“拥翠评花”等众多与评花会有关的景点,也留下了许多灿烂的诗篇,如明谢佑著的“看花得意流连舞,坐竹随阴次第移。踪迹往来原不定,此心空有白云知。”
一花一世界,一叶一春秋。尽管山野无言花自开,无奈世事纷纭,评花活动也随着战争而日趋沉息。改革开放后,旅游策划恢复了这一传统活动,使山花有幸,山民欢跃。山花有情,人间思进。
- 狮王争霸
西樵是黄飞鸿故里,也是南狮发源地,狮王争霸赛成为了西樵的招牌赛事。南海区西樵镇作为“中国龙狮名镇”,自2005年承办第一届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以来,十多年来的深耕使“狮王争霸”成为全国范围乃至世界范围内具有一定影响力与知名度的赛事品牌。在这块古老和充满活力的西樵大地上,南狮运动有着悠久的历史渊源和深厚的群众基础。西樵作为“中国龙狮名镇”,从2005年开始就承办第一届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经过十几年的深耕,每年举办的“五一”全国南北狮王争霸赛和“十一”世界华人狮王争霸赛,已经成为在全国乃至世界范围具有较大影响力的狮艺赛事,2016年,西樵山狮王争霸赛更被评为“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在2015年至2016年,CCTV贺岁杯狮王争霸赛也在此举办。
每一年吸引过万游客观赛,赛事更受到了中央、国家、省、市各级多家媒体关注报道。西樵镇通过对自身历史文化优势和资源优势的不断挖掘,以体育赛事为载体,将文化、旅游与体育相结合,举办狮王争霸赛,走上了传统文化与体育旅游的探索发展之路。依托西樵山得天独厚的自然景观、人文历史、传统节庆资源,西樵镇经过多年的深耕,逐步打响了“黄飞鸿杯”狮王争霸赛、听音湖龙舟赛等品牌体育文旅、民俗节庆活动。
狮王争霸赛的持续举办,是对西樵龙狮品牌、文旅产业发展的一种认可:十几年来,大赛从简单的传统南狮邀请赛发展成为具有国际影响力的规范化的体育大赛;发展成为世界狮艺比赛规模最大、参赛狮队水平最高、观众人数最多的体育旅游品牌活动,创立了西樵特有的龙狮品牌,缔造了世界狮艺传承与发展的神话。狮王争霸赛,不只是南海的盛事,更是全中国、全球华人社会的盛事。传统狮艺文化,能够发扬光大,深入民间,走向世界,关键是推陈出新,走出一条传统文化与旅游、产业相结合的新兴发展之路。
- 重阳登高
重阳节又称九月九、茱萸节,传统习俗中,重阳节一般包括出游赏景、登高远眺、饮桂花酒、孝敬老人等活动。据《西樵山志》记载,西樵山重阳登高已有1000多年历史了,是珠三角地区重阳最佳登高点,从明清时代至今长盛不衰。
西樵山是岭南名山,景丽可人,居珠江三角洲西南麓,四周村圩遍布,交通方便,因而有史以来都成为重阳节日最佳的登高点。人们希望避灾转运,于节前一日便从四方八面登上山,结队席地而卧,通宵待旦,山上灯火通明,游人如鲫。山下官山圩也适应登山者的需求,四方商贩,到圩上抢摊设档,日夜争相摆买。卖生活用品的、卖冥蔃或吉祥物的、卖儿童玩具的、卖应时美食的,各出奇招。登高者下山时也带回一些大香和风车之类,以示消凶化吉,运转福来。也有趁登高扫祭先人坟墓或迁葬先人骨骸的,更有乘重阳秋高气爽到山中放飞风筝祈求好运的。西樵山或其他山丘的登山道上,登高者络绎不绝。也有趁重阳秋高气爽组织放风筝的。改革开放后,国家将重阳节定为“老人节”。
特色美食
- 西樵大饼
西樵大饼起源于明朝弘治年间,大饼呈圆形状,直径可达到20厘米,大的重量有2市斤,其颜色白中带黄。制作材料包括面粉、白糖、猪油、鸡蛋,再配以西樵山的泉水。其特点是松软、香甜,入口松化、清香甘甜。因为饼子形如满月,寓意花好月圆的好意头,因此西樵人嫁娶喜庆都以此作礼品送人。
- 佛手瓜
佛手瓜,又名合掌瓜,属葫芦科植物,两年生草本植物,原产于墨西哥,19世纪传入中国,西樵山的水土适合佛手瓜生长,山上村民广为种植,久之成为西樵山特产。佛手瓜呈短圆锥形,瓜面有不规则的浅纵沟,形似佛手,颜色翠绿,瓜味清甜。因为种子离开瓜后不能发芽,必须连瓜栽种,当地人称为“种瓜得瓜”。佛手瓜在瓜类蔬菜中营养全面丰富,具有祛风解热,健脾开胃的功效,常食对增强人体抵抗疾病的能力有益。
- 山水豆腐花
豆腐花是一种用黄豆制作的小吃,将黄豆用水泡涨,磨碎过滤出豆浆,在豆浆中加入凝固剂,冷却后就成为了豆腐花,属于典型的广式食品。西樵山上的村民使用传统的石磨、配以西樵山的山泉水,制作成豆腐花,再配上西樵山产的蜂蜜,就成了西樵山特有的山水豆腐花。经常食用,能增强儿童免疫力,中老年人食用能降低胆固醇,降血脂,防衰老,预防人体骨质疏松。
- 西樵云雾茶
云雾茶,又名苦丁茶,是西樵山特产之一,树高数丈,叶厚芽壮,芽用来制茶,颜色乌黑发亮,一芽入壶,开水冲泡色淡味苦,清香袭人心肺,入口苦涩,但回味清适。
西樵山种茶的历史在千年以上,云雾茶曾作为贡品,享誉一时。西樵旅游部门推出有“盒包装”和“袋包装”的礼品装西樵山云雾茶,以西樵山名优特产著称和具有独特风味的云雾茶,还是受到游客的青睐和踊跃购买。
- 桂花酒
西樵山历史文化底蕴深厚,拥有众多传统名优特产,其中,西樵山桂花酒尤为出名,山上村民世世代代都会酿造桂花酒。村民在清晨太阳初升、露珠未干时采摘桂花,采摘下来的花放在阴凉处风干一日一夜,以山泉水蒸熏,然后每斤桂花加黄糖二两二钱发酵,七天后放进35度以上的米酒中,密封坛口,浸制一年后方可开启。桂花酒是西樵山名酒,色泽金黄透明,略带红色,味道香醇可口。
荣誉称号
2020/07 | 获得“广东省中小学生研学实践教育基地”称号。 |
2020/07 | 获得“广东省自然教育基地”称号。 |
2020/07 | 佛山市西樵山森林旅游特色研学游入选广东省森林旅游特色线路! |
2020/07 | 西樵山自然生态教育中心入选广东省森林旅游新兴品牌地! |
2019/05 | 西樵山四峰书院遗址入选第九批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2019/10/16 | 石燕岩采石场遗址被国务院公布为第八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2018/07 | 获得“港澳青少年内地游学基地”称号。 |
2016/08 | 西樵山狮王争霸赛项目入选“2016中国体育旅游十佳精品赛事”,西樵山风景名胜区入选“2016中国体育旅游精品景区”。 |
2013/01 | 获得国家5A级旅游景区称号。 |
2004/02 | 获得国家地质公园称号。 |
2002/07 | 广东省人民政府公布“石燕岩采石遗址”为广东省文物保护单位。 |
2001/01/11 |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被国家旅游局命名为第二批中国优秀旅游城市和首批国家AAAA级风景名胜区。 |
1998/04/08 | 南海市政府决定成立南海市西樵山风景区管理委员会。 |
1998/08/15 | 黄飞鸿狮艺武术馆落成剪彩。 |
1994/05/07 | 广东省人民政府授予“西樵山省级旅游度假区”牌匾。 |
1994/12 | 获得国家级森林公园称号。 |
1992/02 | 南海县人民政府决定成立西樵山森林公园旅游开发总公司,负责全面开发西樵山。 |
1988/08/07 | 西樵山被国务院批准,确定为国家重点风景名胜区。 |
1987/02 | 广东省、南海县博物馆和中山大学人类学系联合对西樵山滴水岩进行洞穴考古发掘,出土霏细岩石器材1000余件。发现洞壁保留采石痕迹,对东南坡牛过坑和蚺蛇岗进行对比性发掘,也获得一大批出土石器。 |
1986/08/27~31 | 广东省建设委员会在西樵召开全省风景名胜区工作会议暨西樵山总体规划评议会。 |
1985/03/20 | 中共南海县委、南海县政府决定成立西樵山旅游区建设委员会。 |
1985/10/16 | 佛山市旅游局转发省旅游局文件,批准西樵山中旅社为国家第二类旅行社。 |
1984/06/01 | 在西樵山举行联席会议,专题讨论西樵山风景区的建设问题 《纪要》指出:要把西樵建设成为具有南方特色的风景区,要统一领导、统规划,分区建设,分区管理,采取开放政策,吸引各方面力量,加快西樵山建设的进程。1984年6月25日,县委印发《建设西樵山风景区会议纪要》。 |
1983/09/26~28 | 康(有为)梁(启超)学术讨论会暨康有为诞辰125周年纪念会在西樵山白云洞召开。 |
1982/10 | 西樵山白云湖(人工湖)建成蓄水。 |
1980/11/14 | 在西樵山白云洞召开的南海第一次文学艺术工作者代表大会。广东省人大副主任区梦觉应邀出席了会议。 |
1980/06/17 | 端午节,中共南海县委、南海县政府在西樵举行锦龙盛会。 |
1980/09/16 | 广东省文物管理委员会批准西樵山为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包括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摩崖石刻等文物。 |
1979/09 | 西樵山农场兴建盘山公路。 |
1978/07/18 | 广东省人民政府重新审定公布“西樵山遗址”为省级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
1959/10 | 樵九路(樵园至九江大伸)建成通车,是西樵通往佛山最早的公路。 |
1958/01/09 | 西樵农林示范场成立。 |
1951/08 | 西樵山天湖工程竣工,是建国后南海县内第一宗蓄水工程 |
旅游指南
门票信息
成人票:55
开放时间:07:30-17:30
景区旅游车票:20
开放时间:08:00-17:30
成人票+景区旅游车票:75
开放时间:07:30-17:30
景区旅游车
西樵山景区旅游车不仅有着漂亮的外观,整体性能也十分出色,安全环保,方便快捷,是游客畅游西樵山的不二选择。观光车采用敞开式设计,使游客在在畅游时更好地融入自然、亲近自然。坐在车上,清风拂面格外清爽,车身两旁由远及近的景色如画卷般徐徐展开,一路沐浴山风,给人惬意的旅游享受。
西樵山风景名胜区景区旅游车车票使用说明及乘车须知
1.景区旅游车运营时间:08:00-17:30。
2.景区旅游车非站点不停车,站点内凭车票乘坐。
3.乘车时请坐稳扶好,佩戴好安全带,勿将头、手、脚伸出车外,以免发生意外。
4.请看管好自己的随身物品,照顾好老人和小孩,在下车前注意检查随身物品。
5.若出现雨雾等恶劣天气,旅游车暂停营运,待适宜时候方可恢复运营。
6.特殊活动或节假日将实施不同的运营路线,以景区当天公示为准。
7.咨询电话:400-111-9288
观 光 索 道
西樵山观光索道是联系白云洞景区与天湖公园的便道,坐在索道小兜上,悠然自得地飘逸在云端之中,居高俯瞰,白云洞的飞流千尺、三湖书院、楼院亭台、林木苍郁,尽收眼底。举目远眺,三角洲的田园风光,一览无遗。夜乘索道,目睹灯火辉煌,令人流连忘返。此索道造型优美,安全舒适,全长700米,高差171.5米,与西樵山的秀丽景色融为一体。
★ 营运时间:
9:00——17:00
★ 营运线路:
白云洞 ↔ 天湖公园
公共交通
1、白云洞景区:
樵01路、樵03路、樵16路、樵17(临)到樵园站步行约50米抵达西樵山白云洞。
2、西樵山北门:
① 可乘樵16路,226路、227A、西樵快线到达西樵山北枢纽站,步行约100米抵达西樵山北门。
② 樵01路、樵02路、樵03路、樵05路、樵06路、樵08支线(临)、樵09路、樵10路、樵12路、樵13路、樵17(临)、旅游城巴一号线、禅城-高明到达登山大道口站,步行约500米抵达西樵山北门。
3、西樵山南门:
樵01路和樵16路到达西樵山南门入口站,步行约300米抵达西樵山南门。
市际车站
广州火车站、省汽车站、天河客运站、芳村汽车站、东莞汽车站、虎门汽车站、深圳汽车站、珠海汽车站,以上车站均有直达西樵班车。
市内公交
212、215、218、219、250、225、226、 227、228、231、242、251、256、蓝琼1号以及广佛地铁各出口均有接驳公交直达西樵。
自驾指引
根据《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西樵山风景区限制机动车通行的通告》,自2021年1月11日起,西樵山风景名胜区内实行限制机动车通行管理。自驾车游客需要把车辆停放在山下停车场。
★ 机场出发
广州白云国际机场:机场高速——广州环城高速——广佛高速——沈海高速广州支线 (龙江/沙头/s269出口)——沙龙路——环山大道——西樵山
★ 肇庆出发
珠三角环线高速——广明高速——广州绕城高速(西樵/南庄出口)——环山大道——西樵山南门停车楼
★ 自驾游
经佛山一环(S82)南庄大道出口,往西樵方向
经广佛、佛开高速(s15)沙头出口,往西樵方向
经广州绕城高速(西二环段)(G1501)西樵出口,往西樵山方向
★ 香港、深圳出发
深圳湾口岸——沿江高速( s3 )——莞佛高速——南二环( G15 )——西樵山
皇岗口岸——广深高速(G4)——广佛高速(沙头出口)——西樵山
★ 中山、江门出发
广珠西线高速——广州绕城高速——龙高路——南九路汇入环山大道——西樵山南门停车楼
停车指引
根据《佛山市南海区人民政府关于西樵山风景区限制机动车通行的通告》,自2021年1月11日起,西樵山风景名胜区内实行限制机动车通行管理。所有自驾车游客均需把车辆停放至山下停车场。
★ 西樵山南门:车辆可停放至西樵山南门东区停车场、西樵山南门立体停车楼
★ 西樵山北门:车辆可停放至旧行政服务中心停车场
★ 西樵山白云洞:车辆可停放至樵园楼停车场(云门牌坊岭南文化苑旁)、保龄球停车场、 西樵山大酒店停车场、听音广场停车场
观赏时间
紫荆花
当西樵山白云洞景区紫荆花烂漫绽放的时候,可如樱花媲美,漫步此处令人心旷神怡。路两边绿树成荫,空气新鲜,还可以走进西樵山人文胜迹众多,风景秀丽的白云洞景区感受理学文化!
观赏时间:3月
白丁香
白丁花,花两性;花序轴疏生皮孔;萼齿锐尖至短渐尖;花冠白色,芳香;雄蕊,花药黄色,位于距花冠喉部1-2mm。蒴果卵状椭圆形、卵形至长椭圆形,光滑。花期4-5月,果期6-7月。
观赏时间:4月初
杜鹃花
杜鹃花属于落叶灌木,每簇花2-6朵,花冠漏斗形,分枝多而纤细,密被亮棕褐色扁平糙伏毛。西樵山杜鹃园远远望去若似彩霞,染得山坡重峦春光火红。西樵山的杜鹃花盛花期是三月底,赏花期到四月下旬。
观赏时间:2月份
玉堂春
玉堂春是过去宫廷的名贵树种,栽培历史已有2500年,在春节前后开花。西樵山上的玉堂春要数最珍贵的为云泉仙馆白玉堂,也叫功名树。《西樵山志》记载为得功名后皇帝所赐。
观赏时间:2月份
桃花
西樵山上200多亩的桃花园恍如人间仙境,在阳光蓝天下,桃花红的、粉的、白的,色彩交相融合,如朝如霞,漫步桃花园中,仿若置身陶渊明笔下的世外桃源!
观赏时间:1月底-2月初
洋凤仙
洋凤仙是欧美的凤仙花届中众多凤仙花及变种的统称,多花,花期长,单瓣花,花瓣5枚,是美化花坛、花境的常用材料。洋凤仙的花语是:忘却不了的纪念、朴实的爱。
观赏时间:1月底—2月初
荷花
荷花是中国十大名花之一,具有很高的观赏价值,一直被视为高洁优雅的象征在西樵山茶花园内有两个荷花池,盛夏刚来临的时候,荷花已经悄悄开满了塘。乍一看去,满眼绿油油红艳艳的一片。
观赏时间:7月份
瀑布
大、小云泉下泻,分层贮水成湖,湖水上下辉映,各显奇趣。天然的危崖幽壑,云磴天梯,奇石绣屏,飞瀑帘泉与人人巧构的亭台院榭,古塔新楼,崖题石镌,巧妙地浓缩在这个隐于万绿丛中的小天地里。
观赏时间:7月份
仪花
每逢仲夏时节,仪花争齐斗艳、竞相开放,一串串粉色的花朵挂满枝头,大片大片花瓣里点缀着点点紫红,再加上嫩绿的花苞,非常漂亮,在微风的拂动下,还伴有阵阵花香迎面扑来。
观赏时间:八月份
澳洲火焰木
澳洲火焰木别称槭叶萍婆、火焰酒瓶树、槭叶瓶干树,梧桐科瓶树属常绿乔木。澳洲火焰木比火焰木树形更高大,易于栽植,耐寒性也强一些,抗性更优。澳洲火焰木被称为“世界上最美丽的开花树种之一”。
观赏时间:8月份
巴西野牡丹
一花一景一世界。巴西野牡丹常年开花,与春花相比,多了几分艳丽与贵气。在西樵山桃花园、茶花园等景区都有其倩影。娇艳美丽,紫色迷离的巴西野牡丹给人们带来惬意和休闲。
观赏时间:8月份
光荚含羞草
光荚含羞草有“绿篱之王”的美称。头状花序球形,洁白芳香,朵朵密集,如雪似絮,蔚为壮观。花期6~9月。光荚含羞草的花语是:害羞,敏感,礼貌。
观赏时间:8月份
紫薇花
每年六七月的时候,山上的大叶紫薇便到了盛开的季节。小花呈淡紫色,花瓣微微的有些发皱,就像是很久以前,用一种近似透明的,带着皱纹的彩纸折出来的花朵一样。
观赏时间:8月份
油桐花
“山中四月恋花开,风送清香入梦来。”又到一年油桐花开时,西樵山天湖公园一朵朵纯白结净的油桐花挂满枝头恰似情窦初开的少女,丰盈的白色花瓣,透出一丝淡红,一份淡黄,如玉雕一般高雅纯粹,悠远而又含蓄的花香……
观赏时间:8月份
乌桕树
【乌桕】科普:乌桕是一种色叶树种,春秋季叶色红艳夺目,不下丹枫。为中国特有的经济树种,已有1400多年的栽培历史。
观赏时间:整个秋季
桂花
【桂花】1、桂花园位于桃花园旁的云路村内,占地50余亩。园内种植了金桂、银桂、丹桂、四季桂共1600多棵树。一年中大多数时间都有花开,香气袭人,芳香四溢。
观赏时间:整个秋季
水杉
【水杉】科普:水杉是世界上珍稀的孑遗植物。远在中生代白垩纪,地球上已出现水杉类植物,并广泛分布于北半球。水杉素有“活化石”之称。
观赏时间:整个秋季
三角枫
【三角枫】科普:三角枫枝叶浓密,夏季浓荫覆地,入秋叶色变成暗红,秀色可餐。宜孤植、丛植作庭荫树,也可作行道树及护岸树。
观赏时间:整个秋季
茶花
【茶花】四方竹茶林是珠三角地区目前保存得较好、面积较大的茶林,目前面积仍有200多亩。品种有玉环、月丹、鹤顶红、大六角、白宝珠、大红珠茶、大红山茶、小六角等国内外知名品种,茶花的花期很长,可以开到大寒。
观赏时间:12月——下年1月
银杏
隆冬时节,位于碧云村的网红银杏树,一树灿烂、满树金黄,自成一道别具韵味的转角美景!银杏的美,是时间对它的褒奖。它不与百花争艳,甘愿在春夏作陪衬,任凭百花齐放,染艳了世界。
观赏时间:冬季
1 自动引用通知